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母亲的假牙     
母亲的牙齿一向不好。70岁那年,她来城里与我们同住,口中的牙齿几乎掉光,稍硬一点的食物就没法嚼。看她进餐时难受的样子,我决定为她置一副假牙。  相似文献   

2.
1.初戴假牙时,口内常有异物感,唾液增多,甚至恶心、呕吐,有的人发音不清、咀嚼不便,属于正常现象。坚持一段时候后,以上症状会逐渐消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牙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病,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据统计资料显示,中老年人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高达99%。然而不少中老年龋齿、牙周病等患者,虽经医生反复治疗,仍保不住的病牙,需要拔牙或自行脱落,造成牙齿缺失。  相似文献   

4.
5.
《求医问药》2010,(9):62-62
最近,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披露,使用牙膏对假牙进行清洁不但不会维护口腔的健康,还会使假牙佩戴者更易患上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问:我妈妈安假牙不久牙龈就开始出血,晚上睡觉时把假牙摘了,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嘴里还有血,这怎么办呢?假牙还能不能戴?  相似文献   

7.
孟令皓 《大家健康》2013,(10):57-57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马大爷,最近因假牙的事儿闹得心情很不好。过年吃团圆饭时,马大爷边吃边说笑,殊不知,假牙也跟着掉了下来,从这以后,每次吃饭、说话时,假牙就"不听话"地老往外钻,弄得他做什么事都很拘谨,不知如何是好。假牙用着用着就经常掉下来,可能是因为老人牙床萎缩,导致牙托和牙床不贴合。建议重新做一副假牙,如果还是容易掉,可以在下牙  相似文献   

8.
尹蔚明 《安徽医学》1993,14(5):60-60
<正> 食管异物种类繁多,68.8%嵌顿于颈段食管。绝大多数可经食管镜取出,但一些有尖锐棱角形状不规则的异物,特别是活动假牙,处理上颇感困难。作者为6例颈段,颈上胸段食管嵌顿假牙,行颈侧路切开食管,成功取出。临床资料男5女1,年龄44~59岁,平均53龄。误吞假牙至就诊日期为1~6天,平均2.3天。食管镜及X线检查假牙嵌顿在颈段食管4例,颈上胸段2例。均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食管镜检,因嵌顿过紧,食管粘膜高度肿胀,无法取出而由颈侧切开食管取出。6例均有程度不等的水肿、擦伤、糜烂或撕伤,1例食管周围炎,2例食管穿孔并周围炎。术后经过均顺利,切白一期愈合。并发喉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1岁.因食粽子时不慎误吞假牙及钢丝环后半小时,来我院门诊以食管异物收入耳鼻喉科病房.患者来时自感心慌,胸骨处胀痛不适,X线检查示:假牙及金属环横入食管,呈8字形显影.医生立即在局麻内窥镜下将横位变竖位的假牙与金属环一并取出.术毕嘱患者禁食观察,对症处理.患者于术后第3天进食少许流质后感胸痛不适,晚8点,T38C,嘱暂禁食.  相似文献   

10.
古庆家 《四川医学》2001,22(9):885-885
患者 ,男 ,5 7岁。因误咽假牙感吞咽疼痛 4小时于2 0 0 1年 2月 4日收住入院。患者于 4小时前误咽假牙后 ,当时感胸痛 ,吞咽困难 ,随后用饭团等硬质食物强行吞入而出现咽喉部疼痛 ,异物感 ,进食困难 ,在院外行颈部透视见左梨状窝内有一呈“X”字纵行排列的假牙影 ,在当地医院行食管镜检异物取出术 ,术中出血较多 ,未予以取出 ,遂转入我院。入院后给予禁食、抗炎、补液等治疗 ,次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镜检 ,发现一带4齿铁钩假牙嵌顿于左侧梨状窝 ,因嵌顿紧 ,试取未成功 ,遂改为颈侧切开术 ,术中仔细分离皮下组织及颈前带状肌 ,避开大血管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例15岁少年因EV-71感染所诱导的手足口病从发生到死亡的过程,揭示年长儿致死性手足口病诊断的复杂性。方法采集该少年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实时荧光PCR(RT-PCR),分析致病病原体,同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头颅及胸部CT、胸片、血常规、电解质、血气等,得出致死性手足口病的诊断。结果该患者在就诊前3天开始出现咽痛、头痛、呕吐等症状,并在家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未见缓解,遂来院就诊,拟"上呼吸感染"给予静滴抗生素及补液等对症处理。当天夜间患者即出现剧烈头痛、呼吸、心跳加快,并伴有口吐粉红色泡沫样痰、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遂转入重症监护室,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高级生命支持积极治疗,但患者最终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间,除咽部可见数个疱疹外,其手、足、口腔等皮肤粘膜均未见皮疹及疱疹。入院后查血常规、电解质、C-反应蛋白均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除压力稍低(60mmH2O)外,其他也未见异常。血气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而头颅CT示颅内弥漫性水肿并少量枕叶出血灶,胸片及胸部CT示肺水肿,且以左肺为主。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RTPCR提示其致病病原体为EV71。结论通过该病例分析,认为即使是少年也可因EV71感染而导致死亡的手足口病情况发生。由于这类病人早期未出现手、足疱疹,因而对该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多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或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d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组织器官病理变化,探讨病理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组织、胸腔积液和粪便等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胸腔积液和粪便标本中手足口病病原核酸,并进一步分离病毒,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并对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胸腔积液和粪便标本EV71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细胞培养分离到5株EV71毒株,基因型为C4基因亚型;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肺、肾脏、胸髓和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论 EV71病毒感染是引起手足口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了解云浮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的2010年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云浮市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为7 262例,发病率为299.33/10万.其中城镇发病2 938例,发病率为401.58/10万,农村发病4 324例,发病率为254.45/10万,城镇发病率高于农村(P<0.01);男性发病率为381.39/10万,女性发病率为208.86/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以低年龄组为主,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6 047例,占83.27%,各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散居儿童6 050例,占83.31%;3-7月份为发病高峰,共报告3 699例,占病例总数的50.94%,10月份有一个次高峰,报告病例数664例,占病例总数的9.14%.结论 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防控重点是5岁以内的散居儿童;开展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制定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乌海市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为今后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手足口病相关感染因素,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进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托幼学校(OR=10.87,95%CI:4.25~21.33)、饭前便后少/不洗手(OR=6.98,95%CI:3.13~14.07)、14 d内共用玩具史(OR=5.03,95%CI:2.17~11.32)、类似病例接触史(OR=1.87,95%CI:1.54~10.07)是手足口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重点防控场所,加强健康教育、规范洗手行为、加强手足口现症病例的隔离治疗、避免共用玩具有利于手足口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4月至8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0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CK—MB水平。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较健康儿童组明显增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8.
唐智超  石玮  朱红霞 《海南医学》2014,(20):3097-3100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和重症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该地区手足口病原体的类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医生和流调人员采集符合聚集性疫情的手足口病病例和诊断为重症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始样本和分离阳性病毒株中EV、EV71和CoxA16病毒的核酸。结果聚集性疫情病例咽拭子标本共276例,共分离出病毒125例,阳性率为45.29%;其中EV71阳性率为17.75%(49/276),CoxA16阳性率为26.09%(72/276),其他EV阳性率为1.45%(4/276)。重症病例咽式子标本共21例,共分离出病毒8例,阳性率为38.09%;其中EV71阳性率为9.52%(2/21),CoxA16阳性率为23.81%(5/21),其他EV阳性率为4.76%(1/21)。聚集性疫情病例中散居儿童、学生中CoxA16的检出率高于托幼儿童,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P=0.050和χ2=8.048,P=0.005)。结论顺义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病例和重症病例均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聚集性疫情病例以托幼儿童为主,重症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应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为落实防控措施及明确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2年贵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179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179份,CA16阳性151份,占4.75%;EV71型331份,占10.41%;CA16和EV71混合感染7份,占0.22%;其他型肠道病毒897份,占28.22%。全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7月及10~11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其中0~3岁发病最高;男性患儿多于女性。结论2012年贵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以其他型肠道病毒和EV71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手足口病2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兰  汪才侠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1):300-301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5月1日—2009年4月30日在我院诊断为手足口病,住院治疗2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0例患儿中,男152例,女98例,男:女=1.5:1.发病年龄6个月~12岁,以1岁~3岁最多,病程5d~10d,平均7d.其中单纯手足口病164例,83例合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并发症。247例治愈,3例重症患儿转入上级医院。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A16病毒)感染性疾病,儿童是易感高发人群。近年来由于手足口病合并心脑等重要脏器损害的病例有增多趋势,甚至危及生命,故应对此病引起高度重视,及早给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