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大鼠脑组织形态、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探讨B(a)P的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编号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二甲基亚砜)、B(a)P 0.5、5、50mmol/L组,每组8只,侧脑室注射各溶液10μL.1周后,断头处死,取大脑半球.作病理切片,光镜观察大鼠神经细胞变化.应用试剂盒测定脑NO、iNOS、MDA和SOD水平. [结果]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小脑、海马神经细胞基本正常,各剂量组小脑、海马神经细胞病变随苯并(a)芘浓度增大而加重,表现为小脑蒲肯野细胞数目逐步减少,坏死细胞增多;海马神经细胞排列逐渐紊乱,数目逐步减少,坏死细胞增加,高剂量组表现最为典型.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脑组织中NO、iNOS、MDA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组织中SO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a)P染毒大鼠脑组织出现了明显病理变化,NO及iNOS的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2.
程淑群  夏茵茵  王应雄  涂白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087-1088,1097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大鼠海马形态学和突触的影响。方法初断乳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3个染毒组(分别为6.25、2.5和1mg/kg体重),连续腹腔染毒13周(90d)。在染毒结束后,用电镜和光镜观察海马形态学改变。结果 HE染色对照组和B[a]P暴露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电镜仅高剂量组偶有线粒体肿胀和核浓缩现象出现。高剂量组神经元突触PSD厚度和突触活性区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突触界面半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结论低剂量B[a]P暴露对海马神经元形态和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但B[a]P可能引起突触形态学的改变,降低突触的传递效率,因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苯并(a)芘(BaP)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蛋白表达谱的改变。[方法]以0、1、2、4、8、16、32、64um01/L的BaP染毒细胞24h,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和ImageMaster软件分析BaP处理后细胞内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结合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结果]各浓度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成功鉴定了1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其中表达上调的有9种,下调的有8种。这些蛋白质包括细胞骨架蛋白、与能量代谢有关的蛋白、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蛋白、肿瘤标志物、伴侣蛋白、与信号转导有关的蛋白和与氧化应激有关的蛋白。[结论]BaP作用于16HBE后导致与细胞损伤、DNA修复、应激、细胞恶性转化等有关的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14C]标记苯并[a]芘在大鼠脑内的分布。方法 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14C]标记苯并[a]芘3.7×105Bq/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注射后1,6,12,24和48 h用光镜放射自显影法观察苯并[a]芘在脑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脑组织注药后1 h即有苯并[a]芘银粒出现,随着时间的增加,银粒数也逐渐增加,24 h达高峰,48 h明显减少,注射后1,6,12,24,48 h银粒数分别为(17.68±1.79),(22.67±2.15),(25.79±2.55),(32.33±2.78),(18.01±1.68)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67,P<0.01);银粒在脑中分布不均匀,注药后1 h主要集中在海马,6 h主要集中于大脑皮层,12 h则分布于纹状体;各时相脑组织中神经元银粒数明显高于神经胶质细胞(P<0.05)。结论 苯并[a]芘在各脑区的分布不均匀,24 h达到高峰,神经元细胞可能是苯并[a]芘靶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苯并(a)芘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经麻醉后于立体定向仪上固定鼠头,于前卤十字缝交点后1.3~1.5mm、左或右1.5mm处定位插管,一周后称重,按体重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橄榄油组(溶剂对照组)、B(a)P2.5mmol/L组、B(a)P5mmol/L组、B(a)P10mmol/L组。每组8只,麻醉后定位,应用微量注射器通过插管分别向高、中、低浓度组缓慢注入B(a)P溶液10μl,溶剂对照组橄榄油10μl,缝皮。每周给药一次,连续给药3周。跳台试验和水迷宫实验评价染毒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海马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跳台试验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步下平台的潜伏期缩短,中、高剂量组次数增多,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各组大鼠平均潜伏期延长,中、高剂量组在原平台停留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各剂量组间平均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有差异(P<0.05)。大鼠海马5-HT含量明显增高,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呈剂量-反应关系,而DA、5-HIAA含量各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苯并(a)芘降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可能与海马5-HT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苯并[a]芘染毒致小鼠脑组织胞核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染毒对小鼠脑组织胞核DNA的损伤。方法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染毒组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并设溶剂对照及空白对照组。染毒组用BaP的植物油溶剂进行腹腔注射处理,高、中、低剂量组每次分别腹腔注射BaP7.8,3.2和1.3mg/kg,每周4次。溶剂对照组用植物油溶剂作平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中观察记录小鼠一般情况及神经系统症状,染毒10周后取各组小鼠脑组织制作切片及细胞悬液,DNA断点末端核糖核酸转移酶地高辛标记法(TUNEL)及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2种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神经细胞DNA的损伤。结果(1)高剂量BaP染毒组小鼠有明显的全身及神经系统中毒症状。(2)TUNEL法检测,染毒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剂量BaP染毒组之间小鼠脑组织胞核DNA损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16~10^-62)。(3)SCGE法检测,高剂量BaP染毒组与对照组之间小鼠脑组织胞核DNA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BaP具有神经系统毒性。BaP染毒可引起小鼠脑组织胞核DNA损伤,损伤率及损伤程度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大鼠进行苯并[a]芘(B[a]P)急性染毒后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海马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从而探究B[a]P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40),其中实验组又按大鼠染毒后的处死时间分为5组(染毒后1h组、染毒后1d组、染毒后2d组、染毒后3d组、染毒后5d组),每组8只。对实验组大鼠尾静脉注射B[a]P,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染毒结束后,分别在不同的特定时间点取下大鼠的海马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B[a]P急性染毒后出现了易受惊、易兴奋、易激惹、感觉迟钝、反应低下等异常表现。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光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数量及形态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没有明显变化。而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的海马神经细胞出现了胞体浓缩变性、细胞核皱缩、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等。结论 B[a]P急性染毒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晶  王华  黄渭  郭彩霞  张建新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36-1037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ICR小鼠灌胃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0、5、10、20,40mg/kg,应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荧光双染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并测定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主要终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BaP各染毒剂量组肝细胞凋亡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57.(P〈0.05),MDA含量40mg/kg BaP染毒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可诱发小鼠肝细胞发生凋亡和脂质过氧化,氧化损伤参与了介导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苯并[a]芘染毒小鼠神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凋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苯并[а]芘(BaP)染毒小鼠神经组织的损伤状况。方法: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染毒组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并设溶剂对照及空白对照组。染毒组用含BaP的植物油溶剂进行腹腔注射,每组分别注射7.8、3.2和1.3mg/kg,每周4次,连续染毒10周。溶剂对照用植物油溶剂作平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10周后取各组小鼠脑组织大脑皮质、海马、小脑和脑干部分以及脊髓、坐骨神经制作普通石蜡切片及电镜切片,光镜及电镜观察组织损伤的形态学指标,并用DNA断点末端核糖核酸转移酶地高辛标记(TUNEI)法进行细胞原位凋亡检测。结果:BaP染毒组在光镜及电镜下可见到组织损伤的形态学改变,高剂量组各组织在光镜及电镜下可见较为集中的坏死区,未做原位凋亡检测;中剂量组原位细胞凋亡阳性率为90.02%-94.22%;低剂量组原位细胞凋亡阳性率为62.45%-77.54%;而溶剂对照及空白对照组各组织未见组织损伤,原位细胞凋亡阳性率很低(4.60%-5.57%)。结论:BaP具有神经毒性,可损伤神经组织并使神经细胞胞核内DNA断裂,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雌二醇对苯并(a)芘致雄性小鼠肺癌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苯并(a)芘[B(a)P]诱发雄性昆明小鼠肺癌的动物模型,探讨雌二醇(E2)在该模型中对B(a)P致肺癌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组的雄性昆明小鼠分别给予B(a)P、E2干预,每周1次,持续8周,恢复8周后处死,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病理学诊断,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B(a)P组小鼠的肺癌发病率和肿瘤数分别为36.0%和1.154±0.54,明显高于对照组和E2组(P<0.05);B(a)P+E2组小鼠的肺癌发病率和肿瘤数分别为32.0%和0.88±0.33,明显高于对照组和E2组(P<0.05);B(a)P组小鼠的肺癌发病率和肿瘤数高于B(a)P+E2组,肿瘤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DA水平以B(a)P组最高,B(a)P+E2组及E2组次之,对照组最低;SOD与MDA的趋势相反.结论 建立了灌胃B(a)P诱发雄性昆明小鼠肺癌的动物模型,E2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B(a)P诱发的肺癌肿瘤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铅单独及其联合作用对小鼠大脑神经元DNA的损伤。[方法]将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 ,即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低浓度铅染毒组、高浓度铅染毒组、低剂量BaP染毒组、高剂量BaP染毒组、低浓度铅+低剂量BaP联合染毒组、低浓度铅+高剂量BaP联合染毒组、高浓度铅+低剂量BaP联合染毒组及高浓度铅+高剂量BaP联合染毒组。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溶剂对照组用等容量植物油平行处理;低、高浓度的铅染毒分别为5 .4、5 4mg/L的醋酸铅饮水染毒;低、高剂量BaP染毒分别为0 .5、5mg/kg的BaP植物油溶液,每周4次腹腔注射,联合染毒组接受两种处理。染毒8周后取各组小鼠脑组织制作细胞悬液,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小鼠大脑神经元DNA的损伤。[结果]①单独染毒:BaP 5mg/kg染毒组小鼠大脑神经元DNA的损伤程度高于对照组(P <0 .0 5 )。②联合染毒:5 .4mg/L的醋酸铅+ 0 .5mg/kg的BaP染毒组(P <0 .0 5 ) ;5 .4mg/L的醋酸铅+ 5mg/kg的BaP染毒组(P <0 0 1) ;5 4mg/L的醋酸铅+ 0 .5mg/kg的BaP染毒组(P <0 .0 1) ;5 4mg/L的醋酸铅+ 5mg/kg的BaP染毒组(P <0 .0 1)小鼠大脑神经元DNA的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剂量BaP连续8周暴露可损伤小鼠大脑神经元;BaP与铅对小鼠大脑的神经毒性有协同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职业性接触苯并(a)芘[B(a)P]对焦炉作业工人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根据183名男性焦炉工人的工作性质分为炉底组、炉侧组和炉顶组3个组:分别有28、57、57人.41名对照组从该企业的原材料处选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工作场所空气中B(a)P的浓度,并对工人尿中1-羟基芘(1-OH-Py)的水平进行检测;分别用碱性羟胺比色法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全血滤液中乙酰胆碱(ACh)的含量和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焦化厂空气中B(a)P的浓度明显高于原材料处(10.2±7.6)ng/m3,并且呈现炉顶(1623.5±435.8)ng/m3高于炉侧(185.9±38.6)ng/m3;炉侧高于炉底(19.5±13.2)ng/m3的趋势;焦炉工1-OH-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红细胞AChE的活力明显降低,全血ACh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1-OH-Py与ACh之间呈正相关(r=0.184,P=0.012);1-OH-Py与AChE之间呈负相关(r=-0.163,P=0.027).[结论]职业接触B(a)P能够抑制外周血红细胞AChE的活力,使外周血ACh的水平升高,从而造成胆碱能系统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3.
硒对苯并芘所致细胞DNA链断裂损伤效应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缺口翻译分析技术检测了苯并芘对人胚肺细胞DNA链断裂的损伤效应,并观察了微量元素硒对苯并芘所致细胞DNA链断裂损伤效应的保护作用。经0.25~5μg/ml苯并芘作用后的人胚肺细胞3H-dTTP掺入量明显增加(P<0.01),表明苯并芘造成了人胚肺细胞DNA链断裂损伤。且损伤效应随着苯并芘作用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经硒保护处理后的人胚肺细胞3H-dTTP掺入量与单纯苯并芘作用的细胞比较明显下降(P<0.01),证明硒对苯并芘所致人胚肺细胞DNA链断裂损伤效应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及绿茶对B(a)P的抗诱变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草药及绿茶对B(a)P的抗诱变作用.方法 采用Ames试验,检测几种中草药和绿茶的水溶性提取物对苯并芘[B(a)P]的抗突变作用.结果 除各受试物的最小剂量组外,其它各试验浓度的绿茶、茶多酚、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及犀黄丸等5种受试物的提取物均有明显抑制B(a)P诱发的TA98和TA100回复突变的作用.经统计学处理,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受试的中草药及绿茶对B(a)P具有抗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苯并(a)芘(B(a)P)致人胚肝细胞(L-02细胞)染色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L-02细胞为靶细胞,按完全随机设计分成5组:(1)空白对照组;(2)溶剂对照组;(3)B(a)P染毒组:设12.5,25,50μmol/L3个剂量染毒细胞;(4)牛磺酸组:设1.0,2.0,4.0mmol/L3个浓度,加入培养体系后继续培养24h;(5)牛磺酸预防组:L-02细胞先以3个不同浓度的牛磺酸预处理24h,再加入25μmol/L的B(a)P培养24h.各组均设3个平行样.收获细胞后用微核实验检测染色体损伤,计算微核率和核分裂指数.结果 牛磺酸单独作用于L-02细胞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浓度牛磺酸诱导的微核率降低,核分裂指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低到高3个剂量B(a)P单独染毒L-02细胞诱导的微核率为(34.67±2.52),(45.33±4.16),(60.00±7.21)%.核分裂指数分别为1.326±0.034,1.228±0.006,1.148±0.012,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微核率升高,核分裂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低、中、高浓度牛磺酸预防组诱导的微核率对应为(30.33±3.51),(25.67±1.53)和(23.00±1.00)%.均比单纯25μmol/LB(a)P染毒组诱导的微核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中、高浓度牛磺酸预防组对应的核分裂指数为1.455±0.011,1.474±0.015和1.1492±0.013,比单纯25μmol/LB(a)P染毒诱导的核分裂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均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B(a)P能诱导肝细胞染色体损伤,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牛磺酸预处理对B(a)P引起的肝细胞毒性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卷烟烟气焦油量与B(a)P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香烟烟气焦油和苯并(a)芘「B(a)P」含量的关系。「方法」测定9种市售香烟烟气焦油和B(a)P含量,并测定了滤嘴对焦油中B(a)P的吸附效果。「结果」香烟烟气中焦油含量为4.6~19.7mg/支,焦油中B(a)P含量为15.7~27.1mg/支,滤嘴对焦油中B(a)p的哨附率达57.6%~84.7%。」结论「不同牌号香烟烟气中焦油含量与B(a)P含量无相关性,滤嘴可胡附部分烟气焦油中  相似文献   

17.
苯并(a)芘对热休克因子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苯并 (a)芘 (benzo(a)pyrene ,BaP)对热休克因子 1(heatshockfactor 1,HSF1)的影响。 [方法 ]离体原代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 ,以不同浓度的BaP( 0、0 .1、0 .5、1、5、10 μmol/L)染毒 2 4h ,分别以Western blot法和凝胶阻滞电泳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法检测各浓度组细胞HSF1表达及HSF1与热休克元件 (heatshockelement,HSE)结合水平的变化。 [结果 ]低、中浓度 ( 0 .1~ 1μmol/L)的BaP对HSF1总表达量基本无影响 ,胞质和胞核HSF1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 (P >0 .0 5 ) ,但随BaP浓度的升高 ,HSF1有向胞核转移的趋势 ;而高浓度 ( 5、 10μmol/L)的BaP会导致胞浆和胞核HSF1均降低 (P <0 .0 5 )。低、中浓度 ( 0 .1~ 1μmol/L)BaP作用下 ,HSF1 HSE结合水平基本不变或略有上升 ,高浓度 ( 5、10 μmol/L)的BaP使HSF1 HSE结合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BaP作用时 ,内皮细胞HSF1表达水平与分布、HSF1 HSE结合能力的改变可能是BaP导致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70 ,HSP70 )表达降低原因之一 ;但BaP作用下 ,内皮细胞HSF1表达水平与分布、HSF1 HSE结合能力的改变与HSP70表达改变并不完全一致 ,提示研究HSF1与HSE结合之后的改变对进一步揭示BaP致HSP70的基因表达降低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信号途径在苯并(a)芘(BaP)影响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离体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不同浓度BaP(0、0.1、0.5、1、5、10μmol/L)染毒24h,并以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PMA)和抑制剂Staurosporine于不同时问点进行干预,以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BaP抑制HSP70表达;PKC的激动剂(PMA)可完全或部分消除BaP对HSP70的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迅速被PKC的抑制剂(Staurosporine,STP)所阻断。[结论]BaP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PKC活性而抑制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活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B(a)P、不同染毒时间处理HELF细胞。低浓度染毒组分为10个剂量组,浓度梯度为10.000、5.000、2.500、1.250、0.625、0.313、0.156、0.078、0.039、0.018μmol/L,染毒时间分别为2、4、6、24h;高浓度染毒组分为4个剂量组,浓度梯度为125.0、62.5、31.3、15.6μmol/L,染毒时间分别为2、4、6、24、48、72h;以浓度为0.25%DMSO的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溶液为阴性对照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研究B(a)P对HELF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018~10.000μmol/L低剂量B(a)P染毒组在所有时间点上对HELF的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15.6~125.0μmol/LB(a)P染毒HELF细胞,2、4h后对HELF细胞活力无影响。125.0μmol/LB(a)P染毒6h,125.0、62.5、31.3μmol/LB(a)P染毒24、48h,以及15.6~125.0μmol/L染毒72h对HELF细胞活力存在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B(a)P对HELF细胞活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