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手厥阴经电刺激应用,研究手厥阴经电刺激对患者预后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患者例数50例,时间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常规治疗、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组别对应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1.03±1.59分)、生活质量评分(11.03±1.59分)、运动功能评分(2.61±1.02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均高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21±1.65分、生活质量评分:60.22±5.61分、运动功能评分:2.36±1.11分),P0.05,差异显著。结论: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徐彬彬  王中 《中国校医》2006,20(1):14-17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及机制。方法严重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并于第一次治疗前行首次STECT显像,显像结束后立刻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30min。刺激结束后在同一体位,同一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显像,用视觉分析和利用BFCR%数学模型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对刺激前后病灶部位的rCBF进行分析和比较。每天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30min,持续电刺激7d后,两组治疗相同。刺激一周后通过GCS评分评价二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伤后三月时的GC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语言功能情况,并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刺激前和刺激结束后昏迷患者脑脊液中β-E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刺激后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多。持续刺激一周后,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4.81±1.21)分,对照组GCS评分平均提高1.99±0.64分。伤后3个月时,刺激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刺激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非刺激组。脑脊液中的β-EP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确有促苏醒作用,减少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刺激后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增高及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可能是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合并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选择辽宁省某医院2017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73例脑外伤合并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3)。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脑室 腹腔分流术同期(术后3个月内)联合颅骨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分流术后3~6个月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年时(颅骨修补术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和四肢运动能力评分量表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1年时(颅骨修补术后1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前,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和四肢运动能力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年时,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和四肢运动能力评分量表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显著,能促进脑外伤合并脑积水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ACTED的康复护理模式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在脑出血(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92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上采用基于ACTED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再出血率及神经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指数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CTED的康复护理模式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可有效改善ICH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外伤觉醒障碍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观察两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及脑外伤残疾评分量表(DR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的GCS(13.25±2.26)分、DRS(10.25±1.53)分,优于对照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7例。观察组同时进行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进行颅骨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游离皮瓣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游离皮瓣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明显,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应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治疗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指标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术后感染,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治疗术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运动治疗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9例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8例仅使用运动疗法治疗,4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恢复情况与患者上肢自主生活能力评定。结果观察组臂丛神经损伤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自主生活能力优良率(89.7%)高于对照组的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运动治疗能明显促进患者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及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结果 2组治疗后6个月的FIM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OS及KPS评分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经颅神经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为改善患者症状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将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失眠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经颅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失眠症状、焦虑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经颅神经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失眠与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贾亮 《现代养生》2013,(22):63-63
目的:研究由于各类病症造成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在采用电刺激相关神经肌肉时的治疗效果,旨在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高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共88名,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即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上的差异性。结果:采用对患者相关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情况,患者在治疗1个月之后能够自主吞咽的人数更多。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情况更优,达到了95.45%,而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仅有81.82%。两组患者均存在无效治疗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无效人数更少。结论:使用电刺激对患者神经肌肉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相对于药物治疗而言效果更为显著,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吞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 8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并行吞咽训练,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根据藤岛一朗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2%,对照组为7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提高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后辅以高压氧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 年1 月-2010 年1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130 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40 例患者给予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50 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辅以高压氧进行治疗;对照组40 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观察预后情况、疗效及临床体征.结果:采用纳洛酮治疗重型脑外伤后,觉醒天数明显缩短,致残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后辅以高压氧治疗重型脑外伤后,显效率显著升高,患者的神智清醒时间明显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以有效的治疗重型脑外伤,见效快,使用安全;高压氧辅助治疗也可非常显著地治疗重型脑外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7月份至2017年3月份期间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120名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并定期对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实施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每天一次,每次二十分钟的频率给予患者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一个月后进行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比较.结果:一个月后对照组的吞咽评级明显比不上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能够明显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低频经颅电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1月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加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低频经颅电刺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下肢功能、平衡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L、BB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BI、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低频经颅电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不仅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下肢功能及身体平衡性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耳穴刺激及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耳穴刺激与吞咽训练。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SSA、VF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耳穴刺激及吞咽训练治疗,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小于8分的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8例除常规治疗外,应用高压氧治疗;另58例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级。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康复有效,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伤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3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mo,观察组GOS优良率92.11%较对照组73.68%高(P0.05);术前两组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3d、第7d、第14d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较对照组23.68%低(P0.05)。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脑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刘彦书 《药物与人》2014,(12):16-16
目的:对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治疗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80例我院2010.7-2013.7收治的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8例患者单独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作为对照组,42例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分、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吞咽障碍评分、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8)分、92.86%、4.7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吞咽障碍评分、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2)分、68.42%、15.7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