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4年。18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12例、良5例、可1例,术后4-6个月植骨融合节段骨性愈合17例,1例1年后复查椎间愈合失败,所有椎弓根内固定装置均未失效,患者的症状改善。结论: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继锋  王晓 《中原医刊》2011,(7):50-51,54
目的评价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自体骨椎间打压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39例,全部采用后路去椎板减压、自体骨打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4~28个月,进行术前、术后功能和症状评分,观察临床疗效及植骨融合率。结果随访14~28个月,植骨融合率达100%,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为92.3%。结论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自体骨打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或椎体间植骨脊柱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患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1997年 3月~ 2 0 0 4年 2月 31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患者经椎管减压、横突间或椎体间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和X线表现。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2年 7个月 (6个月~ 5年 ) ,所有患者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临床疗效 :优 2 3例 ,良 5例 ,可 4例 ,优良率为 87.1%。 结论 :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或椎体间植骨脊柱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的疗效肯定 ,且应把恢复该节段的稳定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5~8年,平均32.53个月。76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57例、良16例、可3例.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4年,优良率迭100%。植骨椎体间骨性融合率为10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辅以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融合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38个月,全部患者滑脱节段椎体均得到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神经并发症。症状改善根据JOA评分标准,优良率87.5%。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应用时应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腰椎退变病人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腰椎退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效果、复诊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全部46例患者共有44例患者植骨达到融合,总融合率为95.7%,其中,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融合率分别为92.9%、96.2%和100%,三种植骨融合方式植骨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基础上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治疗效果相近,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或椎间单纯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或椎间单纯植骨治疗.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66个月;术后4~6个月可见植骨灶骨性融合征象,无螺钉断裂,患者腰痛、下肢痛均明显缓解.优31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2%.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加椎间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术中要点及椎弓根内固定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总结2005年7月~2007年6月采用广泛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的3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跛行改善者32例(100%),下肢肌力障碍恢复24例(75%),肌萎缩11例均有所改善;28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7例(25%),部分恢复16例(57.1%),无明显恢复5例(17.9%)。结论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满意。术中椎弓根内固定可起到使滑脱椎体复位,有利于相邻椎体间稳定及椎间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髓核摘除。自体加异体骨椎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平均16个月的随访,复查X线,1例严重骨质疏松螺钉松动未骨性融合,全组融合率为98.3%。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改善率优48例,良7例,可3例,差2例,平均优良率为91.5%。结论:退变性腰椎不稳采用椎体及横突间自体加异体骨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使不稳节段恢复稳定,骨性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加横突间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加横突间植骨融合进行治疗。结果46例随访10~34个月,优37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3.2%。结论腰椎管彻底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早期牢固固定和植骨部位骨性融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及椎间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滑脱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和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2003年12月,共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41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腰痛,合并椎管狭窄28例,退行性滑脱8例,椎间盘突出症13例。所有病例均行椎板减压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腰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示改善,X线片显示植骨骨性融合。随访8个月~5年(平均32个月)未有复发病例。根据日本矫形协会(JOA)评分标准:优31例,良9例,差1例。结论内固定对提高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早、中期临床疗效和植骨融合率效果显著,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柱后侧"H"型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 采用后正中入路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椎板间开窗黄韧带切除椎管减压、失稳节段小关节间植骨、后侧"H"型植骨块植骨治疗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27例.结果 随访8~24个月,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优22例,良4例,可1例;植骨融合率为100%,无螺钉断裂、松动及其它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使滑脱椎体复位,相邻椎体稳定,后侧"H"型植骨块植骨融合稳定,同时避免术后瘢痕组织填塞椎管狭窄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腰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及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4年10月~2009年5月间对54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患者作随访研究.结果 经12~54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了骨性融合,椎体滑脱复位率88.2%,腰腿疼痛消失,1例神经根损伤.按侯树勋等评价标准:优94.1%,良2.94%,可2.94% ,总优良率为97.04%.结论 对退变性及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和椎体间植骨,具有骨性融合率高,椎间高度恢复和维持满意,手术简单,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柱后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方法自2003~2006年,我院对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行腰椎动力位摄片、CT、MRI检查,证实全组病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腰椎失稳症,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共13个间隙。本组均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失稳节段横突间、小关节、椎板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1~3年,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优10例、良1例;植骨融合率达100%,未发现螺钉断裂、松动和其它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横突间、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价值。②方法对34例患者实施椎板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同时进行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③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无神经损伤及螺钉安置不当需二次手术的病例,未出现骨不连及下腰椎不稳复发,优良率达97%。④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下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2年5月—2010年10月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不稳病例32例进行分析。术前常规拍摄腰椎正侧位,前屈、后伸动力位X线片及CT、MRI片,手术采用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和脊椎融合的方法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随诊,本组病例腰腿痛或间歇性跛行症状均消失,内固定物及椎间融合器植入位置无改变,病变部位脊椎骨性融合,基本恢复正常活动。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可有效地维持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解除患者症状,是目前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柏锋  罗雨桥  邓思然  李兴 《吉林医学》2012,33(9):1947-1948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腰椎真性滑脱症的32例患者,给予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板重建术治疗,通过3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可以发现,腰痛症状消失的患者28例,下肢麻痛症状消失者26例,无间歇性跛行。通过复查X线片显示重建椎板及椎间骨全部愈合,未出现愈合不良及内固定松动的情况。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明确,是腰椎真性滑脱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退变性椎间盘病(DDD)是中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腰椎DDD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主要病理改变是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同时椎间小关节增生、内聚及不稳定。2003年8月至10月我科收治腰椎DDD患者35例,采用椎板减压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同时植骨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清毅  黄南翔  林宏  王冰 《四川医学》2010,31(5):598-599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7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植骨处均骨性愈合,复位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22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2%。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彻底减压,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