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低水平。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固醇(TC)的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呈线数对数关系,降低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幅度越大,获益越大。高甘油三酯也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且甘油三酯(TG)升高伴TC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会明显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危险。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研究显示:HDL—C水平每增加0.03mmol/L(1mg/dl),冠心病的危险就降低2%~3%。降低TG与升高HDL—C与心血管事件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2.
石龙机关工作人员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石龙职业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特征。方法 根据近年1200例血脂调查资料(男女各600例,年龄20—98岁),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作血脂分类及分型研究。结果 本组人群中40岁以上者只有1/3总胆固醇(1℃)及甘油三酯(TG)都在合适水平,高1℃者超过50%。高1℃明显多于高TG,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比Ⅳ型多2倍。男/女性中约有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女性组达60%,男性中仅有45%HDL-C明显增高;高HDL-C多见于高TC者,而抵HDL-C多见于高TC者。结论 本调查结果示中老年人血脂异常者已达2/3,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增高,防治血脂异常应有利于冠心病预防。  相似文献   

3.
593例健康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男性血脂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本市593例45岁以上健康男性的血脂现状。方法 采用标准化方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健康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男性TC,TG,HDL-C,LDL-C均值分别为4.84和5.03,1.51和1.46,1.18,3.08和3.11(mmol.L^-1).TC,TG和LDL-C在70-74岁组达到高峰,老年期TC,HDL-C明显高于老年前期,两者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及低HDL-C血症检出率分别为14.5%和23.3%,10.3%和12.6%,18.8%和15.1%,15.4%和6.9%,血脂人群动脉继样硬化及心脑血管事件事件的危险性增高,应采取合适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黔西南州地区普通人群血脂水平,分析本地区血脂异常发生率。方法2007年血脂测定人员统计共1818人,其中男1168人,女650人。年龄从20~82岁分三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分为男、女性两组。统计血脂测定结果,分析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发生率。和本区2003年进行比较,同时与本地区冠心病发展趋势作对比。结果黔西南州地区总胆固醇(TC)平均为4.88mmol/L,甘油三酯(TG)平均为2.28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平均为1.46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平均为2.97mmol/L。全体人员血脂异常比率TG为36%,TC为14%,HDL—C为4%,LDL—C为23%。血脂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且均有年轻化趋势,30~50岁组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组及50岁以上组,同时统计本院2004~2007年因高脂血症人院的比例2007年大幅度上升。结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少数民族聚居地),建议提高本地区广大人群的健康意识,调整膳食结构,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这样能对高脂血症及相关疾病有足够认识,对预防此类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6188名3至14岁儿童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a WJ  Xu YJ  Fu CX  Chen MF  Xu HF  Li JS  Nie SP  Li HK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0):950-955
目的了解广东省3~14岁儿童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大城市、中小城市、2类农村各3个区(县),1类农村4个县,每个县(区)抽取3个街道(乡)、6个居委会;共对3~14岁6188名儿童检测了血脂。用面对面询问调查获得儿童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体检获取体重、身高数据;血脂采用酶法进行检测,使用Saturno 300生化分析仪和日立706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经过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及地区人口权重处理后,广东省3~14岁儿童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值分别为0.80mmol/L,3.50mmol/L,1.28mmol/L。TG均值大城市与1类农村,中小城市与2类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均值中小城市最高(4.00mmol/L),其次是大城市(3.72mmol/L),1类农村与2类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类地区HDL—C均值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童高TG、高TC和低HDL—C的百分率分别为2.2%,2.1%和8.0%。城市、1类农村、男性、低体重及7.0~9.9岁为高TG的保护因素;对于高TC,家庭人口数3~4人,年龄7.0—9.9岁,大城市、中小城市和1类农村都是危险因素;男性,家庭经济收入800~9999元,中小城市,1类农村是低HDL—C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省儿童血脂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居住地区、家庭人口数、年龄和性别是血脂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对TG、TC和HDL—C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M)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2型DM有或无血管病变者分为3组,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1)2型DM有血管并发症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2型DM患者血脂测定显示TG、LDL—C及TC升高者分别占77.38%、51.19%和41.67%。其中有血管并发症者TG、LDL—C及TC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DM患者40%以上有血脂异常,其中有血管并发症者的血糖、TG、LDL—C及TC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  相似文献   

7.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异常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监测静脉血脂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TG,TC,LDL—C水平,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HDL-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TG,TC,LDL—C水平,TC/HDL.C比值升高,HDL-C水平降低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故监测老年人血脂水平及积极进行调脂治疗,对预防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对本社区中老年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筛查,统计不同性别血脂异常发生率。结果: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5.13%,男性TG异常、LDL-C异常、HDL-C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女性,而男性HDLC水平明显低于女性,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社区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高,尤其男性,需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各56例2型糖尿病伴和不伴胆石症患,发现2型糖尿病伴胆石症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降低,甘油三酯(TG),ApoA、ApoB明显增高,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无显变化。而且ISI与TG、ApoB与HDL-C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胆石症与ISI呈负相关。表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是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脂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分为冠脉再通组(n=42)和未通组(n=18),测定其发病后24h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冠脉再通组和未通组比较TC、LDL—C、HDL—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通组TG明显高于再通组(P〈0.05)。结论TG水平升高可能影响AMI患者静脉溶栓效果,而TC、LDL—C、HDL—C则对其无明显影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女性高血压人群血脂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对3607例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通过Logistic回归获得各类血脂水平对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率及95%可信区间(a)。结果调整各种混杂因素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TC/HDL—C)与缺血性卒中显著相关,OR分别为1.253(95%CI,1.039~1.512)和1.594(95%C1,1.267~2.006)。结论non-HDL和TC/HDL—C是女性高血压人群缺血性卒中独立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健康体检都包含血脂测定。全套血脂测定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项。根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液中含量的高低,高脂血症可简单分为三种类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3.
哪些人需要调脂治疗?多数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脂质代谢异常,其血脂谱常常表现为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常或者轻度增高,但小而密的LDL—C水平增高。不少老年患者,甚至中青年患者认为,血脂增高后只要饮食上适当注意即可。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是引起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纠正血脂异常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谱多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国产降血脂药血脂康以天然食用植物中提取红曲为原料,通过高科技合成,富含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血脂调节剂。我院于2004年12月~2006年10月应用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几年对“坏”胆固醇的强调,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达标很重要。其实.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饮食和运动同样都是血脂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只将目光放在LDL—C上而忽视了TG和HDL—C,  相似文献   

16.
苏先生查出糖尿病后,每年都要到医院查次血脂,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后来随着某些化验指标数值的变化,由每年查1次改为每年查2次,再后来发现血脂异常,用药物进行调脂治疗,检查次数就更加频繁了,每年可达4次或4次以上,  相似文献   

17.
血脂异常主要是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DL-C)降低为表现的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8.
杨舟  邓有辉 《内科》2008,3(5):727-728
血脂是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O)的总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都是形成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过低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较多的冠心病(CHD)患者血清TG并无明显增高,而表现为其他血脂或脂蛋白水平的异常。我们比较了TG/HDL-C比值水平与CHD的关系,分析该比值对CHD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人选5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0mg/d,18例);非诺贝特组(200mg/d,18例);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20rag/d+非诺贝特200mg/d,2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清TC、LDL-C、TG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HDL—C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以联合治疗组最为明显(P均〈0.05)。和辛伐他汀组相比,非诺贝特组TC和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TG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增高,CRP和ET水平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较辛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更显著(P均〈0.05),三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联合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改善ACS患者的血脂异常,其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较单药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血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时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 2 3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 ,与 4 4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结果 观察组的甘油三酯 (TG) (P <0 0 1)、总胆固醇 (TC) (P <0 0 5 )含量及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TG HDL C) ( P <0 0 5 )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LDL C HDL C) (P >0 0 5 )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血脂异常情况与非糖尿病患者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