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例一:李××,女,21岁,住院号66396。发热咽痛1天,注射青霉素及口服退热片(药名不详)后,发热更高,咽瘸加重,乃至吞咽,说话困难,于1965年6月16日入院。体检:体温39.5℃,咽部红肿,局部有脓性分泌物,下颌淋巴结肿大,皮肤有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心肺正常,肝大1厘米,质软,脾未扪及,苔薄白,脉浮数。血象检查:血红蛋白13.6克%,红细胞505万/立方毫米,血小板14万/立方毫米,白细胞700/立方毫米,中性12%。诊断:急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咽峡炎。中医诊为风热客肺,咽喉  相似文献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验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男,58岁,干部,住院号83—386。1982年7月份,自觉头晕、头痛,有时鼻衄及齿龈出血,头身困重,胸闷、纳少、腹部胀气不适。遂到××医院门诊治疗,经服用抗菌消炎西药,有所缓解。1983年3月上述诸症再度复发且加重,再就诊于××医院,药物治疗罔效。1983年10月初,患者前往武汉××医院检查治疗。骨髓穿刺检查报告:骨髓细胞增生,以红系增生为主,原始网状细胞易见,血液检查:血红蛋白20克%,红细胞70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7,000/立方毫米,粒细胞79%,血小板数84万/立方毫米,红细胞压积67%,网织红细胞计数5%,血比重1.074,血沉2毫米/小时。经邀教授会诊,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建议患者服用中药治疗。1983年10月14日,收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3.
病例介绍杨××,女,14岁。因头昏、心悸、全身乏力、精神差、贫血一年半,曾输血200毫升及长期服硫酸亚铁,治疗无明显效果,发热数日,于1977年12月20日入院。体检:体温37.6℃,发育正常,慢性病容,贫血外貌,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厘米、质软、无压病,脾未触及。胸部X线检查及胆囊造影均正常。化验检查:血红蛋白6.5克%,白细胞6800/立方毫米,嗜酸性粒细胞占8%,余正常。血小板16万/立方毫米,网织红细胞0.2%。骨髓检查:增生活跃,粒系统增生,占71%,其中嗜酸性粒细胞12%,  相似文献   

4.
杨××,男,13岁。于1982年6月2日初诊。患儿半年来,左腿胫骨疼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纳谷不旺,头昏且痛,神疲乏力,齿衄,鼻衄,逐日加重,双下肢并有少量出血点。曾住宜昌××医院治疗。血检:血红蛋白6 g%,红细胞214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7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15%,单核细胞2%,  相似文献   

5.
狐惑并发肠痈、痃癖姜××,(住院号28038),女、35岁,教员。该患口、舌、眼、外阴多处先后发生溃烂,已有三个月,曾诊断为“白塞氏病”。因西药过敏,于1982年7月24日来我院治疗,住院第六天,患者突然发热,体温达38.5℃,右下腹郎有局限性疼痛,少腹亦痛。查白细胞:24400/立方毫米,分叶:79%。外科会诊:诊断为白塞氏病合并急性  相似文献   

6.
陈××,女,66岁。患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已20余年,因患有血小板减少症,一直采取保守治疗。1991年5月30日右上腹疼痛,高烧39.4℃,呕吐不止,全身黄染,5月31日去××医院急诊,6月1日收住院。7月2日行胆囊摘除术(术前检查血小板5.7万/立方毫米,曾输血若干)。手术时发现胆囊破  相似文献   

7.
患儿马××,男,9个月,病历号43700,1963年11月22日初诊。因高烧喘憋2天,半日来喘促气急,哭闹,呕吐,面色青紫3小时许,于11月20日到×院就诊,留住观察。检查:体温37.6~40.3℃,心率144次/分,呼吸48次/分;血象;红细胞38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5900/立方毫米。11月21日仍嗜睡,面苍白,气喘加剧,肺部闻及中小湿罗音加重;肝大,右肋下6厘米,质中边钝;胸透:支气管肺炎,右下较重。诊断:  相似文献   

8.
病例一:王××,男,50岁。因发热持续不退,头痛逐渐加剧,检查发现脑电波中度异常,而于1980年11月27日住入南京市某医院内科。住院号:344694。入院时体温39℃,血白细胞总数11700/立方毫米,中性73%;血沉35毫米/小时;脑脊液压力290毫米水柱;双眼底视神经乳头稍红,诊为颅内高压症原因待查。经抗感染及脱水疗法治疗后,体温恢  相似文献   

9.
王××,23岁,工人,1986年5月19日入院。住院号:48322。患者于5月19日正常分娩一男婴。产后恶露中等,色黯红。当夜即开始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伴咳嗽。血象:白细胞7.8×10~9/L(7800/立方毫米),中性0.72(72%),淋巴0.28(28%)。妇产科给予复方感冒灵、链霉素治疗无效,又加青霉素治疗2天。体温仍呈弛张热型,最高40.2℃。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于5月24日转内科病区治疗。转诊时检查:体温:40.2℃,脉博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7/9.33kPa(110/70毫米汞  相似文献   

10.
蓄血证1例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女,40岁,已婚,太原××厂采购员。1971年11月9日初诊。会诊病例。患者于1971年10月20日突然发热恶寒,体温39℃左右,恶心呕吐2次,次日全腹疼痛加剧,来院急诊,经对症治疗,症状不减,于1971年10月22日住本院外科。入院查体:体温39℃,发育良好,神清,急性重病容,五官大致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腹部平坦无肠形,下腹部压痛明显,妇科做后穹窿穿刺未见异常。化验检查:血白细胞37450/立方毫米,中性79%。入院后经静脉点滴四环素、氯霉素,肌注  相似文献   

11.
王某,男,60岁.退休工人。住院号4090。1988年12月23日初诊。患者因小便闭塞不通,伴少腹胀痛2天入院。实验室检查:尿液:蛋白+,脓细胞++,上皮细胞0~2;血象:红细胞340万/立方毫米,血色素9.2克%,白细胞10,800/立方毫米,中性86%,淋巴细胞14%。西医诊断为前列  相似文献   

12.
卢××,男,36岁,东莞道■乡人,1984年9月7日初诊。患者于1983年6月,无明显诱因,恶寒发热如疟,在本县多间医院治疗三个半月,病情恶化,经某院诊断为“血液病”,送广州某医院治疗,一个月后热暂退出院。下面是该院出院小结摘要,……检查:白细胞3,870/立方毫米,红细胞280万/立方毫米,血沉25毫米/小时。B超示肝大2厘米,脾大3厘米,未见占位性病变。骨髓、肾功能、肝扫描、HBsAg、LEC、X线胸腹部平片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10月20日按“恶网”处理,用强的松、氢氧化铝凝胶,用药十天,热退。出院诊断: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病者出院后遵医嘱用药,初时颇安。1984年春节后停药,寒热复发。改服中药近百剂,仍未控制,形体日衰。  相似文献   

13.
荆××,女,84岁,家庭妇女,住院号84283。患者因脾胃虚弱,长期食欲不振,头昏目眩,耳鸣心悸,四肢浮肿,大小便失禁,1985年4月5日以昏迷状态入天水××医院住院治疗。血液检查:血红蛋白2.1克%,红细胞79万/立方毫米白细胞3,600/立方毫米。诊为营养不良继发贫血。当即输血400毫升,注射B_(12)等西药,病情未见好转,乃嘱其转院治疗,患者家属因其年事已高,遂出院回家改服中药治疗。4月15日初诊:患者昏迷不醒,意识模糊,当时由外地回来探望的子女亦不能辨认。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唐××,男,34岁,住院号9796。因右胁下及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并进行性加剧3日,于1980年6月14日急诊入院。患者伴见全身及巩膜明显黄染,发热,呕吐;莫菲氏征阳性;血白细胞25100/立方毫米,中性84%。诊断为;胆石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入院后予抗感染,输液,中西医结合排石治疗。次日于大便中排出泥沙样结石,但病情未获缓解反而加剧,随即中转手术,术中证实为胆石症,化脓性胆管  相似文献   

15.
小儿泄泻     
俞××,男,6个月。于1972年12月19日住院。家人代诉:患儿腹泻已十三天,近日腹泻加重。住院检查:神疲,皮肤弹力差,前囟凹陷,口唇干燥,营养差。血检:红血球321万/立方毫米,血色素60克%,白血球3200/立方毫米,中性38%,淋巴62%。诊断:①单纯性消化不良并脱水;②营养不良Ⅰ~Ⅱ。前后用过乳酶生,氯、新霉素,抗菌素,补液,葛根芩连汤加味等中西药物治疗,仍泻下无度,  相似文献   

16.
黄×,56岁,高乡?供销社职员。1983年8月,自觉疲乏溺少,晨起面肿而求医。疑为慢性肾炎。广服中西药物,未见效果。1984年2月,入某院留医。诊为尿毒症,治疗两月,病无进退,劝患者往广州作血液透析。因患者以年过半百,久治不愈,不愿跋涉转院,乃出院来我院门诊治疗。5月24日初诊:血液检查:白细胞9,400/立方毫米,红细胞205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7.2克%,非蛋白氮98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18容积%。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  相似文献   

17.
一、气血两虚,血不上荣致发眩晕刘××,男,45岁,农民。1976年5月16日入院。住院号:168306。患内痔十余年,继发贫血,入院后第三天经内痔注射法,痔已脱落。现症头眩皋,心悸,失眠,气短,自汗,乏力,食少,便结,脉芤,唇舌色淡,面黄肿,苔白滑,血红蛋白31%,红细胞194万/立方毫米,中医诊断为  相似文献   

18.
《新中医》1977,(1)
病例介绍何××,男,10岁,住广东省英德县城镇公社裕光大队。于1973年9月16日因下肢疮疡溃烂流水,全身浮肿,反复发作而入院。患孩在10个月前开始发烧,双下肢出现细小疮疡并溃烂,全身浮肿,曾往广州××医院检查,确诊为肾炎。入院前两天发烧,头  相似文献   

19.
窦××,男,24岁。因左下腹疼痛24小时,于1989年8月3日住入本院外科。病案号:14985。患者曾于1988年4月因鼻衄经301医院检查诊断为血友病(凝血因子Ⅷ缺乏)。外科检查:左侧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12×5厘米条索状肿物,边界不清,质硬,不活动。体温38.5℃。血小板计数为21.3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5.6克%。  相似文献   

20.
例一:高××,男,48岁,干部。因心悸胸闷9天,腹痛腹泻3天,于1981年5月9日入院。入院前9天突感心悸胸闷,心前区紧压感,心脏乱跳,时快时慢。三天前腹痛腹泻,解果酱色大便,每日6~7次。里急后重,出汗,心悸增剧,未经治疗。过去无类似发作。查体:体温36℃,脉搏71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发育营养良好。急性病容,神清合作,皮肤湿润,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界不大,心率89次/分,期前收缩30次/势,无病理性杂音,肺清。腹软,肝脾未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腱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红细胞428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13克%,白细胞8,000/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