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mRNA的检测在肝癌术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巢式PCR和TaqMan MGB探针法定量PCR技术,检测105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阳性率43.8%(46/105)高于健康对照10.0%(3/30),有显著性差异(P< 0.001)。术前血中AFP mRNA的表达与各项肿瘤侵袭性指标显著相关,包括肿瘤数目、大小、有无肉眼及镜下血管侵犯。AFP mRNA阴性患者1、2、3年生存率以及1、2、3年无瘤生存率均显著比AFP mRNA阳性患者术后高(两者均P=0.004)。多因素分析也指出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 mRNA是预测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 mRNA与肿瘤侵袭性相关,对于预测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苏永杰  揭中芳  董家鸿  陈志宇  江艳 《医学争鸣》2008,29(16):1518-1521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的变化,分析其作为微转移标记物的可行性及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4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并进行平均6mo以上的随访;同时以8例肝硬化患者、4例肝增生患者、8例肝血管瘤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AFP mRNA的表达量.结果:复发34例.HCC组的术前AFP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外周血AFP mRNA相对HCC的灵敏度为85.9%,特异性为90.3%,准确率为87.4%.HCC患者术后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术前.HCC组外周血术前、术后AFP mRNA水平表达量与术后复发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TNM分期、血管癌栓或侵犯有相关性,但与术时肿瘤数目、癌细胞分化程度、包膜完整性均与血清AFP浓度无相关.术后HCC组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有相关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HCC患者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反映HCC患者血中是否存在肝癌细胞.手术可促进部分HCC细胞脱落人血.监测外周血AFP mRNA水平对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癌及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AFP) mRNA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外周血样本(5 ml) 分别采自32例原发性肝癌、23例肝炎肝硬化、6例转移性肝癌、7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及16例健康自愿受试者,外周血有核细胞AFP mRNA采用PCR辅助转录滴定系统(PATTY)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为65.6%(21/32),AFP mRNA水平为(1.6×106±34.4) copy/μg RNA,外周血AFP mRNA水平与门静脉癌栓及是否存在肝外转移明确相关(P<0.05),与肝癌大小、分化程度及血清AFP浓度无关.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为8.7%(2/23),AFP mRNA水平皆为1×103 copy/μg RNA,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患者(P<0.01).其余受试者外周血AFP mRNA全部阴性.结论:外周血AFP mRNA定量检测有助于循环肝癌细胞与肝细胞的相对区分,高水平AFP mRNA可作为循环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水平仅与门静脉癌栓及是否存在肝外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mRNA的检测在肝癌术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巢式PCR和TaqManMGB探针法定量PCR技术,检测105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AFPmRNA的阳性率43.8%(46/105)高于健康对照10.0%(3/30),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前血中AFPmRNA的表达与各项肿瘤侵袭性指标显著相关,包括肿瘤数目、大小、有无肉眼及镜下血管侵犯。AFPmRNA阴性患者1、2、3年生存率以及1、2、3年无瘤生存率均显著比AFPmRNA阳性患者术后高(两者均P=0.004)。多因素分析也指出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mRNA是预测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mRNA与肿瘤侵袭性相关,对于预测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h-TERT mRNA表达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6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h-TERT mRNA的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AFP mRNA、h-TERT mRNA表达量比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它们的阳性率分别达到76.7%、83.3%,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两个指标进行检测,敏感度提高到92.6%,同时其特异度为97.2%,是诊断肝细胞肝癌的良好肿瘤标志物.其表达结果与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有无肝内浸润和(或)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肝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外周血AF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周血中定量检测AFP mRNA、h-TERT mRNA 表达量可以作为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指标,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甚至可以发现其他检测方法尚不能发现的小肝癌,联合检测的意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CTC动态变化及其相对于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对原发性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134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72例,检测外周血CTC数目,同时检测AFP的表达水平,分析CTC与AFP的相关性。然后在134名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筛选出成功行肝癌根治术的患者,共86例,检测这86名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CTC和AFP,分析CTC和AFP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TC阳性率高于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原发性肝癌患者CTC水平与AFP水平、淋巴结转移、肿瘤结节多少有关,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肝硬化有无、TNM分期无关;原发性肝癌患者CTC和AFP生存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与CTC和AFP密切相关; CTC较阳性对术后复发转移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对复发转移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CTC可以做为一个比传统肿瘤标志物更好的对原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 (AFP)mRNA的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timeRT -PCR技术 ,定量检测 5 6例肝细胞癌、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 1例肝硬化和 2 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 6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 34 6 44 .6± 9490 5 .4copies/μgRNA ,其中 2 9例为阳性 ;1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 1例肝硬化患者和 2 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均未检测到AFPmRNA的表达。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密切相关 ,与肿瘤直径、数目及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 ,可作为预测肝癌发生远处转移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1表达与肝细胞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100例肝细胞肝癌病人和100例非肿瘤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P2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P21 mRNA在肝细胞肝癌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相对表达量为0.256 1±0.144 3,在非肿瘤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中相对表达量为0.043 2±0.032 2,肿瘤病人P21 mRNA表达水平高于非肿瘤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 mRNA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HBV感染、肝癌家族史、吸烟、饮酒、AFP含量无关(P>0.05).结论:P2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肝细胞肝癌有一定关系,可为筛检肝细胞肝癌高危人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在监测肝细胞肝癌(HCC)肝切除术后疗效及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确诊为肝细胞肝癌并行肝切除术的患者93例,术后随访,监测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结果:GP73和AFP血清水平与肿瘤大小、数目、有无包膜形成及包膜浸润、有无血管浸润、肝内转移以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随着GP73和AFP浓度升高,GP73和AFP诊断HCC的敏感性降低,而特异性升高。术前和术后GP73和AFP均阳性的患者6个月内肿瘤的复发率明显升高。结论:GP73和AFP是良好的监测HCC术后疗效及肿瘤复发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1表达与肝细胞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100例肝细胞肝癌病人和100例非肿瘤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P2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P21mRNA在肝细胞肝癌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相对表达量为0.256 1±0.144 3,在非肿瘤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中相对表达量为0.043 2±0.032 2,肿瘤病人P21mRNA表达水平高于非肿瘤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mRNA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HBV感染、肝癌家族史、吸烟、饮酒、AFP含量无关(P>0.05)。结论:P2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肝细胞肝癌有一定关系,可为筛检肝细胞肝癌高危人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背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CEACAM1表达缺失提示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不良预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讨论CEACAM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不同表达方式对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影响。 材料与方法:获取48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肿瘤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标本中CEACAM1的表达。统计学分析肿瘤标本中不同表达方式的CEACAM1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将不同CEACAM1表达方式和肿瘤的复发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48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肿瘤标本中,25例患者标本为CEACAM1肝癌细胞膜表达,19例患者标本为CEACAM1肝癌细胞质内表达,4例患者标本CEACAM1表达缺失。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标本CEACAM1细胞膜表达缺失和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密切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EACAM1细胞膜表达缺失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的早期复发相关(P=0.0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EACAM1细胞膜表达缺失可以作为预测患者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一个独立指标(P=0.037)。 结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CEACAM1细胞膜表达缺失提示肝癌细胞侵袭性增强,且可以作为预测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一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和TSGF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AFP mRNA情况和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含量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6例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同时采用TS-GF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TSGF含量。结果: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为53.5%(46/86),血清TSGF阳性率为80.2%(69/86),AFP mRNA阳性率与TSG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415,P<0.05)。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血清TSGF含量及阳性率均与肿瘤分期、癌灶大小及肝癌肝外转移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与血清TS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均与肿瘤分期、癌灶大小及癌转移呈显著正相关。检测外周血AFP mRNA和血清TSGF含量对判断肝癌细胞发生肝内外转移的风险可能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EZH2和AFP在96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CC组织中EZH2和AFP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 <0.01);EZ-H2的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直径≥5cm的HCC (71.4%)中高于直径<5cm的HCC(45.9%) (P <0.05);AFP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AFP在伴有脉管浸润的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57.7%)高于无脉管浸润者(27.3%)(P<0.05);EZH2在伴或不伴有脉管浸润的病例中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H2和AFP阳性表达率均在低分化HCC组织中高于高分化HCC (P <0.05).EZH2和AF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x2=25.245,P=0.000).随着HCC分化程度降低,EZH2\AFP双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肿瘤直径<5cm且伴有脉管浸润者EZH2\AFP双阳性率(73.1%)高于EZH2单阳性率(28.6%)和AFP单阳性率(50.0%) (P <0.05);EZH2\AFP双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EZH2和AFP的联合检测,对于评估HCC浸润、转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醛糖还原酶(AKR1B10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9例肝细胞癌组织及26例肝良性病变组织的AKR1B10蛋白表达,并检测89例肝癌患者的术前AFP、AFU水平.分析AKR1B10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术前血清AFP、AFU水平的关系。结果AKR1B10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AKR1B10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3%,显著高于患者术前血清AFP的阳性率(68.5%)和血清AFU的阳性率(70.8%)。结论AKR1B10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织,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患者术前血清AFP、AFU的阳性率,为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判断肿瘤复发及其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仁济医院行PET/CT检查的18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临床随访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及病程.结果 ①AFP动态升高患者14例,其中PET显像未见氟脱氧葡萄糖(FDG)摄取3例,轻中度FDG摄取1例,高度FDG摄取10例.PET的诊断复发符合率为71.43%(10/14);PET的假阴性率为21.43%(3/14).AFP持续阴性患者4例,其中1例胆管细胞癌术后患者未见FDG摄取,而CT示肝内孤立低密度影者随访时间>9个月,排除复发;其余3例分别为胆管细胞癌、肝细胞肝癌和肝肉瘤术后患者,FDG均呈高度摄取,临床证实均为复发.②14例肝细胞癌粗梁型Ⅲ级的肝移植术后患者,显像前的AFP水平与病灶的最高标准摄取值(SUV)相关(P<0.05),与肿瘤和非肿瘤组织SUV比值(SUV T/NT)显著相关(P=0.0001).结论 ①根据现有资料分析PET/CT是判断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与否的一种理想方法.在胆管细胞癌和肝肉瘤等肝脏肿瘤患者,AFP绝大多数为阴性,而此时FDG-PET检测的灵敏度高.在AFP增高患者,由于部分分化程度高的肝细胞癌患者FDG摄取可以不增高,故PET/CT检查需结合AF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肝脏肿瘤细胞学类型进行分析.②对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相同的患者,显像前AFP水平与病灶最高SUV及SUV T/NT呈显著正相关,提示AFP有调节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葡萄糖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诱导因子(CD147)和P53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47和P53在272例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结果在272例HCC中,CD147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肿瘤的直径、脉管或/和门静脉癌栓相关,与其它指标无关(P>0.05)。P53在HCC中的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组织学分级、肝被膜浸润、血中AFP含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其它指标无关(P均>0.05);HCC组织中CD147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中位复发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07,P=0.000;χ2=36.636,P=0.000);HCC组织中P53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中位复发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6,P=0.002;χ2=10.279,P=0.001.),两者之间无相关性(r=0.007,P=0.914)。结论 HCC中CD147和P5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均可作为HCC预后不良的判断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血管生成素-2(Ang-2)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20例淋巴结阳性胃癌患者和61例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术前及30位健康者外周血Ang-2mRNA的表达量,同时检测淋巴结组织CK20表达以评价淋巴结微转移,随访术后,分析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与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淋巴结阳性胃癌患者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9.02±3.74)比(4.30±2.59),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患者[(5.41±2.25)比(3.95±1.83),P<0.05]。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与淋巴结阴性胃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与术后生存期、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是影响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可能成为评价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和预后的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右江医学》2016,(1):14-18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及确认复发时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监测其在复发中的价值。方法检测2007年9月~2015年6月间201例肝部分切除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及70例健康体检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分析术前TNF-α和hs-CR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手术后复发的102例肝癌患者的TNF-α和hs-CRP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检测可溶性E-钙黏蛋白(s EC)和甲胎蛋白(AF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细胞癌患者术前TNF-α、hs-CRP和s E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手术1周后TNF-α、hs-CRP和s EC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前TNF-α、hs-CRP和s EC水平与肝细胞癌分级、TNM分期、有无门静脉癌栓、有无包膜相关(P<0.05或0.01),TNF-α、hs-CRP与肿瘤大小相关(P<0.05),s EC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当确诊为肝癌复发时,TNF-α、hs-CRP、AFP和s EC水平明显高于术后水平(P<0.01),但TNF-α、hs-CRP术后再次升高的时间明显早于s EC。结论术前肝细胞癌外周血免疫炎症因子TNF-α、hs-CRP和s EC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可作为一种肝细胞癌预后和复发的预测因子。TNF-α更侧重于肝癌时机体全身状态,而hs-CRP和s EC更侧重于癌组织局部生物学状态。  相似文献   

19.
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诊治经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He YF  Fan J  Zhou J  Wu ZQ  Qiu SJ  Huang XW  Yu Y  Sun J  Xiao YS  Yang GH  Song K  Wang Z  Tang ZY  Wang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8):1232-1235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98例肝癌肝移植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的比较(单因素分析),并通过Cox多因素分析得到有独立意义的预后指标.结果198例肝癌肝移植患者0.5年、1年、2年生存率为89%、78%、65%,无瘤生存率为85%、73%、67%.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血管程度、病理Edmondson分级、TNM分期、术前甲胎蛋白(AFP)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并且前四个因素与患者生存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示肿瘤侵犯血管是影响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侵犯血管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如何筛选出已有微小转移灶的患者以及如何在移植后预防肿瘤复发是肝癌肝移植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IAP2 mRNA和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
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非癌组织中C-IA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肝癌组织中C-IAP2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
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细胞肝癌中C-IAP2 mRNA的表达是非癌组织的2.70倍(P<0.001)。C-IAP2蛋白在肝癌组织阳性表达率
为70.8%,显著高于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7.8%(P=0.001)。C-IAP2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前有无癌栓、
有无淋巴结转移、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病理分化类型、TNM分期以及术后复发转移时间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以及包膜完整性无关(P>0.05)。结论C-IAP2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转移、复发
有关,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