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罗帕酮致心脏停搏1例河南原阳县人民医院(453500)贾斌牛玉顺女,64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30年,再次发作2小时入院。发作时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间歇期心电图正常。先后30多次在我科静注普罗帕酮或维拉帕米后转为窦性心律。为预防...  相似文献   

2.
应用动态心电图评价普罗帕酮抗室性心律失常54例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绮玲 《新医学》1995,26(7):355-356
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各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4例口服普罗帕酮短期疗效。结果有效率为63%,平均有效剂量为592mg/d,副作用发生率为31.5%,提示普罗帕酮是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普罗帕酮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收治的118例AMI伴心律失常患者, 男63例, 女55例, 年龄(60.23±5.16)岁, 年龄范围为45~75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与盐酸普罗帕酮组, 每组59例, 常规药物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 盐酸普罗帕酮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参数[QT间期、Tp-Te间期、QT时限离散度(QTd)]、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V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基础体征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参数、心功能、基础体征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盐酸普罗帕酮组的QT间期[(431.25±50.64)ms]、Tp-Te间期[(122.36±20.47)ms]、QTd[(5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误用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口服普罗帕酮致严重窦性停搏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86岁冠心病患者,房颤,表现为右束支、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室率107/min时心电图表现为明显的ST段缺血性压低。予口服150 mg普罗帕酮57 min后出现长达近11 s的窦性停搏,其后缓慢性窦性心律与交界性逸搏心律交替出现持续1d。患者最终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结论对老年房颤患者要警惕心脏起搏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缺血性心脏病为普罗帕酮禁忌证,常量口服即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长期口服胺碘酮致肺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例]男,49岁。因频发多源性心律失常5年,干咳、乏力、呼吸困难1年,加重半年就诊。患者5年前因心悸、胸闷在我院行心电图检查示频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予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治疗效果不佳,改用胺碘酮0.2g每日3次口服,心律失常得到较好控制,1周后逐渐减量,半个月后减至0.2g每日1次维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预防房颤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均为阵发性、持续性或慢性房颤复律后患者 ,排除甲亢所致房颤病例。服用胺碘酮组 4 2例 ,普罗帕酮组 31例。胺碘酮组服用胺碘酮 0 6 g/d ,逐渐减量 ,维持量 0 1g/d至每周 1 0 g/周 ;普罗帕酮组口服普罗帕酮 4 5 0~ 6 0 0mg/d ,维持治疗量为 15 0~ 30 0mg/d。两组病例均长期随访 ,比较两种药物预防房颤发作的疗效 ,并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服药顺从性。结果 疗效 :胺碘酮组患者在 6个月、12个月及 18个月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37、35及 32例 ,分别占该组例数的 88 1%、83 3%及 76 2 %。普罗帕酮组患者在 6个月、12个月及 18个月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2 8、2 2及 17例 ,分别占该组例数的 90 3%、77 1%及 5 4 8%。副作用 :两组均见部分病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普罗帕酮组 2例因心衰而停药 ,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作为药物治疗手段 ,胺碘酮及普罗帕酮对于预防房颤复发均有良好的作用 ,但长期疗效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 ,并且副作用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毛花甙C控制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快速心室率的即时效应。方法:34例慢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采取随机方式分组,分别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毛花甙C。结果:起效时间和达高峰时间;普罗帕酮组为15-30min和45-60min,毛花甙C组为45-60min和12min;心室率最大下降幅度;普罗帕酮组与毛花甙C分别为36.9%、32.7%(P<0.05);有效率:120min有效率普罗帕酮组与毛花甙C组分别为86.7%、78.9%(P>0.05)。60min有效率普罗帕酮组为93.3%,而毛花甙C组为52.6%(P<0.001)。结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较毛花甙C能更迅速、有效地控制慢性房颤的快速心室率。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对该种心律失常的转律药物的选用,各家报道不一。本文总结46例普罗帕酮的临床应用资料,着重从护理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本组46例为1995年5月至1997年11...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顿服不同剂量普罗帕酮对转复急性房颤的疗效.方法房颤发作1~48 h的患者60例,临床排除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级)、心肌梗死、可疑病窦、慢-快综合征者、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机能亢进、预激综合征、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严重低钾血症(血清钾<3.0 mmol/L)者,初发房颤.分为二组一组予以普罗帕酮600 mg顿服;二组普罗帕酮450 mg顿服.监测血压、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房颤转复时间及4 h转复率.结果顿服普罗帕酮600 mg转复时间为(96.67±46.90)min,顿服普罗帕酮450 mg组转复时间为(161.11±56.22)min,顿服普罗帕酮600mg组具有显著性(P<0.05);4 h转复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顿服普罗帕酮600 mg转复房颤,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0.
侯淑萍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094-1095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伍用稳心颗粒治疗各类早搏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8例早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服用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g和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温开水口服,4周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口服。均4周为1疗程,服药后每周查心电图1次。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1.18%vs76.47%,P<0.05);心电图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8.24%vs70.59%,P<0.05)。结论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伍用稳心颗粒,对各类早搏均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150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9 g,3次/d。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常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两组均可显著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优于单用普罗帕酮,药物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普罗帕酮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心律平)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7例PSVT,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于5分钟完成,观察20分钟;未终止者重复用70mg,再观察30分钟,仍未终止者再用70mg.用药前、后和PSVT终止时,记录血压、心率及12导联心电图.结果显效75.7%(28/37),有效21.6%(8/37),总有效率97.3%.起效时间1~55(7.1±2.8)分钟.普罗帕酮平均累积量105mg.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血压下降,P-R间期、QRS时限及QTc间期延长,一过性Ⅱ度Ⅰ型窦房阻滞及头晕、恶心等副作用,未经处理逐渐消失.结论普罗帕酮静脉注射终止PSVT有效、快速、安全.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女,92岁。因反复头晕、心悸就诊。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史,无普罗帕酮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服用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60/80 mmHg。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6/m in,心律绝对不齐,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血生化均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平均82/m in),ST-T改变。患者拒绝住院,回家自服普罗帕酮150 mg,1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和胸闷加重。即查心电图:R-R间期相等,QRS波宽大畸形,心室率36/m in,诊断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动态观察心电图。3小时后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无好…  相似文献   

14.
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国产普罗帕酮静注治疗老年前期及老年期快速型心律失常40例共42例次,并对其中5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42例次中显效20例次(47.6%)有效8例次(19.0%),总有效率66.7%。建议进一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研究,以实现普罗帕酮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急性心房颤动的复律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房颤动患者25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观察组应用胺碘酮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推注,15min推完,继之胺碘酮300mg加入5%葡萄糖射液44ml,予1mg/min的速度微泵泵人,6h后予0.5mg/min的速度微泵泵人,维持48h,复律成功后,口服胺碘酮维持;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7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内静脉推注,15min推完,继之予0.5—1mg/min的滴速维持48h,复律成功后,口服普罗帕酮维持。治疗前及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的51.59%(P〈0.05)。结论:与普罗帕酮治疗急性心房颤动的疗效相比,静脉应用胺碘酮复律的起效快、疗效高。  相似文献   

16.
查艳萍  邱雷 《新医学》2002,33(5):299-300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9岁.因反复心悸3年、活动后气短2个月,加重伴不能平卧1周于2000年3月1日入院.3年前曾因阵发性心悸住院治疗,当时X线胸部透视及UCG检查正常,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坚持口服普罗帕酮治疗,心悸时有发作.  相似文献   

17.
王会来 《新医学》2003,34(12):758
患儿,男,10岁。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10年为主诉于2000-10-10来诊。患儿4个月时以营养不良在本科住院治疗,当时记录心脏听诊有明显心律不齐,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经随访10年心电图持续呈三联律。本次以心律不齐待查入院。经胸片、心肌酶谱、心脏B超等相应检查均无阳性结果。仅心电图表现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明显减少。给予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试验治疗近2个月,其间多次复查心电图均与入院时相同,治疗期间患儿未有不适主诉。患儿为第1胎,胎龄30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31例,分别应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8/31)和83.9%(26/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胺碘酮更好.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是目前 类抗心律失常药中唯一无逆频率依赖现象 (reverse use- dependence phenom enon)的药物。笔者从1993年 1月至今随机单盲对照观察 110例用胺碘酮、普罗帕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发作的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经体格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Holter)确定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并持续 2天以上共 110例 ,其中男 6 2例 ,女 48例 ;年龄 32~ 76 ,平均 (5 4± 11)岁。有心力衰竭、甲亢性心脏病、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肝、肾、肺疾病者均不入选。1.2 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安慰剂组 30例 ;胺碘酮组 4…  相似文献   

20.
选取86例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成胺碘酮组与普罗帕酮组各43例,胺碘酮组采用胺碘酮注射液进行治疗,普罗帕酮组采用普罗帕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与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注射液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能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但胺碘酮注射液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