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郝明  曲延才 《当代医学》2009,15(25):100-100,29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CL YMPuS Au 2700全自动生化仪以酶法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测得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值为(448.22±1828)μmol/L,其中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的尿酸值分别为(389.88±20.44)μmol/L,(45867±19.54)μmol/L及(479.11±22.77)μmol/L,与对照组(225.16±8.87)μmol/L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轻型与中、重型脑梗死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中型与重型脑梗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尿酸与急性脑梗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比较高血压病人和正常血压组的血尿酸水平,分析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65.2±130.2)μmol/L。其中,男性为(375.6±126.3)μmol/L,女性为(347.5±124.5)μmol/L。健康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15.2±102.8)μmol/L。其中,男性为(326.4±108.3)μmol/L,女性为(310.6±102.9)μmol/L。高血压组平均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比较134例不同心功能水平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浓度。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Ⅰ、Ⅱ、Ⅲ和Ⅳ级血尿酸浓度分别为(242.60±92.09)μmol/L、(302.32±41.94)μmol/L、(435.24±66.35)μmol/L、(511.76±16.39)μmol/L,相关分析显示各组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排除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影响血尿酸水平的因素,血尿酸水平仍然和心力衰竭的程度有显著相关性(r=0.756,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45例ALS患者为ALS组,并以同期年龄相仿、饮食结构大致相同的4g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尿酸水平。结果ALS组血尿酸水平(227.47±60.97)μmol/L较正常对照组血尿酸水平(286.85±62.59)μmol/L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S患者血尿酸减低,可能和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相关;至于尿酸水平是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进展速度和预后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佳木斯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佳木斯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与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对421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及血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血压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15.8±139.6)μmol/L,女性为(256.2±102.3)μmol/L,男性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21.0%,女性为6.9%,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组之问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组的肾损害、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佳木斯地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女性低于其他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容易伴发肾损害、高脂血症、高血糖和高血压,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检测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50例高血压患者及150例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差异,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并观察血尿酸与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相关性及血尿酸对高血压事件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患者血尿酸(440.22±60.11)μmol/L,高尿酸血症32.86%高于健康体检者(365.12±44.79)μmol/L(P<0.05);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患者总胆固醇(6.37±1.19)mmol/L、甘油三酯(3.84±0.72)mmol/L、肌酐(135.70±16.43)μmol/L高于正常血尿酸组(4.62±0.87)mmol/L、(2.51±0.54)mmol/L、(101.59±14.45)μmol/L(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高血尿酸发生率较高,高尿酸血症增加高血压事件的风险,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常击I已进行血尿酸监测,积极干预高尿酸血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该研究,并选择35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以及心衰各亚组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心衰组胆红素水平[(15.84±3.16)μmol/L]明显高于健康组[(8.48±2.28)μmol/L](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胆红素水平[(18.05±3.72)μmol/L]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组[(12.11±2.81)μmol/L](P〈0.05),心衰发作高峰组胆红素水平[(15.84±3.16)μmol/L]明显高于心衰症状缓解组[(11.48±3.04)μmol/L](P〈0.05)。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组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反复加重组(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增加、提示血红素氧化酶/一氧化碳、胆红素系统参与心力衰竭病生过程,启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病血尿酸浓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105例冠心病患者(排除心功能Ⅳ级以外的其他类型),年龄均≥75岁,应用尿酸氧化酶法测定血尿酸浓度(男≥420μoL/L,女≥36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86例高血压患者及125例正常血压健康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健康者(P〈0.01),2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P〈0.01),3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又明显高于2级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程度与高血压的临床分级有关。有必要将血尿酸测定作为高血压痛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心衰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血清尿酸(UA)关系。方法选择44例老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14例,Ⅲ级19例,Ⅳ级11例,分别测定血浆BNP及血清UA,比较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血清UA水平。结果老年心衰患者血浆BNP及血清U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97.04±535.49)pg/mlVS(81.154-21.24)pg/ml,(462.73±100.68)μmol/LV8(198.47±44.30)μmol/L]。心功能Ⅱ、Ⅲ、Ⅳ级各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分别为(316.11±61.09)pg/ml、(635.95±280.2)pg/ml、(1287.36±702.36)pg/ml。血清UA水平分别为(377.00±51.93)μmol/L、(473.47±98.34)μmol/L、(553.27±56.08)p,mol/L。各组血浆BNP与血清UA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血清UA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7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与4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68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比较入院时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心功能不全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492.34±34.67)μmol/L和(257.02±25.21)μ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不全组心功能分级Ⅱ、Ⅲ、Ⅳ级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49.24±25.40)μmol/L、(451.12±23.12)μmol/L和(557.27±24.61)μmol/L,不同心功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8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是(512.34±21.32)μmol/L和(403.13±24.35)μmol/L,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随心功能加重而升高,血清尿酸水平不受服用利尿剂的影响。血清尿酸水平是反映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以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9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检查,快速BNP检测仪检测血浆脑利钠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浓度。检测患者的各心功能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另选择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以及健康志愿者30例,并分别检查以上各指标。结果心力衰竭组的左心房内径(LAD)[(47.2±7.9)mm]、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0.6±12.4)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5.1±13.1)mm]、左室重量指数(LVMI)[(155.8±43.1)g/m2]、脑利钠肽(BNP)[(633.8±117.4)ng/L]、尿酸[(393.6±143.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心力衰竭组(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6.3±6.9)%]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1),无心力衰竭组和心力衰竭组血肌酐[(100.5±14.8μmol/L),[102.8±16.3)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BNP[(550.3±117.3)ng/L],[(831.7±218.6)ng/L]和尿酸[(371.2±117.8)μmol/L),[(445.9±151.6)μmol/L]水平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的患者,而Ⅳ级的患者又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均P〈0.01)。瓣膜性心脏病患者BNP水平最高[(1040.6±386.9)ng/L],其次为冠心病患者[(744.1±311.8)ng/L]和扩张性心脏病患者[(725.2±309.5)ng/L]。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尿酸水平最高[(464.4±189.8)μmol/L],其次为冠心病患者[(395.8±104.1)μmol/L]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380.3±115.7)μmol/L]。BNP和尿酸与NYHA分级、LVEDD、LVESD呈正相关(r=0.541,0.298,0.352),与LVEF呈负相关(r=-0.42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检测其浓度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13.
王品晓  杨鹏麟  林加峰  季亢挺  李嘉 《浙江医学》2011,33(7):1032-1033,1036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入选33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100例,双支病变组78例,多支病变组160例.测定3组空腹血尿酸、血脂、血糖等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最后分析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99.66±50.23)、(368.97±74.49)、(415.01±82.27)μmol/L,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高血压、血尿酸水平、TC、LDL-C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年龄、吸烟、空腹血糖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而TG、HDL-C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 >0.05).进一步采用偏相关分析,剔除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TC、LDL-C对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后,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最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0.104+0.006x.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尿酸水平有可能成为一项有价值的、能预测冠心病事件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55例健康体验者(对照组)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冠心病患者及非冠心病患者体内血尿酸(UA)的变化。用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UA浓度(455.24μmol,L)与对照组(341.29μmol/L)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UA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UA浓度的增高可作为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高危因素,是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83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了解冠脉的病变程度,同时检查空腹血尿酸水平。结果冠脉造影显示冠脉正常者28例,冠心病55例。较之冠脉正常组血尿酸水平[(331±79)μmol/L],冠脉单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347±85)μmol/L],冠脉双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372±81)μmol/L],冠脉三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396±88)μmol/L]均显著升高(P〈0.05),而且冠脉病变三组间血尿酸水平两两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血尿酸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河北医学》2011,17(5):614-6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66 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n=79)和冠心病组(n=187),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测定各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和血清尿酸与冠脉病变范围的相关性,并分析血UA与冠心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0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92例,按照其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52例)、双支病变组(43例)、三支病变组(55例)及健康对照组(42例),入院时患者均测定尿酸水平。结果①四组患者在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患者尿酸水平分别为(330±81)μmmol/L、(341±80)μmmol/L、(372±83)μmmol/L、(288±78)μmmol/L,其水平随着病变血管数的增加而升高,显示其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r=0.43,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尿酸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郑艳娥  孙大勇  罗珲 《海南医学》2014,25(6):844-846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Ur)患者醛固酮(ALD)水平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选择98例CHF患者作为CHF组,76例未心衰患者作为未心衰组,8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ALD和NT-proBNP、HCY等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CHF组ALD水平为(189.7±16.7)ng/L,NT-proBNP水平为(448.1±105.3)ng/L,HCY水平为(19.8±2.5)gmol/L,均显著高于未心衰组的(72.1±12.3)ng/L、(82.3±31.5)ng/L、(13.2±1.7)gmol/L(P〈0.01),以及对照组的(68.7±10.1)ng/L、(21.2±11.7)ng/L、(5.7±2.3)gmol/L(P〈0.01)。而未心衰组AL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LD水平与NT-proBNP水平以及HCY水平均呈正相关(r=0.753,0.698;P=0.000,0.000)。结论CUr患者ALD水平与NT-proBNP及HCY水平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实施监测CHF疾病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高尿酸血症(HUA)与老年脑梗死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2月北京市回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11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我院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研究血UA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①研究组患者血浆UA、LDL-C、Glu水平[(343.65±70.15)μmol/L、(3.28±0.49)mmol/L、(6.45±1.55)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9.55±74.58)μmol/L、(2.58±0.42)mmol/L、(5.92±1.3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UA水平升高(OR=1.020,95%CI:1.011-1.030)、高血压(OR=1.206,95%CI:1.091-1.333)、糖尿病(OR=1.678,95%CI:1.052-2.676)和高LDL-C血症(OR=2.473,95%CI:1.252-3.676)是老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③研究组中随着病情程度分层递增,血UA水平逐步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HUA是老年脑梗死的独立、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并可提示老年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