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春龙  罗其中 《上海医学》1998,21(7):376-378
目的:探讨与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相关的临床及血管影像学特征,以期对脑AVM的出血倾向作出评价和预测。方法:应用Cox回归模型,对59例脑AVM进行出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59例脑AVM中,观察期内出血48例(占81.4%),年平均出血率2.3%;病灶大小、供应动脉支数以及引流静脉支数是决定脑AVM出血倾向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小型AVM、多支动脉供应的AVM以及仅有单支静脉引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相关的临床及血管影像学特征,以期对脑 AVM 的出血倾向作出评价和预测。方法:应用 Cox 回归模型,对59例脑 AVM 进行出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59例脑 AVM 中,观察期内出血48例(占81.4%),年平均出血率为2.3%;病灶大小、供应动脉支数以及引流静脉支数是决定脑 AVM 出血倾向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小型 AVM、多支动脉供应的 AVM 以及仅有单支静脉引流的 AVM 最易破裂出血。结论:建议脑血管造影时着重对此三项指标进行描述;对于出血风险较大的脑 AVM 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构筑特征,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预测脑AVM出血的危险性。方法采用DSA为87例脑AVM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采用SPSS18.0软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顾分析,分析畸形血管团的大小、位置、供血动脉类型、引流静脉数目、引流静脉路径、有无合并动脉瘤、有无合并静脉瘤等因素与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造成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的因素包括AVM大小、位置,供应动脉类型,引流静脉支数与合并动脉瘤。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是引流静脉支数与合并动脉瘤。结论与脑AVM出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引流静脉的数目和合并动脉瘤。  相似文献   

5.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血管构筑学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相关血管构筑学因素与出血的关系,以期预测脑AVM出血的危险性。 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200例脑AVM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分析脑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等的情况,比较不同血管构筑的AVM患者出血的比率。 结果:穿支动脉供血、小病灶、位于基底节和后颅窝、单支静脉引流、深部引流、有静脉狭窄或闭塞及伴发动脉瘤者易出血。结论:与脑AVM出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是供血动脉的类型、AVM的大小和部位、引流静脉的数目、引流静脉的类型和有无狭窄或闭塞、是否合并动脉瘤。  相似文献   

6.
7.
鲍洪  吴开华  丁轩  招建华  兰蒙 《中国热带医学》2005,5(4):801-802,804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并出血的急诊手术疗效。方法 32例脑出血的病人行急诊清除血肿手术。幕上30例,幕下2例,18例切除畸形血管团(2例合并动脉瘤),6例行部分切除或血管夹闭。结果 术中发现cAVMPA例,术后病理证实cAVM29例。2例血肿复发,再次手术。2例死亡(6.3%)。30例6个月-24月后随访,日常生活能力评价:Ⅰ级14例(46.7%),Ⅱ级10例(33.3%),Ⅲ级4例(13.3%),Ⅳ级2例(6.7%)。结论 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尽切除小型cAVM是治疗cAVM并出血的的首选方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 23例,栓塞剂为NBCA或Onyx,栓塞后2例行显微手术治疗,4例行咖玛刀治疗。结果: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5例,消失80%以上6例,60%~80%7例,60%以下5例。栓塞后1例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的方法是安全的,可治愈部分cAVM,对于大型、重要功能区的cAVM,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10.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形态与出血的危险因素吴怀清1刘才兴2徐达宇1杨卫忠2王友萍1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脑血管造影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州350001)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2.神经外科出血是脑动静脉畸形(AVM)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严...  相似文献   

11.
李珉  陈高  胡未伟  蔡菁 《浙江医学》2004,26(1):9-11
目的评估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位于功能区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和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单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组)和23例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栓塞联合手术组)的Spetzler-Martin分级Ⅲ~V级的AVM病例,对比两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畸形血管全切除率和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栓塞联合手术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同级别手术组患者(均P<0.01),Ⅲ~Ⅳ级患者的AVM全切除率为88.9%,较同级别手术组患者的62.5%明显为高(P<0.05),而两组V级患者全切除率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失率仅8 7%,较手术组的34 3%为低(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能够提高Spetzler-Martin高级别AVM的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是大型的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AVM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肠动静脉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小肠动静脉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经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23例行手术治疗,3例经内科治疗痊愈。肠系膜血管造影阳性诊断率为88%(23/26)。23例经病理证实均为小肠动静脉畸形。结论 肠系膜血管造影是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病变小肠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在脑动静脉畸形 (AVM)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7月 ,对 8例AVM患者 (平均年龄 3 2 .3岁 )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 7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脑出血 ,1例首发癫痫。血管畸形团均位于幕上 ,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 ,Ⅱ级 2例 ,Ⅲ级 4例 ,Ⅳ级 2例。用氰基丙烯酸酯 (NBCA)栓塞了 7例 ,用弹簧圈栓塞了 1例。 7例患者栓塞后接受了放疗或开颅手术。结果 :8例患者血管畸形团栓塞后体积平均减少 5 6.1 % ,1例血管畸形团经介入治疗完全消失。 1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供血动脉痉挛 ,经灌注罂粟碱缓解。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介入治疗安全性好、损伤小 ,栓塞深部供血动脉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并可减少AVM体积使之适合放射治疗。介入治疗是A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性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3~2008年该科收治的36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急性破裂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 3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优良27例,痛残7例,死亡2例.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后遗症较少,应成为脑AVM合并出血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是其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测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构筑特征,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合并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脑AVM患者107例,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畸形血管大小、位置、供血动脉数目、引流静脉数目、出血及合并动脉瘤或静脉瘤等因素对合并癫痫发生的相关性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灶的部位、大小及供血动脉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89例中血管内栓塞治疗72例;单纯手术病灶切除5例;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2例;其中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手术切除8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2例。结果 血管内栓塞治疗的72例病例中(Ⅰ~Ⅴ级)100%闭塞20例,70%~90%闭塞34例,50%~60%闭塞11例,30%~40%闭塞的7例。手术切除全部病灶的13例(Ⅰ~Ⅱ级)。结论 血管内栓塞、显微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都是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的有效手段。血管内栓塞治疗能减少畸形血管团,降低血流量,更好地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放射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建林  周兵  陈书迭  袁建华 《浙江医学》2010,32(4):454-456,460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介入栓塞治疗后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102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参考相关文献,对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1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有26例术后发生临床并发症,其中11例为技术相关并发症;经治疗后恢复良好15例,遗留局部神经功能障碍10例,死亡1例。16个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因素中,出血史、高血压史、病变分级、病变部位、深静脉引流、引流静脉栓塞和术后血压控制为危险因素;其中出血史、深静脉引流和引流静脉栓塞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可能影响AVM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中,出血史、深静脉引流和引流静脉栓塞是最重要的因素;认识并控制危险因素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Li T  Duan C  Wang Q  Yin F  Zhao G  Han Z  Huang Q  Xu R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654-656
目的 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生物胶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 对469例脑动静脉畸形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成功栓塞469例脑动静脉畸形,467例痊愈,2例死亡。469例病人共行1108次栓塞,栓塞次数1-8次/例,平均2.3次。栓塞程度:100%栓塞155例,90%-100%栓塞93例,80%-90%栓塞105例,70%-80%栓塞78例,60%-70%栓塞27例,栓塞60%以下11例。栓塞后行γ-刀(或X-刀)放射治疗117例、手术切除32例。并发症有脑梗死1例,于尿激酶溶栓后恢复,脑出血4例,2例导管断裂滞留畸形团内。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