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IP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及尿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尿道板切开成管尿道成形术(TIP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及尿瘘的疗效。方法采用TIP术治疗年龄2~10岁男童尿道下裂及尿瘘共35例,其中巨尿道1例,阴茎型14例、阴茎阴囊型7例,阴囊型1例,尿道下裂Ⅰ期伸直术后7例,尿瘘5例。结果阴茎型尿道下裂成功13例,瘘1例;阴茎阴囊型成功6例,瘘1例;Ⅰ期伸直术后成功6例,瘘1例;尿瘘成功2例,瘘复发3例,阴囊型尿道下裂及巨尿道各1例均成功。结论TIP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其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取材合理,术后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显微外科技术在尿道下裂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手术疗效。方法 对本组87例尿道下裂患儿,年龄9个月-14岁,平均4岁,阴茎型36例,阴茎阴囊型39例,阴囊会阴型12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用尿道板皮瓣及部分带蒂皮瓣Ⅰ期修复。结果 阴茎型尿道下裂者36例,治愈33例(91.7%),阴茎阴囊型39例,治愈34例(87.2%),阴囊会阴型12例,治愈8例(66.7%)。不同年龄组手术结果:<16个月者13例,均治愈(100%);-<3岁14例,治愈12例(85.7%)。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提早接受手术治疗的年龄,能明显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成形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肾母细胞瘤手术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与手术的关系。方法 1994年1月-199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肾母细胞瘤35例,年龄11个月-9岁。术后按照国际肾母细胞瘤研究组织(MWTS)Ⅲ-V期放化疗方案治疗并随访。结果 肿瘤复发7例(I期1例,Ⅱ期2例,Ⅲ期4例),复发发生在术后2个月-3年。术中肿瘤破溃6例中4例局部复发;未作淋巴结活检2例局部复发;间变型肾母细胞瘤3例复发。结论 术中肿瘤破溃则复发率高,对巨大肾母细胞瘤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破溃。必须作腹主动脉旁及肾门淋巴细胞结病理检查,明确临床分期,针对性性放化疗,是提高患儿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日本松户市立医院24例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早期神经母细胞瘤,即1岁未满的病例和Ⅰ期、Ⅱ期、Ⅳs期的病例共13例,10例是由筛查发现。岛田分类10例是预后良好型,2例预后不良型;遗传因子N-myc扩增11例阴性。晚期神经母细胞瘤,即1岁以上的Ⅲ期、Ⅳb期和全年龄的Ⅳa期患者,共11例;岛田分类3例预后不良型;N-myc扩增2例阴性,1例10倍以上扩增;2例进行了末梢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晚期患者诊治按照日本厚生省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的综合诊疗方案进行。结果 13例早期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均Ⅰ期完成肿瘤切除术,经不同的术后化疗,全部临床缓解或治愈,生存率100%。晚神经母细胞瘤11例,10例患者在化疗2-4个疗程后进行了Ⅱ期肿瘤切除,淋巴结清除术,5年生存率为36.2%。结论神经母细胞瘤早期病例可通过手术切除、简单化疗而治愈。晚期病例,通过手术、化疗和放疗,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最常见的先天畸形,约占出生活产男婴的0.8%~8.2%,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自1998年~2004年我院共作尿道下裂期成型术53例。这是一种较精细的矫型手术,而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2]。针对患儿年龄小,不易沟通和手术部位接近肛门易于感染的特殊性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整体化护理方案。通过改进护理方法,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成功率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3例患者,年龄2~8岁。其中冠状沟型24例,阴茎型19例,阴茎囊型7例,会阴型3例。术后43例切口期愈合,8例发生尿瘘,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10年心室双入口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选择1996~2005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治疗的137例心室双入口患儿。其中左心室型84例,右心室型39例,未定型14例。分别行手术163例次:主要包括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47例,Fontan手术2例。双向Glenn术80例,体肺分流术13例,肺动脉环缩窄9例。有22例患儿行47例次手术,其中Ⅰ期减状手术,Ⅱ期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15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1例,病死率8.0%。并发症15例,发生率10.9%。存活126例均顺利出院,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平均69.2%上升至91.9%,症状缓解,心功能改善。结论 心室双入口心内畸形复杂,很难行解剖矫治手术。应根据肺血管病理生理情况,选择合适的姑息手术或生理性矫治手术,把握手术时机。妥善矫治心脏畸形和良好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心室双入口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报告手术治疗21例小儿全肺静脉异位回流,年龄6个月-14岁(平均6.7岁);体4.9-30kg(平均15.8kg)。3周岁10kg以下的婴幼儿5例。心上型10例,心内型8例,混合型3例。手术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为14.3%。本文介绍了根据不同病变类型的各种手术方法,并就吻合口大小、术前肺动脉高压、术后心律失常、术后吻合口狭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改良分期手术治疗严重型尿道下裂的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严重型尿道下裂病例68例,包括阴茎阴囊型及会阴型,即Ⅲ~Ⅳ度病例,患儿平均年龄3.5岁(1~13岁),均采取改良分期手术治疗,即一期行阴茎弯曲矫正术,二期行尿道成形术(改良Snodgrass术式)+阴囊分裂矫正术。结果 6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6~29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9%,其中尿瘘12例(17.6%),阴茎扭转8例(11.8%),尿道狭窄1例(1.9%)。尿瘘及尿道狭窄患儿6个月后再次手术修复,术后均未再次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术式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治愈率。方法 对1984~1992年112例尿道下裂不同术式Ⅰ期修复术疗效及1993~2003年262例尿道下裂改进术式Ⅰ期修复术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改进后的尿道下裂Ⅰ期术式治愈率提高阴茎头型(76.1%→94.2%)、阴茎型(53.7%→95.5%)、阴茎阴囊型(55.5%→89.2%)、会阴型(25.0%→88.8%)。经统计学处理,提高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选择改进后的各种术式修复尿道下裂有助于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婴儿胸科疾病围术期呼吸管理(附6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年龄越小,在解剖、生理方面与成人的差别就越大,尤其是在1岁以内的婴儿期。现总结我院5年间65例婴儿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呼吸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1.
15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施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结果和经验。方法 对1994年1月至2001年12月连续施行156例3周岁以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进行总结。年龄2-35个月,体重3.5-15.0kg。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除6例外,均采用自体心包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采用自体心包补片扩大右心室流出道。结果 手术死亡16例,手术死亡率为10.3%,显著高于同期477例3-14岁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死亡率(1.89%)。手术死亡原因和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和心律失常。结论 婴幼儿期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死亡率仍较高,应进一步改进手术技术,加强围术期监护处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胃肠吻合器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改进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治疗方法,解决术后吻合口狭窄、盲囊及闸门形成等并发症,并解除术后扩肛之痛苦。应用Duhamel的改良术式Ikeda法,并引用美国外科医疗器械公司的GIA-80胃肠吻合器替代矩行钳用于盆腔直肠和结肠侧侧吻合,治疗14例5个月至12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型13例,短段型1例,均获得满意临床效果。该方法完成了盆腔内直肠结肠的Ⅰ期吻合,减少患儿带钳之苦,术后不需扩肛,吻合口通畅,均无盲袋及闸门形成,排便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儿童肺包虫病围手术期风险预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肺包虫围手术期(围术期)意外风险的预防方法。方法收集14岁以下有完整影像学数据,并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肺包虫病患儿31例,并对上述病例的手术方法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处理归纳总结。结果31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例双侧肺包虫分次分侧手术时均发生呼吸道包虫内囊壁碎片阻塞、心跳骤停,经抢救成活。3例手术后呼吸道阻塞窒息死亡。1例术中发生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死亡。结论儿童由于发育及解剖学特点其呼吸道狭窄,肺包虫围术期意外发生风险高。围术期及麻醉过程中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4.
2085例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手术纠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析影响小儿先心病室缺纠治术的因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回顾性分析2085例小儿先心室缺纠治术,手术死亡48例,病死率2.3%。手术死亡与患儿的年龄、体重有关。年龄小于6个月,体重低于6kg者手术病死率为35.7%和30.0%,而年龄大于3岁,体重超过16kg者手术病死率低于1.0%。先心室缺的手术时间取决于室缺的位置、大小和心内分流量。室缺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必须在2岁前手术,对肺动脉瓣下型室缺患儿应早期手术,防止主动脉瓣脱垂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中避免右室切口,保护术后右心室功能和术后肺动脉高压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顶椎切除术治疗儿童僵硬型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儿童僵硬性脊柱侧凸的矫正率。方法:分前后入路两期手术行脊柱侧凸顶椎切除术,术后二期后路行Harinton-Luque器械矫形植骨术。11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1.1岁,其中6例为先天性侧凸。切除顶椎位于T9~T127例,L1~L24例。结果:术前平均侧凸角度84.4°,术后为46.7°,矫正率46.8%。仅1例上钩脱位棒顶端穿破皮肤。结论:顶椎切除术适于9~15岁、T10~L2,侧凸角度70~120°的僵硬型脊柱侧凸畸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外管道全腔肺分流手术在小儿复杂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48例患儿接受了心外管道全腔肺分流手术,其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3.1~14.5岁,平均(5.6±3.0)岁;体重13~56 kg,平均(21.1±10.3)kg;三尖瓣闭锁23例,单心室20例,右心室双出口(远离大动脉型)2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2例,法乐四联症伴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SPO270%~93%,平均(80.2±6.1)%.38例患儿在行心外管道全腔肺分流手术前接受多次手术,包括改良BT分流5例次,肺动脉环缩4例次,双向腔肺分流手术36例次.12例患儿在同一次手术中完成全腔肺分流手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3例;乳糜胸7例,气胸2例,胸腔金葡菌感染1例,短暂的交界性心动过速2例,均治愈;术后胸腔引流放置3.5~48 d.随访1个月至12年,晚期死亡2例,其余35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6例心功能Ⅱ级,2例心功能Ⅲ级,随访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统计分析Ⅰ期Fontan和分期Fontan在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引流时间,病死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外管道全腔肺分流手术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开窗术有助于围术期恢复,Ⅰ期Fontan在部分患儿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改良Nuss手术纠治小儿不对称型漏斗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纠治不对称型小儿漏斗胸的初步经验。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我院共施行漏斗胸Nuss手术纠治53例,其中17例为不对称型,男13例,女4例。最小年龄2岁5个月,最大14岁,平均8.9岁。手术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根据患儿畸形情况,设计个性化钢板形状,并对Nuss手术进行改良。结果1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失血少于15ml。1例患儿术后胸片显示少量气胸,1例患儿术后胸腔积血,1例患儿术后胸腔积液,无其他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d。13例获得对称性纠正效果,4例术后单侧稍扁平,畸形矫正满意。结论对不对称型漏斗胸采用个性化钢板弯制技术进行Nuss手术,能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各种术式的疗效,对1984~1994年手术治疗的16例进行回顾和随访。手术年龄3个月~11岁,其中1岁以下4例。损伤部位:上干型10例,下于型4例,全臂型2例。手术方式:神经松解术7例,神经移位或移植术3例,上肢功能重建术6例。15例得到2~12年随访(平均10.5年),有效率73%(11/15),优良率47%(7/15),1岁以下随访3例均属优良。结论:如果伤后3~6个月经综合治疗无明显功能改善者,应积极手术探查。手术应借助显微外科器械完成,松解应彻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收治的3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隔膜型闭锁8例,风袋型隔膜闭锁4例,隔膜型狭窄11例,风袋型隔膜狭窄9例。行隔膜切除、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29例;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治愈3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可早期诊断。隔膜切除、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是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术中应注意隔膜的探查和处理,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法乐四联症的早期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婴儿四联症手术和心肺转流技术要点及姑息手术指征,提出早期根治及必要姑息的观点。111例根治术在中度低温心肺转流下进行,10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4例采用低流量不停循环技术,5例处在缺氧发作状态行急症根治。另外11例肺动脉闭锁或发育不良或冠状血管畸形者行姑息手术。本组病死率4%(5/125),1至2岁病死率为3.7%(4/109),1岁以下病死率5.8%(1/17),5例急症手术无死亡。姑息术死亡1例,病死率9%(1/11)。四联症在婴幼儿期根治其病死率不高于儿童期,如解剖条件许可应尽早行根治,如无根治条件也应尽早行姑息手术。四联症急症纠治术可能挽救处于缺氧持续状态的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