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131I清甲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疗效。方法13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别给服131I治疗,治疗后第2天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133例DTC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为57.14%,3次累计清甲成功率为90.23%;I度残余灶、131I清甲剂量〉3.7GBq和血清TSH水平30μIU/mL的DTC患者131I一次清甲成功率明显高于同组其他分型患者(P〈0.05或P〈0.01)。结论。131I治疗剂量、甲状腺残余灶大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μIU/mL时可有效提高清甲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131I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DTC的复发率、病死率及转移率,然而高剂量的放射性碘给DTC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临床将131I治疗1 d至1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称为早期不良反应,主要有甲状腺炎与头颈部不适、恶心与呕吐、唾液腺炎、骨髓抑制、生殖系统不良反应、眼病、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尽量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危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甲状腺癌经全身131I扫描显示肺、骨转移灶摄碘能力低下,予口服ATRA 6~8周。比较ATRA治疗前后病灶摄碘的变化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将碘摄取较前增加的病例归为治疗有效组,而碘摄取无变化的病例归为治疗无效组。结果:22例患者9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组的中位Tg值较治疗无效组增高明显。结论:ATRA治疗能恢复或增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的摄碘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分化型甲状腺手术后进行131I核素治疗及对应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100例甲状腺癌的患者,对其采取131I核素治疗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100例患者全部获得明显临床治疗效果,1例患者发生轻度喉水肿,没有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者在治疗当天发生呕吐。对以上临床症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以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分化型甲状腺手术后患者采取131I核素治疗,同时临床护理人员要做好治疗前后的护理,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131碘(131I)清甲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131I清甲治疗、资料完整的229例DTC患者。评判首次131I清甲疗效,比较首次清甲成功与未成功组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等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首次清甲成功率70.74%(162/229),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清甲成功组原发癌灶直径、s Tg水平显著低于未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危险分层低危组首次清甲成功率高于中危、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转移组首次清甲成功率高于术后无转移组、术后淋巴结转移组及远处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清甲前s Tg水平预测首次清甲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界值为5.35 ng/ml,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68.5%,阴性预测值为96.52%。结论:原发癌灶直径、首次清甲前s Tg水平及转移情况是影响清甲疗效的关键因素,首次清甲前s Tg水平是预测清甲疗效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切除后单纯T4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证明DTC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32例DTC病例分为A组:手术切除后T4抑制治疗(n=108),B组:手术切除后联合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n=124)。根据寿命法分别统计两组无死亡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各组和各生存率间采用F检验作两两比较。结果A组病例在手术后1、5、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4.63%、8.33%和12.04%,B组为0.81%、4.03%和7.26%。A组半数病例复发时间为2年,而B组为4年。两组在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比较上,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DTC患者手术切除后即行131I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复发或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切除后单纯T4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证明DTC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232例DTC病例分为A组:手术切除后T4抑制治疗(n=108),B组:手术切除后联合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n=124).根据寿命法分别统计两组无死亡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各组和各生存率间采用F检验作两两比较.结果 A组病例在手术后1、5、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4.63%、8.33%和12.04%,B组为0.81%、4.03%和7.26%.A组半数病例复发时间为2年,而B组为4年.两组在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比较上,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DTC患者手术切除后即行131I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复发或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新型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每组72例。普通护理组给予传统基础护理干预,新型护理组在传统基础护理干预实施的同时加用个体化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新型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采用131I治疗过程中给予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机体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放射性碘(131Ⅰ)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首次接受131Ⅰ治疗时年龄≤2l岁(5~21岁)D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2例;单纯淋巴结转移7例,肺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1Ⅰ清除剩余甲状腺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转移灶位置以及病灶摄取131Ⅰ的程度等调整转移灶的131Ⅰ治疗剂量.以131Ⅰ全身显像、18F-FDG肿瘤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水平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8.50个月(6~110月),患者生存率为100%.20例患者中,病灶消除13例,好转或稳定5例,无效或进展2例.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患者消除4例,8例肺转移患者消除4例.随访期间未发生肺纤维化、继发肿瘤及生长发育异常等不良事件.结论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DTC患者(尤其是已发生转移的患者),131Ⅰ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0.
尚毓  于淑芬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58-58,60
目的观察分析131I碘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例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接受131I治疗,同时加服甲状腺素。对所有患者严密的随访3-6年。记录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和治疗肿瘤转移灶的疗效。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清除率88.9%。滤泡状甲状腺癌患者清除率80.0%。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采用131I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放射性碘(^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时年龄≤21岁(5~21岁)D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2例;单纯淋巴结转移7例,肺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转移灶位置以及病灶摄取^131I的程度等调整转移灶的^131I治疗剂量。以^131I全身显像、^18F-FDG肿瘤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水平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8.50个月(6~110月),患者生存率为100%。20例患者中,病灶消除13例,好转或稳定5例,无效或进展2例。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患者消除4例,8例肺转移患者消除4例。随访期间未发生肺纤维化、继发肿瘤及生长发育异常等不良事件。结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DTC患者(尤其是已发生转移的患者),^131I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131I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I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GBq,n=19)、中剂量组(2.22GBq和2.96GBq,n=50)和高剂量组(≥3.7GBq,n=37)。对实施^131I治疗前后及各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131I治疗前后,67例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记录完整(低剂量组18例,中剂量组37例,高剂量组12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总体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P〈0.05),但大部分(82.1%)仍在正常范围内。接受^131I治疗前后,106例患者均具有完整的肾功能检查结果记录。组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DTC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131Ⅰ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Ⅰ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 GBq,n=19)、中剂量组(2.22 GBq和2.96 GBq,n=50)和高剂量组(≥3.7 GBq,n=37).对实施131Ⅰ治疗前后及各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131Ⅰ治疗前后,67例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 记录完整(低剂量组18例,中剂量组37例,高剂量组12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总体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P<0.05),但大部分(82.1%)仍在正常范围内.接受131Ⅰ治疗前后,106例患者均具有完整的肾功能检查结果 记录.组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Ⅰ治疗DTC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4.
分化型甲状腺癌76例^131I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效果,旨在探讨^131I碘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05—2012—04收治的甲状腺癌全切或次全切术后76例,给予口服^131I治疗,服^131I后6个月随访复查,通过监测^131I全身显像、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三碘甲状腺激素(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颈部超声检查决定患者服^131I情况。结果76例甲状腺癌患者,有32例未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均经口服1次^131I治愈,一次治愈率42.1%;有35例患者(5例无转移,30例有转移病灶)经过多次^131I碘治疗后治愈,总治愈率达88.2%(67/76)。5例合并转移的DTC经过服^131I治疗后甲状腺残留或转移病灶有所缩小但未消失,也没有发现新的转移灶及原有病灶扩散。总有效率94.7%。4例合并转移的DTC患者经多次^131I疗效果不明显。多次大量服^131I的患者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应该服^131I治疗,以预防和减少复发;残留较多甲状腺组织或有转移的需多次^131I治疗;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失分化现象与放射性碘(131Ⅰ)辐射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分为实验组(以经筛选不造成细胞增殖抑制剂量的Na131Ⅰ辐射细胞48 h,长期传代培养)、对照组(不加入Na131Ⅰ,长期传代培养)和空白组(细胞冻存,实验时复苏).测定各组细胞摄碘率;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各组细胞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钠碘转运体(NIS)、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摄碘率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Tg、TPO、NIS、TSH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且以实验组下降尤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g、TPO、NIS和TSHR 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FTC-133长期体外培养自动经历失分化过程,131Ⅰ辐射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可能与甲状腺特异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失分化现象与放射性碘(^131I)辐射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分为实验组(以经筛选不造成细胞增殖抑制剂量的Na^131I辐射细胞48h,长期传代培养)、对照组(不加入Na^131I,长期传代培养)和空白组(细胞冻存,实验时复苏)。测定各组细胞摄碘率;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各组细胞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钠碘转运体(NIS)、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细胞摄碘率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Tg、TPO、NIS、TSH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且以实验组下降尤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g、TPO、NIS和TSHR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FTC-133长期体外培养自动经历失分化过程,^131I辐射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可能与甲状腺特异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腺叶切除不完全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清除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DTC术后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平面显像结果分为腺叶切除不完全组(n=33)和腺叶切除完全组(n=70)。首次^131I清甲剂量为1.11~3.7GBq(30—100mCi)。3~6个月后复查并评估清甲效果:若诊断剂量^131I全身显像显示颈部无放射性摄取即认为清甲完全;若有放射性摄取,即认为清甲不完全,需再次行^131I清甲治疗,定期随访复查清甲效果。结果实施3次清甲治疗的成功率,腺叶切除完全组分别为61.43%、88.89%和100%,腺叶切除不完全组分别为21.21%、46.15%和78.57%。统计学分析表明,腺叶切除完全组的第1、2次清甲疗效与腺叶切除不完全组的第2、3次清甲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腺叶切除不完全的DTC患者,实施^131I治疗的一次清甲成功率较低,但经2—3次治疗后同样可达到较高的清甲疗效。尤其适用于再次手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或拒绝再次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Ⅰ)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分析影响清甲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DTC术后接受131Ⅰ清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和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和年龄、DTC的病理学类型和有无转移、甲状腺残余组织大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摄碘率和131Ⅰ治疗剂量对清甲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183例患者资料,其中一次清甲完全者109例,占59.56%.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分别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Wald=8.59,P=0.003;Wald=6.40,P=0.011).x2检验结果 显示,与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比较,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的清甲效果较差(x2=7.291,P=0.007);而血清TSH水平<60 μIU/mL与t>60 μIU/mL患者间清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Ⅰ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 μIU/mL者的清甲疗效较好,而过高的血清TSH水平则并不能使清甲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131I-SPECT/CT融合显像对131I全身显像(WB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治中的增益价值。方法 131I治疗后82例患者分别行WBS及SPECT/CT显像。分析SPECT/CT显像对浓聚灶定位定性的判断能力,并与WBS比较。分析SPECT/CT显像探查不聚碘病灶的能力。评估SPECT/CT显像对转移部位诊断、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的影响。结果 WBS发现聚碘灶203个,SPECT/CT显像定位后发现,WBS正确判断聚碘灶部位89个(43.84%),判断正确率最高的部位依次为残余甲状腺74.24%(49/66)和骨62.86%(22/35)。WBS判断聚碘灶性质为良性52个,恶性36个,不确定115个;SPECT/CT显像判断为良性94个,恶性79个,不确定30个。SPECT/CT显像给出的"不确定"判断30个(14.78%),明显少于WBS的115个(5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1,P<0.01)。SPECT/CT显像发现不聚碘的病灶6处,最终均证实为转移。82例患者中,与WBS作出的最初诊断相比,SPECT/CT显像改变了14例(17.07%)转移部位的诊断,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