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衰老及抑癌基因p5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他汀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给药.他汀组腹腔注射阿托...  相似文献   

2.
3.
程铖  韩莲花  吕海涛  李红霞  周亚峰  杨向军 《江苏医药》2007,33(8):815-817,F0003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观察EPCs生长分化过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兔骨髓中提取单个核细胞,贴壁筛选法分离EPCs,于添加了Singlequotes的EBM-2培养液中扩增培养,对培养10d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培养4 d,光电显微镜可见细胞集落形成,梭形贴壁细胞从集落中央以放射状向外周生长;培养7~10 d,细胞集落相互连接,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2周左右可见细胞排列成条索状结构.贴壁细胞呈DIL-ac-LDL及FITC-UEA-1双荧光阳性,阳性率为(65.0±4.0)%;贴壁细胞表达vWF,VEGFR-2和VE-cadherin的阳性率分别为(90.0±2.1)%,(77.0±4.1)%和(78.1±8.2)%.结论 骨髓中富含EPCs,成功建立了一整套骨髓源EPCs的分离、体外扩增培养的方法,且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动员后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改变,探讨骨髓动员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提高下肢缺血性疾病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按是否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ory factor,rhG-CSF)注射液注射将Lewis大鼠分为动员组和对照组,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用EBM-2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培养7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EPCs的鉴定;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黏附能力。另取Lewis大鼠制备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在模型制备后7d将8×106个EPCs移植至缺血侧后肢的肌肉内,按照移植EPCs来源不同将后肢缺血大鼠分为动员组和对照组。EPCs移植4周后行后肢血管造影,计算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目。结果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黏附能力测定实验中动员组黏附EPCs数量为(22.3±2.8)个/×100高倍视野大于对照组(16.8±4.4)个/×100高倍视野(P<0.05);大鼠骨髓源EPCs移植至缺血肢体后4周动员组EPCs移植后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目为(4.7±1.0)大于对照组(3.3±0.5)(P<0.05)。结论骨髓动员使骨髓源EPCs功能改善,其可能是骨髓动员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提高下肢缺血性疾病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微孔法获取大鼠骨髓EPCs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鉴定EPCs特异性标记物。不同浓度SDF-1α处理EPCs后,采用细胞培养、MTT检测EPCs的克隆形成、细胞增殖。结果通过MTT法检测,对照组与(1、10、100μg/L)SDF-1α处理组的OD值分别为0.311±0.054、0.587±0.072、0.813±0.056、1.029±0.078,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对照组与SDF-1α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5,P〈0.05);100μg/LSDF-1α处理组次级内皮祖细胞集落单位数目是对照组近3倍(4.67±1.577比14.33±3.055,n=5,P〈0.01)。结论SDF-1α剂量依赖性地促进EPCs增殖,并显著增强EPCs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g Ⅱ组和葛根素组。Ang Ⅱ组连续5 d泵入Ang Ⅱ(0.7 mg·kg-1·d-1),葛根素组在泵入Ang Ⅱ前10 d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腹腔注射(100 mg·kg-1·d-1)进行干预。采用尾动脉法测量收缩压,用血管张力测量灌流系统测量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t relaxation,EDR)。Western blot测量血管内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葛根素能明显降低Ang Ⅱ诱导的大鼠高血压水平(P<0.05),减轻Ang Ⅱ引起的动脉内膜增厚和心肌细胞的肥大。和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能削弱动脉血管的EDR,同时降低p-eNOs(Ser 1177)的表达,增强gp91 phox(85%),p22 phox(113%)的表达,而葛根素能改善EDR,并逆转Ang Ⅱ引起的蛋白量的变化。结论 在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中,葛根素能降低血压,保护内皮功能及靶器官免受损伤。葛根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可能和自身抗氧化及上调p-eNOs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檀芪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延缓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n=50)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药物组(20 mg·kg^-1)、中剂量药物组(40 mg·kg^-1)和高剂量药物组(80 mg·kg^-1),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5 g·L^-1羧甲基纤维素钠,高、中、低剂量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的紫檀芪12周。测定24 h蛋白尿,检测血液中血糖、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检测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HE染色和PAS染色检测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肾脏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紫檀芪可延缓STZ诱导的1型DN的进展,降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水平。紫檀芪对血糖及24 h尿蛋白无影响。紫檀芪可降低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6和MCP-1的表达。HE染色和PAS染色发现,紫檀芪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肾小球体积和基底膜厚度,还能增加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结论紫檀芪可延缓1型DN的发展,其机制与其调节SIR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增殖、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大鼠骨髓源性EPCs,观察PKD1及其特异性阻断剂CID755673对EPCs的黏附、迁移、增殖、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对EPCs中e NOS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EPCs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PKD1可明显促进EPCs的黏附、迁移和增殖,提升EPCs的血管形成能力,上调EPCs中e NOS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PKD1具有调控EPCs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其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可能以一种依赖e NOS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因子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HR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阳性药对照,2.25 mg·kg-1)及半夏白术天麻汤高(8.70 g·kg-1)、低(4.35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4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等体积(5 ml·kg-1) 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末次给药30 min检测各组大鼠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值;并于给药第4周末次给药30 min采集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液,测定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水平;同时取大鼠胸主动脉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胸主动脉组织中AT1R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给药前,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半夏白术天麻汤高、低剂量组大鼠血压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高(P<0.05);给药2周和4周后,卡托普利组、半夏白术天麻汤高、低剂量组大鼠血压值均不同程度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CAM-1、ET-1水平显著升高,NO水平显著降低,胸主动脉组织AT1R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半夏白术天麻汤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CAM-1、ET-1水平均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胸主动脉组织AT1R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能够降低SHR血压值,相关机制与调控ICAM-1、ET-1、NO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水平、抑制胸主动脉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Folkman等(1971年)首先提出“肿瘤生长必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并提出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可作为治疗肿瘤的新的治疗方法。现已证明新生的血管网不仅为肿瘤的生长提供养料及氧气,运走代谢产生的废物,而且以旁分泌的形式刺激肿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并向其它组织器官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酮ⅡA(TanⅡA)是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有效单体。实验表明丹TanⅡA可促进心肌梗死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对损伤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具有保护作用[1,2]。作为内皮细胞前体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内皮损伤后的修复及侧支循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本文采用体外培养外周血EPC,观察TanⅡA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粘附和迁移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TanⅡA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人纤维连接蛋白(HFN)和VEGF购自Chemicon公司;M199和FITC-UEA-I为Sigma产品;acLDL…  相似文献   

12.
探讨手性化合物诺帝(Nordy)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新鲜人脐血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EGM-2培养液中培养7~10 d获得内皮祖细胞(EPCs)。分别采用MTT法、Millicell-PCF培养小室系统和Matrigel内小管形成试验检测诺帝对VEGF刺激下EPCs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体外形成小管样结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μmol·L-1诺帝作用24 h明显抑制EPCs增殖活性(P<0.05),诺帝(25~50 μmol·L-1)作用48~72 h也明显抑制EPCs增殖活性(P<0.05)。诺帝(25~100 μmol·L-1)显著抑制VEGF诱导的EPCs迁移活性和体外形成小管样结构的能力(P<0.05)。诺帝能抑制体外VEGF诱导的人脐血源性EPCs增殖、迁移和体外小管形成能力,提示其具有抗EPCs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血液中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影响。方法将2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烧伤合并海水浸泡模型组和烧伤合并海水浸泡+G-CSF实验组。在模型制备后的30 min、2 h、6 h和24 h,使用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别大鼠的血中EPC数量。结果烧伤合并海水浸泡使血中EPC的数量显著降低,G-CSF可以部分逆转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对EPC数量减少的作用。结论在烧伤合并海水浸泡情况下,使用G-CSF可增加血中EPC数量,并可能增强创面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4.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are a population of bone marrow-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 thought to engage in endothelial repair and hence are considered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s in many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The mechanism of their exit from the bone marrow to the circulation and damaged tissues, termed mobilization,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Despite this, several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have been shown to influence mobilization of these specialized cells. Here we review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ir mobiliz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人内皮祖细胞(EPCs)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分别加入普伐他汀,10μmol/L及100μmol/L干预48h,免疫组化、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鉴定EPC,用RT-PCR方法测定对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的影响,并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普伐他汀组的人内皮祖细胞eNOS mRNA的表达、NO的合成明显增加。结论普伐他汀可增加人内皮祖细胞eNOS mRNA的表达和NO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正常内皮功能的维持不仅依赖于现有的内皮细胞,也依赖于内皮祖细胞的募集。内皮祖细胞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天然药物及其活性成分已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它们对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已有报道,本文对近年来天然药物保护内皮祖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内皮祖细胞(EPC)为来源于骨髓及外周血中的干细胞,能定向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损伤后的修复。研究显示,改善糖尿病EPC功能,可以预防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追踪近年来改善EPC功能的研究进展,就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改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 (APS)对MMC致骨髓抑制小鼠的骨髓和脾造血祖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d 0腹腔注射丝裂霉素C(MMC) 7mg·kg- 1 ,APS皮下注射 1 0 0mg·kg- 1·d- 1 ,给药方案分 3种 :① 0~ 4d ,共 5d ;② 0~ 1 1d ,共 1 2d ;③ 1 2d给药 ,3wk内给完 ,用造血细胞集落培养法观察APS的药理作用。结果 在d 3时 ,APS治疗组对MMC致骨髓抑制小鼠骨髓CFU C数目增加了 3倍 ,分别为 1 870±40 /股骨和 62 4 0± 1 1 0 /股骨 ,从d 3~d 1 8,APS治疗组的骨髓CFU C均高于模型组。在给MMC后d 1 4之前APS对脾CFU C的生长没有影响 ,APS在d 1 4和d 1 8时APS有刺激脾造血祖细胞增殖作用 (分别高 3倍和 2倍 )。结论 APS对MMC引起骨髓抑制小鼠有促进骨髓和脾脏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和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