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特异性阻断NF-κB信号通路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SW1990细胞经不同浓度(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特异性NF-κB通路阻断剂Bay 11-7082处理后,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W1990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测Bay 11-7082对胰腺癌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caspase-3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Bay 11-7082可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Bay 11-7082处理后凋亡胰腺癌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增加;随着Bay 11-7082剂量的增加,细胞中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上调。结论:Bay11-7082对胰腺癌细胞有一定增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增殖抑制的主要作用方式,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活化caspase-3和上调Bax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2.
131I-rituximab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31Ⅰ标记的rituximab对CD20高表达的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IODO—GEN法将^131Ⅰ标记于抗CD20单抗rituximab,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131Ⅰ-rituximab对Raji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131Ⅰ-rituximab组凋亡率为51.99%,^131Ⅰ组为42.71%.rituximab组为29.42%,对照组为26.17%。对照组和rituximab组凋亡率明显低于^131Ⅰ组和^131Ⅰ—rituximab组(P〈0.05)。PI染色法对比各组的凋亡率(亚二倍体峰):^131ⅠI-rituximab组细胞凋亡率为4.32%,^131Ⅰ组为1.47%,rituximab组为1.39%,对照组仅0.37%,^131Ⅰ-rituximab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131Ⅰ-rituximab组Raji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细胞大部分被阻滞于G1/G2期。结论 ^131Ⅰ-rituximab能够调控Raji细胞的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Raji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周垂杨  柯乐斌  高仁贤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11):106-110,114
目的 探讨miR-519d-3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LPS处理A549细胞构建急性肺损伤体外细胞模型,细胞内转染miR-519d-3p拮抗剂或miR-519d-3p激动剂构建miR-519d-3p下调或者上调的细胞模型。NF-κB抑制剂 Bay 11-7082预处理用来抑制细胞内NF-κB通路活性。qRT-PCR检测A549细胞内miR-519d-3p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 NF-κB p65蛋白细胞核移位情况。结果 LPS处理A549细胞后,细胞内miR-519d-3p水平上升,并呈浓度依赖性;上调miR-519d-3p能够促进A549细胞凋亡,而下调则降低细胞凋亡;进一步分子机制研究表明miR-519d-3p通过影响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诱导NF-κB蛋白细胞核移位而影响细胞凋亡;NF-κB抑制剂可缓解miR-519d-3p上调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 miR-519d-3p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影响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放射性碘(^131I)扫描研究含碘造影剂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肺转移病灶^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131I治疗前患者是否接受增强CT扫描及其与治疗的间隔时间分为增强CT扫描1组(间隔时间〈3个月,n=32)、增强CT扫描2组(间隔时间≥3个月,n=27)和未接受增强CT扫描的阴性对照组(n=23)。^131I治疗后,^131I扫描观察和分析各组肺转移病灶的摄碘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肺转移病灶^131I扫描阳性率比较显示,增强CT扫描1组明显低于增强CT扫描2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增强CT扫描2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131I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扫描1、2组肺转移病灶实施首次^131I治疗后,^131I扫描表现为阴性患者的疗效差于阳性患者。结论^131I扫描对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肺内病灶的^131I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接受^131I治疗前3个月内使用含碘造影剂会影响该类患者肺内病灶对^131I的摄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失分化现象与放射性碘(^131I)辐射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分为实验组(以经筛选不造成细胞增殖抑制剂量的Na^131I辐射细胞48h,长期传代培养)、对照组(不加入Na^131I,长期传代培养)和空白组(细胞冻存,实验时复苏)。测定各组细胞摄碘率;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各组细胞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钠碘转运体(NIS)、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细胞摄碘率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Tg、TPO、NIS、TSH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且以实验组下降尤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g、TPO、NIS和TSHR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FTC-133长期体外培养自动经历失分化过程,^131I辐射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可能与甲状腺特异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清除甲状腺残余组织(清甲)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9年6月在我科接受甲状腺癌切除术以及^131I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31I清甲治疗的效果将患者分为清甲成功组(n=81)与清甲失败组(n=54)。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影响^131I清甲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①经χ^2检验,两组患者的残余甲状腺质量、24h甲状腺吸碘率、^131I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残余甲状腺质量、^131I剂量是影响^131I清甲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根据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清甲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DNA Ladder、DAPI细胞核染色检测F11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p53的表达.结果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增加Caspase-3和PARP蛋白的表达(P<0.01),抑制p53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 异黄酮改构化合物F11诱导MCF-7发生凋亡,可能是通过诱导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的增加,抑制p53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甲乐和稳定性碘对^131I处理大鼠后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为临床^131I治疗甲亢和非毒性甲状腺肿提供参考。方法54只Wistar大鼠分成三组,各18只,均按甲状腺质量计算^131I给予剂量。A组单纯给予^131I作为对照组;B组于^131I处理后第20日起连续给予优甲乐片30d;C组在^131I处理后24h给予稳定性碘10μmol。给^131I后15,60,90d测定三组动物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取甲状腺组织切片计数甲状腺细胞数。结果^131I处理后15d,3组甲状腺细胞计数及各项功能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60d时C组T4低于B组(P〈0.05);90d时C组游离T4、总T4低于A、B两组(P〈0.05)。结论^131I处理后早期大鼠给予优甲乐片干预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滤泡的受损情况,从而降低甲减的发生;^131I处理后24h给予大鼠稳定性碘干预则加重^131I对甲状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18F-FDG与^131I显像在诊断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方法53例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和大剂量^131I去除甲状腺治疗,并进行^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结果在39例血清hTg高于正常的患者中,11例患者^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与^131I全身扫描均为阳性;2例均为阴性;12例^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阳性,而^131I全身扫描阴性;14例^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阴性,而^131I全身扫描阳性。在14例血清hTg正常的患者中,^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与^131I全身扫描均为阴性。结论^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联合显像,在探测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病灶中具有重要价值;甲状腺癌细胞对^18F-FDG和^131I的摄取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分化型甲状腺癌76例^131I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效果,旨在探讨^131I碘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05—2012—04收治的甲状腺癌全切或次全切术后76例,给予口服^131I治疗,服^131I后6个月随访复查,通过监测^131I全身显像、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三碘甲状腺激素(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颈部超声检查决定患者服^131I情况。结果76例甲状腺癌患者,有32例未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均经口服1次^131I治愈,一次治愈率42.1%;有35例患者(5例无转移,30例有转移病灶)经过多次^131I碘治疗后治愈,总治愈率达88.2%(67/76)。5例合并转移的DTC经过服^131I治疗后甲状腺残留或转移病灶有所缩小但未消失,也没有发现新的转移灶及原有病灶扩散。总有效率94.7%。4例合并转移的DTC患者经多次^131I疗效果不明显。多次大量服^131I的患者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应该服^131I治疗,以预防和减少复发;残留较多甲状腺组织或有转移的需多次^131I治疗;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辐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9例多次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累积剂量18.5~74.0 GBq)纳入研究对象,收集其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时血细胞情况、肝肾功能指标及唾液腺ECT显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31I治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红细胞数量略增高(P〉0.05),淋巴细胞数量略有减低(P〉0.05);(2)^131I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SCREA、ALP无明显变化;(3)^131I治疗后患者双侧腮腺分泌及排泄功能减低(P〈0.05),双侧颌下腺分泌及排泄功能略下降(P〉0.05)。结论:高分化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对各系统不同程度的损伤是存在的,但绝大多数损伤是轻微的,不会带来临床恶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131I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I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GBq,n=19)、中剂量组(2.22GBq和2.96GBq,n=50)和高剂量组(≥3.7GBq,n=37)。对实施^131I治疗前后及各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131I治疗前后,67例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记录完整(低剂量组18例,中剂量组37例,高剂量组12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总体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P〈0.05),但大部分(82.1%)仍在正常范围内。接受^131I治疗前后,106例患者均具有完整的肾功能检查结果记录。组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DTC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与^131I-全身显像(^131I-WB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随访和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检测83例DTC病人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在给予5.55GBq ^131I-治疗5~7d后行^131I全身显像,对^131I-全身显像所示肿瘤转移灶的数量和范围行半定量法评分,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评价血清Tg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DTC血清Tg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之间关系的差异。结果87.95%(73,/83)的DTC病人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和^131I-WBS显像符合,9.64%(8/83)的DTC病人血清Tg阳性(Tg〉0.10μg/L)而^131I-WBS阴性,有2.41%(2/83)的DTC病人血清Tg阴性而^131I-WBS阳性(肿瘤转移灶浓聚^131I-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725~0.849,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DTC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之间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有相关性,Tg水平升高预示DTC病人体内存有大量肿瘤转移灶,应对其密切随访并给予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TNF.仅和瘦素(LE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初诊32例Graves’病女性患者^131I治疗前后及30例健康女性血清TNF-α和LE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2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血清LE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131I治疗血清FT3,FT4和sTSH恢复正常后,其血清LE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α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测定血清LEP可作为判断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效果的指标;在^131I治疗前后测定Graves’病患者TNF-α可反映其体内的免疫状态,可能与其发病机制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蔡冠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1018-1019,1030
目的 评价小剂量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160例有131碘治疗适应症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采用平均剂量为5 mCi131碘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平均剂量为10mCi131碘进行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3、T4、FT3、FT4、TSH的改变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3、T4、FT3、FT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TSH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治疗完成后6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x2=5.33,P<0.05). 结论 小剂量131碘治疗甲亢有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腺叶切除不完全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清除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DTC术后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平面显像结果分为腺叶切除不完全组(n=33)和腺叶切除完全组(n=70)。首次^131I清甲剂量为1.11~3.7GBq(30—100mCi)。3~6个月后复查并评估清甲效果:若诊断剂量^131I全身显像显示颈部无放射性摄取即认为清甲完全;若有放射性摄取,即认为清甲不完全,需再次行^131I清甲治疗,定期随访复查清甲效果。结果实施3次清甲治疗的成功率,腺叶切除完全组分别为61.43%、88.89%和100%,腺叶切除不完全组分别为21.21%、46.15%和78.57%。统计学分析表明,腺叶切除完全组的第1、2次清甲疗效与腺叶切除不完全组的第2、3次清甲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腺叶切除不完全的DTC患者,实施^131I治疗的一次清甲成功率较低,但经2—3次治疗后同样可达到较高的清甲疗效。尤其适用于再次手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或拒绝再次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SPEC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行131I治疗和随访期间发现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或131ISPECT/CT显像阳性的53例DTC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显像阳性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Tg)和临床分期的变化。结果53例患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和131ISPECT/CT显像阳性患者分别为34例和19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核素显像真阳性)的患者分别为32例和17例。在49例核素显像真阳性患者中,术前血清HTg阳性38例,阴性11例;术后HTg阳性23例,阴性26例,手术前后HT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真阳性的32患者中,手术后11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在131ISPECT/CT显像真阳性的17例患者中,手术后3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结论核素定位显像是查找DTC转移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放射性碘(^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时年龄≤21岁(5~21岁)D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2例;单纯淋巴结转移7例,肺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转移灶位置以及病灶摄取^131I的程度等调整转移灶的^131I治疗剂量。以^131I全身显像、^18F-FDG肿瘤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水平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8.50个月(6~110月),患者生存率为100%。20例患者中,病灶消除13例,好转或稳定5例,无效或进展2例。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患者消除4例,8例肺转移患者消除4例。随访期间未发生肺纤维化、继发肿瘤及生长发育异常等不良事件。结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DTC患者(尤其是已发生转移的患者),^131I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