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大鼠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及Na+、K+ATP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初步观察了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D3(VD3)对大鼠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锌对VD3所引起的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降低及Na+、K+ATP酶活性下降具有恢复作用,提示微量元素锌对生物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刺梨对衰老小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刺梨对衰老小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性的影响。方法 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关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刺梨保护组灌服刺梨汗,36d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 刺梨保护组Na^+、K^+-ATP酶活性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P〈0.01)。结论 刺梨保护组Na^+、K^+-ATP酶活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焦湿阻证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中焦湿阻证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红细胞溶血液细胞膜钠钾活性试剂盒,测定中焦湿阻证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自然恢复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中焦湿阻证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经芳香化湿中药治疗后,钠钾泵活性逐渐恢复(P〈0.001)。结论:中焦湿阻证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茶多酚对大鼠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多酚组Na^+、K^+-ATP酶、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2)茶多酚组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3)模型组Na^+、K^-ATP酶活性和MDA含量呈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和葡萄胎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Reinila制膜法测定104例孕妇32例葡萄胎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含量。结果:孕妇组孕,3个月和孕3-6个月两种酶活性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6个月Na^K^+-ATP酶活性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Ca^2+-Mg^2+-ATP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本了NIDDM患红细胞膜Na^+-K^+-ATP酶及Mg^2+-ATP酶活改变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以及这两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对运动大鼠红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螺旋藻对运动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膜Na^+、K^+-ATP酶和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藻可提高红细胞Hb浓度,提高膜Na^+、K^+-ATP酶活性,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提示其有抗运动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 ̄+—K ̄+—ATP酶及Mg ̄(2+)—ATP酶活性改变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以及这两者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结查显示,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 ̄+—K ̄+—ATP酶与Mg ̄(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而红细胞膜LPO则显著增高。红细胞SOD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以上变化更为显著。红细胞膜Na ̄+—K ̄+—ATP酶和Mg ̄(2+)—ATP酶活性与红细胞膜LPO、红细胞IF呈显著负相关,红细胞膜LPO与红细胞IF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红细胞膜脂质过化增强是导致膜Na ̄+—K ̄+—ATP酶和Mg ̄(2+)—ATP酶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并且它们都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牛磺酸对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改变及牛磺酸的影响。给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5mg/kg)制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另一组在注射ISP前30min腹腔注射牛黄酸200mg/kg及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测心肌细胞膜K+·Na+-ATP酶,Ca2+-ATP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钙含量。结果显示,缺血组Ca2+-ATP酶和K+,Na+-ATP酶活性分别降低48.23%和45.85%(P<0.01),MDA含量升高80%(P<0.01),牛磺酸保护组未见显著性变化。并发现K+、Na+-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MDA含量之间有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牛磺酸可通过抑制心肌MDA生成,实现它对心肌细胞膜Ca2+-ATP酶和K+·Na+-ATP酶活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硒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硒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检测了42例AMI病人和37例健康人红细胞滤过指数、红细胞膜Na^+-K^+-ATP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同时观察了硒体外对AMI病人EFI,Na^+-K^+-px和LPO的影响。结论Se具有改善和提高AMI病人ED的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红细胞膜ATP酶和GSH-px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Harry法测定无机磷含量,间接测定心肌细胞膜Na^+,K^+-ATPase酶活力,结果表明,性激素对心肌细胞膜Na^+,K^+-ATPase活力均有抑制作用。说明性激素可以使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Aase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海洋新化合物A199986.4,19.2,57.6mg/kg剂量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及链脲霉素所致小鼠糖尿病血糖含量,增加AlCl,所致急性衰老大鼠血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使AlCl,所致急性衰老大鼠细胞膜上活性受到损伤的Na^+,K^+-ATP酶活性恢复,增强胰岛细胞对葡萄糖反应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多巴胺(DA)受体对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Na^+-K^+-ATP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蔗糖-Ficoll梯度不连离心法制备大鼠纹状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结果 DA(10^-8-10^-5)mol.L^-1显著抑制突触后膜Na-K-ATP酶的活性,单独应用选择性D1(SKF38393)或D2*(LY1715555)受体激动剂均不抑制Na-K-ATP酶的活性,而当二者合用时则产生与DA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超敏状态下多巴胺(DA)受体调节功能的变化与Na^+-K^+-ATP酶活性活性变化的可能相关性。方法 采用慢性连续给予DA受体拮抗剂的方法导致大离内DA受体的超敏。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Na^+-K^+-ATP酶经ATP水解释放的无机磷而确定酶的活性。结果 生给予利血平、氯氮平和氟哌啶醇对大鼠纹状体、海马和皮层Na-K-ATP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而以相同剂量的利血平、氯氮平和氟哌啶醇连续给  相似文献   

15.
探讨尿毒症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和形态变化与红细胞膜脂质组成和ATP酶活性的关系。检测了40例尿毒症产现人和38例健康人ED和红细胞形态变化,同时观察了约细胞膜胆固醇,磷脂,脂质过氧化物和Na^+-K^+-ATP酶,Ca^2+-ATP酶及Mg^2+-ATP酶活性珠变化。尿毒症病人红细胞滤过指和红细胞形态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验证亚低温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亚低温组,参照Pulsinelli和Brierley的方法建立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Na-K-ATP酶活性,脑组织含水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和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组能阻止Na^+-K-ATP酶活性的降低,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结论:亚低温具有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减少Ca^2+内流,  相似文献   

17.
用SD大鼠检查正常状态下肝脏丙二醛、黄嘌呤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肝细胞膜Na^+-K^+-ATP酶活性,肝细胞总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流动性,采用多指标测试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指标检测,为大鼠肝脏有关生化指标提供了一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8.
对20例急性脑出血,51例健康人的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发现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降低,ATP酶活性与红细胞滤过指数呈负相关。提示脑出血患者存在着膜离子运转障碍及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高血糖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rp酶的影响。采用改良的Hanaham和Luthra法测定了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NIDDM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降低,且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后者与红细胞内Ca^2+浓度呈正相关,说明(Ca^2+-Mg^  相似文献   

20.
探讨海马神经元损害的机理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作检测了大鼠局限性脑皮质损伤后海马CA-1区组织腺苷三磷酸酶活性,Na^+,K^+,Ca^2+离子含量,并观察了病理组织学的改变,结果:脑损伤后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分别为0.45±0.066和0.419±0.020μmolpi/(mg蛋白.h,较正常对照组(Na^+,Ca^+,Ca^2+含量(Na^+-K^+-ATP酶0.6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