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D44V6、EGFR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44V6、EGFR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128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CD44V6、EGFR的表达。结果 CD44V6和EGFR的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3%、35.42%和69.53%、56.25%。CD44V6和EGFR的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结论 CD44V6、EGFR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有关。联合检测CD44V6、EGFR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转移潜能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Yuan T  Jia Y  Yang K  Shou H  Huang Z  Zou J 《中国肺癌杂志》2001,4(5):367-370
目的 探讨CD44V6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5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肺鳞组织及 其癌旁正常肺组织的CD44V6蛋白,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D44V6在肺磷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7%(23/35),而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则无表达,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34.3,P<0.01);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4.2%,16/19)明显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表达率(43.8%,7/16)(X^2=6.3,P<0.01);CD44V6阳性表达率随肺鳞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或高,但无统计学意义(X^2=2.33,P>0.05);CD44V6在Ⅲ Ⅳ期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6.7%,13/15)明显高于其在Ⅰ Ⅱ期中的阳性表达率(50%,10/20),(X^2=5.1,P<0.01);CD44V6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30.4%,7/23)明显低于CD44V6阴性者(66.7%,8/12)(X^2=4.2,P<0.05)。结论 CD44V6可能与肺鳞癌的发生有关;CD44V6阳性预示肺鳞癌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并对肺鳞癌的临床分期起到一定作用;CD44V6阳性还可作为评估肺鳞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肺鳞癌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V6和E—钙粘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和E-钙粘素(E-cd)在肺鳞癌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肺组织、72例肺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V6和E-cd表达,结果CD44V6在正常肺组织、肺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0%(3/20)、66.67%(48/72)和87.50%(63/72)。三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E-cd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0(0/20)51.39%(37/72)和68.065(49/72),三者间有非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阳性及E-cd异常表达率同肺鳞癌体积大小无关(P>0.05),与临床病理分期、癌分化程度及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E-cd可反映肺鳞癌的生物学特性,是预测其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CD44V6 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与鼻咽癌(NPC)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6例鼻咽癌组织中CD44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蛋白表达率为53.4%(62/116)。CD44蛋白在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率为66.7%(40/60),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9.3%),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蛋白的表达与NPC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和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CD44V6蛋白的高表达与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CD44V6表达的上调可作为NPC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nm23-H1、CD44V6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55例食管癌组织中nm23-H1、CD44V6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DNA倍体状态。结果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nm23-H1蛋白表达低于无转移组,而D44V6蛋白表达高于无转移组(均P<0.05);异倍体率与淋巴结转移及nm23-H1、CD44V6蛋白表达均无关(P>0.05),增殖活性与淋巴结转移及nm23-H1、CD44V6蛋白表达均相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与CD44V6蛋白表达无关(P>0.05)。结论 nm23和CD44基因在食管癌的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CD44V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0例胃癌、12例胃良性肿瘤和20例政党胃黏膜组织中CD44V9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CD44V9阳性表达率(55.0%)明显高于胃良性肿瘤组(16.7%)(P<0.05)和正常组(0)(P<0.01);良性组(16.7%)高于正常组(0)(P>0.05)。CD44V9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84.0%)、浆膜浸润组(69.7%)、远处转移组(87.5%)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3%)(P<0.01)、无浆膜浸润组(37.0%)(P<0.05)、无远处转移组(50.0%)(P<0.05)。结论:CD44V9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细胞黏附分子CD44V6、PCNA在食管癌组织及食管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探讨CD44V6在食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CD44V6、PCNA在食管癌及食管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2.0%)高于食管正常黏膜的阳性表达率(20.0%),有显著性差异。CD44V6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大体病理类型及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但与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CNA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但与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结论CD44V6、PCNA与食管癌的侵袭转移相关,是判断食管癌侵袭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中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NPC组织中CD44V6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NPC组织中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7%(31/65)和52.3%(34/65),CD44V6mRNA及其蛋白阳性表达与NPC原发病灶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正相关,CD44V6mRNA及其蛋白阳性表达者5年内复发转移率高(P<0.01),5年以上生存率低(P<0.05),结论:CD44V6基因表达可作为预测NPC转移,复发和评估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口腔鳞癌组织中Kail基因、NF-kappaB/p50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Kail基因、NF—kappaB/p50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进程巾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Kail基因、NF—kappaB/p50在67例口腔鳞癌、28例淋巴结转移灶及23例口腔黏膜白斑、12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ail基因、NF—kappaB/p5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口腔黏膜100%、0%;口腔黏膜白斑(伴中、重度不典型性增生)86.9%、4.4%;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原发灶59.0%、12.8%;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原发灶28.6%、57.1%;淋巴结转移灶7.14%、82.1%。有转移的原发灶组较无转移组中Kail基因的表达明显减低,而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又比相对应的原发灶组中的表达进一步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99,P=0.0138;Χ^2=4.3826,P=0.0363)。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相比较,NF—kappaB/p50在细胞质、胞核中的表达明显增高(Χ^2=14.8787,P=0.0001);而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进一步增高(Χ^2=4.1388,P=0.0419)。Kail/CD82、NF—kappaB/p50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5345,P=0.0000)。二者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肿块的大小、癌组织浸润的深度、肿瘤的pTNM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Kail基因表达下调、NF—kappaB的表达增高很可能促进了口腔鳞癌的转移,Kail基因的表达减低可能与NF—kappa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nm23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m23和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4例胃癌组织进行表达检测,结合病理这指标进行分析。结果:nm23和CD44V6在84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8%、52.4%。nm23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2.7%,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79.3%(P<0.05)。CD44V6与胃部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进展期胃癌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率分别为58.9%和70.9%,显著高于早期胃癌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9.1%和17.2%(P值分别为<0.05,<0.01)。结论:nm23和CD44V6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nm23的缺失表达对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起重要作用,CD44V6的高表达对胃癌的浸润、转移起重要作用。对分析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