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某电子产品维修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某电子产品维修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办法,帮助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法按功能划分不同电子产品维修车间为评价单元(计算机主板维修单元、手机维修单元、IP电话/路由器/语言交换机维修单元),对该建设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采取调查表法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结果噪声、铅烟、环己烷合格率分别为83.3%、65.2%和76.9%,存在超标现象。结论该企业应加强职工健康监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食品企业罐装薯片生产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明确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测法以及检查法等,识别和分析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并找出关键控制点,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有效,但部分岗位存在超标,依据建议整改,可进一步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结论该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应加强预防和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某印刷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对该印刷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等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正己烷、二甲苯、正庚烷、噪声、粉尘等。检测7个岗位的化学毒物浓度,合格率为85.71%;噪声强度测定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检测粉尘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较重,但是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复合绝缘子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与评价,探讨绝缘子生产线的职业病危害控制关键因素,为同类工艺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某输变电设备生产企业为调查对象,了解复合绝缘子的生产工艺流程、使用原料、辅料、产品,识别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该公司复合绝缘子生产线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复合绝缘子生产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气相白炭黑粉尘、玻璃纤维粉尘、噪声及工频电场。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下料、混炼与芯棒切割岗位,关键控制因素为气相白炭黑粉尘和噪声。结论建议相关岗位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和个人防护,减轻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机械五金有限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识别、评价和分析,旨在有效控制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等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正己烷、丙酮、二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苯、镍、锰及其金属化合物、三氧化铬、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噪声、粉尘等。化学毒物共检测24个点,除油雾无国标外,其余点均合格;噪声强度测定7个点,合格率为71.43%;粉尘检测5个点,合格率为80%。结论该项目属于较重职业病危害的项目,按提出的建议完成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电子企业涂装生产线扩建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的规定,采用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定量分析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在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卫生辅助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等方面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基本采纳了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采取了较为有效的防毒、防噪等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达到了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处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典型案例,提出整改意见,以改变作业场所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建设项目的情况、生产工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卫生问题,委托资质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要求企业按专家意见进行整改,对检测结果与整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建设项目整改后粉尘、二甲苯、锰及其化合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均不同程度降低,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工人的作业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结论企业虽重复投资进行了职业病设施的整改,但受条件所限整改后的企业仍存在很多职业卫生问题。提示开展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模糊数学法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中的应用,为探索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提供依据,对职业危害做出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及检验检测法对某钢铁企业COREX炼铁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借助模糊数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COREX炼铁项目三个主要生产单元:原料输送单元、炼铁单元、废水处理单元等职业病危害控制水平综合评价为Ⅱ级(良),三个单元整体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综合评价也为Ⅱ级(良)。[结论]模糊数学法可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程度、现场浓(强)度和接触程度,为综合量化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余新天  朱志良  丁燕  俞小明 《实用预防医学》2013,(12):1476-1478,1473
目的 对某重工集团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识别、评价和分析,旨在有效控制重工传动机械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定量分级法、经验法、检查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存在粉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紫外辐射、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最大的CTWA为15.12 mg/m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最大的CTwA分别为133.9、10 254.1 mg/m3,噪声强度最高102.2dB(A),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结论 该项目属于较重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在按提出的建议完成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改善作出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办法.方法:采取调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性危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丙酮,物理性危害因素噪声等;由检测可知,各作业点属于安全作业岗位.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1.
某化工厂溴素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化工厂溴素生产过程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方法根据现场调查与检测结果,按规范对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氯气、溴、二氧化硫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有毒物质的浓度符合卫生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职业病防护措施达到了一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主要环节,检测其浓度(强度),评价职业病危害程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从而保护劳动健康。笔对独山子石化公司气体脱硫及硫磺回收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某企业汽车空调管生产线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以确保项目正式投产后,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从而保护劳动者健康;同时该评价报告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已达到预期的评价目标,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某饲料生产线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工作人员职业病危害的接触水平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对某饲料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在正常生产、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卸料、大投料及接料操作工接触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5.8、8.7、6.7 mg/m3)超标;制粒、封袋操作工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89.0、88.7 d B(A)]超标。结论该企业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粉尘、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该整改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和经验法,以及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通过对类比现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现场测定、体检结果分析和现场调查情况预测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岗位是液氨球罐及充装站。结论该整改项目将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措施落实到位,拟建工程项目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烟草包装材料生产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检查表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2-乙氧基乙醇、丁醇、铅、砷、纸尘、噪声等.经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部分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经整改第2次检测各检测点的推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可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场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企业玻璃钢复合材料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酚醛树脂合成车间苯酚及甲醛超标,整改后符合标准要求。其他各工种工作日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生产性噪声强度、高温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补救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李戬  孙庆云 《职业与健康》2009,25(8):865-866
本项目为某涂料厂搬迁技术改造项目。该厂始建于1951年,是一个综合性油漆厂。考虑企业生产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及影响,为适应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企业决定实施搬迁改造。本项目于2003年开始实施,并于2006年9月开始试生产,设计年产涂料12000t,劳动定员230人。我院受企业委托,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通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和评价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存在环节,经过现场调查、现场检测、职业健康调查,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补充措施,给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结论^[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上海市杨浦区某机械制造企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确定该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其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和检查表法,对该机械制造企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水平、防护设施合理性进行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企业工作场所涉及乙二醇、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乙二醇浓度、噪声强度均未超标,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体控制较好。结论该企业机械制造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从职业病危害水平上综合分析,该企业可以申请竣工验收。该企业在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后,应按照相关法规和建议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某纸面石膏板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情况,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方法 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和检验检测法,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该项目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除部分噪声岗位检测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合格。 结论 该项目所采取的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有效,但防噪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