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国产胶体金法快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其与ELISA的一致性。方法使用2个厂家生产的胶体金法试纸条及1个厂家生产的ELISA试剂检测600份标本的HBsAg,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个生产厂家的胶体金法检测的阴、阳性结果与ELISA法总的一致性分别为96.5%和97.3%。阳性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86.7%和89.4%。阳性标本的S/C在10以下时,2种国产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ELISA一致性均为0.0%。阴性标本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均大于100.0%。结论依据两法检测结果总的一致性较高而在临床推广使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不合适。医疗机构应选择敏感性较强的试剂进行HBsAg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
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后肝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乙肝病毒(HBV)是世界范围内急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全球超过3.5亿的慢性HBV感染者,我国HBsAg携带者约1.2亿.在HBV感染导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中,以肝硬化对病人及社会带来的危害最为明显[1].然而,HBV感染者众多,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者却只是小部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3.
乙肝病毒(HBV)是世界范围内急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全球超过3.5亿的慢性HBV感染者.我国HBsAg携带者约1.2亿。在HBV感染导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中.以肝硬化对病人及社会带来的危害最为明显。然而。HBV感染者众多。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者却只是小部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在HBV感染中,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疾病表型一致率、血清学模式相同率显著高于双卵孪生子以及普通人群.加之人们熟知的家庭聚积现象、性别差异、种族差异.都指向遗传因素在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目前认为HBV的不同基因型与宿主的肝脏病理状态有关.但宿主的免疫应答状态决定患者不同的临床状态(从无症状携带到重型肝炎)已是公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5.
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方法:对1 020例血清标本同时通过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特异性接近,但是灵敏度逊于酶联法。结论:酶联合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抗原的测定都是可靠准确的方法,完全适用于临床,但是各有特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简便快捷,无须特殊设备,适合大批量的体检、急诊等,酶联合免疫法技术可靠,历史悠久,成本低廉,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造釉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酶标免疫技术对造釉细胞瘤的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LSAB法对 14例造釉细胞瘤免疫标单 (多 )克隆抗体联合标记。共计 4类 12项。即上皮性 3项、间叶型 3项、神经源性 3项、激素类 3项。结果发现 :在立方或柱状上皮中的阳性率EMA5 7%、α1 -AT10 0 %、S -10 0 10 0 %、NSE71%、激素类均为 10 0 %。在星网状细胞中的阳性率VI71%、NSE71%、激素类均为 10 0 %。反应强度激素类及NSE较强 ,其它次之 ,上皮性最弱。结论 :1 对此瘤来源提出新看法 ,2 此瘤对激素有较强依赖性 ,3 对诊断低分化肿瘤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量与胆碱酯酶(ChE)活性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78例确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男48倒,女30例)和80名健康查体者,同时检测其乙肝表面抗原的量和胆碱酯酶活性.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量的增大,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明显降低,相关系数-0.086.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受病毒刺激后肝脏合成胆碱酯酶能力明显增强,随着表面抗原量的增多又逐渐下降,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9.
1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疾病,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衰竭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健康.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最直接的病毒复制指标,临床可将其作为监测评估乙肝病毒的一个重要指标依据,但受实验室要求严格限制,不能快速检测,影响临床疾病诊断.随着临床研究深入,临床研究发现HBsAg水... 相似文献
11.
ELISA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是当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 g)是乙肝的感染指标之一,因此,HBsA g的检查往往是体检的项目之一,对乙肝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夹心法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 ICA)对2 879例体检者血清进行了HBsA g检测,将两法作了比较,并对一些实验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 879例体检者,年龄14~70 y;40例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5~75 y。1.2试剂与仪器HBsA g EL ISA试剂盒(上海实业科华公司);HBsA g试纸条(北京蓝十字生物… 相似文献
12.
酶免法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已在各医院得到普遍开展,成为乙型肝炎确诊的重要手段、某些职业准入的必检项目。我军在兵员征集、学院入学、军官和士官选任都要求乙肝表面抗原必须合格。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时常有假性结果出现,造成误诊。因此,总结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影响因素,保证质量控制,避免结果错报显得非常重要。现将这方面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门脉性肝硬化是一种影响全身性的慢性疾患,腹水的产生表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中医属“臌胀”范畴,笔者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疗7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6年3月~1999年6月收治73例,其中男57例,女16例。年龄14~74岁,平均48岁。病程半年~4年。诊断标准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标准〔1〕。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32例,长期饮酒11例,无明显病因8例。二、临床表现均有腹胀、乏力、纳差、消瘦,部分病例有腹痛、尿少、浮肿、恶心、鼻衄。中医… 相似文献
14.
雷晓娟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2006,8(5):51-52
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乙肝的基本条件,为控制乙肝的蔓延,首先必须控制乙肝病毒的感染。为了有效地控制乙肝的蔓延,我国自80年代以来应用生物自身免疫理论,在全国范围内人为地接种对人类能感染的乙肝疫苗,目的是避免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健康人感染乙肝。在近30年的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预防效果,为了有效地发挥乙肝病毒疫苗在预防乙肝上的作用,本文对我地337例乙肝疫苗接种者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跟踪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出的HBeAb/HBcAb双阳和HBcAb单阳两种模式结果是否存在低浓度HBsAg而产生漏检现象。方法:运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MEIA)对2 500例ELISA法检测出的两种模式的HBsAg进行复检。结果:检出HBsAg比值S/N≥2的有550例,其中HBeAb/HBcAb双阳的有350例,HBcAb单阳的有220例。结论:ELISA法检测HBV时,低浓度的HBsAg存在漏检或误诊的现象,而用MEIA对其二种模式结果进行复检,可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避免漏检和误诊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17.
1999年2月27日到3月18日,晴隆县花贡劳教所畜牧场监狱内发生了一起肝炎暴发疫情,经临床,血清学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甲型肝炎(甲肝)暴发,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制措施,使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处理情况报告如下。该监狱共有146人,首例病人于2月27日发病,至3月18日共发生18例,罹患率12.33%,其中2月27日至28日4例,占发病总数的22.22%,3月1~18日14例,占77.78%。18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临床特点为起病急、乏力、恶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乙型肝炎(乙肝)在我国发病形势日趋严峻,几年来,我县乙肝发病水平一直居高不下,1997年全县乙肝发病率比1996年上升29.31%。高出全省7.58个百分点。为探讨我县乙肝高发因素,掌握乙肝在各相关人群中的发病水平,为指导乙肝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99年1月开始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1996、1997和1998年回顾性调查共3000人次。按前郭县各乡镇区域分布情况,选择南部的王府镇、洪泉乡,北部的长山镇、新庙镇,西部的乌兰傲都乡、查干花镇以及前郭镇(县城所在地)共7个乡镇…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可引起多种器官损伤.HBV可通过医源性传染、母婴传播、使用血制品和密切接触传播[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有50%人口生活在高HBV流行地区,20亿人感染HBV,约3.5亿人发展为慢性乙肝,特别是儿童感染后有30%~50%成为乙肝[2]. 相似文献
20.
快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标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高、试剂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流动采血车和献血屋的无偿献血者的筛查。目前国产试纸条的灵敏度已不亚于进口试纸条,且价格较低,但由于样品渗移速度太慢,甚至有时样品无法渗透过对照线,造成试纸条浪费和一些献血者因不能长时间等待而放弃献血。笔者通过探索.对操作方法做了一些改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