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碰撞癌是发生在同一器官或部位两个不同类型肿瘤的结合,两者之间无移行。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及壶腹部碰撞癌7例,约占同期收治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壶腹部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例十二指肠壶腹部神经内分泌癌病例并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十二指肠壶腹部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 7例十二指肠壶腹部神经内分泌癌占同期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的4.32%(7/162).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贫血.术前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的主要手段,其中1例患者在术前经内镜及内镜超声确诊.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例,不典型类癌1例.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全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结论 十二指肠壶腹部神经内分泌癌罕见.针对十二指肠壶腹部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进行根治性切除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1982~1996年共收治无黄疸期壶腹部周围癌肿9例,其中8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愈出院,另1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行胆道探查引流术时漏诊,术后6个月十二指肠降部癌肿增大和转移,仅行姑息性引流术。兹将9例进行诊治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46~68岁。病程1~3个月。主诉有腹痛(胀痛、隐痛或绞痛等)伴进食后加重,腹胀和上腹不适,或不明原因发热,至急腹症来诊。均无黄疸,曾诊断为胃炎、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和慢性胰腺炎等。体检:无黄疸,肝胆肿大,右上腹部可触及肿大的胆囊6例,尿胆红素 ~ ;肝功能多有不同程度损害,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壶腹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87例壶腹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162例)和局部切除术组(25例),观察壶腹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本组患者行B超、CT、MRI、ERCP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3%(15/161)、43.9% (65/148)、21.3% (19/89)、83.9%( 135/161).高分化腺癌87例,中分化腺癌64例,低分化腺癌27例,腺管癌变9例.T1、T2期壶腹部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局部切除术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163,P>0.05);T3、T4期壶腹部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预后优于行局部切除术者(x2=6.309,P<0.05).结论 壶腹部癌以高分化腺癌为主.影像学检查中ERCP确诊率最高.T1、T2期壶腹部癌患者行局部切除术已达到根治目的,而T3、T4期患者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雷斌  王羽 《腹部外科》2011,24(1):61-62
Vater壶腹部周围癌是指壶腹部、胆总管下段及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的癌肿,主要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这三类肿瘤临床症状类似,术前常不易鉴别。本文就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0例Vater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壶腹部癌局部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癌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 对 1993~ 2 0 0 0年间 15例行壶腹癌局部切除的患者与同时期手术条件相近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 18例壶腹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局部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两组比较 :并发症分别为 13.3%和 38.8% ,(P>0 .0 5 )。 1年内、2年内、5年内复发率分别为 2 6 .7%、5 3.3%、6 6 .7%和 0、16 .6 %、2 7.8% (P<0 .0 1)。结论 壶腹癌局部切除虽然并发症较少 ,却无法做到根治 ,有较高的复发率 ,远期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7.
8.
了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癌的效果和影响病人生存的因素。方法:分析230例胰头和壶腹部癌的主要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调查术后生存情况及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的因素。结果:本组病人出现黄疽90.9%,腹痛56.1%,发热32.6%,白陶土样大便13.5%。B超、CT和ERCP检查准确率分别为68.3%、79.3%和66.6%。手术并发症72例(31.3%),死亡20例(8.7%)。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46.7%,17.4%和52%。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切缘状态是影响病人术后生存的因素,而肿瘤分化程度和病人年龄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论:胰头和壶腹部癌临床表现有多样性,B超和CT等辅助检查有局限性,手术有高并发症,5年生存率低下,手术治疗远近期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正>壶腹部癌包括Vater壶腹周围2 cm范围以内的恶性肿瘤,可起源于十二指肠乳头及乳头附近的黏膜、壶腹内的黏膜、胰管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壁间部黏膜上皮,主要包括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胆总管下端癌~([1-4])。壶腹部癌较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5%。壶腹部癌因起源不明、发病率低、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加之在生物学特性、生存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一直是临床和病理学研究的难点。在临床实践中,壶腹部癌的诊疗关键在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壶腹部肿物局部切除术: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壶腹部肿物局部切除术(附3例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10005)王宇,张忠涛,李建设长期以来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壶腹部肿物的公认的手术方法,但其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有人提出对于不宜进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非胰...  相似文献   

11.
报道1986年1月~1994年12月间收治直肠癌患者783例,其中,中下段直肠癌552例(占70.5%)。该552例中施行各类保肛术201例(占36.4%),其中经腹骶切除5例,经耻骨切除5例,Dixon式67例,拉下式吻合44例,拖出式吻合68例及局部切除12例。术后3年生存率达90.9%。文中就保肛手术的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的恢复、并发症的产生和处理以及综合治疗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保肛术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一种合理术式,其主要适用于Duke’sA和B1期病例。采取综合治疗则是预防癌肿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胃肠平滑肌肉瘤的临床及病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道经手术切除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26例,结果发现其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11.5%,小肠平滑肌肉瘤较胃平滑肌肉瘤分化差,且易发生穿孔(45.5%),结果提示本病部分病例需行局部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小肠平滑肌肉瘤预后较差的原因可能是:①病理分化不良者多;②易发生肿瘤穿孔致腹腔内播散。表阿霉素化疗可能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瘤样病变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年5月至2000年月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11例肝脏瘤样病变的临床,影像,手术及病理学资料。结果:概括本病具有以下特点,患者多为男性(9/11),发病年龄较轻,平均38.5岁,血清AFP一般正常,18%有肝炎感染证据。彩色超声和CT均提示肝脏占位病变,病理形态学呈良性改变,多数无肝硬化背景。结论:肝脏瘤样病变临床主要应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相鉴别,如能在手术前获明确诊断可密切随访外,均应积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西安地区2373例大肠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分析了西安市3所医院收治大肠癌患者共2373例,作者就本组病例的年龄、症状与病程、部位与病理、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延误诊断及手术后随诊情况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其中主要结果为:发病高峰年龄组为40~59岁,占40%,青年人大肠癌(30岁以下)占13%,病理腺癌占88.7%,临床分期:B期和C期占80%,A期仅占20%,本组病例手术率80%,切徐率占71%,手术死亡率1.7%,手术合并症为19%,住院前延误诊断率高达64.3%,术后随诊率平均为56%,术后五年生存率平均为37%。文章还就流行病学及地理分布情况,发病率及死亡率,早期诊断及误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对梗阻性大肠癌及晚期大肠癌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胆囊息肉样病变11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病变(PLG)的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对11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据其临床和病理诊断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PLG占同期胆囊切除数据的9.9%,非肿瘤性息肉105例(92.9%),肿瘤性息肉8例(7.1%),肿瘤性息肉多为直径>10mm、单发病灶。8例胆囊腺瘤中有3例癌变。结论 ①胆囊腺瘤癌变倾向明显。②单发且>10mm的病变宜手术切除。③年龄作为肿瘤危除的参考因素。④对症状不重,没有癌变危险者可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临床病因病理分类法对于250例睾丸生殖病理学进行了研究,作出了睾丸前型,睾丸型,睾丸后型及性染色体异常型的睾丸病因病理诊断及睾丸生精障碍诊断,描述了各类主要特征,并对棉酚所致生精不可逆性睾丸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揭示了不育男子睾丸的生殖病理学特征,对诊断问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肠癌漏诊原因,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我院1984年至1993年期间收治的1020例大肠癌进行性分析。结果 在该1020例大肠癌中,有380例被漏诊,漏诊率高达37.3%。漏诊的主要原因是:(1)忽视大肠癌早期症状,未做直肠指诊及粪便潜血检查;(2)患者讳疾忌医;(3)医生满足于原有良性疾病的诊治;(4)早期未作肠镜、X线钡灌肠等特性检查。结论 为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对有大  相似文献   

18.
对肛乳头肥大160(289颗)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对主要症状、发生部位、数目形态,病理表现进行了统计,认为临床所见肛乳头是一种病理性改变,就是肛乳头肥大,肛乳头肥大有恶变趋向,其上皮表现为轻、中、重度增生者分别为28.8%,15.0%和2.5%;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分别为3.8%,1.9%和0.6%,恶变率0.6%,肛乳头肥大与肛隐窝炎密切相关,好发于截石位3、6、9点,已经诊断确立,尽早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1972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粘液腺癌37例,与非粘液腺癌285例作临床病理分析,结果两组术后2年内生存率无明显差别,术后3、4、5年生存率粘液腺癌组为59.3、40、40%;而非粘液腺癌组分别为78.5、72.6、65.7%,差异显著,粘液腺癌组预后不良,比较两组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差别,分化程度粘液腺癌组,浸润溃疡型多,低分化多,与非粘液腺癌对比(P<0.01),粘液腺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与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5例8-12岁的儿童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因素,儿童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以中上腹反复发作的腹痛为常见症状,并常伴有消瘦、贫血及体重下降等,直肠肿瘤可有早期的大便习惯改变及便血史;病理上以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粘液腺癌为主,延误诊断及特殊病理类型是其恶性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