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不见面的老乡程×经商路过本地,顺便来看望我。一见面就对中医赞不绝口,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位老乡哪一根神经被触动,竟然对中医这么感兴趣。我早就知道他以前有病是从来不找中医诊治的,一是因为觉得煎剂味苦,难以下咽;二是因为对中医能治好病半信半疑。我仔细听了半天,才知道是中医治好了他父亲多年不愈的腹泻,才使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相似文献   

2.
贾妮 《大家健康》2010,(5):29-29
这天,我陪老婆到一家盲人中医按摩店按摩。 听到我们的声音,有一个男人来开门,他也是这家店的按摩师。进入这个家庭式按摩店,我看到客厅里除了两张按摩床外,仅有一张吃饭用的矮方桌,上面的物件摆放得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3.
一节公开课     
<正>老同事来串门,笑眯眯地对我说:我给你带来个稀罕物,猜猜是什么?哦,原来是一页《祝福》公开课的教学提纲。我说,有什么用,值得保存它30多年?他说,奇文,谁见过?你看你看,你的教学重点:感染与熏陶;板书设计:死……看着这个油印的发黄字片,我想起来了那节课。《祝福》那样的经典教材,一般会选择分析课类型。而我一向重视文学作品本身固有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因此要突出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从中感受祥林嫂的悲  相似文献   

4.
回忆肖龙友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的祖父肖龙友先生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的一生为发展中医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曾有“北方肖龙友,南方陆渊雷”之说。我从小生活在祖父身边整整二十年,他慈祥的面容,刚直不阿的性格,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深深感到他是一位不平凡的中医大师。这篇文章仅仅是我亲自的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高考后,录取前,我又一次捧读《四圣心源》,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本医书,它让我懂得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使我知道了多少人为此奋斗终生,也很难暇满。正因如此,中医才吸引我坚定宿愿,立志将它作为终身事业的起点。1初识一代医宗黄元御《四圣心源》的作者黄元御,虽只有53岁世寿,但他留下的十多种百余卷中医巨著和学术思想,却永世流传。他曾为乾隆皇帝的御医,并授亲书之  相似文献   

6.
<正>杨济生(1896~1975年),山东观城县人。出身于中医祖传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熟读医药学经典著作,并谙熟中医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先生18岁时,已在中医界崭露头角,临诊每起沉疴,求治者日逾百人,曾先后悬壶于湖北、四川、北京等地。先生学术造诣极深,临床经验丰富,我有幸曾师从杨老十余载。本文主要就杨老对中风病发病机理学术思想加以探讨。中风又名“卒中”,是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误言不利。或未经昏倒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其包括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和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疾病。  相似文献   

7.
家庭秘密Nick是我的一位病人,有好几年没看见他了。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们正准备离开去度周末,Nick来到了诊所。他说:“医生,能耽误点儿时间给我看一下病吗?”他看上去十分烦躁不安,我说:“当然,进来吧。”他走进我的办公室,我随手把门关上了,Nick哭了。我只见过女士因为这种或  相似文献   

8.
人生境界     
<正>人生在世上,有一个思想道德境界高低的问题,你可曾想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在家中是怎样的人,关系着他到社会上也是怎样的人。因此,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在家中除了亲情、爱情,也要有友情;除了家规、家风,也要讲民主、讲尊重。袁隆平高中毕业时,父亲希望他考名牌大学,读数理化。他却决定学农。开明民主的父母尊重他的选择,父勉励道:"俗说望子成‘龙’,我是望子成‘农’了。好在我袁家先祖世代务农,但愿你这个农民与祖先不同,能超越祖辈,做新型农民。"果然,袁隆平上大学后主修遗传育种学,奠定了  相似文献   

9.
俞樾废止中医思想根源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俞樾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曾自学中医,但他又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提出废除中医的人,从俞樾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入手,可以发现家庭的不幸和时代的影响均有助解释他对中医前后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培训班上 ,我详细介绍了家庭问题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并举了一个病例进行讨论。这时 ,下面有一位外科主任坐不住了 ,他走上来 ,拿走了我的话筒。他说 :“老师 ,如果要说家庭是如何影响个人健康的 ,那我替您来说 ,因为我最有体会 ,我在家里地位很低 ,妻子、丈母娘、小舅子联合起来对付我一个人 ,打又打不过 ,骂又骂不过 ,给我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所以 ,我现在有高血压和冠心病。而且 ,还无法摆脱这种局面 ,有时真有点痛不欲生的感觉。老师 ,请您告诉我 ,我应该怎么办 ?”我说 :“晚上你到我房里来 ,我得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然后再告诉…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怎样步入堂室1940年11月30日,我出生于江阴县马镇乡。父亲惠之公,擅长中医儿科,师承上海儿科名家单养和,私人挂牌开业,在当地颇有名望。伯父在上海是个名气不大的老中医。舅舅许履和,后来成了我的指导老师,我一直敬称他为“许老”。许老所学系祖传中医外科,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中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溶石丸的发明就是我在反复研究中医古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50余年行医经验研制而成,目前已经有了数例成功治愈的案例。"近日,记者在湖北公安采访了从事中医工作50多年的老大夫黄界。谈到他的这项发明,  相似文献   

13.
那天,少刚经理来找我,哭丧着脸说:“老兄,救救我吧,我的家庭又出现了危机,弄不好,可就全完了。” 这位少刚经理可算得上风云人物,刚过三十岁已经是某合资公司的总经理了。在事业上,可谓财运亨通;然而在婚恋、家庭、生活上,却十分背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塌糊涂”。他已结婚三次,离婚两次,都是女方主动提出的。这不,第三个已经箭在弦上,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又要飞走了。 对于少刚经理生活的奥秘,很少有人知道,因为他有一绝招,就是好说好散,只要为其保密,你提出来,我就同意,你要什么都答应,两个前妻就是这样散伙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有很多人自称是吃货,但若论吃的明白的人也并不多。北宋时代大文豪苏东坡吃菜很讲究,他算能吃明白的人物。我的古文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苏东坡家请了一位手艺高超的老厨师,做出的菜肴,味道鲜美,样式新颖,因长期受苏东坡文化熏陶,竟能背诵许多古诗。一天苏东坡交给老厨师二两银子,嘱咐说:"你用这二两银子去买些菜,然后给我做一顿合乎诗意的美餐,既要合乎诗意  相似文献   

15.
英达 《大家健康》2011,(4):49-49
活跃的慢肾儿 小刘是我的病人,近一个多月来,一直在我这里看慢性前列腺炎,经过我给他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调理,他的症状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一天,他突然对我讲起,他四岁的儿子患慢性肾炎已经半年多,一直在某儿童医院治疗,每个星期都要去一次医院,又是看中医,又是看西医,把他搞得又累又烦,问我能否帮忙看一看;  相似文献   

16.
有位读者写信给我说,他结婚已有数年,现又添一宝贝儿子,家庭十分幸福、美满。可是,近来他感到家庭生活似乎笼罩着一层阴影。那就是夫妻性生活不协调,妻子已开始厌恶性生活,有时候夫妇俩还为此事发生口角、不愉快。这位读者希望我能为他妻子找出问题的症结并给予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位有5年婚龄的女人,拥有一个富足美满的家庭,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一个事业有成的丈夫。丈夫大我2岁,有着和我同样的大本学历。当年初次见到他时,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被他牵走了。他身高1.80米,体形特别匀称,走起路来轻快敏捷,有种说不出的优雅与高贵。当时我就想,今生若能嫁给此君,我愿足矣!而他似乎也迷上了我的性感、美丽和温柔。半年之后,我们如愿以偿地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前几年,我感觉特别的幸福。丈夫是那种很细心,很儒雅的男人。比如一到冬天,我就特别易患感冒,每天晚上他都叮嘱我用热水泡脚。在夫妻性生活上,他也是…  相似文献   

18.
在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麓的女娲山下有一个叫马鞍铺的小铺子,有一名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医师,他就是今天我所要介绍的吴风平医师。据吴氏家谱记载,其祖宗八代都是身怀绝技、名响八方的中医,吴风平的曾祖父吴柱昭  相似文献   

19.
我与针灸     
我的父亲是内科医师,母亲是妇产科医师,我自己也学习了医学。我所接触的以及在医学校里所学习的,都是“西医”,因此认为西医是科学的,而对于我所认为不科学的“中医”,在思想上就轻视它。记得在我作孩童时,邻居中有一位长胡子的中医,穿着长袍马褂,嘴啣着金针,闭着眼睛按脉等等。这些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并且以他这种形像代表了所有的中医。对中医的以针灸治病,我以为是精神安慰,按脉是猜想,就连大部分的草药也给否认了,我根本就不了解中医,可是批判起来,倒是满有道理。解放后我还是存在着这种思想。1950年全国卫生会议后,有大批青年及老年的中医到医学院校来进修,我想这次他们中医可以得到改造了。直到1954年7月,党向我们再一次提出“学习中医”的号召,才使我重视起来,好奇地翻阅了一些中国医书。当学习苏联巴甫洛夫学说时,“兴奋,  相似文献   

20.
面对报纸上那特大字号的黑色标题 :《一百年后还会有中医吗》、《病入膏肓的中医 ,病根在哪里 ?》、《中医药院校还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吗 ?》、《中医还有药可医吗 ?》 ,我心情沉重 ,一片茫然。此时 ,夜色沉沉 ,冷雨敲窗 ,更让我心绪难平。焦树德、邓铁涛说 :“几十年来 ,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 ;张灿糹说 :“我们是一代完人 ,也就是说 :我们是一代完蛋的人” ;干祖望说 :“中医不认识中医” ;李今庸哀叹今日之中医教育说 :“吾人生性太愚钝 ,发展中医愧无能。卅年教学工作苦 ,培养自己掘墓人”。这几位是闻名全国的中医专家、学者 ,读到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