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病损包括胆囊炎、胆管炎,有病毒性胆囊炎和胆管炎之称。我科自1985年10月至1986年12月对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胆道B型超声波(简称B超)检查,发现106例合并胆道病损,为加深对胆道病损的认识,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对象及方法 1.病例来源及诊断程序:本组280例病毒性肝炎均系住院患者。均符合1983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炎标准,属急性黄疸型肝炎(急黄肝)124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无黄)4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4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55例,重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4年~1988年对137例老年病毒性肝炎进行了某些临床检验观察,并探讨有关予后因素,报告如下以供参考。本文观察对象为本科收住的137例老年病毒性肝炎,男性98例,女性39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60岁;急性黄疸型(以下简称急黄肝)30例,慢性迁延型(CPH)37例,慢性活动型(CAH)52例和重症肝炎15例。均行肝穿做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3.
甘氨胆酸(CG)是胆汁酸的主要成份之一,测定肝病患者血清CG浓度,可以帮助估价肝功能。本文收集我院1992年1月到12月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的210例肝病患者和10例非肝病患者血清CG,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病例来源:(1)非肝病组,10例同期住院的非肝病且肝功能正常的病人。男女各5例,年龄8~48岁。(2)肝病组:根据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210例中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无黄肝)1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急黄肝)85例,男60例,女25例,年龄6至74岁,平均26岁;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2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49例,男40例,女9例,年龄25至68岁,平均33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9例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包括1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简称急黄肝)、9例重症肝炎(简称重肝)、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患者血清中镁、锌、铜、铁、铬、硒6种元素进行了检测,另选1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采用酶比色法对63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总胆法酸(TBA)进行动态观察,以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63例各型肝炎中,男X例、女X例,年龄17~81岁,平均37.56±13.04岁。急性黄疽型肝炎(AIH)1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4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M)16例,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ALC)18例,慢性重型肝炎(CFH)4例,诊断均符合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另以25名体检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93-06~11完成了苦黄注射液32例病毒性肝炎的Ⅲ期临床试验任务,观察结果如下。1试验对象选择、给药方法及疗效判断标准1.1本文3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符合1990-05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黄直型肝炎2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7例,亚急性重症肝炎1例,慢性重症肝炎1例。1.2苦黄注射液用40~6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次/d。急性黄疸型肝炎(简称急黄肝)用苦黄40ml/d;CAH用普黄60ml/d;2例重症肝炎用苦费均为60ml/d。各病例均加用肌苷口服液40ml,2次/d,维生素B、C各2片,…  相似文献   

7.
(题后所列数字为期数:页数) 防治经验报导580例HBsAg阳性血清e抗原及e抗体的检测(1 :1)广州市108,367人次病毒性肝炎及14,4a5人次HBsAg 的调查(1:5)广州地区HBAg阳性65人进行HBAg亚型测检及 追踪结果小结(1:8) 4间幼儿园肝炎防治效果观察初步小结(1:9)油针治疗急性黄疽型病毒性肝炎232例(附100例远 期疗效观察)(1:10)病毒性肝炎100例舌象临床观察(1:14)无黄疽型肝炎发病机制的探讨(2:15)加减复方黄须桐治疗无黄疽型肝炎164例近期疗效观 察(2:18)红皮椰子树根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3:25)广州市中小学生46,455人肝炎普查结果及检出…  相似文献   

8.
应用国产靛氰绿排泄试验判断肝脏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岳进  许雪延 《浙江医学》1997,19(3):184-185
靛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试验作为肝功能检查方法,因试剂全凭进口,价格昂贵,国内不易开展。1992年国产ICG试剂研制成功,我们于1994年3~6月用国产ICG试剂检测了100例肝病患者,以观察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00例肝病患者均系我院传染科住院病人。男70例,女30例,年龄14~62岁。其中急性黄疽型病毒性肝炎16例,急性无黄疽型病毒性肝炎8例,慢性迁延型乙型病毒性肝炎14例,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20例,重症肝炎12例,肝炎后肝硬化30例(Child分级A级10例,B级11例,C级9例)。诊断依据1990年5月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会议拟定标准,并以20例  相似文献   

9.
我科1976年元月至1987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炎)1495例中,有23例以后相继出现血液系统改变,占1.5%,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病毒性肝炎情况所有病例的肝炎诊断分型全部符合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8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6例,慢性活动型肝炎5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69岁,其中14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韶光  吴静黎 《广东医学》1997,18(3):204-205
急性胰腺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严重并发症,对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及预后影响较大,有关的报道较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6例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为1991-1995年住院病人,占同期住院的病毒性肝炎的0.3%。6例均为男性,年龄36-58岁,6例人院诊断分别为:HCV急性感染所致亚急性重症肝炎1例,急性黄疽型戊型肝炎2例,慢性乙型肝炎3例。l.2临床表现】.2.l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时间:l例亚急性重症肝炎于起病后22天,黄殖出现后17天;2例急性黄疽型肝炎分别发生于起病后第10天、第11天,黄疽出现后第6天、第9天。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现慢…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是指以嗜肝细胞为主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分型如按病原区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如按黄疽的有无区分,可分为黄疽型和无黄疽型。目前常按病程的长短急援,病情的严重情况,及肝内病理情况混合分型,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或活动性肝炎,重症型肝炎(分急性、亚急性、慢性)和淤胆型肝炎。病毒性肝炎迄今尚无满意的特异性治疗方法,由于肝炎的临床型别多样,病情轻重不一,病程长短不一,症状更可能夹杂有主观的因素。因此,判断某…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 在肝炎的病原学诊断过程中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肝炎患者其血清学全阴性 (非甲 -非庚型 ) .现将我科收治 2 8例非甲 -非庚型肝炎临床及免疫组化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2 8(男 19,女 9)例 ,年龄 9~ 6 0岁 ,平均 32 .5岁 .无肝炎患者家庭聚集史、无输血史、饮酒史、服用损肝药物史及毒物接触史 .急性肝炎 12例 (急性黄疸型肝炎 6例 ) ,慢性肝炎 12例 (轻度 9例 ,重度 3例 ) .亚急性重型肝炎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2例 ,肝硬变 1例 .临床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标准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63例经病理确诊的病毒性肝炎的肝功改变与肝脏超微病理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63例,为1986年3月至1988年3月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性男性住院患者,年龄:18~35岁。经肝活检病理诊断:急性肝炎10例;慢性迁延型肝炎34例;慢性活动型肝炎17例,其中3例伴早  相似文献   

14.
<正> 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升高见于多种疾病,而肝炎的有关资料国内尚少报告。我们对住院的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测定了血清FDP,现将测定结果予以报道。一般资料100例中男性98例,女性2例。年龄:9~11岁2例,19~43岁98例。根据杭州全国肝炎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对100例各型统计如下:急性黄疸型肝炎(简称急黄肝)66例(急  相似文献   

15.
急性病毒性肝炎同时合并胆囊损害很少引起注意。1989年,我们对收住院治疗的132例黄胆型病毒肝炎(以下简称急黄肝5)在肝功能等全面检查之同时,进行B型超声波(B超)胆囊探查,现将急黄肝合并胆囊声像改变82例分析如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总胆汁酸 (TBA)、前白蛋白 (PA )及乳酸脱氢酶 (L DH)在病毒性肝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3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进行 TBA、PA及 L DH测定 ,其中急性肝炎 10 0例 ,重症型肝炎 12例 ,慢性活动型肝炎 8例 ,慢性迁延型肝炎 16例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各组与对照组的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性。尤以重症型肝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较为明显 (P<0 .0 1) ,慢性迁延型肝炎次之 (P<0 .0 5 )。结论 :TBA测定可作为了解肝细胞损害程度上的一个敏感指标 ,可作为划分慢性活动型肝炎与慢性迁延型肝炎的重要指标。PA、L DH能真实反映各型肝炎早期细胞损害程度 ,对临床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能引起肾损害,在病理、生化及放免检查方面已屡有报道,但在同位素检查方面的应用报道较少。我们采用智能化肾图仪(微机肾图)对30例肝炎患者及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肾图检查,同时取作肾图前后3天内所测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_2微球蛋白(β_2-m)含量进行了分析。资料和方法一、对象1.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按1987年(宜昌)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分型:急性肝炎9例(急性黄疸型8例、急性无黄疸型1例),慢性迁延型(慢迁肝)7例,慢性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二年来,我科使用辽宁中药研究所制药厂生产的“复肝康冲剂”治疗126例病毒性肝炎,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病例均按91年5月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2例,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型肝炎16例,慢性迁延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8例,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3例,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9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5例,其它肝炎3例(非甲、乙、丙肝炎),共126例。年龄12~69岁,男107例,女19例。  相似文献   

19.
3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28例,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4例。 1 一般资料男29例,女3例。年龄 17~59岁,平均29.2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3.5年。诊断标准依1984年(南宁)第三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分型诊断。 2 治疗方法及剂量香菇多糖系福建福州  相似文献   

20.
门冬氨酸钾镁(Asp-k~+.Mg~(2+))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近几年来,逐步运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我院从1985年10月开始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均系1985年10月至1986年10月住院患者,共88例。其中男过70例,女性18例,年龄10-68岁,平均24.6岁。诊断按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确定的标准。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急黄肝)3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