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长发育阶段的年轻恒前牙受外伤撞击后易导致牙脱位。对于外伤脱位牙如能及时实行再植术,无疑将解除患者因失牙而导致的一系列痛苦。作者于近年工作中,对因外伤所致的脱位牙再植术在原基础上做了改进,尤其是术后采用了全牙弓垫固定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12颗患牙,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6~16岁。患牙部位:上中切牙5例,上侧切牙3例;下中切牙2例,下侧切牙2例。牙体均完整,无断根现象。2治疗方法将脱位牙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在局麻下清除牙槽窝内凝血块及异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将脱位牙…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牙齿发生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影响牙再植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再植的时间。如何防止外伤性脱位牙齿的干燥,尽可能争取即刻无创再植,尽量保留和不损伤牙周膜是治疗关键,尤其在牙齿脱位的急诊处理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998-2002年笔者为26例患者的46个外伤性牙齿脱位进行了即刻再植术,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对脱位牙的急诊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前牙位于颌面部牙弓的前部,在颌面创伤中,前牙容易受到损伤,引起牙脱位、根折等伤害,其治疗以尽力保存牙齿为原则,我科自2004年来对15例前牙外伤患者使用片断弓技术固定脱位牙,临床疗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牙外伤脱位的再植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0例前牙外伤脱位患者进行再植治疗。结果:0例患者都感觉良好,术后2~3d出现牙龈轻度红肿,咬合痛,5d疼痛减轻,7d后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在1~4年的临床观察后,10例11颗牙,成功10颗牙,成功率约90.90%;失败1颗牙,失败率约9.10%。结论:前牙外伤脱位再植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离体牙离体时间短、保存条件好、相应的牙髓治疗、可靠的固定及调牙合是再植牙预后的关键因素,口腔卫生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上前牙脱位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外伤性上前牙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受伤类型,治疗方法,评估l晦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彻底根面处理和根管治疗,可显著提高离体牙再植术成功率。结论湿性保存、尽量保护根面牙周膜、良好固定、预防感染、减轻咬合创伤和必要时行根管治疗是影响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性脱位牙再植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创伤性脱位牙再植的成功率.方法:对24例36颗创伤性脱位牙患者行再植治疗,随访1~2年.结果:25颗成功,6颗有效,5颗失败,有效率69.4%.不同治疗时间、不同保存方式之间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脱位牙再植效果与就诊时间、保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脱位牙再植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其成功的因素。方法:对临床上资料完整的65个外伤脱位牙进行再植,并进行跟踪随诊,做疗效评价与分析。结果:就诊时约在伤后0.3—0.5h,牙再植术的成功率为93.8%,其中完全成功率41.5%,基本成功52.3%,失败6.15%。影响因素包括就诊时间,脱位牙保存状态,患者年龄及复位固定的合创伤等。结论:就诊时间越短,患者年龄越年轻,患牙湿保存,完全无合创伤,临床再植可能性越大,合创伤是造成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方丝弓矫治技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类错畸形的矫治 ,笔者自 1 996年 3月— 2 0 0 1年 1 0月 ,将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外伤的前牙 ,包括Ⅱ度以上的松动牙以及脱位需再植的牙 ,代替了传统单颌夹板固定牙的方法。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2 0例 ,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7~ 1 5岁 ,平均 1 1 .2岁。共 2 9颗牙 ,其中 2 2颗为松动Ⅱ~Ⅲ度的松动牙 ,7颗为脱位牙。松动牙 :中切牙 1 5颗 ,侧切牙 5颗 ,尖牙 2颗。脱位牙 :中切牙 4颗 ,侧切牙 2颗 ,尖牙 1颗。1 2 治疗方法1 2 1 牙周处理 :常规外伤处理松动牙、脱位牙及牙周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畸导致恒前牙严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接诊正畸导致恒前牙脱位患者8例,共16颗脱位牙采用手术取出异物、镍钛摇椅弓丝、托槽固定矫治术进行补救治疗。结果采用金属托槽、镍钛弓丝固定的8例患者中,固定的总牙齿数是16颗,复位全部成功,五年后随访,牙髓活力,牙周附着正常。结论对于正畸导致恒前牙脱位采用手术取出异物,镍钛弓丝、托槽固定矫治脱位牙效果好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前牙位于颌面部牙弓的前部,在颌面创伤中,前牙容易受到损伤,引起牙脱位、根折等伤害,其治疗以尽力保存牙齿为原则,我科自2004年来对15例前牙外伤患者使用片断弓技术固定脱位牙,临床疗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82颗不同类型的脱位牙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2颗再植牙经1~3年观察,成功71颗,占86.58%;另有11颗由于根尖大面积阴影,牙体松动,被拔除,占13.42%。结论根管治疗是脱位牙治疗的重要手段,早期根管治疗可预防或减少脱位牙牙根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伤性脱位前牙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1颗不同类型的脱位前牙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脱位牙的根管治疗率为70.4%,其中部分脱位牙68.0%,完全脱位牙76.2%;脱位牙的牙根吸收率为45.1%,其中根管治疗前39.4%,根管治疗后5.7%。结论:根管治疗是脱位牙治疗的重要手段,早期根管治疗可预防或减少脱位牙牙根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许多外伤造成的脱位牙由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由于方法及医疗水平限制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前牙缺失,影响美观、发音,同时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苦恼.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固定矫治技术在外伤脱位牙即刻再植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年轻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方法:通过对62颗脱位牙的常规处理,植入,复位围定,随访观察。结果:再植成功率82%。结论:脱位时间越短,合理保存的,牙根尖孔开放的,牙周、牙槽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 6 6例 84颗牙外伤性脱位实施复位及牙再植术 1~ 5年的临床观察 ,疗效良好 ,现将有关治疗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男 5 0例 ,女 16例 ;年龄最大 4 4岁 ,最小 8岁 ,平均 14岁。受伤原因均为外伤 (跌伤、撞伤、拳击伤 ) ,其中以跌伤最多。脱位中切牙 5 2颗 ,侧切牙 2 6颗 ,尖牙 6颗。脱位类型 :移位 36颗 ,半脱位 2 0颗 ,嵌入性脱位14颗 ,全脱位 16颗。就诊时间 :0 .5~ 4 8小时。2 临床处理材料 :口腔专用结扎钢丝、釉质粘合剂。根据患牙脱位情况及脱位时间进行不同处理。2 .1 部分脱位 :不管脱位时间长短 ,不论是移位、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恒前牙因外伤性完全脱位后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20例30颗脱位牙的常规局部处理,植入复位,牙弓夹板固定,按时复诊观察。结果:在15min-2h内进行再植,成功及有效率可达86.7%,4颗牙1年半后脱落因离体时间长且牙槽骨有轻微骨折的。结论:脱位牙时间越短,牙槽骨无骨折且湿性保存的牙根尖孔尚未发育完成的,牙再植成功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牙齿受到不同类型的机械力的作用会造成不同类型的损伤,间接低速强大的外力易使牙周组织损伤发生牙脱位;高速外力易使牙体发生冠折、根折,冠根联合折。笔者用钛丝根充后再植法治疗80例外伤牙收到满意效果,浅谈如下。1一般资料80例外伤牙均为前牙,其中中切牙35例,侧切牙17例,尖牙28例。年龄分布:青少年患者72例,老年患者8例。2适应证的选择外伤后根折,冠根联合折邻牙有良好固位者为本法适应证。3操作方法3.1首先将患牙连同牙根拔除,碘仿纱条填塞拔牙窝,咬纱布卷止血,嘱患者次日复诊。3.2患牙制备:首先清除牙体表面结石及污物…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对外伤脱位牙的处理通常采用牙再植术保存患牙。作者近年对15例32颗外伤脱位牙施行再植术,现对其加以临床分析。1材料和方法1.1临床病例15例32颗脱位牙,其中上前牙25颗,下前牙7颗。男12例,女3例,年龄15~35岁。脱位时间1~32小时,其中第一组1~4小时的12颗,第二组4~8小时的15颗,第三组8~32小时的5颗。  相似文献   

19.
肩锁关节骨折脱位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术式较多,疗效各异,出现术后再脱位或内固定取出后再脱位的患者不少,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共对14例术后或拆除内固定后再脱位的患者和8例首次肩锁骨折脱位手术患者实施了钩钢板加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20.
恒切牙由于其生理位置,常因外伤而撕脱,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极大创伤。因此脱落后的恒切牙再植术,引起口腔医学界的重视并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目前主要采用撕脱牙齿根管治疗后进行再植术,而对于与脱位牙齿保留牙髓立即再植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尚未见报道。我们对1985年以来采取两种再植方法的26例共31颗再植牙进行了追踪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人来源为1985年以来我们接诊的门诊病人共2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41岁,平均年龄15.2岁、牙齿脱位时间最短4分钟,最长65分钟,平均牙齿脱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