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子宫内膜微小腺癌是子宫内膜癌中的少见类型,在与一些宫颈良性及恶性病变进行鉴别时存在困难。病例报道:1例70岁女性患者被误诊为宫颈腺癌,随后转入我院。该患者在复查宫颈刮片标本时被最终诊断为子宫内膜微小腺癌。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微小腺癌1期。据我们所知,这是迄今为止文献所报道的第12例类似微腺体增生的子宫恶性病变。结论:因为子宫内膜微小腺癌易被误诊为良性病变如微腺体增生及宫颈恶性病变,所以本文准备详细介绍该子宫内膜微小腺癌患者的临床、形态学以及组织病理的特点以便有助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例子…  相似文献   

2.
杨思蒙 《浙江医学》2022,44(19):2101-2102
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MPMN)是指同一个体的同一或不同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的2种或2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妇科MPMN更是罕见。本文报道2021年6月9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宫颈鳞癌合并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于全麻下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联合放化疗,治疗效果良好,截至2021年10月24日未见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3.
患者,54岁,已婚。绝经5年不规则阴道出血1年半,伴白带增多有异味,于1988年3月28日入我院妇科。以往月经正常,孕5产5。妇检:外阴正常,阴道有血污,宫颈光滑,子宫稍大,附件正常。B超:子宫腔内见2×2.2cm光团,边缘不整齐,提示子宫内膜癌。经诊刮病检,确诊为:子宫内膜腺癌Ib期。行次广泛全宫切除术。剖开子宫腔,病灶位于宫底部有2cm×2.5cm×2cm大小,浸润肌层1/2。术后病者恢复良好。出院后用安宫黄体酮60mg/日,持续2年半,定期随诊4年病者健在,能胜任家务劳动。另一患者为前患者之妹,52岁,已婚。因绝经1  相似文献   

4.
蔡宜玲  袁马驰 《浙江医学》2005,27(11):865-866
分泌型子宫内膜样癌临床较少见,发生于45岁以下妇女则更是十分罕见[5],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常易误诊为分泌期子宫内膜.我院曾遇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2岁。3个月前发现腹部包块,并伴有间断性腹痛,以脐周为主,呈绞痛样。曾在当地医院口服中药治疗,疼痛较前减轻,于2008年10月21日以盆腔包块收入住院。查体:腹部膨窿,于脐上约1横指至盆腔可触及一包块,质软硬不均,活动差,压痛不明显,似与周围组织黏连。超声检查:于盆腔见一(18×14×10)cm囊实性团块,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高低不均匀;  相似文献   

6.
患者,31岁,因停经58天,伴下腹疼痛于2005年5月16日入站,末次月经2005年3月18日,停经40天出现早孕反应,无腹痛及阴道流血,近半月出现下腹局限隐痛伴下坠,有便意感,可以忍受。入站前一天突然出现下腹剧痛,以左侧为重,难以忍受,伴恶心、呕吐、出冷汗,无阴道流血。既往患有“慢性胃炎”。初潮14岁,周期规则,经期3~5天,量多,有痛经。29岁结婚,婚后首次怀孕。体格检查:T 37.6℃P 88次/分BP 110/70 mm Hg,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子宫约2月孕大,子宫左后上方可触及鹅卵大囊性包块,活动差,无压痛,与子宫紧贴。肛查:左侧子宫…  相似文献   

7.
我们进行了子宫内膜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与五种凝集素的亲合组化研究。刀豆素和麦胚素与宫内膜腺细胞腔缘结合的强度,刀豆素与腺细胞胞浆及细胞基底部结合的阳性率和强度,随子宫内膜腺体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升高,其中以腺癌最甚。麦胚素和蓖麻素与腺癌细胞基底部结合减弱,但腺癌细胞团块周缘着色明显。凝集素组化特性为判断子宫内膜腺体增生和癌变提供了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免疫组化标记组合(p53、PR和PTEN)对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意义.方法 观察我院病理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按WHO子宫内膜癌分类分组,子宫内膜样腺癌(EEA)65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C)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p53、PR和PTEN表达并加以比较.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R均阳性表达、p53和PTEN表达缺失或微弱,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结论 p53和PTEN表达缺失或微弱而PR阳性表达,倾向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而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则倾向诊断子宫浆液性腺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有随访结果的134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5组不同治疗方案,就其存活率与复发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认为此病的治疗应根据临床期别、病理级别以及其他对预后不良因素,个别对待,制订治疗方案。并讨论了近年来中外治疗趋向,提出除Ⅰ期1级外,均以手术辅以放射为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子宫内膜癌包括两种类型,I型是雌激素依赖型,约占子宫内膜癌的90%;Ⅱ型是非膜雌激素依赖型,这类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形态属少见类型,如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黏性腺癌.子宫内膜黏液性腺癌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子宫内膜癌的5%[1],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报道,国外对其诊断、预后报道亦很少.现将本院1例反复阴道流液,多次漏诊的子宫内膜黏液型腺癌病例报道如下,同时通过对国外相关报道的学习,希望对子宫内膜黏液腺癌的诊断手段及认识能更深一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腺癌56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病率大于50岁者占57.1%,症状主要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月经不调、白带增多。30岁-40岁组合并不孕者占44.4%,大于50岁组者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疾病者较多。术前诊断性刮宫确诊率为87.5%。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及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均可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结论:子宫内膜腺癌是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诊断性刮宫是诊断子宫内膜腺癌最有效、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女,62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半年余,左下腹痛10 d于2010年5月18日入院。半年前无诱因持续性阴道流血,量少,色偏红,无伴腹痛,未在意。10 d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腹持续性疼痛,可忍受,休息后无缓解,无发热、腹胀、恶心呕吐。2年前阑尾炎手术史。绝经12年,绝经前月经一向规律。孕3产3。体格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子宫体稍大,活动可,无压痛。左侧附件区可扪及一包块,直径约6 cm,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差,无明显压痛反跳痛,与子宫分界不清。入院后B超检查:子宫增大,内膜厚19 mm,欠光整,内部结构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输卵管透明细胞癌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进行分析。方法以手术为主。以于外院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结果我院术后病理子宫内膜未见病变,借阅外院子宫内膜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后方可确诊。结论因此病历只有1例无法进行大规模规范的研究,所以,术后辅助治疗方面主要参考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持续上升,由于尚无简便的普查手段,相当一部分内膜癌的患者就诊时肿瘤已达一定程度。以往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子宫全切或借鉴宫颈癌根治术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6.
1 患者 ,女 ,5 7岁 ,因闭经 11年 ,阴道不规则流血 11个月 ,下腹疼痛 1周 ,于 1999年 9月 6日入院。患者自觉乏力、消瘦 ,下腹不适 ,尤以右侧为甚 ,伴尿频、尿急 ,无发热及盗汗。 2 2岁时曾因宫外孕行左输卵管切除术。临床抗炎治疗无效。体检 :体温 36℃、脉搏 80次 /分、呼吸 19次 /分、血压 17.5 /10kPa。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 :子宫后位 ,略大 ,活动尚可。于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约 11cm×8cm大小实性肿物 ,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 ,活动差 ,压痛 ,左侧附件区无明显异常。彩超示 :右侧盆腔实质性肿物。临床…  相似文献   

17.
患者吴某某,女,50岁,已婚。因腹痛、腹部包块一年于1979年4月12日入院。一年来感阴道分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 TEM 及 SEM 观察人、猫及大鼠有关周期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并从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人子宫内膜在分泌早期,即出现少量前蜕膜细胞和颗粒细胞。至分泌后期,两种细胞数目剧增。颗粒细胞按其形态和结构特点,可分三型。Ⅰ型为圆形颗粒细胞,在人、猫及大鼠子宫内膜均可见到。Ⅱ型为大多边形颗粒细胞,见于人及猫的子宫内膜。Ⅰ型为梭形或细长形细胞,只见于大鼠。此外,并发现全部颗粒细胞和前蜕膜细胞均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密切相关。并讨论了颗粒细胞的来源、机能以及与前蜕膜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