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养缺乏症多吃甜腻的冷饮可大量消耗人体中的维生素。体内维生素缺乏,会使唾液、消化液分泌减少,导致食欲减退。另外,吃过多冷饮后,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胃部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胃蛋白酶、小肠淀粉酶及脂肪酶的分泌减少,从而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会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胃肠炎盛夏人体胃酸分泌量相对减少,多吃冷饮可冲淡胃酸,不但使消化功能下降,而且胃酸的杀菌能力也减弱,因此易患急性胃肠炎。腹痛多吃冷饮会引起腹痛,尤其是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神经系统对胃肠功能的调节比较差,吃得过多会…  相似文献   

2.
消化系统是人体最强的免疫系统,它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打碎食物,让其得以吸收,并重建、营养机体细胞,同时也负责消除食物里的毒素。消化系统为了保护我们,不断跟可能危害我们健康的外力抗战,如果消化系统有差错,我们的身体就会受到毒素侵害,或因为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而营养不良,导致健康受损。所以,健康之道就  相似文献   

3.
不少老年人由于牙齿不好及消化功能减退,喜欢吃些软烂精细的食物,并认为软烂精细的食物好消化,于是选择食物以精细为多,烹饪食物常常要煮得烂烂的。殊不知,老年人并不宜吃软烂精细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对老年人的健康并无益处,反而有害处。吃软烂的食物,对老年人健康的最不利之处在于会造成营养的缺乏。这是因为,一方面软烂的食物,不需要用力  相似文献   

4.
消化系统是人体最强的"免疫"系统,它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打碎食物,让其得以吸收,并重建、营养机体细胞,同时也负责消除食物里的毒素。消化系统为了保护我们,不断跟可能危害我们健康的外力抗战,如果消化系统有差错,我们的身体就会受到毒素侵害,或因为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而营养不良,导致健康受损。  相似文献   

5.
正营养是健康的基石,既关系到每个人的智力发展、劳动生产能力水平和健康状况,也关系到全民族的健康素质、生产力水平和国家创新能力。猪肉吃得多鱼虾吃得少从上世纪90年代起,政府就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建国初期,我国食物的生产、加工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当时困扰居民健康的主要营养问题是能量-蛋白质缺乏引起的营养不  相似文献   

6.
正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当然是月饼。虽然随着健康意识抬头,很多人都不会放肆地吃月饼。然而,也有一部分人抱持"一年一度、不吃不算过节"的心态,照吃不误。众所周知,月饼进食过量的话,会直接影响消化系统,也就是肠胃方面会出状况。因为月饼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吃多了就会造成消化不良、胃胀风、腹痛、食欲不振等问题。传统月饼所用的原料主要是淀粉、脂肪和糖。例如,饼皮是面粉制,馅料如莲蓉、豆蓉等大部分也是淀粉为主,制作月饼也会用  相似文献   

7.
<正>人体的健康不是靠医药和医生来维护,而是靠营养。营养主要来源于食物,但食物中营养的含量各不相同,并不是你喜欢吃的营养就多,不喜欢吃的营养就少。也不是进口的食物营养就多,当地的普通食物营养就少。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精力、体力、生命健康都离不开营养。认识了营养也就维护了健康,掌握丰富的营养健康知识,才能保证你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我们吃东西的目的就是要吸收营养,维持生命。如果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没有把食物充分嚼碎,马上吞到胃里,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因为胃是柔软的肌肉组织,所以不能消化大而硬的食物。一旦有大而硬的食物送到胃里,胃就必须分泌大量的胃液,来消化这块食物,而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会不停摩擦胃壁,日久会造成胃病。胃部不能消化的食物,直接送到肠里,肠也不能吸收它的养分,只得排出体外,这样就影响了营养的摄取。所以吃东西一定要细嚼慢咽。此外,如果狼吞虎咽,不但会把没有嚼碎的食物吞下,而且在吞食的时候,因为太过急躁,吞下许多空气,就会觉得胃气胀。所以,…  相似文献   

9.
柳君 《医药与保健》2008,16(7):63-63
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10.
所有人都希望长寿、健康、远离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中风、骨质疏松症等长期困扰人们的慢性疾病。可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不顾后果地食用不健康的食物,并且放任自己想吃就吃,不计数量。健康的营养来自天然而没有副作用的草本植物,食用的时候必须种类要多,并且要吃完整的食物而非单一提炼的营养。只有富含植物营养素、抗氧化剂、多醣体的植物才是真正对人体有用的营养。我们日常所摄入的食物会影响我们的容貌、感觉和行为。从更深的角度来看,食物是免疫系统的能源。当我们食用本草植物时,这是一个富有营养的能源。当我们摄入过多的动物性食物或其他高脂肪的食物时,实际上就会使我们的免疫系统因缺乏适当营养而失去与疾病对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芳 《大众健康》2022,(1):76-77
"人如其食"这个充满智慧的词语,充分说明了人与食物的密切关系.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所吃食物构建的世界.吃得营养均衡,身体就会健康有力;如果放任自己,胡吃海塞,身体也会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体重作为反映我们身体状况最直观的一个指标,已经成为健康的"风向标".所以,我们总能轻松感知到身边爱美人士随着体重秤指针左右摇摆而...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消化功能也发生了改变。首先是管咀嚼的肌肉萎缩,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无力;其次是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减少,吃东西没有滋味;胃肠肌肉萎缩,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这便是老年人的消化特点。所以,老年人不像青年人那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应该讲究饮食调配,在吃东西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牙齿不太好或安有假牙的人,应多吃些营养丰富而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馒头、米饭、面条、豆腐、鸡蛋等。馒头的面要发好,米饭要煮软,肉要切碎炖烂,蔬菜尽量用嫩叶,这样嚼起来比较省力。老年人的味觉减退后愿吃些味浓的饭菜,在烹调过程中,适当多吃些调料,如酱油、醋、味精、葱、姜、蒜等。把饭菜做得有滋有味些,能  相似文献   

13.
天津的庞女士:我经常不吃早餐,听说会患胆结石?怎样预防胆结石?连线医生——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胆科主任薛冰川早晨胆和身体一起醒来,作为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它分泌了胆汁,做好了消化食物的准备。但您没吃早饭,它没有食物可以消化,胆汁逐渐淤积,胆汁内胆固醇的成分就会增加,呈饱和状态,相互沉积,时间一长而形成结石。喜欢吃甜食、高脂肪类食物也  相似文献   

14.
胃痛预防法     
程宝康 《长寿》2012,(4):6-12
众所周知,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也即消化所吃进去的食物,使之变成营养,然后输送至小肠,以保证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健康发育及正常运转。有百岁寿星云"吃得进去,拉得出来,所以健康",这当然有调侃的味道,但也说明,负责"吃得进去"的胃对健康是何等的重要!而胃痛显然会影响这一功能,使这一功能出现障碍而减弱,不适症状也随之折磨着患者。对于胃痛,很多老年人都有过患病的经历。有人对胃痛不当回事,依据自己一知半解的治病知识或按照广告所说,随便服些药来抗衡。这中间,有的虽然能够缓解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佳节饮食也应追求吃得科学,吃得卫生,吃得健康,一改过去那种“平时节俭省着吃,过年过节集中吃”的饮食习惯。那么,过节饮食怎样安排才科学合理,且益于健康呢?这就要:品种巧搭配。选购菜肴和节日饮食的安排,应在注重色、味、形的前提下,力求荤素、冷热、粗精、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可以激发食欲,保持营养平衡,酸碱平衡。就冷热菜肴的口味而言,不仅要求甜、咸巧调理,还应做到麻、辣、酸、苦巧搭配,要适当吃些粗粮、多纤维食物帮助消化,干稀搭配,主要是指主食花样多,有馒头、大饼、蒸包、水饺、米饭等;粥、汤、甜饮等也要品…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体的新陈代谢会变慢,同时消化功能也会逐渐变弱,所以中老年人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家里有老年人的都很清楚,有些老年人常常吃几口饭就会觉得很饱,肚子还会涨得老高,这就是消化出了问题。那么,老年人如何来助消化?  相似文献   

17.
自从老妈去社区听了一次营养讲座后,回家就照着社区免费发放的食物相克或相宜的参照图表来做菜,并不时地给我们也灌输一些营养学知识,说吃什么可以吃出健康,吃出营养。开始全家人欣然接受了老妈这种“吃出健康、远离疾病”的菜谱理论,可时间长了,就有点不习惯了。如吃完西红柿后想吃口黄瓜,老妈看见后就会马上给予制止,说什么这两种食物同吃会使维生素C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8.
1,别吃得太多食物的种类很重要,但饮食的量同样重要.过度饮食给身体增加了负担,并导致肥胖(公认的健康杀手之一).我们中的大多数吃得大大超标——特别是在冬天.过多的脂肪被厚厚的冬衣遮掩,使人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吃得太多会使人迟钝和容易疲劳.当你准备下筷的时侯,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吃那么多吗?"如果回答是"不",就需要减少食物的分量.  相似文献   

19.
我们每天都吃饭,但很多人不懂得营养。你有多少营养知识?这里根据对食物和健康的流行看法而归纳12个问题请您回答,答案可能会使您大吃一惊。 1.只要吃的种类多就会有营  相似文献   

20.
老人消化功能逐渐变弱,有时吃几口饭就堵得慌,肚子胀得老高,几天也不排便.要怎么做才能帮助肠胃消化呢? 先吃主食.米饭、面条等主食属于碳水化合物,易被消化,而且容易让人有饱腹感,先吃可以避免吃得太多,还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对食物进行消化,进而刺激胃酸分泌,增强胃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