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11例17眼DR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前、后测定F-ERG和F-VEP,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F-ERG的aA、bA光凝前、后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ERG的aT、bT和F-VEP各测定值光凝前、后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揭示红激光损伤了视网膜光感受器而不造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损伤,提出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DR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EGF含量及EGF-R表达的观察魏湛云,刘业滋,高汝龙近年来在探讨PVR产生因素的研究中视网膜下液中的某些成份被认为可能刺激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1]。我们从检测视网膜下液(SRF)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激光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们对23例29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行氩激光视网膜凝固术,其中早期15眼,增殖期14眼,随诊观察6-48月。结果表明:视网膜光凝治疗该病效果肯定,但早期效果明显优于增殖期,P〈0.05。视网膜光凝不仅防止视网膜血管增殖,而且使部分已形成的新生血管退化,减少玻璃体出血和PVR形成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炼儿 《眼科》1998,7(2):86-88
应用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36例,61只眼,背景期DR行局部光凝12只眼,有效率100%,增殖前期及增殖期DR行全视网膜光凝49只眼,有效率71.43%,增殖前期与增殖期DR有疗效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探讨了氩激光治疗DR的机理,适应证及术后随诊等。  相似文献   

5.
伴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伴有高风险因素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激光光凝疗效。方法:复习连续的22例经或未经眼底激光治疗的DR玻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44只眼的预后。采用单个口才2的双眼配对比较,对双眼行不同治疗,一眼行全视网膜光凝,对侧眼行局部光凝;或一眼行FP面对侧眼未行光凝的。进行分组比较。结果:22例44眼中,行FP的15眼中,13只眼(86.67%)视网膜病变进展,玻璃体积血而南非玻切治疗,2眼(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疗效。方法:对50例(92眼,其中增殖前期30眼,增殖期62眼)DR患者,依病变程度分别行次全视网膜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随访视力、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光凝治疗后,视力增进25眼(27%),视力无变化48眼(52%),视力下降19眼(21%),FFA结果有效76眼,有效率83%,需补充光凝4眼。结论:半导体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对屈光间质清晰者效果好,而且对屈光间质混浊的病例效果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红外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半导体红外激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治疗效果,对58例RVO患者用Keeler公司“Microlase”半导体激光器(波长810nm)作区域封闭或全视网膜光凝(PRP)。结果:17例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175及0.40;7例半球阻塞(Semi-CRVO)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视力为0.116及0.40;34例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患者则分别为0.19及0.465。经t检验,差别均有显著性。结论:激光光凝治疗是RVO重建供氧平衡的重要手段,疗效肯定。半导体红外激光有比氩激光更易穿透浑浊介质和更少影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功能等优点。早期进行区域封闭或全视网膜光凝,有利于保存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多波长氪激光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52例74眼患有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有屈光间质混浊或轻度玻璃体积血的病例,进行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 术前、术后视力的差异无显著性。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视盘和视网膜的新生血管部分消退。结论 多波长氪激光以不同波长为特点,对伴有屈光间质混浊或轻度玻璃体积血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新生血管消退,有效地阻止了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100例149眼的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PDR)42例79眼,有效率为95%,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58例70眼,有效率为81%。经x2检验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显示了DR病人早期PRP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艳萍  刘琼  丁琴 《眼科新进展》2004,24(6):482-483
目的 对多波长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总结研究。方法 选择经FFA检查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DR患者 2 0 0例 390眼 ,对不同部位的病变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结果  390眼DR患眼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 ,有效 379眼 ,总有效率 97.18% ,其中增殖前期 190眼 ,有效 189眼 ,有效率 99.4 7% ;增殖期 2 0 0眼 ,有效 190眼 ,有效率 95 .0 0 % (P <0 .0 1)。结论 DR患者早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有效防止病变的发展 ,增加视力。  相似文献   

11.
GYC-1500型532nm固体激光器介绍位居日本眼科激光仪器领导地位的NIDEK公司,在中国继推出EC-5000型准分子角膜屈光手术系统后,又推出GYC-1500型倍频532nm眼底光凝机,最大输出为1.5瓦的连续的532nm纯绿光除可进行视网膜、...  相似文献   

12.
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激光量和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激光量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氩蓝绿和氪红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2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7只眼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1只眼的临床资料。 结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的有效平均视网膜光凝斑总数是1 500个左右,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激光全视网膜光凝的有效平均光凝斑总数是1 000个左右,二者的平均光凝斑总数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根据视网膜病变的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和确保有效光斑的范围与密度是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成功的关键。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95-196)  相似文献   

13.
氩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疗效。方法:对70例(118眼,其中增殖前期25眼,增殖期93眼)DR病人,依病变程度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或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光凝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变化,并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光凝治疗后102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6.4%,其中增殖前期23眼有效,有效率92%,增殖期79眼有效,有效率85%,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27眼视力提高(23%);77眼视力不变(65%);14眼视力下降(12%)。在治疗前有黄斑水肿的62眼中,治疗后有13眼黄斑水肿安全吸收(21%),40眼部分吸收(64.5%),9眼不变(14.5%)。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的有效手段,对其增殖前期应尽早发现及时进行光凝治疗,以阻病情发展,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早期氩激光光凝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阮欣  于路珍 《眼科》1995,4(1):6-9
本文探讨了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早期氩激光光凝的疗效。55例早期患者58只眼依光凝时机早晚分早期光凝组及晚期对照组,观察6个月-2年,结果表明早期光凝可以促进BRVO视网膜出血的吸收,缩短病程;降低视网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引起的玻璃体出血的发生率;本组在改善黄斑视功能、降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方面与晚期光凝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原因有待探讨。作者认为应该对有视网膜大量出血、大面积缺血缺氧的BRVO,对严重威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前后血浆及视网膜下液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血浆及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fluid,SRF)中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epithelialgrowthfactor,h-EGF)、肿瘤坏死困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含量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形成的关系。方法采集51例视网膜脱离伴PVR者手术前、后血浆及SRF,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中h-EGF及TNF含量。结果PVR患者血浆h-EGp、TNF值较正常人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与病怀轻重程度无关。SRF中h-EGF、TNF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SRF中h-EGF与TNF浓度呈正相关(P<0.05)。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5天,血浆中h-EGF、TNF显著升高(P<0.01),术后15、30天二者浓度下降,但未降至正常。结论SRF中h-EGF、TNF二者有助同作用,并与PVR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血浆中一定浓度的h-EGF、TNF参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的创伤修复与炎症反应,但高浓度则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眼内激光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论证眼内激光在玻璃体切除术中的用途及有效性。方法将眼内激光应用于40例(45只眼)玻璃体手术中。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玻璃体积血31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只眼,Eales病13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4只眼及巩膜穿孔伤、球内异物取出术后1只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2只眼;眼内非磁性异物和球内异物取出术后各1只眼。眼内光凝的方式包括全视网膜光凝7只眼;局限性光凝22只眼;原发性或医源性裂孔光凝14只眼;视网膜切开处光凝2只眼及环扎带形成的环形嵴上光凝3只眼。结果仅6只眼在封闭视网膜裂孔时因气-液交换不彻底而致光凝点反应不明显。术后随访2~18个月(平均9个月),5只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眼内激光是现代玻璃体手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的应用明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激光期的检测意义。方法:所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前后行CS和视力、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根据FFA分为非增殖期(25眼),增殖前期(27眼)和增殖期(35眼),采用532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一般每眼分3~4次完成,比较激光前后的视力和CS的变化。结果:激光后视力提高者22眼(35.48%),不变者34眼(54.84%),下降者6眼(9.68%)。光凝组两期激光前后,在低频、中频、高频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组激光前与对照组比较,中频、高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激光后与对照组比较,在增殖前期时低中频无明显差异(P>0.05),增殖期各空间频率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S能有效地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变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光凝的重要指征和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8.
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有效方法之一,激光光凝后,视网膜微循环受到影响,作为构成视网膜内层微循环主要血管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RV)激光光凝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客观检查报道不多,我们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对一组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前后的CRA、CRV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钢 《国际眼科杂志》2003,3(3):104-105
目的总结倍频YAG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对195例(347眼)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例行分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光凝后2、4、8、12周复查眼底、视力。1月后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部分病例复查时补充光凝治疗。结果本组病例347眼,有效308眼(88.8%);其中增殖前期244眼有效236眼(96.7%);增殖期103眼有效72眼(69.9%)。视力提高126眼(40.9%);视力不变166眼(53.9%);视力下降16眼(5.2%)。结论倍频YAG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及时进行光凝治疗,阻止病情发展,以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81眼),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的结果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先行格栅样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3~12 mo分别行眼底荧光造影,对需要者进一步补充光凝.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荧光造影了解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以及新生血管的变化.结果:全视网膜光凝81眼治疗后视力提高者22眼,占27%,视力不变52眼,占64%,有效率达91%,视力下降7眼,占9%.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6眼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占23%,15眼部分消退,占57%,增殖前期视网膜出血、渗出完全吸收13眼,23%,部分吸收35眼,64%,7眼不变,占13%.13眼合并有黄斑水肿者部分或完全消退7眼,占54%.结论:及时行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有重要作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