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出血部位多于鼻中隔前端。下鼻道出血较少见,出血部位隐蔽,易被临床医生忽视,且前后鼻孔填塞无法直接压迫出血点,止血困难,故常反复出血,出血量大。我科2004年8月—2006年3月收治45例门诊外伤、前鼻镜检查未能窥见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直视下局部处理,临床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33例鼻腔后部出血病例,分别采用鼻腔后部填塞法,上颌动脉栓塞法和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法止血,结果鼻腔后部填塞法22例均制止了出血,但患者痛苦较大,并发症多,上颌动脉栓塞法,5例有4例成功制止出血,1例2周后再次出血,改用鼻腔后部填塞,制止了出血;鼻内镜下微波热凝,6例有5例成功制止出血,1例改用鼻腔后部填塞,制止了出血,提示,鼻腔后部填塞法仍是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术后两种鼻腔填塞材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纱条与凝胶止血膨胀海绵两种鼻腔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手术后的应用效果,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鼻内镜术后鼻内填塞止血材料.方法 对在我科住院的96例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或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患者56例,随机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纱条和凝胶止血膨胀海绵各填塞术腔28例,以及40例行鼻窦手术者,随机按上述方法各填塞20例.24-48h后取出鼻腔填塞物,观察两种填塞材料在不同鼻内镜手术中的操作难易度,术后患者鼻痛、头痛程度,鼻腔填塞后24h的出血量,鼻腔填塞材料取出时患者疼痛,判定疗效.结果 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纱条组,用于填塞鼻窦手术具有容易操作,止血效果确切,但鼻痛、头痛较明显,术后出血偏多;凝胶止血膨胀海绵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有容易操作,术后止血效果确切,鼻痛、头痛较轻,出血少.结论 两种鼻腔填塞材料中,四环素可的松纱条用于鼻窦术后填塞,具有容易操作,止血效果确切,价格低廉,但疼痛明显,出血偏多;凝胶止血膨胀海绵用于鼻腔术后填塞有容易操作,止血效果确切,痛苦小,出血少,但价格略昂贵. 相似文献
5.
肖元武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1):40-41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前鼻孔填塞凡士林短纱条治疗鼻腔后段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8例鼻腔后段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使用凡士林短纱条局部压迫止血。结果:出血部位于鼻中隔后段者15例,下鼻道后段者29例,中鼻道者4例。出血多为搏动性,全部病例1次治愈45例,2次治愈3例,随访1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精确定位出血点,并行凡士林短纱条局部压迫止血是治疗鼻腔后段出血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腔后份出血(PNE)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6例FN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表现为吐血及前鼻孔出血。鼻腔后份位置深在,普通额镜下明确出血部位6例;鼻内窥镜下明确出血部位40例。全部病例行技巧性前鼻孔填塞止血(ANP),出血完全控制42例(91.3%),出血减轻4例(8.7%),有效率达100%,对4例减轻者行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止血,均治愈。结论:对严重口吐血液表现的鼻出血患者,应首先考虑PNE,立即行鼻内窥镜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技巧性ANP为一简便有效止血方法,可首选,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责任血管,止血可靠。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有明确出血点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89例鼻内镜下能找到明确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进行射频治疗,观察治疗后鼻出血情况,治疗后是否复发。结果治愈164例,治愈率为86.8%。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是治疗有明确出血点鼻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谢锐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5,(3):279-28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内不同部位顽固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道顽固性出血(鼻道出血组)与鼻中隔顽固性出血(鼻中隔出血组)患者各100例,给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随访半年观察效果。结果鼻道出血组治愈率为67.00%、总有效率为92.00%,鼻中隔出血组治愈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98.00%,两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鼻道出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高于鼻中隔出血组的6.00%( P <0.05)。结论对鼻腔内不同部位顽固性出血采用鼻内镜下治疗均能快速止血,临床效果肯定、疗效无明显不同,治疗鼻中隔出血较鼻道内出血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鼻出血150例,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结果:一次性治愈140例,3个月内再出血10例,再次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后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鼻内窥镜术后应用鼻窦炎口服液冲洗鼻腔,对鼻黏膜纤毛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30例接受FESS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分A、B、C三组用不同方法处理,对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取上颌窦口周围黏膜进行电镜观察,另取2例作为健康对照。结果:术前各组黏膜上皮纤毛脱落,排列紊乱,间质水肿,可见中性粒细胞及杯状细胞。线粒体减少,明显肿胀,出现空泡。纤毛融合,微管结构异常;术后A、B组纤毛排列较整齐,粗细亦均匀,方向较一致,且纤毛丰富、密集,“9+2”微管结构清晰,线粒体狭长致密,与健康对照组结构无明显差异;术后C组可见纤毛数量明显增多,排列尚整齐,方向欠统一,并可见大量短纤毛,线粒体仍肿胀,仍可见病理性改变。结论:鼻内镜手术后应用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能促进鼻黏膜纤毛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006年间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病例264例。结果:术后复诊1~3个月,全部病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具有视野清晰、不受手术深度限制、操作准确等优点,大大降低了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常常作为鼻内窥镜其它手术的同期前置手术,已成为鼻内窥镜手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腔、鼻咽部不同细胞(B细胞、T细胞、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生存率的相关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33例鼻腔、鼻咽部NHL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率,比较不同细胞来源、部位、治疗方案、临床分期等的生存率差异.结果 本组资料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以40~60岁为主(51.5%),以NK/T细胞最多见(16例,48.5%),伴B症状者13例(39.4%),被误诊者9例(27.3%),两次及以上活检明确诊断者9例(27.3%).原发部位为鼻咽部7例(21.2%),鼻腔26例(78.8%).根据Ann Arbor分期,Ⅰ/ⅡE期24例(72.7%),Ⅲ/ⅣE期9例(27.3%).全组估计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原发部位(P=0.007)、患者年龄(P=0.031)与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是鼻腔、鼻咽部NHL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8).不同细胞来源、治疗方案、B症状有无、Ann Arbor分期、误诊活检等分组比较,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3例行放化疗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综合治疗患者,截止到末次随访时间均存活.结论 NHL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于40~60岁,以NK/T细胞来源为主,预后较差;原发部位为鼻咽部者生存预后较原发于鼻腔者可能更差;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能值得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鼻侧切手术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疗效,比较3种手术的适用范围。方法:将141例NIP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的方式,分为鼻内镜组、鼻侧切组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分析3种手术的疗效,并随访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鼻内镜组、鼻侧切组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内,鼻内镜组5例患者失访,鼻侧切组7例失访,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3例失访;3组患者不同Krouse分期下的Ⅰ型、Ⅱ型、Ⅳ型总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Krouse Ⅲ型患者的复发率与鼻内镜组及鼻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Krouse分期下的Ⅰ型、Ⅱ型、Ⅳ型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鼻内镜组及鼻侧切组患者的Krouse分期下Ⅲ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NIP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对于Krouse分期Ⅰ~Ⅱ期的患者更适合;对于Krouse分期Ⅲ期的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对Krouse分期Ⅳ期的患者上述3种手术疗效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新的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径路。方法:采用前庭径路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治疗鼻息肉,囊肿,慢性化脓性鼻窦炎40例坏死性,46侧变窦腔。结果:随访6个月 ̄2年,46侧病变治愈38便,好转8例,有效率10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本术式可作为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一种新的手术进程,具有术野清晰,明视下操作方便,去除病变彻底,有利于恢复鼻窦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发生于鼻腔鼻窦晚期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07年2月~2016年5月入住我院的21例晚期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临床分期、病理、治疗方法、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预后等,并结合文献进行诊疗特征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实体型占比小于30%的有10例(47.6%),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100%、71%,实体型占比大于等于30%的有11例(52.4%),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40%、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且实体型占比大于等于30%的患者预后较差.Log-rank检验及全变量模型下协变量的生存曲线表明病理分型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T3期预后略优于T4期,源发于上颌窦略优于蝶窦,手术及放化疗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手术及单纯放化疗.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病程与预后关系密切(P=0.045、0.028).结论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发病率较低,症状表现无特异性,部分患者病程较长,多发鼻窦内,尤其是上颌窦,早期诊断较困难,等到就诊时多为晚期.晚期患者以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为主.病理分型、病程、发病部位、分期、治疗方式、周围神经侵袭,手术切缘阳性,术后放疗剂量不足60 Gy可能是影响晚期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鼻内镜局麻手术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选取我科择期行鼻内镜局麻手术患者280例,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按需镇痛,研究组实施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两组均实施局部麻醉.研究组在鼻腔局部麻醉基础上术前30 min、术后8h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 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对照组术前常规局部麻醉,并在相同时间点静脉推注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两组对VAS评分<4分的患者实施非药物处理,无效或VAS评分≥4分的患者予肌注盐酸曲马多100 mg补救镇痛.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时点VAS评分、辅助曲马多镇痛的例数及术后不适情况、出血量、睡眠时间和镇痛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鼻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中及术后2、4、8、16、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术后48 h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4、48 h夜间睡眠时间及镇痛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不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1个月鼻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鼻内镜局麻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睡眠及不适症状,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病理学分型诊断偏差的原因。方法235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标本,行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学分型诊断并对积液里常见的转移癌(肺腺癌、肺鳞癌、肺小细胞未分化癌、卵巢腺癌、胃癌、乳腺癌)进行癌细胞总量等14项细胞形态学指标观察。结果①细胞学分型与病理学分型不符情况:5例中、低分化鳞癌和1例大细胞未分化癌细胞学误诊为腺癌,5例可疑癌胸水及4例可疑癌腹水由于涂片中恶性细胞数量少或癌细胞不典型而未能分型诊断。②不同原发部位及不同病理类型来源的癌细胞在积液涂片各有一些特点:卵巢癌细胞数量较多且以大细胞群存在(占86.11%),肺腺癌、肺小细胞未分化癌及乳腺癌以中、小细胞群为多见;胃癌有表现为单个散在细胞(44.83%),部分病例有成群或成团(55.17%);肺鳞癌多以单个散在为主。结论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及观察指标能较好地鉴别各种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为临床确诊原发恶性肿瘤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