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栏多动症与感觉统合失调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ADHD)的关系。「方法」对太原市城区1667名学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失调和ADHD方面的心理卫生调查。「结果」感觉统合失调儿童ADHD发生率(7.67%)明显高于无感觉统合失调儿童(0.67%);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儿童ADHD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4.58%);学习成绩越差的ADHD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越严重。「结论」  相似文献   

2.
感觉统合训练10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对本地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训练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比较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在训练前后有行为问题的例数变化,感觉统合和行为问题评分的均数改变,并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训练后患儿感觉统合失调和行为问题评分均有明显好转,显效率分别为87.2%~97.4%和71.4%~93.3%。【结论】该训练方法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行为以及注意力问题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儿童行为发育偏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行为发育的偏离有无改善作用。[方法]对感觉统合失调的67例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采用《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和《Cpnners儿童行为父母用症状问卷》评定训练前后的效果。[结果]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及行为问题,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其有效率分别为80.7%~91.67%和75.4%。[结论]感觉统合训练不仅能改善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同时,也是矫正其行为发育偏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日照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形成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以日照市城区565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及家长问卷进行评估和调查。结果日照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20.70%;男女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感觉统合失调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行为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感觉统合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及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合肥市565名智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及严重失调率分别为31.5%、14.5%,男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显高于女童。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各个行为因子的发生率均高于无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尤其以学习问题最为突出。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50例感觉统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阐明感觉统合治疗对本地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50例感觉 统合失调患儿在治疗前后的例数变化,感觉统合和行为问题评分的均数改变,并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论」该治疗方法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行为以及注意力问题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症与感觉统合失调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ADHD)的关系.[方法]对太原市城区1667名学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失调和ADHD方面的心理卫生调查.[结果]感觉统合失调儿童ADHD发生率(7.67%)明显高于无感觉统合失调儿童(0.67%);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儿童ADHD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4.58%);学习成绩越差的ADHD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越严重.[结论]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ADHD密切相关,这为儿童ADHD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气质的关系。方法:从太原市某幼儿园的257名学龄前儿童中随机抽取90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能力和气质的评定。结果: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气质类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在轻度失调儿童中,难养型所占比例最大;重度失调儿童则以启动缓慢型和难养型所占比例较大。启动缓慢型感觉统合失调以前庭失衡为主,难养型以触觉过分防御为突出表现,易养型则表现在前庭失衡和本体感不良方面。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在规律性、情绪本质方面的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反应强度则显著高于正常儿童。情绪本质、反应阈、反应强度和趋避性四个维度是影响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气质特点有关,应针对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抚养和教育方式,预防感觉统合失调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对学习和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 探讨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方法 ] 对上海市 6个区 1731名学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失调 ,学习成绩和有关行为调查。  [结果 ]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对学习和行为有显著影响。  [结论 ] 促进感觉统合能力的完善对发展和改善儿童学习及行为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辽河油田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状况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儿童感觉统合检测(家长用)及作者自行设计的儿童情况调查量表对辽河油田兴隆台地区1714名小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该地区儿童感觉统合轻、中/重度失调率分别为20.13%和7.06%;男童较女童略高,学习成绩差者明显高于成绩优良者,且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越高。【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与性别、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干预治疗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结果 对就诊的198 例主诉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挑食、动作不协调、性格孤僻等表现的儿童,使用瑞氏检查表检查,发现男孩明显多于女孩,男女比例为2.5:1,年龄多在6-10岁,在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中中重度感觉统合失调比例最多。结论 采用感觉统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选择成都市5所小学1679名8~1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及Rutter儿章行为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28.83%,行为问题发生率29.50%,男女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统合失调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高于感觉统合能力正常组(P〈0.05)。结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关系密切,早期发现及时矫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利于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与气质类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状况及其与气质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感觉发展核对表、儿童气质量表等问卷对264名3-6岁幼儿进行调查。结果: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为36.74%,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感统失调的各维度中,以前庭和双脑分化失常、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最为突出,发生率分别为25.00%、22.22%。感觉统合失调组儿童与正常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感觉统合失调组儿童中以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为多。感觉统合失调组儿童在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5个气质维度的得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幼儿气质类型影响其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应采取适合幼儿气质特点的教育方法,预防与干预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和孕产期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标准化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北京市海淀区7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 结果 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6.4%,男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1.8%,女童为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生育年龄≤22岁,孕期暴露于职业有害因素、孕期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分娩时有异常情况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危险因素. 结论 适龄生育、孕期避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加强孕妇心理支持、预防分娩时可能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可降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障碍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海燕  静进 《中国学校卫生》1998,19(5):381-382
目的:探讨感觉统会失调与学习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及学业成绩对广州市城区1622名智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及学习障碍儿童筛出率分别为12.95%和9.74%,其中学习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非学习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主要影响儿重社会行为、语言能力和学业成绩。结论:感觉统合失调所表现的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和前庭失衡,可能是引发儿童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与各科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各项感觉统合失调与各科学业成绩的关系,以期为不同科目的差生提供相应感觉统合训练方面的指导。方法: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对合肥市某所小学933名智力正常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失调评定,由任课教师把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六门课成绩按照P20、P80界值分为优秀、中等和差等三个等级,对两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34.7%,男孩失调率为42.3%,明显高于女孩的28.8%P<0.0001);六门课程成绩差等生中总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成绩优秀的学生(P<0.01),不同的课程差生中四顶感觉统合失调率不同。结论:不同方面的感觉统合失调可能是引发不同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因素,老年、家长应关注这些孩子相应方面的感觉统合训练,以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7.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和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晓莉  姜峰  任丽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25-1327
目的:调查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探讨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问题和学习不良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太原市某小学427名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行为问题及学习成绩的调查。结果: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40.75%,以前庭失衡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的发生率较高,感觉统合失调有性别差异,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不显著。行为问题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明显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与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学习成绩差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中等水平以上儿童。结论: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对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讨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因素,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及“儿童生长发育史问卷”对广州市1622名智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感觉统合的严重失调率为12.94%,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孕期家庭内部压力大,经济状况差,母亲饮酒和咖啡及孕早期情绪不良;胎位不正,脐带绕颈和新生儿黄疸;婴儿期营养不良,行为退缩及未经过爬行,家长对子妇溺爱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长沙市城区6~7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长沙市 6~7 岁正常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情况,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和常模及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长沙市3 所普通小学471 例正常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3503% ,其中男∶女为175∶1。无论轻、中、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均以大肌肉及平衡功能失调最为多见。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方法、生活环境对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有一定影响。长沙市6~7 岁正常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高于台湾,其原因除与儿童本身感觉统合功能发育状况有关外,与家长的综合素质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日照市565名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日照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形成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以日照市城区565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及家长问卷进行评估和调查。结果日照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20.70%;男女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感觉统合失调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