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 L M W H, 商品名速避凝) 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 U A P) 的疗效。方法: 将46 例 U A P 患者分为2 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A 组加用阿斯匹林; B 组加用 L M W H 及阿斯匹林, 连续7 d 。结果: A 组和 B 组7 d 内的心绞痛再发率、缓解率、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及心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636 % 和25 % ( P < 001) 、545 % 和875 %( P< 005) 、91 % 和0 、45 % 和0 , 2 组均无出血发生。结论: L M W H 加阿斯匹林较单用阿斯匹林治疗 U A P 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速避凝和肝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速避凝(LMWH)治疗36例难治性肾病,并与肝素(SH)治疗21例难治性肾病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LMWH每次0.010~0.012ml/kg,1次/d,14d为一疗程;SH每次1mg/kg,1次/d,10~14d为一疗程。结果LMWH组尿蛋白转阴21例(58.3%)。尿蛋白减少++以下1例(4.8%),无效7例(33.3%),无效4例(11.1%),总有效率88.9%;而SH组尿蛋白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现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常规治疗症状缀解不理想的 36例 UAP 患者加用 LMWH5000单位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用 7~10日,现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91.7%。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8.9± 12.1(次·周-1)、1.38±2.2(次·周-1),P<0.001;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80.5±16.5(min·周-1)、1.25±0.8(min·周-1),P<0.00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4.0%。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MAH治疗UAP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试用LMWH腹壁皮下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24例作为对照。结果:LMWH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6.7%与45.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66.7%(P〈0.05),LMWH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LMWH组17例治疗后与治疗前作CT或MRI检查,显示脑梗塞灶体积明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量肝素对血凝及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标准肝素(SH)为原料经亚硝酸裂解制备的低分子量肝素(LMWH),给予同等抗Xa单位剂量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较SH小,在治疗量下(100anti-XaIU/kg)不增加出血倾向;体外实验表明,LMWH能有效地抑制chandler模型的血栓形成;体内实验表明,LMWH在100~200antiXaIU/kg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大鼠颈动脉电流损伤(iv,sc)和家兔颈静脉血栓模型的血栓形成,与参照品Fragmin及SH的作用相似,LMWH在上述模型中的ED50分别为:159,185(iv),193(sc),91anti-XaIU/kg;研究还发现,scLMWH吸收完全,给药后3h的抗血栓作用与iv后10min相似,而SH的作用弱。提示LMWH保留了SH的抗血栓作用,降低了SH的出血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局部枸椽酸(Cit)和单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血透在高危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高危出血血透患者进行交叉设计。Cit组采用1.6mol/L的Cit、空心纤维透析器和含钙碳酸氢盐透析液;LMWH组于血透前一次性注射10000单位(4100AFXaU)。观察患者出血、凝血和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结果 透析加重出血者Cit组5例次(3.8%),LMWH组17例次(13.7%)(P<0.05);LMWH组中发生严重出血4例次(3.2%)。两组体外凝血发生率低且差异无显著性,都能达到充分透析。结论 两种抗凝方法都适用于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但对严重出血以局部Cit法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液透 析前注射单剂量低 分子量肝素( L M W H)与持续 输注普通肝素( S H)对复用透析器 效率的影响。方法:对 30 例慢性透 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观察第一、四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 ( F B V)、透析前血球压积 ( H C T)及透析 2 h 尿素氮、肌酐 清除率,另外,利用生色底物法测定透析 0 h、2 h、4h 血浆肝素抗 Fxa 水平。结果:同 S H 组比, L M W H 组透析器复用次数明显增加( P< 0.05),第四次复用透析器 F B V 及透析 2 h 尿素氮、肌酐清除 率无明显 下降( P< 0.05), S H 组则明显 下降( P< 0.05),透析 2 h 两组血浆肝素活性抗 Fxa 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透析 4 h L M W H 组明显高于 S H 组( P< 0.05)。结论:透析前 单剂量注射 L M W H 能保护复用透析器清 除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尾加压素在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近年新发现的活性肽尾加压素(Urotensin Ⅱ,UⅡ)在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采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测定UⅡ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DNA合成的影响,应用不同阻断剂观察UⅡ诱导细胞DNA合成的信号转导通路。(2)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测定UⅡ对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 (1)UⅡ呈浓度(10^-10~10^-6mol/L)依赖性刺激ASMC^3H-TdR掺入,10^-6mol/L时,为对照组的7倍(P〈0.01);(2)蛋白激酶C(PKC)阻断剂H7、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阻断剂PD98059及钙通道阻断剂尼卡的平均能抑制UⅡ刺激的ASMC^3H-TdR掺入,其抑制率分别为29%(P〈0.05),45%(P〈  相似文献   

9.
采用集落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干细胞因子( S C F) 联合白介素 3( I L 3) 对小鼠5 氟尿嘧啶(5 F U ) 处理3 d 的骨髓细胞(d3 5 F U B M C) 的体外扩增作用及其对致死量照射小鼠造血重建功能的影响。 S C F 单独应用使体系中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G M C F U) 和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单位( H P P C F U) 分别增加了(24 .2 ±6 .1) 和(1 .5 ±0 .3) 倍( P< 0 .05) 。 S C F 与 I L 3 联合应用时 G M C F U 和 H P P C F U 分别是新鲜d3 5 F U B M C 的(30 .5 ±9 .5) 和(13 .6 ±4 .5)倍( 与单用 S C F 组比较 P 分别大于和小于0 .05) 。小鼠骨髓移植实验结果表明: S C F、 S C F+ I L 3 体外扩增的d3 5 F U B M C 移植给经致死量照射的受体小鼠后,外周血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比输新鲜d3 5 F U B M C 组缩短1 ~5 d , S C F+ I L 3组不仅血细胞计数恢复最快,并使移植所需的骨髓细胞数减少90 % 以上。结果提示: S C F 单用对骨髓细胞有扩增作用,并且与 I L 3 有协同作用;体外扩增的骨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低分子 量肝 素在 肾病 综合 征出 血热血 液透 析治 疗 中的 应用: 方法: 用低 分 子量 肝素( L M W H)抗凝进行血液 透析(血透),对 30 例重症 肾病综合征出血 热( H F R S)急 性肾功能 衰竭患者进 行疗效观 察。结果: L M W H 组无 1 例凝血出 血,而普通肝素组( S H) 出血 9 例次。两组对比有 明显差异 ( P< 0.01), L M W H 组血透前后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 A P T T)凝血酶原时间( P T)无明 显变化( P> 0.05), S H 组血透 后 A P T T、 P T 较透前 明显延长( P< 0.001)两 组对比有统计学 意义。结论: L M W H 抗凝作 用强,出血性小,适 合 H F R S 患者血透。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肝素静滴治疗UAP11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观察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将199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肝素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96.58%,心电图改善率89.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塞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肝素及藻酸双酯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的远期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A组(治疗组)47 例患儿加用肝素钙50u/kg·d 静滴(24±12.5)天,停药后用藻酸双酯钠(2~5)m g/kg·d 口服(26±10.7)个月;同期未用肝素及藻酸双酯钠的30 例为B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液粘度指标(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并观察随访(1.5~6.5)年。结果:远期疗效达完全缓解者A组40 例(85.11% ),B组16 例(53.33% ),其中复发者A 组4 例(10% ),B组12 例(75% ),A组显著优于B组(P< 0.01,< 0.001)。治疗后尿FDP水平A组显著低于B组(P< 0.001),完全缓解者显著低于部分缓解者(P< 0.001)。治疗后的血液粘度指标A组也显著低于B组。结论:用肝素及藻酸双酯钠治疗难治性NS患儿,可提高缓解率、降低复发率,而且治疗后FDP有明显减低者,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形成小鼠皮下实体瘤型及腹水型肝癌H22模型,观察低密度脂蛋白-阿克拉霉素(LDL-ACM)复合物和阿克拉霉素(ACM)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1)对照组H22实体瘤瘤重为1.74±0.60g,ACM组为1.30±0.57g,LDL-ACM复合物组为0.86±0.44g,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CM组差异不明显(P>0.05);(2)对照组、ACM组及LDL-ACM复合物组荷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4.6±7.50d,23.4±7.67d和17.1±3.44d。ACM组和LDL-ACM复合物组荷瘤小鼠存活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P<0.01),LDL-ACM复合物组效果好于ACM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和应用肝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测定40例活动期SLE患得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的含量,并对其中20例应用小剂量肝素(6 250U/d)治疗。2周后再次测定患者血浆中以上3项指标。结果 40例SLE患者D-D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FDP阳性31例,占77%;Fg含量增  相似文献   

15.
分枝杆菌多糖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分枝杆菌多糖(MPS)对环磷酰胺抑制BALB/c小鼠骨髓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给予CPA使小鼠骨髓GM-CFU抑制约30%左右。1.0mg/kg的MPS对GM-CFU有促进作用(第1批实验CPA对照组316.5±34.6,实验1组454.5±19.1,P<0.05;第2批实验CPA对照组208.7±43.7,实验2组437.8±54.1,P<0.02);而0.15mg/kgMPS无促进作用。在0.15和1.0mg/kg剂量下,小鼠血清GM-CSF活性水平明显提高;0.15和1.0mg/kgMPS可分别刺激小鼠每0.1mL血清产生500U和850UGM-CSF。分析认为MPS与日本的Z-100活性水平相当,这些作用可能通过激活单核或T细胞而间接产生。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道中药石楠藤提取物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SO组);②AHNP组(AP组),该组动物在AHNP诱发后,不做特殊治疗;③石楠藤提取物治疗组(SN组)。该组动物在AHNP诱发后10分钟经腹腔内注射石楠藤提取物(1%石楠藤提取物5ml/kg体重)。结果表明:SN组血清淀粉酶值明显下降(SN组16130±5030U/L6h、19290±5380U/L12hvsAP组23780±3960U/L、28470±4150U/L,P<0.01)。血中PAF含量明显降低(SN组1.3±0.30ng/ml1h、2.0±0.34ng/ml6h、2.1±0.32ng/ml12hvsAP组2.2±0.25ng/ml、6.1±0.42ng/ml、10.1±0.53ng/ml,p<0.01)。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下降(SN组69.9±7.2EU/L、6h、91.1±8.4EU/L、12hvsAP组98.4±6.9EU/L、151.7±9.1EU/L,P<0.01)。石楠藤提取物治疗组术后平均存活时间明显长于AP组(SN组:43.5h,AP组11.5h,p<0  相似文献   

17.
1 心血管疾病稳定型心绞痛 (SAP) :1993年Melendin等报道了一组LMWH和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试验 ,结果发现LMWH组在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血小板聚集的减少 ,ST段的改善都有显著的变化。且无明显的出血征象。Quyyumi等对 32例SAP病人对比LMWH治疗 4周前后的运动试验及核素扫描结果 ,认为LMWH对SAP的治疗作用与促进侧枝循环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UAP是介于SAP与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治疗不当容易进展为AMI,甚至引起猝死。1998年房氏等报道 12 3例UAP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比较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疗效。方法:选择10例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作自身前后交叉对照研究,先后使用LMWH和UFH各四次抗凝,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计算透析器对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测量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静脉穿刺点压迫时间。结果:与UFH相比,LMWH对KPTT影响小,对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效力高,而静脉穿刺点压迫时间短,结论:LMW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剂,可代替UFH在血透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选对象为32例UAP住院病人。经过常规治疗 1周后,临床症状及 ECG无明显改善,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商品名:克赛)每公斤体重1mg,腹部皮下注射 q12h,持续 7~ 10天。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总有效率 87.5%。 ECG改善情况,临床总有效率84.4%。血小板治疗前后分别为198±42,141±51.9(P<0.01);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分别为13.00±0.75,13. 89±1.71(P<0.05),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3例,且轻微。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UAP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LMWH腹壁皮下注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等)。结果 治疗组一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3.3%,有显著差异(P〈0.05),副作用轻微。结论 LMWH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