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病毒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目前发现两种HIV,分别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HIV-2),两者具有相似的病毒结构和传播途径。HIV-2毒力和传播力都低于HIV-1,它引起的艾滋病(AIDS)病程也较缓和。HIV-1是目前引起全世界AIDS流行的主要病原,其感染人群占全球HIV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HIV有两种类型:HIV-1和HIV-2,其中HIV-1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原.自从1981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以来,尽管对艾滋病的临床治疗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是仍无有效治愈手段可以攻破此科学难题.  相似文献   

3.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在其活动和引起艾滋病(AIDS)及其相关疾病之前能在体内潜伏数年。现已发现血流中的一组细胞(即CD4~+T细胞)是HIV-Ⅰ病毒的储主。Schnittman等人报道,在所有被HIV-Ⅰ感染的病人中都有HIV-Ⅰ特点的含有DNA顺序(前病毒DNA)的CD4~+T细胞;全面发作的AIDS病人中,前病毒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恶性传播疾病,HIV分为HIV-1和HIV-2两种,HIV-1又分为A、C、D等亚型,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HIV以HIV-1为主,约占95%左右。HIV-1非合胞诱导NSI表现的存在和较高的病毒载体。可以增加其母婴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诊断主要依赖于HIV抗体检测。自1981年美国有例报告以来,十多年之间已蔓延全球。据估计截至1991年10月底,全世界已报告艾滋病病例418404例[1]。我国已发现了HIV感染者,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据报道云南省吸毒者中HIV抗体检出率约为23.1%[2]。为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我省开展艾滋病监测工作已成当务之急。为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并于1982年正式命名。1983年分离出了艾滋病的病原体,199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及病毒分类学会将其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以后陆续在世界范围发现新病例,现在全世界HIV感染者已超过4000万,而艾滋病病例总数可能也已超过500万。艾滋病患者以美洲为最多,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病毒于1983年首次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Montagnier 教授和美国的Gallo教授研究组同时发现[1],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尽管人们想尽了各种方法、采取了各种手段去对抗艾滋病,但它还是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开来.它所引起的危害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由于HIV-1本身的特点(快速变异和遗传异质性)使得抗艾滋病药物研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艾滋病药物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和逆转录酶抑制剂,这两类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和毒性,所以研制新型的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艾滋病药物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就迫使人们又回到艾滋病病毒的基础研究中去寻找新的不易产生耐药性的靶点--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高度保守的遗传基因以及在病毒转录及翻译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蛋白.  相似文献   

8.
在抗艾滋病化学治疗中,HIV-1蛋白酶抑制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HIV-1病毒不断变异产生的耐药性,如何开发出抗耐药性的HIV-1蛋白酶抑制剂已成为抗艾滋病药物研发的热点。同时,多种抗耐药性HIV-1蛋白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策略被提出并用于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这些策略包括:基于“底物包膜”假说的设计策略、最大限度增加抑制剂与HIV-1蛋白酶的亲和力和寻找新作用部位的抑制剂。本文对这些分子设计策略在艾滋病药物研究与开发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物研究工作者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引起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的病原体。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AIDS病例以来,AIDS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AIDS在我国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据报道,我国现有  相似文献   

10.
HIV-1(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亚型的生物学可以解释世界各地艾滋病传染方式的差异。波士顿的Max Essex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解释美国和欧洲与亚洲和非洲之间艾滋病传染主要方式的差别,欧美主要为药物注射和肛门性交传染,亚非为阴道性交传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前针对病毒载量检测在I型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不确定及阴性个体中诊断意义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通过分析HIV-1抗体不确定和HIV抗体阴性病例的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及随访情况,探索病毒载量检测在鉴别HIV-1抗体不确定不同带型和HIV抗体阴性个案中的作用,评价核酸检测对于WB中HIV-1抗体不确定或HI...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AIDS的严重性巳众所周知。引起AIDS的病毒名称过去甚为紊乱;曾有人称为HTLV-Ⅲ、LAV、ARV等;1986年7月15日WHO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建议,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目前又发现有HIV-Ⅰ及HIV-2亚型,前者流行于中非、欧洲、北美;后者流行于西非。HIV通过性接触,输血或注射血制品、  相似文献   

13.
法国等国科学家最近在喀麦隆南部野生大猩猩群中发现了一种与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的0亚型非常接近的猿类艾滋病病毒。这是科学界首次在大猩猩群中发现此类病毒。研究人员在对从喀麦隆南部地区采集的数百份灵长类动物的粪便进行化验时,意外地在6份大猩猩的粪便中发现了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的抗体。更令他们惊奇的是,随后进行的基因分析发现,大猩猩携带的艾滋病病毒与HIV-1病毒的O亚型非常接近。HIV-1病毒包括H、N、O三种亚型病毒,其中最常见的是M亚型,还有一种是比较罕见的N亚型,这两组病毒都是由黑猩猩通过血液传染给人类的,如猎人在捕猎时被咬伤或当地居民在肢解猎物时受伤等。  相似文献   

14.
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 HIV)是艾滋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无论是无症状HIV感染者还是有症状的艾滋病患者,都有持续的HIV复制[1]。体内的HIV病毒每天进行着107~108次病毒复制,约产生1010新的病毒颗粒。 HIV基因组由将近1万个核苷组成,由于HIV酶缺乏纠错能力,每天至少有104~105子代HIV出现单位点突变。检测结果证实,在尚未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体内已存在耐药变异。美国和西欧最新研究报道,10.7%~27.6%的新感染者为HIV-1耐药株感染,耐药变异是导致临床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2]。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HIV-1基因亚型最多的国家之一[3]。 HIV-1基因亚型分析在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临床和药物治疗及其疫苗研制等方向均有重要作用[4]。  相似文献   

15.
全球约有85%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是通过性传播途径获得,避孕套的推广已在几个国家成功地控制了HIV-1的传播。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HIV-1的感染进程。HAART的运用可以抑制HIV-1的复制,可将血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并增加CD4 T淋巴细胞的数量,但也存在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等问题。未来几年面临的挑战是:确定预期将出现的新的药物类型的作用和治疗方法的发展,解决HIV/肝病/结核病双重感染的问题,更好地进行补救治疗,解决资源有限国家在防治艾滋病方面的问题以及努力获得预防艾滋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引起。近10年对HIV-1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结果促进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如能直接抑制HIV-1基因编码的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药物。但由于病毒突变所导致的耐药性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使这些药物不能很好的控制AIDS的发展。若没有合适的宿主因素,病毒将不能进行复制及引起疾病,通过调控宿主因素有可能防治病毒引起的疾病。本文对近年宿主与HIV-1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黄仕彪 《河北医学》2014,(9):1575-1577
艾滋病( AIDS ),亦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系统缺陷病毒 HIV 感染所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在短短的28年里,艾滋病的足迹已遍及世界各地。中国于198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感染者,但仅在12年后的1997年就宣布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18.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HAART)是目前用于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主要方法,随着HAART的广泛应用, 诸如药物交互作用、不良反应和耐药毒株等问题也相继出现,因此人们致力于其他抗HIV药物的研究。HIV-1进入抑制剂是颇具前景的抗艾滋病药物,该类药物作用于病毒黏附、辅助受体结合和膜融合的过程,能有效阻断HIV-1侵入细胞,抑制病毒感染。具有作用于细胞外,毒性较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等诸多优点,目前已有多种HIV-1进入抑制剂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本文综述近年来HIV-1进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第二种人免疫缺损病毒(HIV-2)及猿猴免疫缺损病毒(SIV)均含一种蛋白;在HIV-1中未发现此种蛋白。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的这种蛋白可能有助于科研人员区别这三种病毒型。此种蛋白(P14)的氨基酸序列与数种SIV株相似。研究人员说,P14是高度稳定不变的。在一个SIV株中,P14存在的数量与病毒的某些结构蛋白相似。 SIV病毒株相互间关系密切,有90%以上的同一性。这些病毒与HIy-2也密切相关(基因序列75%相似,但与HIV-1的关系则较远,  相似文献   

20.
关键字新闻     
一种艾滋病病毒抗药机制被揭开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原子水平上发现了一种变异的艾滋病病毒HIV-1抵抗齐多夫定(AZT)的抗药机制,这种机制与三磷酸腺苷(ATP)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