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髓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 ,青壮年多发 ,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和劳动能力。自从 1934年Mixter和Barr首次报道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摘除腰椎间盘髓核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后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根或神经根被牵伸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但是也发现许多病人髓核和神经根之间的接触并没有机械压迫 ,也有明显的腰腿痛 ,不能单纯用椎间盘机械压迫的机制来解释。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髓核在神经根损伤和疼痛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髓核在神经根损伤和根性痛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 ,下面就…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亦称为髓核突出,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平均年龄多见于20~50岁患,男女之比约为4~6:1,长期弯腰劳动或长期坐位工作的发病率最高。20岁以内占6%左右,老年人发病率最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业余化生活的丰富,人类寿命的延长,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尤为明显,病因多为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本病特点为症状多,体征少,病程长,易复发,成年人由于脊柱活动度大,往往造成神经根受压,老年人因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腰椎间盘退变,韧带和骨质增生。本病的症状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间歇性跛行,肌肉瘫痪、麻木、马尾综合征、患肢发凉、尾骨痛、周围圆锤综合征、小腿水肿等。本病给社会、家庭均带来很大负担。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翠莲 《广西医学》2003,25(2):305-306
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常见于 L4~L5和 L5~S1椎间盘。由于突出物压迫神经根 ,从而引起腰痛 ,下肢牵拉痛 ,甚至出现腰椎侧弯 ,下肢肌肉萎缩 ,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我院骨科 1 998~ 2 0 0 0年 3年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 47例 ,疗效满意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均为本院的住院病人 ,男性 31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2 2~ 65岁 ,2 0~ 40岁 35例 ,40~ 60岁 1 1例 ,60岁以上 1例。L4~L535例 ,L5~S11 2例。半椎板切除 2 0例 ,全椎板切除 1 1例 ,椎间盘前路减压 1 6例 ,术后均压迫症…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方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48-149,15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2010年214例行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开窗髓核摘除137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49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28例,其中18例予以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结果本组214例行手术治疗,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0±12.5)min,平均失血量(50.2±21.2)mL,平均住院(17.8±9.2)d。术后并发脑脊液漏3例,椎间隙感染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本组214例患者中148例术后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年,按Nakai评定标准,优84例(56.8%),良50例(33.8%),可10例(6.8%),差4例(2.7%),优良率为90.5%。结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确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997年2月至2004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资料315例,其中高位20例,占同期手术6.3%,分析其临床表现与解剖关系,结合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前、后路两种方法行髓核摘除术,并重视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20例切口一期愈合,经平均4年3个月随访,优良率90.0%.无尿路感染、椎问感染、术后血肿等并发症.1例发生神经根损伤.结论 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检查,是诊断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确诊后主张早期手术,采用开窗、半椎板或大部椎板切除术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7.
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胶原酶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于1998年10月~2003年7月期间应用胶原酶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并对其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胶原酶注射术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2%,手术后患者无明显的副作用,症状无改善者仅为2例,未发现有明显的术后感染病例。结论胶原酶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显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显微镜下摘除突出的髓核,并与传统小切口髓核摘除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 6-12个月 ,平均 4.5个月.显微手术组优良率为94.17%,明显高于小切口手术组的81.25 %(P<0.01) .结论 显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短期内可恢复工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376例临床分析姚舜华朱爱军(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淮阴223300)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神经损害;手术治疗1985年1月至1993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6例,经6个月至8年(平均4年2个月)随访,按陆裕朴评定...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发病率很高的一类疾病,在以往的文献记载中,人到中年后,腰椎间盘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并在一定的外力因素作用下,造成纤维环的破裂,形成、发展为膨出或突出。膨出或突出的髓核组织压迫、刺激神经根或脊髓,进而出现一系列腰、下肢等部位的不适、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从中医经筋理论着手,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为全面深入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将我国传统医学中用于经筋病治疗的特色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随机分为二组,双开组156例,单开组140例,对比分析各组的疗效.结果:二组的优良率、并发症无明显差别,而影像学有显著差别.结论:双侧开窗治疗该症具有其独特优点,此法对脊柱力学结构破坏小,减压彻底,不易复发,影像学复查结果佳,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3年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出院后跟踪电话随访,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复发率及保守治疗手术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在保守治疗复发率、保守治疗手术率及手术治疗复发率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能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其报道甚多,而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罕见.近年来收治18例,均经椎管造影和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髓核摘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方法:自1996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共有3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髓核摘除术,其中椎板间开窗290例,半椎板切除29例,全椎板切除7例。结果:有28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包括神经根损伤3例,硬脊膜损伤5例(其中脑脊液漏1例),硬膜外血肿1例,椎间隙感染2例,椎间隙定位错误2例,极外侧型突出遗漏2例,术后腰椎失稳7例,原间隙髓核再突出6例。结论:我们只要充分认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熟悉腰神经根的形状及走行,术前全面查体并常规拍腰椎X片,结合影像学资料认真分析,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正确定位、仔细解剖、规范操作、取净髓核、严密止血、充分引流;术后加强管理,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以上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经筋理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发病率很高的一类疾病,在以往的文献记载中,人到中年后,腰椎间盘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并在一定的外力因素作用下,造成纤维环的破裂,形成、发展为膨出或突出。膨出或突出的髓核组织压迫、刺激神经根或脊髓,进而出现一系列腰、下肢等部位的不适、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从中医经筋理论着手,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为全面深入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将我国传统医学中用于经筋病治疗的特色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经后路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策略及探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经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22例均为单间隙;突出间隙:L4/5 12例,L5S1 10例;突出位置:后外侧型18间隙,中央侧偏型4间隙。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3~10个月随访,平均6.5个月,优良率86.36%;并发症: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脊神经根损伤1例。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组织分辨率高,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优点。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甘先民  张寿  郭祥 《海南医学》2005,16(4):22-23
目的 探讨应用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及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MED椎间盘镜切除技术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X光机准确定位,仅做1.8~2.0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置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脱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管。结果 本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随访3个月~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可1例。结论 经脊柱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自1998年-2004年本院手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49例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36例,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10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3例。结果:随访1年-5年,优良率仅47.2%。术后近期随访疗效尚好,随访时间越长疗效越差。结论:应根据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选择正确的术式,过分强调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MED与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70例(MED组)行MED手术,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78例(ODD组)行ODD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髓核重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术后疗效等.结果 MED组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ODD组,髓核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无明显区别.两组术后JOA评分和改善率均明显提高,MED组术后疗效优良率高于ODD组.结论 MED及ODD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尤其是MED手术具有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大部分患者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疗,约有10%~20%的病人需要手术[1]。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有限创伤手术方式,既能彻底地解决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又能维持脊柱的动力性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我科自2002年7月~2006年10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