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病房送检真菌病原学阳性的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临床特点及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2012年血液病房住院患者痰、血、拭子等各个部位标本真菌培养阳性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菌种分布、感染部位、致病真菌与定植真菌的区别。结果 送检病原学的真菌检出145例次,其中酵母菌78例(53.8%),霉菌61例(42.1%)。在真菌培养阳性标本中,致病菌67例次(46.2%),其中霉菌占致病菌的85.1%;定植菌78例次(53.8%),其中酵母菌占93.6%。常见的病原检出部位依次为痰、上呼吸道、外周血,分别占77.2%、8.3%、4.1%。无菌部位阳性真菌均为致病菌,而非无菌部位中,下呼吸道致病菌检出率最高(47.3%)。在所有非无菌部位中,烟曲霉菌作为致病菌的几率要显著高于定植菌,而白色念珠菌多为定植菌(P均<0.05)。在真菌阳性的感染患者中,急性白血病占35.8%、血液肿瘤进展占32.8%。本研究中45例(67.2%)真菌感染患者经目标治疗好转,22例死亡。死亡患者中16例(72.7%)为霉菌感染。结论 我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真菌检出以酵母菌和曲霉菌为主,但主要致病菌是曲霉菌,主要定植菌为酵母菌。在非无菌部位中,下呼吸道致病菌检出率最高,菌种为曲霉菌多为致病菌,而酵母菌多为定植菌。真菌感染的死亡患者以曲霉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寻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时期的治疗效果以及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7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首次以及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痰液的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真菌培养.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首次培养的阳性率为100%,6个月和12个月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8.57%和36.36%;真菌首次检出率为12.98%,6个月和12个月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87%和25.97%,与首次相比,6个月和12个月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显著下降(P<0.01),真菌的检出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注意真菌的培养,减少合并感染的机会,以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胃腔定植菌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Li HY  He LX  Hu BJ  Wang BQ  Zhang XY  Chen XH  Dong L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2):112-116
目的 探讨胃腔内病原菌定植的影响因素以及胃腔定植菌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内源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 ,动态观察和比较重症监护病房 (ICU)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 (98例 ,VAP组 5 2例 ,无VAP组 4 6例 )胃腔和口咽部病原菌定植种类、浓度、与采样时间的关系 ,以及发生肺炎后下呼吸道标本中出现病原菌的种类与时序。结果  (1)胃腔内定植菌检出率随胃液pH值升高逐渐增加。胃液pH >4时 ,胃腔内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明显上升 ,VAP组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达 5 2 5 %。胃液pH值与胃内革兰阴性杆菌浓度的对数呈正相关 (r =0 4 87,P =0 0 0 1)。胃液pH >4时的VAP发生率高于pH≤ 4 (P =0 0 17)。 (2 )VAP组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随插管时间延长而增加 ,至插管第 5天达 4 5 2 % ,无VAP组为 11 1% (P <0 0 1)。 (3)肠杆菌科细菌在胃腔和口咽部定植有先后次序 ,胃腔肠杆菌科细菌早于口咽部定植 1~ 2d ,比较肠杆菌科细菌在两部位定植次序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5 )。 (4) 5 2例VAP患者有 12例下呼吸道病原菌呈现胃腔→口咽部→下呼吸道的逆向定植次序。 3例出现胃腔→下呼吸道的定植次序。结论  (1)胃液pH值是影响胃腔定植菌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的主要因素。 (2 )VAP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到目前仍为一全球性健康问题.对其病因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所引起的炎症可能是有重要作用.通过应用防污染技术留取支气管分泌物进行定量培养,发现25%~40%的稳定期患者有定植菌的存在,常见者为流感嗜血杆菌属、肺炎链球菌属和卡它莫拉菌.正常呼吸道存在多重防御机制,以抵抗细菌定植,并保持正常下呼吸道处于无菌状态.在COPD、气管内插管等情况下,这种防御机制受到破坏,可导致细菌定植.其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正常生理的改变、吸烟与气流阻塞程度.COPD患者细菌的慢性定植可导致气道炎症持续存在,造成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急性加重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失败.可能的防治方法包括疫苗的应用,以及在口咽部表面及气管导管应用洗必泰等抗菌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等压气囊气切套管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等压套管组及低压套管组各30例.等压套管组在气管切开后插入Bivona等压气囊气管切开套管,低压套管组在气管切开后插入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两组均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吸痰等常规治疗;对两组痰痂堵管、漏气、出血、反流误吸、气道肉芽肿形成、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等压套管组机械通气(13.1±3.2)d、住ICU(15.4 ±3.2)d,低压套管组分别为(17.6±7.4)、(19.6±7.4)d,P均<0.05.等压套管组痰痂堵管、漏气、气道出血、反流误吸、气道肉芽肿分别为10、1、3、1、2例,低压套管组分别为18、12、6、6、7例,P<0.01或<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采取Bivona等压气囊气切套管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尤其适用于长期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CHF患者130例,按照是否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分为多重耐药组(MR组)和非多重耐药组(NMR组),采用药敏试验耐药率情况,检测标本病原菌分布,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6例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有35例占46.05%,尿路感染23例占30.26%,肠道感染12例占15.79%,口腔感染4例占5.26%,穿刺感染2例占2.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留置尿管、机械通气、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NYHA分级为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76例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共检出9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63株占69.23%,革兰阳性菌为25株占27.47%,真菌3株占3.30%。结论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其与糖尿病史、机械通气、留置尿管、药物因素以及NYHA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非艾滋病患者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与随访过程中真菌学指标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资料完整的非艾滋病患者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与随访过程中的脑脊液真菌涂片,进行菌体计数、真菌培养和乳胶凝集试验.给予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联合口服氟胞嘧啶或氟康唑,疗程≥6周作为初期治疗,后给予氟康唑或(和)伊曲康唑口服≥2个月作为维持治疗,28例患者均完全治愈.统计学处理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治疗前脑脊液真菌涂片阳性率为92.9%,随着治疗的进行,真菌涂片的阳性率逐渐降低,菌体计数明显减少,但初期治疗结束后仍有患者真菌涂片结果为阳性.真菌培养生长所需时间逐渐延长,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后2周真菌培养结果均转为阴性.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阳性率为100%,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滴度小断下降,但与菌体计数降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中需要综合评价真菌学指标,对每个指标需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性,11岁,体重18kg。4岁时因咽部异物感、喘憋,曾去其他医院就诊,颈部X线检查显示喉部新生物,予以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并转我院行喉部乳头状瘤切除术,并继续留置气管套管,术后恢复良好。患儿3年前曾来我院换气管套管1次,此后,除了刺激性咳嗽较频外,无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一直未来医院复查。此次入院前半个月的一天早晨患儿剧烈咳嗽时,气管套管脱落,发现气管套管完全断裂,近端咳出的有2/5,其余部分未见咳出,  相似文献   

9.
老年气管切开置管并发气管食管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并发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9例老年气管切开置管并发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从套管留置到确诊气管食管瘘的时间平均为30.2±17.9天;临床表现主要有发作性成人呼吸窘迫症(3例),吸入性肺炎(3例);经套管中吸出胃内容物确诊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2例,2例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后经胃镜确诊;6例胃管鼻饲饮食,1例行胃造瘘术,1例行胃造瘘 空肠造瘘术;随访3个月,6例死亡。结论老年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并发气管食管瘘与老年生理特点及疾病因素有关,死亡率高,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应积极预防,及时诊断,避免误诊,以适宜的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为临床初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慢阻肺患者487例,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结果 487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33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43株,占72.8%,革兰氏阳性菌58株,占17.3%,真菌33株,占9.9%;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显示对碳青酶烯类、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高,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性高。患者住院次数2/年、住院时间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留置胃管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注重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导管内腔表面细菌生物膜(endotracheal tube-bacterial biofilm, ETT-BF)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采取气管插管留置时间≥48 h的新生儿30例, 根据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分为A组(2~6 d)13例、B组(7~14 d)9例和C组(>14 d)8例。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下ETT-BF的形态, 分析3组患儿VAP的发生率, 气管导管表面分离菌株阳性率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阳性率、菌株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提示气管导管留置达3 d可在气管导管内腔表面观察到片状基质物, 留置4 d可见球菌黏附, 随着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延长, 细菌生物膜结果趋近完善。30例新生儿中, 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阳性率达23.3%(7/30), 均为革兰阴性菌。A组无患儿发生VAP, B组有2例VAP患儿, C组有5例VAP患儿, 3组V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80岁老年患者长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60岁资料完整的行气管切开术35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就气管切开后带套管较长时间的80例≥80岁老年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原因及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80例长期带管≥80岁老年患者其并发症最多见为反复肺部感染38例(47.50%),其合并多种致病菌,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治疗棘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后依次为拔管困难15例(18.75%)、气管内出血14例(17.50%)、伤口渗血5例(6.25%)、套管堵塞4例(5.00%)、肺大泡3例(3.75%)、气管食管瘘1例(1.25%)。结论≥80岁老年气管切开术后带套管患者由于多种疾病并存,常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长期带管等都是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做好并发症预防,可延缓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其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435例,采集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 435例患者的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486株,阳性率为19.96%,其中革兰阴性(G-)菌272株,占55.97%;革兰阳性(G+)菌118株,占24.28%;真菌96株,占19.75%。G-菌中检出率较高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4种病原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除大肠埃希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0~7.04%;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90.74%和98.1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64%和8.51%,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8.57%、85.71%和85.71%。G+菌中检出率较高的依次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3种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耐药率94.29%~100.00%。真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是白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两种真菌对氟胞嘧啶、酮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均较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为21.74%~69.57%。结论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菌谱广且普遍耐药,开展病原菌培养和耐药性检测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的留置胃管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就诊我院呼吸内科及神经内科进行留置胃管且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对患者送检痰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送检的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96株,检出率88.89%。革兰阴性菌69株,占71.87%,前三位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10株,占10.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7株,占17.71%,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于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其次是阿米卡星;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100%,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无耐药。结论留置胃管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率较高,因此临床上针对该类患者应规范抗生素的应用,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激素治疗的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情况和预防性治疗作用.方法 ILD患者75例,激素治疗3个月以上.每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观察,检查痰、尿真菌培养,咽拭子、血常规和肾功能,记录观察期间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分组前和3个月后查T细胞功能.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在ILD常规激素治疗同时,每个月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性抗真菌治疗,20 ml/次,2次/天,共7天,疗程3个月;(2)观察组仅常规用激素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共37例,有临床症状且痰中菌丝孢子阳性1例,为白色黏株菌,下呼吸道细菌感染2例.对照组38例,有临床症状且痰中菌丝孢子阳性8例,白色黏珠菌6例,曲霉菌4例,发生口腔黏膜真菌感染7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6例,其中由于感染再入院5例,均给予静脉抗真菌治疗,死亡2例.两组真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8.82756,P<0.01).9例真菌感染患者在观察前后CD4/CD8分别为1.22±0.39和1.13±0.62(P值<0.05).结论 对于年龄>65岁,合并肺部病变,伴营养不良或糖尿病,需进行长时间激素治疗的人群,应给予适当的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衰竭、抢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上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长期留置气管套管将会增加肺部感染、气道狭窄、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增加医疗费用。本文对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正确把握拔管时机和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气管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连续收集煤炭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呼吸科收治的52例食管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52例食管气管瘘患者均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原发病均为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以进食水后呛咳为主要表现,73.1%的患者有放疗和/或化疗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92.3%的患者在入院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瘘口位置以气管3区和7区多见,病原学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分别占64.71%和25.49%,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结论 食管气管瘘易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明确病原菌,有利于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监测和耐药感染因素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37株菌株进行细菌鉴别,采用kb法药敏试验观察耐药率和分析可能造成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我院ICU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种格兰阴性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高危因素主要为年龄、住院时间、住院次数、COPD病史、气管切开、深静脉导管、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次数、留置胃管等。结论我院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呼吸道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多重耐药菌的合理监测和重视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控制医院内感染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肺病急性发作期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学,预防患者感染,指导临床疾病治疗。方法收集206例慢性阻塞肺病急性发作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鉴定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K-B法分析耐药性,并用PCR检测耐药基因。探究患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性。结果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81株,革兰阳性菌22株,真菌5株。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其他分别为32、22、11、6和10株;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其他分别为11、6、2和3株;真菌包括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和1株热带假丝酵母菌。3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阿奇霉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50.00%、34.38%、28.13%、25.00%、21.88%、18.75%、15.63%和12.50%。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克林霉素、替考拉宁、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苯唑西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8.18%、45.45%、0.00%、36.36%、0.00%、63.64%、27.27%、36.36%和9.09%。铜绿假单胞菌中TEM、ant(2')-I、aac(6')-II、VEB、aac(6')-Ib、IMP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62.50%、28.13%、25.00%、21.88%、18.75%和15.63%。金黄色葡萄球菌中aac(6')-I/aph(2')、ermB、ermC、mecA、ermA、qac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45.45%、36.36%、27.27%、18.18%、9.09%和9.09%。长期应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是影响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感染病原菌类型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原菌耐药基因分布与耐药性关系密切。长期应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是影响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气管套管被蚀断致呼吸困难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曾遇到1例喉癌术后患者连续两次气管套管蚀断致呼吸困难。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9岁,因声音嘶哑8个月、加重15天,以喉癌T4N0M0入院。行右侧选择性颈廓清喉次全切除及咽气管吻合术。术后带管出院,定期复查。约半年后,患者突然剧烈咳嗽、喘憋,家人将套管取下见外套管自中间部位断裂,远端坠入气管内,急症入院。胸部X线正位片显示断端嵌顿于气管内,造成呼吸道梗阻。于全麻下急诊行支气管镜检查术并取出异物,更换新气管套管。约3个月后,该患者又出现气管套管断裂,剧烈咳嗽时将断端自气管内喷出,来院再次更换套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