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59岁,双下肢截肢39年,双下肢湿疹样改变20余年,慢性肉芽肿样损害伴疣状增生10余年。双下肢膝关节截肢面见大片增生性斑疹,周边红斑、增生,渗出及浸润。触之较硬,有触痛。取皮屑10%KOH真菌镜检阴性,沙氏培养基(SDA)3次培养均见同一种真菌生长,为正面白色背面橙黄色丝状菌落。小培养镜下见透明、线样的分生孢子梗从葫芦形的母细胞长出并产生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眼晶状体黑棕色,具有一中纬部的线性芽裂,鉴定为暗孢节菱孢。组织病理PAS染色:角质层内可见散在的阳性菌丝。ITS区扩增片段测序与暗孢节菱孢99%符合。诊断:暗孢节菱孢引起的皮肤真菌感染。治疗: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d,1个月后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农民。因双手背、腕部出现多处斑块和溃疡3年,于2005年5月27日来我院就诊。3年前,患者左手背出现一绿豆大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以后逐渐向外扩展成5cm大的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自行破溃、结痂,略感疼痛。2年后,右手同样部位也出现类似损害,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孢子丝菌病,曾间断口服氟康唑50mg/d,共3个月;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250mg/d,共2个月;10%碘化钾30ml/d,共15d。治疗期间部分皮损消退,留有浅表性瘢痕。但停药后,右手原皮损部位和左手腕关节伸侧又出现类似皮损。既往体健,无明显外伤史;否认有糖尿病、结核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链格孢对ICR小鼠的致病性.方法 将链格孢的菌悬液分别接种于正常和免疫抑制ICR小鼠的睾丸和足垫,于接种后的第5、7、10、14、21、28、35和42天处死动物,取接种部位的组织和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逆培养.结果 正常组和免疫抑制组小鼠的接种部位均出现脓肿,免疫抑制组较正常组组织损害程度重,且持续时间长;足垫接种小鼠在正常组脓肿14d自行消退,在免疫抑制组28~35d消退.正常组和免疫抑制组小鼠的接种部位组织逆培养均阳性,组织病理观察见脓肿、粗大菌丝、肉芽肿.实验小鼠均未出现系统播散.结论 链格孢对ICR小鼠是致病性很弱的机会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53岁,农民。10年前右手背出现一小疖肿,外用红霉素软膏2周后治愈。1个月后右手背出现一蚕豆大皮肤溃疡,经抗感染治疗后愈合,但皮损处皮肤增厚,长期外用皮炎平乳膏未见明显好转。2006年3月26日就诊。发病期间无发热。无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及外伤史。体检:右手背皮肤见一不规则疣状斑块,约2.5 cm × 4 cm大小,有少许渗液。其他部位皮肤未见异常。口腔分泌物及尿沉渣真菌检查均为阴性。皮损KOH镜检见棕色孢子,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出局限、绒状、墨绿色菌落,镜下见枝孢产生具分枝的球形分生孢子链。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26S rDNA D1/D2序列与GeneBank中的球孢枝孢(AB100654)相差2个碱基,ITS序列与球孢枝孢(AM176719)相同,与球孢枝孢(AY625063)相差5个碱基。结合上述发现及微量培养等结果,该菌株鉴定为球孢枝孢。皮损组织HE染色显示肉芽肿相,PAS染色见棕色孢子,结合真菌学检查结果,诊断为皮肤暗色丝孢霉病。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伊曲康唑敏感。给予患者口服伊曲康唑0.2 g/d,连续8周,皮损明显消退,但2个月后失访。 相似文献
6.
【摘要】 患者女,68岁,左前臂红色斑块4个月,类风湿关节炎病史4年。皮肤科检查:左手背、左手腕部和左前臂5 cm × 10 cm暗红色斑块,边界不清,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紫癜。取皮损脓液10% KOH镜检,见棕黄色分隔菌丝;脓液和皮损组织沙氏葡萄糖琼脂均培养出局限性、绒状、灰黑色菌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培养,不产孢,仅见暗色分隔菌丝。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感染性肉芽肿,过碘酸雪夫染色见酵母细胞和出芽的假菌丝。分离菌株与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的ITS片段序列比对,结果99%符合。诊断:M. arundinis所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治疗:口服伊曲康唑胶囊400 mg/d结合温热疗法治疗,4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1年无复发。
【关键词】 暗色丝孢霉病; 腔孢菌科; 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 关节炎,类风湿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6岁,左耳廓、面颊斑块3年。皮损取材真菌培养: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灰黑或灰褐色短绒毛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小培养见分生孢子梗不分支或偶有分支,多芽合轴式产孢,分生孢子不分隔或有1 ~ 2个横隔,顶端钝圆,基底呈截断样;最适生长温度26 ℃ ~ 30 ℃,能液化明胶,水解淀粉。体外药敏实验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耐药。组织病理检查见棕色菌丝和芽生孢子。PCR扩增ITS1-ITS4片段并测序,与基因库中葡萄孢佛隆那霉标准株序列比对,结果99%同源。诊断:葡萄孢佛隆那霉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治疗:口服伊曲康唑胶囊100 mg每日2次,疗程约8个月,皮损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系统性尖端赛多孢感染小鼠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特征,探讨IFN-γ在系统性尖端赛多孢感染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系统性尖端赛多孢感染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脾内IFN-γ蛋白质及mRNA水平,用平皿系列稀释法检测肾内菌落形成单位(cfu),并记录平均生存时间.结果 IFN-γ的表达:正常组为0.430±0.148(IFN-γ/G3PDH,下同),致死量组第3天为0.211±0.124,第7天为0.386±0.180,均低于正常组,但两组比较,第3天P<0.05,第7天P>0.05;亚致死量组第3天为0.705±0.206,第7天为0.895±0.101,均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第3天P<0.05,第7天P<0.01,且7d与3d比较P<0.01;免疫抑制组第3天为0.221±0.127,第7天为0.470±0.223,第3天结果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第3天P<0.05,第7天P>0.05.此外,免疫抑制组均低于相应时间亚致死量组(第3天、第7天均P<0.01).肾内带菌量:致死量感染组第3天为(15.32±2.44)×102cfu,第7天为(78.58±19.97)×102cfu;免疫抑制组第3天为(10.16±1.52)×102cfu,第7天为(65.72±18.64)×102cfu;亚致死量组第3天为(5.51±1.66)×102cfu,第7天为(1.29±0.49)1×102cfu,致死量感染组及免疫抑制组肾内均有大量菌生长,亚致死量组肾内菌量较少.平均生存时间:致死量感染组平均13.6d死亡,免疫抑制组平均14.2d死亡,对照组和亚致死量组生存时间均超过45d.结论 健康鼠大量菌感染及免疫抑制鼠少量菌感染均可引起致死性感染,而IFN-γ在小鼠系统性尖端赛多孢感染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报告 1例茄病镰刀霉引起的皮肤透明丝孢霉病。从患者皮损取材作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直接镜检及组织病理切片均发现真菌菌丝 ,4次培养均为同一菌株生长。镜下可见大分生孢子位于短的分枝的分生孢子梗上 ,基部细胞短、钝圆并伴有不明显的足细胞 ,小分生孢子丰富 ,位于长的分生孢子梗上呈假头状着生 ,厚壁孢子常见 ,单细胞或双细胞 ,顶生或间生 ,壁光滑或粗糙。根据以上特征 ,该菌鉴定为茄病镰刀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3例链格孢霉致播散型皮肤链格孢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真菌病原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19—2021年西京皮肤医院诊断的3例链格孢霉致播散型皮肤链格孢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真菌培养和菌株鉴定结果及治疗。结果 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5、41和46岁,男1例、女2例。2例患有肾病综合征,1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均有不同时间糖皮质激素及他克莫司治疗史,均为慢性病程。皮损HE染色可见双轮廓厚壁孢子及木节状厚壁有隔菌丝,均未见黑素。内转录间隔区测序显示,2例致病真菌为互隔链格孢霉,1例为侵染链格孢霉。不同温度培养显示,链格孢霉在35 ℃以上生长能力明显下降。3例患者均将他克莫司减量至标准剂量的1/3以下或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并同时给予系统抗真菌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播散型皮肤链格孢病具有双侧分布的血行播散及单侧肢体的淋巴管分布特点,皮损以覆盖痂皮的疣状斑块、结节和/或窦道为特点。 相似文献
11.
动物疾病模型主要用于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和实验治疗学及新药筛选等研究,将其实验结果与人类疾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防治措施。真菌病多为机会致病,但随着近年来各种诱发因素的增多,使得深部或全身播散性真菌感染日益增多。许多真菌疾病的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因此,动物模型应用于真菌病研究,将为今后进一步阐明各种真菌的致病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7岁。右前臂伸侧出现红色斑块、溃疡5月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真皮浅层及中层可见弥漫性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炎性细胞浸润,伴红细胞渗出,真皮组织中存在真菌孢子及菌丝样结构。真菌种属鉴定示:甄氏外瓶霉。诊断:甄氏外瓶霉所致暗色丝孢霉病。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口服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多变根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1例及其诊断过程。方法:对1例面部进行性溃烂伴疼痛2年,加重3月的37岁男性患者进行了皮损真菌镜检、培养、组织病理检查,并提取真菌DNA,以真菌通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PCR扩增。结果:直接镜检及组织病理均发现透明宽大无隔菌丝;真菌培养25℃7天于沙氏培养基(SDA)上生长黄色绒毛状菌落,镜下见透明无隔宽大菌丝,呈直角分叉,见孢子囊及假根。PCR扩增真菌DNA,获得614bp片段,经比对与多变根毛霉具有99%同源性。结论:该病例诊断为"多变根毛霉所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多变根毛霉可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鉴定真菌致病菌种方面具有准确、快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5岁,2年前无明显原因躯干出现色素减退斑,无自觉症状,2年内色素减退斑逐渐增多且累及颈部、四肢.皮肤科情况:全身泛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色素减退性浸润性斑片,边界较模糊.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内可见多个核大、深染、周围有空晕的异型淋巴样细胞,亲表皮现象比较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提示表皮内CD8+T淋巴细胞浸润.诊... 相似文献
15.
韦东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10(2):126-127
目的:患69岁,男性,右足背及跟部增殖损害12年,皮损逐渐增生,扩大呈疣状增生,经多方治疗无明显疗效,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裴氏着色真菌感染,经特比奈芬治疗后症状逐渐消退,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6.
17.
Cutaneous Congenital Candidiasis: A Case Repor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Candida albicans is a frequent pathogen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 especially during pregnancy. Congenital candidiasis can occur as cutaneous or disseminated infection. We report a case of congenital cutaneous candidiasis, which may occur more frequently than is indicated by the literature. This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pathogenesis.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患者,男,22岁。四肢躯干色素沉着斑,减退斑,毛细血管扩张及轻度萎缩20余年,其弟也有类似现象。病理切片行甲基紫染色,可见真皮乳头有类淀粉样物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