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灵辉  姚为民  甘露  彭光祥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14-1315,1367
目的探讨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二次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使用后的反应板进行二次利用。结果对363份HBsAg阳性标本和159份HBsAg阴性标本,用首次使用的反应板和二次利用的反应板进行了对比检测,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8.7%(x^2=0.019,P〉0.05)。二次利用前、后的实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可以进行二次利用,是一项保质保量的开源节流的方法。并可推广到HBsAb、HBeAg等双抗体夹心法的检测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低水平HBsAg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样本为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检验科经上海科华公司生产的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或雅培ARCHITECT i2000SR免疫发光分析仪初筛为弱阳性的标本。用丽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和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应样本的肝功能及HBV—DN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科华试剂盒初筛为弱阳性的35例样本中,丽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和试剂盒检测为阳性27例、阴性8例,此35例样本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均为阳性;经化学发光法检测为弱阳性的10例样本中,丽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和试剂盒检测为阳性4例,阴性6例。结论不同检测系统检测低水平HBsAg的结果存在差异。低水平HBsAg的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免疫反应第三代实验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的特点,已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的实验诊断,特别在筛选献血员HBsAg、抗—HCV、抗—HIV都选用了酶免试剂盒,由于酶免法敏感性较高,在检测中常会出现一些误差和问题,作者在大量的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分析总结,认为酶免法检验结果准确与否取决于质优可靠的诊断试剂盒,性能良好的实验仪器和正确规范的操作方法。具体的做法和体会如下:1、试剂盒 必须选用正式生产文号经国家检定所鉴定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检验前试剂盒由冷藏转入室温要平衡10—20min后使用,因为加入冷的竞争型抗体复合物将可能影响其动力学,并导致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sAg是一种双抗体夹心法,待测抗原既要与包被抗-HBs结合,又要与酶标抗体(HRP—HBs)作用,这样酶标抗体与包被抗体共同竞争标本的HBsAg。当HBsAg浓度在一定低值范围时,HBsAg易受试剂中的酶标抗体(HRP—HBs)饱和而被洗脱掉,降低了灵敏度”。本研究对试剂平衡时间和添加终止液后比色时间进行实验分析,旨在探讨ELISA法检测弱阳性HBsAg的部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宁振英  宋铁军 《医学综述》2009,15(12):1905-1905
目的分析HBsAg检查时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方法用酶联法检测HBsAg。结果试剂盒质量、标本的处理、血样是否出现溶血、洗板等因素都会影响HBsAg的检测结果。结论酶联法检测HBsAg需要合格的试剂盒,检验者的操作应得当。  相似文献   

6.
血清HBsAg检测是献血员筛选的重要措施,其筛选质量将直接地影响到对输血后乙肝的预防和控制。我室对一组来自不同时期的武汉地区乡村献血员进行血清多项乙肝病毒标志(HBVm)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纵向分析与比较。1材料及方法1.1试剂与方法: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检测试剂盒(上海科华实业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之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均为市售,实验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血清HBV-DNA检测巢式多聚酶链反应(PCR)试剂盒由本室采用市售试剂配制,实验方法参照文献〔4〕。1.2标本:武汉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检测中的不同。方法将8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检测患者血清HBsAg、HbeAg、抗-HBs、抗-Hbe和抗-HBc项目。结果 HBsAg、HBeAg和抗-HBs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的检出率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e和抗-HBc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00%和8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时,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必要时给予联合使用,以增加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以来,实验诊断HBV感染,主要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下称两对半)。对HBeAg阴性病例还可检测人血清多聚白蛋白受体(PHSA—R)和聚合酶(DNA—P)。但其检测极限与血清最低感染水平相差1000倍,仍会出现假阴性。近年来采用聚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DIGFA-kit)三种血清学诊断技术对实验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采用三种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大鼠血清IgG抗体,并分析比较结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的阳性率分别为97.9%、97.9%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用此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大鼠、旋毛虫病大鼠、血吸虫病兔、蛔虫患者和鞭虫患者。结果发现IEST检出1例鞭虫患者阳性,而其余的实验动物和患者血清均未见阳性反应。结论: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对斯氏狸殖吸虫病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柴淑红  杨晓梅 《新疆医学》1996,26(3):183-184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其传染性的关系,我们对146例HBsAg阳性者进行了HBV和HCV血清学标志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146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e及抗-HCV.试剂盒均为兰州标佳生物制品厂生产,按所附说明书进行检测和判定结果。二、结果 146例的检测结果,HBV血清学标志的组合有9种模式,共检出重叠HCV感染者4例,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1.
质量控制图是实验室最主要的室内质控工具,为了建立简便、高效、准确的HBsAg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室内质控,我室结合质控图(简称L-J图)和"即刻法"(Crubbs法)质控的优点,建立了HBsAg的即刻法-质控图法的质控方法。通过室内质控监控实验操作的一致性以及判断结果的有效性,同时了解各批次试剂盒之间的误差(批间误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HBsAg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创建了一套更适合于基层实验室的室内质控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献血员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我们于1982年11月对本县308名献血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HBsAg,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抗-HBs。结果:HBsAg 阳性34例,阳性率为11%;抗—HBs 阳性为61例,阳性率为19.8%。检测结果还表明.男性 HBsAg 携带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抗—HBs 显著高于男性。HBsAg 携带状态和抗—HBs 阳性在四种血型中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0例正常体检人群HBsAg。结果血清标本、抗凝剂、试剂的选择、操作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HBsAg的检测结果。结论用ELISA法检测HBsAg影响因素较多,应首选灵敏度适合的试剂盒,得当处理标本,注意抗凝剂的选择,每一步严格操,重视复查HBsAg的阳性结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0例正常体检人群HBsAg。结果血清标本、抗凝剂、试剂的选择、操作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HBsAg的检测结果。结论用ELISA法检测HBsAg影响因素较多,应首选灵敏度适合的试剂盒,得当处理标本,注意抗凝剂的选择,每一步严格操,重视复查HBsAg的阳性结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合分析并解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时结果的一致性与矛盾性。方法分别对经ELISA法检查HBsAg阳性和阴性的的两组进行荧光PCR法HBV-DNA的检测。结果HBsAg阳性组中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者,HBV-DNA阳性率100%;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者,HBV-DNA阳性率45.5%;HBsAg、抗-HBc两项阳性者HBV-DNA阳性率50%;HBsAg阴性组中HBV—DNA阳性率8%。结论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在做判断时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法和手工方法的性能评价。方法分别应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法和手工方法的孔间精密度和板间精密度。结果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法检测HBsAg的孔间cv%为8.5%,板间cv%为20.7%,抗-HCV的孔间为cv%为14.5%,板间cv%为24.1%;手工方法检测HBsAg的孔间cv%为5%,板间cv%为20.8%,抗-HCV的孔间为cv%为8%,板间cv%为24.5%。结论应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比手工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7.
IgM 型抗体在急性传染病的早期出现,因此常用于早期诊断。我科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0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进行了 IgM抗—HAV 的检测,同时对每个病例还检测了乙肝血清病毒标志物 HBsAg,HBeAg、抗-HBe、抗-HBc 现将结果报导于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 Ab)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牛心磷脂抗原,以胶体金颗粒结合的羊抗人Ig G为标记抗体,根据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原理,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法检测人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分别检测78份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血清和80份正常体检女性血清,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对比,其符合率为91.77%,特异性为95.00%,敏感性为88.46%,交叉试验与重复试验结果显示,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测定抗心磷脂抗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结论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便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①检测血清:2003年12月5月-2004年12月10日本院输血前患者在备血时间时抽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②试剂和方法:乙肝两对半、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为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的产品。梅毒初筛(T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梅毒确诊试验(TPPA)采用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的试剂盒。③仪器:Wellscan—K3酶标仪,WELLWASH4K2洗板机由瑞士提供。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LISA)筛检,主要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BsAg)方法,随着近年胶体金法试剂盒上市,又为我们对HBsAg的快速筛查,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法,为了对胶体金法的深入认识和了解,笔者用ELISA法和胶体金法对302份血样进行HBsAg筛查,对检测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发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极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