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用药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口服组阿司匹林口服给药;灌肠组采用保留灌肠给药。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发热持续时间、患儿的胃肠道反应及合作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灌肠法给药疗效更佳,且患儿易耐受,配合度好,家属更满意。  相似文献   

2.
静脉及口服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科疗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85 % - 90 %的临床病例均可通过正确的内科治疗方法而缓解 ,休息、脱水和抗炎治疗是急性炎症疼痛的主要治疗措施。 Bush等 (1992 )的研究表明仅有 14 %的病人因保守治疗失败而手术治疗 ,而 Maigne等报道保守治疗疗效可达 90 % [5]。本文就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 10 0例经静脉及口服给药途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做一报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0例病人中门诊治疗 80例 ,住院治疗 2 0例 ,男 72例 ,女 2 8例 ,年龄 2 0 - 6 5岁 ,平均 4 5 .2岁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手术对侧间歇发…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性分析1990 ̄1997年57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常规组)27例。两组对比: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热程明显短于常规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果表明: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滴速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颈内动脉给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临床用药主要通过静脉输注、肌肉注射、气管内吸入、口服给药等途径,到达靶器官发挥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各种途径给药治疗各具优缺点,对于不同的疾病可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静脉给药是最常用和最受欢迎的给药方法。近年研究发现:通过颈内动脉给药,  相似文献   

5.
刘逢光 《中国骨伤》1996,9(5):12-12
控制释放透皮给药治疗末端病的临床观察湖南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21001)刘逢光通过皮肤给药途径的制剂用于骨伤科疾病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与现代科技结合应用于临床,以达到常规剂型难于达到的疗效,80年代以来才有效快的发展。本文报告控制释放给药系...  相似文献   

6.
总结1例川崎病并存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提出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加强营养和饮食护理是使患儿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经皮给药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感染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 ,其治疗方法常采用口服或静脉给药。 1999年 10月至2 0 0 1年 10月 ,我院儿科在口服及静脉给药的同时辅以经皮给药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 2 0 3例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组 2 0 3例 ,男 113例、女 90例 ,月龄 0~ 6个月 5 2例 ,~ 12个月 84例、~ 2 4个月 5 3例、~ 36个月 14例。大便每天 5~ 12 (9 5± 2 6 )次 ,均经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10 5例 ,对照组 9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比较 ,异差无显著性意义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6年-2008年收治的1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除2例患儿因特殊原因中途出院外,其余16例川崎病患儿均都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川崎病患儿的疾病特点进行正确全面的护理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术后镇痛应用硬膜外途径或静脉途径给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后镇痛选择何种途径给镇痛药,以求达到最佳镇痛效果,是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选择了两种给药途径,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其镇痛效果与副作用。今报告如下,供临床应用做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 例.结果 术后33 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 例,良12 例,可5 例,优良率为85%.结论 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2.
肠道疾病时营养支持的途径及其成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疾病包含范围很广 ,其中多数疾病经过包括手术等积极治疗可获理想疗效 ,如肠道创伤性破裂的修补或切除、大肠或小肠肿瘤的切除等。这类病人术后康复顺利 ,病程很短 ,所以通常无需考虑营养支持。但在某些肠道疾病的急性期 ,或是术后发生了严重并发症 ,营养支持则是其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既可避免病情恶化 ,又能促进病人康复。需要营养支持的肠道疾病归纳起来 ,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肠道疾病包括 :①肠瘘 :无论是外伤性或腹部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等 ;②肠梗阻 :任何病因所致的肠梗阻 ,尚无法采取手术解除梗阻时 ;③短肠综合征 :肠道功能明显…  相似文献   

13.
T Chiba 《Nippon geka hokan》1998,67(3-4):69-71
Two cases of appendicitis in Kawasaki disease (KD) are presented. Appendicitis in KD is very rare condition, and only a few cases have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This report suggests the need to expand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bdominal pain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体肌腱解剖重建治疗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64例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男44例,女20例;年龄20~46岁,平均36岁。所有病例外翻试验在膝关节伸直0°及屈膝30°位均呈阳性。双膝伸直位外翻应力位X线片示:双膝内侧关节间隙差3~5 mm 8例,5~10mm 52例,大于10 mm 4例。MRI示内侧副韧带均有损伤的影像学表现,T2相上可见高信号。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12个月,平均5.8个月。将患者按损伤程度平均分为两组,其中甲组32例患者采用异体半腱肌腱仅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前纵束结构,乙组32例患者采用异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浅层及后斜韧带,均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结果术后切口除1例外均Ⅰ期愈合,64例均获随防,随访时间12~58个月,平均30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LysholmScale评分标准,甲组优16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为81.25%,乙组优20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为96.88%,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比较乙组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异体肌腱解剖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陈旧损伤,重建全面可靠,易于操作,较单纯重建浅层结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全髋和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腾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3):174-176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差异。方法1999年2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患者共133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78例,半髋关节置换55例。收集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安全性评估指标及有效性评估指标,具体为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率、翻修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无差异。结果8例失访,7例在随访过程中死亡,118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2~10年,平均5.1年。全髋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组,翻修率低于半髋置换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全髋置换组术后疼痛率低于半髋置换组,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半髋置换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应为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滋肾解毒化瘀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守磊  刘静 《护理学杂志》2005,20(15):26-27
目的探讨滋肾解毒化瘀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评价中药替代或减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I治疗SLE的可能性。方法将60例阴虚内热型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不用免疫抑制剂,在激素减量的基础上给予滋肾解毒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随访1年内复发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SLEDAI评分和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滋肾解毒化瘀汤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SLE患者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或减少其用量,且治疗SLE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内陷的处理方法及早期疗效。方法 2006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继发性髋臼内陷症21例28髋,男12例17髋,女9例11髋;年龄26~68岁,平均56.3岁;原发疾病:类风湿关节炎9例14髋,强直性脊柱炎6例8髋,感染4例4髋(结核和化脓性关节炎各2例2髋),髋臼骨折畸形愈合2例2髋;轻度髋臼内陷6髋、中度髋臼内陷12髋、重度髋臼内陷10髋。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单纯植入生物型臼杯6髋,打压植骨后直接植入生物型臼杯18髋,直接植入骨水泥杯2髋,打压植骨后骨水泥杯固定2髋。结果术后21例28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78个月,平均42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7±4.1)分,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45±3.3)分,较术前有显著差异,优22髋,良6髋,优良率100%。臼杯平均外翻角(42±3.5)°。植骨均骨性融合,无臼杯再次内陷及松动。髋关节活动度增加:屈曲增加(64.3±4.5)°,外展增加(20.5±3.5)°,内旋增加(16.5±2.5)°,外旋增加(19±2.5)°。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所有假体均获得骨性稳定。术前股骨头内陷3~30 mm,平均13 mm;术后股骨头内陷0~5 mm,平均2 mm。人工股骨头旋转中心外移3~28 mm,平均10.5 mm。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下沉,植骨与髋臼融合,无髋臼再次内陷。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内陷时,恢复患髋股骨偏心距及髋臼旋转中心,可获满意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开腹、腹腔镜和经皮肝穿刺引流3种方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优劣性,为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至201 1年7月期间收治的39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开腹组、腹腔镜组和经皮经肝穿刺引流组(穿刺组)3组,对3组的首次治愈者比例、1个月治愈者比例、发生并发症者比例、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开腹组、腹腔镜组和穿刺组首次治愈者比例分别为10/12、8/9及12/1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治愈者比例分别为11/12、9/9及17/1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者比例分别为2/12、1/9及2/18,腹腔镜组和穿刺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开腹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4±4.5)d、(9.7±2.3)d及(16.7±5.8)d (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1.9±0.5)万元、(1.3±0.3)万元及(0.8±0.2)万元(P<0.05).结论 开腹组、腹腔镜组和穿刺组3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是肝脓肿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