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通过研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有助于对其患者的治疗。方法通过对多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的病情分析和研究总结其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结果通过长期实践分析,对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细致的了解。结论明确掌握糖尿病的病因有助于对糖尿病的预防,同时,准确把握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诊眩晕患者的病因,探讨眩晕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9月至2009年11月以眩晕急诊入院的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主要症状、伴随症状、体征并结合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眩晕病因多种多样,以前庭周围性疾病为主,其中最常见病因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其次为梅尼埃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结论眩晕病因复杂多样,可由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引起,只有对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尽早进行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眩晕症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因眩晕症就诊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病例中因脑血管性疾病引起眩晕的有46例,占第一位,其次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占28例,再次即为颈椎病及耳石症各14例,还有外伤性眩晕及晕动症各2例。结论眩晕症的病因复杂,作为首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并作相应检查如颅脑CT、TCD、脑血管彩超、颈椎DR片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其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以及诊治经验。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医师诊断,均确诊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结果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有15例患者为结肠癌,16例患者为直肠癌,19例患者为血管畸形,11例患者为内痔出血,14例患者为小肠平滑肌瘤,19例患者为小肠憩室炎以及6例患者为肠套叠。通过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后,有89例患者痊愈,总有效率为89%[1]。结论由于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其诊断率相对较低,采用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的恢复以及健康生活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眩晕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258例眩晕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分析其眩晕病因。结果 258例眩晕患者的常见病因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41例(54.7%),后循环缺血54例(21.0%),神经症33例(12.8%),高血压病10例(3.9%),前庭神经元炎5例(1.9%),偏头痛5例(1.9%),梅尼埃病3例(1.2%),多发性硬化2例(0.8%),脑干出血2例(0.8%),桥脑小脑角肿瘤1例(0.4%),不明原因2例(0.8%)。结论 BPPV是眩晕患者最常见的原因。对眩晕患者需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合理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美克尔憩室并发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克尔憩室为胚胎期卵黄管残留所致畸形 ,是小儿较常见的肠道发育异常 ,据文献统计 ,其发生率约为 1 5 %~ 2 %[1] ,但多数人在无合并症情况下终生不表现出症状 ,Meckel曾指出憩室中约有 2 5 %可发生并发症 ,国内报告的 2 0 %[1] ,半数以上发生于小儿 ,本组对近 8年所遇到的 13例病例作回顾分析 ,结合复习文献 ,对本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中男 8例 ,女 5例。年龄 2~ 14岁 ,平均年龄 7岁。本组病人均有腹痛及呕吐 ,其中停止排气排便 3例。本组病人中 2例有血便 ,1例为暗红色 ,另 1例为鲜红色血便。本组病人均有…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6~1995年共收治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人135例.其中发现中老年占绝大多数。中枢性前庭性眩晕最多、周围性前庭性眩晕较少,其中又以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高血压病、肺动脉硬化、脑出血、瞄梗塞等居多。这些病均具有一定危险性.因而早期找出原因及时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13.
薛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5):220-222
目的 分析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8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病因.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医疗法,根据患者病因治疗.观察患者病因调查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痰湿39例(48.7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纳洛酮合用西其叮治疗急症眩晕 ,采用纳络酮合用西其汀治疗急症眩晕 ,观察分析急症眩晕病种、年龄、性别、伴随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检查 ,从中揭示有规律性的发病原因。以利于治疗。方法 117例各种类型的急症眩晕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 6 2例 (男性 34例、女性 2 8例、年龄 42a± 3 5a)和对照组 5 5例 (男性 2 9例 ,女性2 6例 ,年龄 40 5a± 5a)。治疗组给予纳络酮 0 4mg静推 ,继而 1 2mg +5 0g·L-1GS 2 5 0ml静滴 ,每日 1次 ,同时口服西其汀 2 0mg ,每日 3次。对照组用维脑路通 0 8g +5 0 g·L-1GS 2 5 0ml静滴 ,每日 1次 ,同时口服脑益嗪 2 5mg ,每日 3次。均 3d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3 5 5 % ,对照组有效率为 80 % (P <0 0 5 )。结论 纳络酮合用西其汀治疗急症眩晕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眩晕病因,总结经验,提高对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324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按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并结合检查结果,分析其病因及治疗方案,得出病因百分比,然后对各类病因进一步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良性发作位置性眩晕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多见,但老年组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所致眩晕较中青年组更常见,中青年组因耳部疾患及精神因素所引起眩晕较老年组更常见.结论 在诊治眩晕患者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病因。方法:对比老年VBI(58例)、椎-基底动脉脑梗死(34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的X线颈椎片异常率、TCD异常率和血流变学检测样本均数。结果:X线颈椎片异常率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TCD异常率VBI组大于健康老年组,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VBI与椎-基底动脉脑梗死组间无差异(P>0.05)。血流变学检查中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纤维蛋白原在VBI组与健康老年线及VBI与-基底动脉脑梗死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红细胞聚集指数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粘滞血症和脑动脉硬化是老年VBI发病的主要原因,防治高粘滞血症和动脉硬化对降低VBI发病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性眩晕的病因。方法 :对比老年VBI(5 8例 )、椎 -基底动脉脑梗死 (34例 )和健康老年人 (4 0例 )的X线颈椎片异常率、TCD异常率和血流变学检测样本均数。结果 :X线颈椎片异常率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TCD异常率VBI组大于健康老年组 ,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1) ,而VBI与椎 -基底动脉脑梗死组间无差异 (P >0 .0 5 )。血流变学检查中全血粘度 ,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在VBI组与健康老年组及VBI与椎 -基底动脉脑梗死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红细胞聚集指数前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后者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粘滞血症和脑动脉硬化是老年VBI发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高粘滞血症和动脉硬化对降低VBI发病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1梅尼埃(Meniere)病(内耳眩晕病)1.1病因病理早在1861年Meniere在尸体解剖中发现此类患者的耳蜗有水肿、出血,到1948年就已经明确提出梅尼埃病的病理基础是膜迷路积水、水肿。积水和水肿的原因,可能为内淋巴液分泌过多或吸收功能障碍所致,但因本病很少直接导致死亡.故病理病因也只能是推测。引起内耳迷路水肿的病因可能有:①感染,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有人注意到扁桃体炎与本病有关。②代谢障碍,如摄盐过多,水钠潴留引起组织水肿等。③末梢血循环障碍,本病时有眼结膜末梢血管淤血现象,推测迷路血管亦有同样的变化,同时交感神经功能改变可以引起内耳血管的收缩或舒张,以及组织过敏使血管的渗透性增高而引起局部水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病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204例,通过详细的病史调查及合并疾病分析,比较具有合并疾病和无合并疾病的BPPV患者的半规管受累及预后情况.结果 204例BPPV患者中PC-BPPV184例(90.2%),HC-BPPV12例(5.9%),混合型8例(3.9%);有合并疾病65例(31.9%).无合并症BPPV首次复位治愈124例(89.2%),有合并症患者首次复位治愈56例(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对于是否存在合并疾病的BPPV,根据其起病形式行手法复位治疗,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