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兔组织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抽取组织笼内组织液进行药代动力学测定,计算PK/PD参数,同时监测组织笼内细菌药物敏感性变化。结果:PK/PD参数AUC24/MIC、AUC24/MPC、Cmax/MIC、Cmax/MPC、T〉MPC和Tmsw和耐药发生相关(MIC:最小抑菌浓度,MPC:防耐药变异浓度,MSW:耐药突变选择窗),T〉MIC与耐药的发生无相关性。当AUC24/MIC在20~150h时,容易发生耐药,保持药物AUC24/MPC〉25h可以限制耐药的发生。体内MSW的上、下限分别为AUC24/MPC=25h和AUC24/MIC=20h。结论:AUC24/MPC、Cmax/MPC和T〉MPC可能是预测耐药发生的独立参数。  相似文献   

2.
PK/PD理论在治疗多重耐药菌中的意义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鹏  邢茂  张恩娟 《中国药房》2011,(38):3616-3617
目的:以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探索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以PK/PD理论研究了各类抗生素的作用规律。结果:当在治疗多重耐药以及泛耐药菌株药物选择上遭遇困难时,可以应用这一原理,结合药敏报告的提示,通过改变给药方式以及给药频次,杀灭一些原本报告中介或者低程度耐药的细菌。结论:PK/PD理论的应用使临床疗效增加。  相似文献   

3.
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变选择窗理论是抗菌药物防耐药变异领域的一个新概念。本文围绕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理论,对其基本概念、原理、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理论的区别,以及在抗菌药物治疗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作全面综述,并讨论其局限性。为临床上力求在控制感染的同时降低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性扩增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与结论:体外MPC测定、体外药效学研究、动物感染模型、人体内研究验证了MSW理论,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为评价细菌耐药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体外药效学模型,研究盐酸莫西沙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体选择的体外PK/PD参数。方法: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102526及105006的MIC、MPC,建立微生物法并测定莫西沙星药物浓度,建立体外药效学模型,用梯形法计算AUC0-t:MIC及AUC0-t:MPC。结果:微生物方法学的精密度RSD<10%,相对回收率范围为95%~105%。敏感菌102526对莫西沙星的MIC及MPC分别为0.064,0.25 mg·L-1,其主要PK/PD参数AUC0-24/MIC和AUC0-24/MPC分别为307,76.75 mg·h·L-1;Cmax/MIC及Cmax/MPC分别为63.75及15.94。中介耐药菌105006对莫西沙星的MIC和MPC分别为1,8 mg·L-1,其24 hAUC/MIC均远小于125 mg·h·L-1,Cmax/MIC亦小于10。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体外药效学模型,用其研究莫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测定了莫西沙星的PK/PD参数和细菌恢复生长曲线,验证了药物浓度处于耐药突变选择窗内时可选择性富集中介耐药菌的耐药突变窗理论。  相似文献   

6.
耐药突变选择窗与抗感染药物防突变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变异浓度 (MPC)是指抗菌药物防止细菌选择第一步耐药突变的最低浓度 ,MPC与MIC(最小抑菌浓度 )的浓度范围为突变选择窗 (MSW )。当血清或组织液药物浓度低于MIC时 ,治疗无效但也不会导致细菌耐药突变体的富集 ;超过MPC时细菌要生长须同时具备两种或以上突变 ,因而不仅治疗成功并且也很难出现耐药突变体的选择性扩增 ;处于窗内时将选择出耐药突变菌 ,即使临床治疗成功率很高。该理论为有效抑制细菌耐药及制定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理论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MSW)及该理论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与结论:通过近年报道的体内外实验结果证明MPC和MSW是评价抗菌药物防细菌耐药能力的新指标。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尽量缩小突变选择窗,力争遏制和延缓细菌耐药突变。除选择更理想的药物、调整药物剂量外,联合用药在理论上讲也是一条安全、有效的用药途径。AUC24/MPC,Cmax/MPC作为防止耐药突变的预测指标优于AUC24/MIC。根据防耐药突变理论选择应用抗感染药物为延缓耐药提出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联用多西环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值的影响,为防止产生细菌耐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肉汤法富集浓度为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菌株,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单药以及2药以不同浓度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结果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PC分别为3.00和20.16μg/ml,MSW分别为10和84。在联用多西环素浓度由0.12μg/ml至15.36μg/ml时,环丙沙星对ATCC29213的MPC由3.00μg/ml下降至0.30μg/ml。在联用环丙沙星浓度由0.30μg/ml至2.60μg/ml时,多西环素对ATCC29213的MPC由15.36μg/ml下降至0.24μg/ml。结论多西环素和环丙沙星联合用药可使各自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PC下降,MSW减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头孢哌酮/舒巴坦(cefoperazone/sulbactam,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ATCC19606和60株临床分离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用肉汤富集浓度为1013CFU/L CRAB,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LVX和CFS单用及联合使用鲍曼不动杆菌对标准菌株ATCC19606和60株临床分离CRAB的MPC,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SI)。结果LVX联合CFS后,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无拮抗作用。对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ATCC19606:LVX和CFS联用前后,MPC分别由8.0 mg/L、16.0 mg/L降为1.0 mg/L、2.0 mg/L;SI均下降了7/8,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对60株临床分离菌株:LVX和CFS联用前后,MPC分别由64~256 mg/L、128~256 mg/L降为8~64 mg/L、64~128 mg/L;SI均明显下降。结论 LVX与CFS联用后,可降低其单用对CRAB的MPC,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防止耐药突变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左氧沙星(喹诺酮类抗菌药)单用及其与磷霉素(抗生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变化.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沙星、磷霉素单用及联用时,对10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10株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MPC,计算耐药突变频率和选择指数(SI=MPC/MIC).结果 左氧沙星单用,对10株MSSA和10株MRSA的SI分别是4-64,4-16;而其与磷霉素联用对2种茵的S1分别是2~8,1~8.联用后,SI下降到单用药物的1/2~1/8.结论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联用较单用可缩小突变选择窗(MSW),减少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MSW),比较其防耐药变异能力,了解细菌对FQ耐药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肉汤法富集1010CFU.ml-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筛选的耐药突变体的MIC、暂定MPC(MPCpr)和MPC。结果: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PC分别为0.2、0.3、0.3、1.4、3.2μg.ml-1。选择指数(MPC/MIC)分别为6.5、4.8、9.7、11.2、12.8。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筛选的第一步突变体对筛选药物的MIC较ATCC29213升高2~8倍。左氧氟沙星筛选的第二步突变体的MIC较第一步突变体又升高8~16倍。所有突变体的MSW边界都较其源菌株明显升高。结论:莫西沙星、加替沙星限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菌体选择的能力强于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FQ药物产生耐药是逐步发生的。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产生,使筛选出下一步耐药突变体的几率明显增大,从而导致耐药菌的富集和扩散。  相似文献   

12.
用亚硝基胍(NTG)和紫外线(UV)诱变处理出发菌株T_(6-13),定向筛选α-氨基β-羟基戊酸(AHV)和S-(2-氯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抗性突变株和蛋氨酸缺陷型,得一苏氨酸产生菌M_(8-31)(AHV~rAEC~rMet~-),可积累L-苏氨酸6.7mg/ml。再以M_(8-31)为出发菌株,进一步提高抗性和筛选α-氨基-4-乙硫丁酸(Eth)敏感突变株,获得一苏氨酸高产菌株ME7(AHV~rAEC~rMet~-Eth~s),在含有葡萄糖10%的培养基中发酵48h可积累L-苏氨酸17.5mg/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不同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情况下,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耐药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Kp肺部感染小鼠模型,各组小鼠分别采用30,60,90 mg·kg-1剂量LVF,连续治疗7 d;筛选并培养LVF给药及停药后不同时间的耐药突变Kp菌株,采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式链反应法或PCR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Kp菌株耐药基因的变化。结果:LVF治疗后,15和90 mg·kg-1剂量组分离的Kp菌株突变率低;30和60 mg·kg-1剂量组,Kp菌株突变率升高;LVF给药及停药后不同时间,15和90 mg·kg-1剂量组均未检测到耐药基因gyrA、gyrB、parC和parE的突变和qnrA、qnrS和aac(6’)-Ib-cr;30和60 mg·kg-1剂量组,给药5、7 d及停药后1、3 d,分别检测到qnrA、qnrS和aac(6’)-Ib-cr。结论:LVF 90 mg·kg-1剂量组有效率高而耐药率低。根据以MPC为基础的PK/PD参数指定给药方案,可在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Kp对LVF的耐药。  相似文献   

14.
阿弗菌素产生菌SIPI-AV-9908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弗菌素链霉菌SIPI-AV-99081采用UV和NTG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得到一高产菌株和几个典型的突变株。高产菌株AV-h-360的阿弗菌素B1的生产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倍,AV-m-486和AV-m-796为阿弗菌素合成阻断突变株,它们都不能产生天然的阿弗菌素。  相似文献   

15.
防突变浓度(MPC)及突变选择窗(MSW)是由ZhaoX等近几年提出的防耐药变异的新概念。结合文献,本文对MPC及MSW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简单综述了抗菌药物防耐药变异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用诱变法结合高浓度葡萄糖作为选择因子,从丝裂霉素产生菌变株174中分离得到脱葡萄糖阻遏变株M-21。此菌株在含4~6%葡萄糖的平板上或发酵液中,均呈对葡萄糖脱阻现象,而亲株174则缺如。M-21的代谢产物经紫外及薄板层析分析为丝裂霉素C,产量比亲株提高12%。此外,对M-21脱葡萄糖阻遏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radioligand binding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assays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have determined the binding pattern and functional efficacy of the constitutively active mutant N111G of angiotensin II type 1 (AT1) receptor. We have also shown that the N111G mutant induces homologous internalization through mediation of the AT1-receptor antagonist valsartan.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d that other AT1-receptor antagonists, candesartan, losartan, and telmisartan, also stimulate internalization of N111G mutant receptor to the same extent. We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internalization pattern is also similar for all the AT1-receptor antagoni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