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探讨本地区青年人胃癌发病及临床经过情况,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认识,我们对1988~1998年以来经内镜、病理确诊及手术切除的40岁以下的青年人胃癌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63岁 ,因反复黑便 6年、明显乏力、食欲不振、贫血而就诊。否认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史。曾作钡餐检查无特殊发现 ,曾间断服用铁剂。近 1年贫血加重 ,为进一步确诊 ,1 998年 4月收住哈医大三院。查体 :重度贫血外观 ,心界不大 ,心率 1 0 4次 /分 ,律齐 ,心尖区可闻III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腹部平坦 ,胆囊区轻压痛 ,脾脏肋下及边无压痛。其他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40g/L ,红细胞3 2 8× 1 0 1 2 /L ,白细胞 3 54× 1 0 9/L ,血小板 1 1 1 3× 1 0 9/L。便潜血 (+++)。肝功能 :碘试验 (- ) ,锌浊 8单位 ,AL… 相似文献
3.
进展期胃癌的CT诊断价值(附15例报告)石嘴山市第一医院放射科姜宏宁龙新洲赵国斌马建国温义林沈保国胃癌的CT诊断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新课题〔1〕。我院CT室应用水充盈胃技术对15例进展期胃癌进行术前CT扫描。病例皆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现分... 相似文献
4.
6.
7.
目的 :总结贲门胃底癌采取多脏器联合切除及综合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47例贲门胃底癌采取 3种不同入路 (经腹、经胸、经胸腹 )进行根治术 ,多脏器联合切除范围包括大网膜、部分胰腺、脾脏、左肝叶、横结肠 ,食管下段、胃底部或全胃。结果 :均采取根治性切除 ,术前介入化疗 ,术中化疗及术后中西药物治疗 ,其中 5年生存率 2 9.8% ,3年生存率 2 3 .4%。结论 :术前采取局部肿瘤介入加多脏器联合根治性切除 ,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术后复发 ,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胃癌与胃平滑肌肿瘤并存报道极少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于 1994年 7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 2例 ,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 ,38岁 ,上腹部空腹持续性疼痛 3个月 ,伴饭后腹胀、恶心、未呕吐 ,大便有时变黑 ,于 1993年 7月入院 ,3a前曾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本次胃镜检 相似文献
9.
残胃癌是胃手术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晚期并发病 ,国内外已有报道。由于胃切除手术的广泛应用 ,及术后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病例的增加 ,残胃癌的发生率有日渐增高趋势。我院共收治残胃癌 6例 (均经病理证实 ) ,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 6例残胃癌均为男性 ,年龄 31~ 6 8岁 ,平均 5 4 8岁。其中胃原先疾病 :胃溃疡 5例 (1例伴穿孔 ) ,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1例。首次手术方式 :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 5例 ,胃大部分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1例。残胃癌发生时间 :从确诊距首次手术时间最长 2 0年 ,最短 6年 ,平均 12年。主要症状 :以上腹部闷痛… 相似文献
10.
1例胃类癌诊断的经验教训消化科王志强,汪鸿志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1990年10月因上腹胀满不适,于北京某大医院,行上胃肠钡餐检查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胃窦大弯、后壁有一粘膜下肿物,直径约3cm大小,肿物中央稍凹陷,活检病理检查示:“胃粘... 相似文献
11.
12.
报告七例胃上皮样平滑肌瘤。男女之比为6:1。年龄14-60岁,平均45.9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上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腹部肿块,体重减轻及贫血。术前分别误诊为胰腺囊肿,溃疡病,胃病及胃扭转。病理学检查:肿瘤表现朋多个灰白色结节,出血,坏死,囊性变及积液或积血,同时合并胃溃疡。本组瘤体均较大,最大为33cm×28cm×11cm,重量达4230g。本病为低度恶性肿瘤。术式以胃大部或次全胃连同肿瘤切除为宜。复发可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3.
14.
MTS_1基因产物P1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16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P16阳性表达率为4838%,其表达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P16在膀胱肿瘤发生机制和生物学行为中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为探讨胃声学造影显像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对66例经超声和胃镜检查,后经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胃声学造影显像对隆起性胃癌、胃恶性淋巴瘤和胃息肉3种病变检出率类似(P>0.05),而对粘膜下肿瘤、胃外压迫所致的胃内隆起性病变较胃镜为高(P<0.05或P<0.01),且有助于隆起性病变生长方式及良、恶性的鉴别。结论:胃声学造影显像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无创伤、可追踪复查的检查手段,为普查和筛选胃隆起性病变类型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BorrmannⅣ型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129例BorrmannⅣ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29例患者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胃镜诊断率低(74.7%)。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为主。无手术切除患者的中位生态期5.6个月,手术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期17.6个月;根治手术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4%,23.1%,7.6%,姑息切除患者为40.8%,8.2%,0。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分别为18.6%,3.3%。结论:BorrmannⅣ型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外科切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郑美玲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4)
残胃癌是良性胃的病变做大部胃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Billroth Ⅲ式术较Ⅰ式更易发生,应掌握胃部分切除术的适应症。残胃癌无特殊症状,早期诊断易忽视。作者认为如活检发现已有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异常增生者,应在较短时间定期胃镜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评价CT仿真胃镜(CTVG)及其结合横断面图像、上消化道造影(UGI)对进展期胃癌分型的鉴别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为进展期胃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在3天内行以气体为对比剂的螺旋CT及UGI检查.2位阅片者对所有的CT图像及UGI图像进行主观性盲法阅片。结果:对于局限型(BorrmannⅠ、Ⅱ型)与浸润型(BorrmannⅢ、Ⅳ型)胃癌分型鉴别的准确性,CTVG明显优于钡餐,结合横断面图像后可以提高分型的准确率。结论:CTVG对进展期胃癌分型的鉴别优于UGI,评价CTVG应结合横断面图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