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瘤 ,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叶组织的肿瘤。原发性脑肿瘤以胶质瘤为最多 ,在我国 ,占颅内肿瘤的 3 3 3 %~ 58 9% ,平均 4 3 5% ,国外也类似这个比例[1] 。97%的胶质瘤发生在颅内 ,性别发病率男∶女 >1 ,发病高峰在 1 0岁之前和 2 5岁之后。胶质瘤的基本治疗方法 ,目前仍首选手术切除 ,配合放疗、化疗等。胶质瘤预后差 ,其 5a生存率因组织学类型而异 ,Berger等[2 ] 报道星形细胞瘤为 4 4% ,少枝胶质细胞瘤为 61 % ,室管膜瘤为65% ,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最差 ,其 5a生存率只有 5%。恶性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 相似文献
2.
3.
肺癌长期生存的多因素分析(附46例)临床学院肺科陈虹,罗永艾中国分类号R734.2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占各种肿瘤的首位。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肺癌对各种治疗反应不同,因此,如何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相关影响因素,探讨规范化新辅助治疗对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122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消退分级进行回顾性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22例患者中明显病理消退52例,其中完全病理消退11例,病理消退不明显70例。长程放疗方案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短中程放疗(60鬈VS30.56%,P=0.005),同步放化疗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单纯放疗(54.05%vs25%,P=0.002),放疗总量〉4000cGy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总量≤4000cGy(60.42%vs31.0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及长程放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分级的两个独立影响因素(P〈0.05)。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A组,66例)中同步放化疗、长程放疗、放疗总量达到4000cGy以上及术前放化疗后时间间隔达到6周的比率均高于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B组,56例)(71.43%vs51.51%,57.14%vs27.27%,48.21%vs30.30鬈,50%vs28.79%)。结论: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行长程放疗、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优于短中程放疗、单纯术前放疗,延长术前同步放化疗后时间间期有提高临床疗效的趋势,规范化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影响青少年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就我院1984年1月-1990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30岁以下青少年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原发灶照射剂量及放疗结束时有无肉眼肿瘤残存等因素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放射剂量与放疗结束时有无肉眼肿瘤残存在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认为原发灶放射剂量与放疗结束时有无肉眼肿瘤残存是影响青少年鼻咽癌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腮腺癌术后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1985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腮腺术后病例作5-13年的防访,并对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患者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5%,58.8%,男性生存率较女性低,腮腺癌高度恶性者的预后明显低于低度恶性者,I,II期患者预后明显高于III,IV期患者,淋巴结转移者预后明显差于夫淋巴结转移者,单纯手术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术后放疗组,结论,影响预后的因素与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癌瘤部位,原发灶大小,癌瘤累及区域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法等有关,早期治疗,原发灶的彻底切除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100例临床治疗分析杨宏新,欧琨,邢雪,张殿良,杨振林,李玉明,周旭,蒋宏,李其庆,王景亮,刘明文,瘳鹏,安志刚(附属医院外科,256603进修医师)关键词肿瘤;直肠肿瘤;手术治疗直肠癌发病在全身各部位癌症中占第6位,治疗复杂,术式多样。现将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8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入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后未发生VTE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合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进一步阐述结直肠癌术后VET的诊疗方法。
结果?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30?kg/m 2(中度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式(造瘘)、手术方式(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输血、使用止血药物及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血小板(PLT)、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3.5岁[OlR=2.258(95% CI:1.019,5.044)],糖尿病[OlR=2.688(95% CI:1.237,5.842)]、新辅助化疗[OlR=2.424(95% CI:1.147,5.123)]、输血[OlR=2.559(95% CI:1.073,6.103)]、手术方式[OlR=2.044(95% CI:1.044,4.002)]、PLT[OlR=7.800(95% CI:2.689,22.625)]及D-二聚体[OlR=25.416(95% CI:8.726,74.013)]是结直肠癌术后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好发VTE的患者应该加强术后护理,早期下床活动,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必要时予以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若术后发生VTE,则根据患者出血风险和具体情况制定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3):182-185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术后存活时间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3年10月间经手术治疗的83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83例均行手术治疗,建立了影响直肠癌术后生存的危险状态函数.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营养不良、输血、神经侵犯、原有疾病是影响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营养不良、原有疾病是影响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ME手术有助于提高远期存活率,扩大淋巴结清扫对远期生存率无意义,正确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病人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495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吻合口狭窄分为吻合口狭窄组(n=32)和吻合口无狭窄组(n=463)。结果 两组患者吻合口距肛门距离、术中预防性肠造口、吻合口瘘及吻合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年龄、性别、术前放化疗及合并糖尿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期纳入于本院治疗的外院手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13例,45例中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手术11例,其中8例成功,平均扩张次数2次,3例患者扩张3次,1例反复再发及1例扩张不成功行内镜下切开术,1例狭窄环长内镜切开不成功行经肛门腔镜下瘢痕切开术,1例扩张和2例切开患者并发轻度吻合口瘘保守治疗痊愈。经肛门吻合口扩张及狭窄环切开术19例,其中11例1次手术成功,6例2次手术成功,2例扩张及切开不成功行狭窄吻合口完整切除术,有6例切开后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瘢痕部分切除缝合手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5~2002年间诊治的结直肠癌730例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血型、首发症状、肿瘤大小、组织类型、临床病理分期(Dukes分期)、肠壁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因子群(TSGF)等临床因素,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与肿瘤部位、大小、Dukes分期、肠壁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CEA等因素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Dukes分期及CEA与肝转移有关;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与Dukes分期(r=0.349,P=0.000)及CEA水平(r=0.306,P=0.000)呈正相关。结论:Dukes分期及CEA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Dukes分期越晚,肝转移的危险性亦越大。癌胚抗原(CEA)值离正常值越大,肝转移的危险性越大。性别、年龄、血型、首发症状、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肿瘤相关因子群(TSGF)等与肝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根治性手术的2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临床病理状态的关系。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1·2%(107/260)。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性别无关(2=0·007,P=0·934),和年龄(2=5·011,P=0·025)、肿瘤大小(2=8·281,P=0·016)、肿瘤侵犯肠管周径(2=6·084,P=0·014)、大体类型(2=55·797,P=0·000)、肿瘤浸润程度(2=13·076,P=0·004)以及组织学分型(2=23·158,P=0·000)有关;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大体类型(OR=6·385)、组织学分型(OR=6·108)和浸润程度(OR=5·831);其危险程度大小为: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型>浸润程度,危险性最高为大体类型。结论低位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肠管周径、大体类型、肿瘤浸润程度以及组织学分型,其中大体类型的危险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几组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直肠癌手术后整体复发率超过40%,即使最好的治疗中心其复发率也达25%;其中T3~4N1~2MO的患者,疗后复发可达45%~65%[1]。术后复发的原因有:癌肿已外侵、侧路淋巴结未切除、下切端癌肿残留、血行转移。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是行盆腔CT、MRI检查,最可靠的方法是CT引导下穿刺活检。局部复发致死约占5年死亡率的一半,另一半死于远处转移。即使使用有效的联合治疗,如术前、术后化疗加放射治疗,局部复发率仍有10%~15%。直肠癌复发治疗困难,预后差,是广大临床工作者面临的棘手问题。采用任何单一治疗手段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直肠癌的近年治疗方法。方法:复习近年来相关资料。结果:术前术后化、放疗;术中直肠系膜的切除及采用吻合术保肛,降低局部复发率。结论:术中直肠系膜切除,吻合器的使用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以提高结直肠癌根治疗效。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3年455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大小、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类型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Dukes’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分别行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与局部复发密切相关,而Dukes’分期与远处转移相关。结论:肿瘤部位、Dukes’分期是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Dukes’分期是术后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肿瘤位于直肠伴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