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涂盎然  李璐  叶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4,46(6):1286-1287+1357
目的:探究左旋布比卡因在上肢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 2020年 1 月至2022 年1 月我院择期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 122 例上肢骨折患者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A组,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组(B组,0.375%布比卡因),每组 61 例.比较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指标、给药 30 min后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指标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6.00%vs 10.00%)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给药 30 min 后改良 Bromage 分级优于 B 组(Z=2.239,P=0.025).结论:采用左旋布比卡因用于上肢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提供较满意的运动神经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2.
姜栋 《医学信息》2019,(1):151-153
目的 探讨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中应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行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的方式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55例。罗哌卡因组采取罗哌卡因单次腰麻,布比卡因组采取布比卡因单次腰麻,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罗哌卡因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73.01±14.13)s、(6.72±1.14)min和(2.64±0.63)min,均慢于布比卡因组的(59.10±8.06)s、(5.51±1.42)min和(2.12±0.4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的运动完全恢复时间为(2.12±0.43)h,快于布比卡因组的(2.61±0.5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比卡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高于罗哌卡因组的2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中,较之于布比卡因,应用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的运动完全恢复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颈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 将拟行肩锁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各30例.A组颈臂丛注射0.3%甲磺酸罗哌卡因共30ml,B组颈臂丛注射0.25%布比卡因共30ml.观察两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常规监测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5min、10min、30min、60min及术后1h的血压(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 两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维持时间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运动神经阻滞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P<0.05).两组BP、HR和SaO2变化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相当,而甲磺酸罗哌卡因毒性低,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庞博  孙雪峰 《医学信息》2018,(9):112-113,116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前列腺电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90例行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2 ml 0.75%的罗哌卡因,实验组予以2 ml 1%的罗哌卡因,观察两组患者的阻滞持续时间、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与麻醉效果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SBP、DBP、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实验组患者心率为(64.21±5.14)次/min,SBP(119.62±7.31)mmHg,DBP(79.41±9.06)mmHg,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的心率(71.53±5.83)次/min,SBP(126.94±8.64)mmHg,DBP(85.92±7.53)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阻滞持续时间为(35.46±5.34)min,长于对照组的(26.57±1.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高浓度的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前列腺电切手术中阻滞持续时间长,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阻滞持续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60岁~90岁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手术类型为股骨、膝关节、胫腓骨骨折等骨科下肢手术),ASA分级为Ⅱ级,排除晕动症、心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轻比重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麻醉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比较,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程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原硬联合麻醉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中轻比重罗哌卡因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甲磺酸罗派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子宫全切择期手术患者,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A组)、腰硬联合组(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术中输液按10ml.kg-1.h-1输入明胶和复方氯化钠(1∶2),酌情成分输血。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同时观察二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1)。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二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术后镇痛效果、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甲磺酸罗派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除手术中有效、安全,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产妇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完全运动阻滞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分值、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麻醉不良反应均处于较低水平,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时间长,且安全性高,具有理想的麻醉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对髋关节置换临床上的麻醉用药方案较多,但在选择麻醉药物上的争议还较大。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药物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患者81例,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用体积分数0.75%的罗哌卡因、0.5%的布比卡因和2%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监测并记录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相对布比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罗哌卡因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具有更加显著的稳定性;切皮前、切皮后20 min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增加(P0.05);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阻滞平面固定的时间与麻醉过程持续的时间都较长,且最高阻滞平面较大(P0.05);Bromage评级效果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3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术中不良反应方面总体表现均较好。结果证实,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总体上效果都比较好,不良反应少。同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相比,采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感觉阻滞完善、运动阻滞效果弱、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低位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镇痛剂为利多卡因,治疗组镇痛剂为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联合配方。结果治疗组在麻醉后2、4、24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麻醉后4 h的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加利多卡因经低位硬膜外给药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镇痛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镇痛效果,具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剧烈疼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做到置换后良好的镇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全髋关节置换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宿迁市人民医院骨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9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5%罗哌卡因组、0.3%罗哌卡因组、0.35%罗哌卡因组,每组23例。置换结束后30 min,行罗哌卡因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开始各组注入相应浓度的罗哌卡因20 mL,随后接镇痛泵,无背景剂量,自控镇痛剂量为10 mL,时间60 min,持续72 h。于阻滞12,24,48和72 h时记录静息、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目测类比评分,静息目测类比评分≥ 4分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阻滞后72 h内罗哌卡因用量、帕瑞昔布钠使用情况、离床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患者镇静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0.25%罗哌卡因组患者比较,0.3%罗哌卡因组和0.35%罗哌卡因组患者静态时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目测类比评分均降低(P < 0.05),阻滞后72 h内罗哌卡因用量降低;与0.3%罗哌卡因组比较,0.35%罗哌卡因组静态时、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0.3%罗哌卡因组和0.35%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0.3%罗哌卡因组和0.35%罗哌卡因组帕瑞昔布钠使用率显著低于0.25%罗哌卡因组(P < 0.05),离床时间短于0.25%罗哌卡因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3组不同浓度的哌罗卡因对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其中0.3%的罗哌卡因是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的适宜浓度,可减少哌罗卡因的使用量,并缩短患者离床时间。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以往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的麻醉主要为全麻,腰麻,硬膜外麻醉。单纯腰麻容易造成麻醉平面和麻醉时间的局限。目的:对比观察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复合腰丛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侧腰丛阻滞复合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和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比较麻醉前、麻醉后5,10,15,20,30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观察两侧痛觉阻滞平面,温度觉及触觉平面,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术中不良反应,患肢有效的镇痛时间及有效的阻滞时间。结果与结论:采用等比重腰麻复合腰丛麻醉,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05),患侧痛觉阻滞平面,温度觉及触觉阻滞平面,Bormage运动阻滞评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复合腰丛阻滞患肢的有效镇痛时间及有效阻滞时间均长于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提示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复合腰丛阻滞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起效快、不改变麻醉体位、循环稳定,减少了腰麻用药量,麻醉平面更易控制,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观察不同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疗效,探讨比重较合理的腰麻液,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0年4月~2011年2月在我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部分男性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使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B组40例,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变化、心率变化、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记录,并观察患者起效时间、最高的镇痛平面、运动完全阻滞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变化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没有明显差异,B组2例患者具有低血压症状,A组患者没有出现;B组起效快,最高镇痛平面较高,运动阻滞程度较显著。结论重比重和等比重腰麻液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比重腰麻液操作相对简单,受患者体位影响较小,麻醉平面易于控制,更适合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上肢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麻醉药物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单独使用罗哌卡因40ml,0.375%)、B(罗哌卡因(40ml,0.375%)联合100μg右美托咪定)、C(罗哌卡因(40ml,0.375%)联合50μg右美托咪定)三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三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患者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明显短于B组与C组,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两组(P0.05);A组、C组患者首次疼痛及术后镇痛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40ml,0.375%)联合100μg右美托咪定在上肢手术患者中麻醉应用效果最好,可有效缩短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施行上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组: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10m1+1%盐酸利多卡因10m126例.B组0.375%盐酸布比卡因10ml+1%盐酸利多卡因10m126例,肌间沟阻滞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罗哌卡因组与盐酸布比卡因组在阻滞效果、维持时间、起效时间,不良反应上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均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两种药物药效学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式子宫全切患者腰硬联合麻醉腰麻成功后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选取ASAI~Ⅱ级、50岁以下行腹式子宫全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研究组(R组),每组各60例。腰硬联合麻醉操作完成后两组均取平卧位。 R组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射10ml生理盐水。 C组则不注射生理盐水。每隔2min用钝针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直至平面固定。连续三次所测阻滞平面相同者为最高阻滞平面。记录两组阻滞平面达T6的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阻滞平面固定后所有患者均给予辅助药。术中视麻醉效果,可适时再给予适量辅助药及向硬膜外腔追加适量局麻药。并记录术中追加局麻药及辅助药的情况。记录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使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液量等。记录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分别对每一个患者麻醉效果的评价结果。结果 R组感觉阻滞平面达T6的时间以及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均较C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R组最高阻滞平面较C组高。 C组有12例追加了局麻药,R组无1例追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有9例发生恶心呕吐,R组无1例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C组。结论腹式子宫全切患者腰硬联合麻醉腰麻醉成功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射10ml生理盐水能明显改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患儿上肢臂丛神经经腋路入路进行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因上臂骨折或前壁血管瘤首次择期行上肢手术患儿120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2岁。随机将其分为3组,即罗哌卡因0.30%组、0.40%组和0.50%组,每组各40例。均采取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总体积均为24 mL。观察指标包括臂丛神经的阻滞麻醉起效时间(评估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和维持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和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尺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罗哌卡因0.30%组明显长于罗哌卡因0.40%组和罗哌卡因0.50%组(F=4.123、4.568,P<0.05);而其他4个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在3个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时间方面,罗哌卡因0.30%组明显短于罗哌卡因0.40%组和罗哌卡因0.50%组(F=15.236、8.659,P<0.05)。麻醉效果发现,罗哌卡因0.30%组麻醉优良率低于罗哌卡因0.40%组和罗哌卡因0.50%组(χ^2=4.501、6.275,P<0.05)。但3组患儿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小儿臂丛神经局部阻滞麻醉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0.40%罗哌卡因可作为较低浓度的最佳麻醉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高龄患者下肢择期手术,穿刺点L2~L3或L3~L4局麻药10%葡萄糖配制的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0~1.5mL,头置管平面控制T10以下.结果 SBP、MAP、HR、SpO2与麻醉前比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术后无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发生.结论 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用于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 2020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3例。两组均采用TIVA,在麻醉诱导前行双侧后路腰方肌阻滞,D组每侧注射加入0.50 μg/kg右美托咪定的0.2%罗哌卡因30 mL,R组每侧注射0.2%罗哌卡因30 mL。记录术后2、6、12、24、48h h的静息和运动疼痛VAS评分;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48 h内有效PCA次数、舒芬太尼总量、哌替啶镇痛例数、镇痛满意度。 结果 与R组比较,D组术后12 h、24 h、48 h的疼痛VAS评分和运动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按压镇痛泵总次数、舒芬太尼总量、需要哌替啶镇痛例数明显降低(P<0.05),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镇痛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双侧后路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能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增强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多模式镇痛方案提供新选择,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小剂量、轻比重、等容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治疗70岁以上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0岁以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患者30例。对Ⅰ组患者采用0.75%罗哌卡因1ml+4ml注射用水配制成0.15%罗哌卡因,Ⅱ组患者采用0.75%罗哌卡因1ml+2ml注射用水配制成0.25%罗哌卡因,Ⅲ组患者采用0.75%罗哌卡因1ml+1ml注射用水配制成0.5%罗哌卡因,观察三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注射剂量为3ml。结果Ⅲ组和Ⅱ组患者的麻醉持续时间较Ⅰ时间长,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延长,手术中出血量Ⅲ组患者明显多于Ⅱ组患者。三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岁以上老年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剂量为0.25%的罗哌卡因3ml最为适宜,在轻比重、等容量前提下,0.25%罗哌卡因较0.15%罗哌卡因有效,较0.5%罗哌卡因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后镇痛和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R+D组),每组45例。R组注射0.15%罗哌卡因1 m L/kg,R+D组注射0.1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μg/kg。统计2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生命体征、小儿FLACC评分、Ramsay镇静(R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膀胱痉挛发生率、有效镇痛时间和辅助用药剂量。记录2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FLACC评分。结果 2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D组住院时间较R组短(P 0.05)。术后4 h、8 h、16 h,2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72 h,R+D组心率较R组慢(P 0.05)。术后4 h,2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8~72 h,R+D组平均动脉压较R组低(P 0.05)。术后4 h、8 h,2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6 h、24 h、36 h、48 h、72 h,R+D组FLACC评分低于R组(P 0.05)。术后4 h、8 h、36 h、48 h、72 h,2组R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6 h、24 h,2组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D组有效镇痛时间长于R组(P 0.05),布洛芬悬液和曲马多注射液用量均少于R组(P 0.05),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D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R组(P 0.05)。出院后1个月,R+D组FLACC评分低于R组(P 0.05);出院后2个月、3个月,2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联合术后静脉镇痛,可延长有效镇痛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且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少,术后3个月内患者均未见慢性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