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血流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可诊断早期脑梗塞,结合DWI和PWI可以确定缺血半暗带,DWI和PWI可以为溶栓治疗提供较直观的影像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评价改良线栓法制作的大鼠大脑中 动脉阻塞(MCAO)和再灌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只、持续性缺血组5只、缺 血0.5h再灌注组5只。各组于术后0.5h及1h分别行DWI、PWI扫描,测量DWI上异常信号面积,并绘制PWI 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结果:DWI和PWI上A组未见异常信号,B组和C组手术侧均见有异常信号,且B组术后1h 的异常信号范围比0.5h时的异常信号范围大(P<0.05),C组术后1h的异常信号范围较0.5h时的异常信号范 围显著缩小(P<0.05)。MCAO后患侧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峰值下降幅度较对侧小,再灌注后下降幅度增大。结 论:DWI和PWI可客观评价改良线栓法大鼠MCAO及再灌注模型效果。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缺血及再灌注的DWI与PWI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目的利用DWI及PWI研究大鼠(MCAO)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急性脑缺血的发病机理。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5只雄性SD大鼠(280~320g),随机分成3组(A、B、C组,n=15)。单丝尼龙线置入颈内动脉,阻闭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别于阻闭30min、1h、2h后抽出尼龙线,恢复再灌注。于再通前,再通后1h、2h、3h、6h、12h及24h行功能及常规磁共振扫描。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A组再通后较再通前DWI所示高信号区明显缩小,B组再通后较再通前不同程度缩小,C组再通后均较前略有扩大。3组间差异显著(P<0.01)。(2)急性期病灶中心血流灌注减少程度A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及PWI对于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后缺血灶的动态变化、发病机理、尤其是判定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顺序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一组行头磁共振平扫、灌注及弥散成像,对PWI/DWI匹配阳性且无溶栓禁忌者给予溶栓治疗.另一组只行头CT平扫,对于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且CT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者给予溶栓治疗,对比2组间溶栓的疗效及脑出血、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磁共振灌注/弥散成像指导下溶栓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出血及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别.结论 PWI/DWI相结合能较准确地识别缺血性半暗带,可明显提高溶栓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以提出量化评定标准.方法 13例发病时间在2~6 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包括DWI和PWI,并在2~28d内复查T2WI确定最终梗死范围.对梗死中心区、缺血芈暗带及对侧镜像区,测量其扩张变化和血流灌注.结果 ①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值分别为7.01×10-4mm2/s及9.36×10-4mm2/s,tADC平均值分别为0.63及0.87.梗死中心区ADC及rADC均明显降低,缺血性半暗带ADC及rADC轻度下降,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②PWI显示11例超早期脑梗死存在灌注缺损区或灌注减低区,2例腔隙性脑梗死未见明显异常.③对于PWI>DWI者.ADC值轻度降低(<22%)的区域可能为缺血性半暗带;而ADC值明显降低(25%~53%)的区域(16%~34%)可能为不可逆损伤区.结论 DWI与PWI的联合应用可发现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缺血半暗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DWI、PWI)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发病48h以内的48例患者及治疗10天后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包括T2WI、DWI、PWI等序列,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病后就诊DWI能全部发现病灶;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PWI血流灌注少于对侧正常区;治疗后复查,梗死区ADC值、rADC值较初次检查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区rCBV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梗死区平均MTT值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在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灶,显示病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超急性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和分析近期文献中有关超急性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的DWI和PWI的影像表现。结果:于超急性脑卒中(6h以内),缺血性病变于DWI显示为高信号、于PWI显示为低灌注区,大多数病例可见到一半暗带。于急性脑卒中(6~72h),随着时间的延长,此半暗带缩小或消失。结论:临床同时应用DWI和PWI磁共振检查,有助于鉴别可恢复的或不可恢复的缺血性病变,从而有利于指导临床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8.
Wang YJ  Yao QL  Fang F  Teng G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5):1773-1777
目的 探讨高场强磁共振(7.0T)灌注和弥散加权成像在大鼠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线栓法建立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对照组,栓塞0.5、1.5、3、6和24 h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行头颅MRI扫描:PWI、DWI、T1WI、T2WI及MRA.后处理获得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形态图,并分别计算rCBV、rCBF、rMTT相对值.测量DWI异常信号区相对体积(rVD)及PWI异常灌注区相对体积(rVP).将结果与四氮唑红(TTC)染色和病理对比.结果 假手术组各序列扫描、TTC染色及病理均未见异常.各栓塞组栓塞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rCBV、rCBF明显降低,rMTT明显延长,梗死核心严重,梗死边缘较轻.各栓塞组栓塞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于DWI和PWI均可见异常信号区;DWI异常信号区体积随栓塞时间延长而增大,PWI异常信号区体积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栓塞6 h前PWI异常信号区大于DWI异常信号区(P<0.05),6 h以后PWI、DWI梗死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h以后DWI梗死体积与24 hTTC梗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场强磁共振灌注和弥散加权成像动态显示急性脑梗塞缺血半暗带的时间、空间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在脑梗塞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是近年来开发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它的临床应用解决了超急性脑梗塞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缺血性半暗带(ischemic pentunbra,IP)的界定等关键问题,为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综述了DWI及P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犬脑缺血模型的建立及动脉内溶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犬脑缺血模型,通过比较溶栓前后数字减影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来探讨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超早期脑缺血的疗效,进一步探讨MR弥散及灌注成像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对24只家犬通过股动脉插管将自体凝血块导入大脑中动脉制作成脑栓塞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只早期应用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照组9只使用生理盐水,溶栓前后不同时间进行DSA、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 模型建立简便,DSA及MRA能直观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及再通,溶栓前后PWI能定量显示局部脑血流量下降、动脉内溶栓改善脑缺血、恢复脑血流再灌注的程度,并且与DSA检查一致,溶栓治疗组溶栓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WI显示缺血区早期表现扩散系数比率(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ratio,ADCR)值下降,并出现异常高信号,溶栓治疗组ADCR上升时间提前,异常高信号轻微缩小或保持不变,对照组ADCR值升高明显滞后,异常高信号范围增大,与治疗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使用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在犬超早期脑缺血模型中疗效肯定,能完全或部分恢复脑血管再通、减少脑梗塞面积,PWI和DWI可追踪观察治疗过程中缺血脑组织的演变过程,预测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朱明  王松 《医学综述》2007,13(24):2006-2008
功能磁共振成像已比较广泛地用于颅脑检查,尤以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和灌注加权像(PWI)应用较多。DWI对早期缺血改变非常敏感,DWI较常规T2加权图像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PWI能在超急性阶段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在超早期脑缺血性卒中灌注图像改变要先于DWI图像改变。结合DWI和PWI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脑血流动力学与急性脑缺血发生发展之间的潜在规律,证实缺血半暗带、可逆与不可逆的组织,为溶栓治疗提供早期有效直观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可控的量化指标,提高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率。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95只,随机分为3组:A组10只,进行颈部动脉的CTA、DSA检查,造模成功后行解剖学测量;B组5只,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80只为缺血再灌注组,造模成功后行DWI和PWI观察。结果DSA、CTA可以清楚地显示兔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分支情况,解剖学测量颈内动脉及各段的长度,建立了可控的量化指标,模型成功率90%。结论通过量化指标的建立提高了模型成功率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张彦荣  王志波  张峰  李锰  毕伟 《疑难病杂志》2010,9(11):820-821,F0003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对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24只,建立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假手术组,只进行常规解剖不阻断血管,15 h处理;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6 h,再灌注9 h;C组为缺血前给予10 min缺血,10 min灌注,重复3次后行缺血5.5 h,再灌注8.5 h组;D组为缺血5 h 57 min,再灌注前给予1 min灌注,1 min缺血,重复3次后继续再灌注8 h 57 min。各组大鼠均取血清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含量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取肾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B、C、D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P〈0.01),C、D组明显低于B组(P〈0.01),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组织形态基本正常,C、D组组织形态学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均可减轻实验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且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扩散和灌注加权成像对兔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早期恼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2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经眶内入路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仅暴露同侧大脑111动脉,不予电凝。2组动物分圳在术后0.5h、1h、2h、4h、6h、8h、12h和24h进行MRI检查,扫描广子列依次为SE序列T1WI、T2,WI、FLAIR序列、DWI和PWI,比较其检出时间、DWI和PWI异常信号体积变化:取各组不同时点与DWI检查对应的兔脑组织行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0.5hDWI上显永异常高信号,PWI上显示相对高信号,其范围明显大于DWI异常高信号区,2者不相旺配区为缺血半暗带(IP)。DWI上的异常高信号区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至24h与PWI上的相对高信号范围吻合。MCA0后4hT,WI和FLAIR序列上开始显示高信号,但在FLAIR序列上病灶显示更清晰,6h后基底节和顶叶皮层在T1WI上出现低信号,与病理学结果相符合。对照组MRI检杏及电镜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DWI、PWI可在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其诊断价值优于SE序列T1WI、T2,WI和FIAIR序列。DWI与PWI相结合能判断IP的存在与否及其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轻微缺血症状患者按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TOF-MRA)结果进行脑动脉狭窄程度分度,评估PWI在不同程度动脉狭窄的该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弥散成像(DWI)排除急性脑梗塞的轻微脑缺血症状患者113例,按TOF-MRA结果分为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组47例,轻中度狭窄组49例,无狭窄组17例,均行PWI检查,对采集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析。结果重度狭窄组PWI阳性率高于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与MRA结果匹配;轻中度狭窄、无狭窄组PWI与DWI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轻微脑缺血症状患者中,MRA提示颅内动脉重度狭窄者的PWI对脑灌注异常的检出高于DWI,轻中度度狭窄和无狭窄组则无差别,因此对于前者应重视PWI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中学习记忆能力及HSP-70、存活素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6个亚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FR)、低氧预适应组(HP+I/R),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脑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存活素和应激蛋白HSP-70的表达情况;并通过Y-电迷宫测试缺血再灌注24h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高倍视野下存活素和HSP.70蛋白阳性细胞数比较.HP+FR组与FR组及假手术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3h再灌注24h后,Y-电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P+I/R组优于FR组(P〈0.05)。结论低氧预适应可减轻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提高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和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上调神经细胞中存活素、HSP-70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蕨麻正丁醇(Pa)对急性卵巢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卵巢组织中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24 h组(I24h)、缺血再灌注24 h组(R24h组)、缺血再灌注48 h组(R48h组)、给予Pa提取物预处理+缺血再灌注24 h组(Pa+R24h组)和Pa提取物预处理+缺血再灌注48 h组(Pa+R48h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法检测各组血清ET-1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E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24h组、R24h组和R48h组大鼠血清ET-1水平、卵巢组织中ET-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I24h组比较,R24h组、R48h组大鼠血清ET-1水平、卵巢组织中E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R24h组和Pa+R48h组大鼠血清ET-1水平、卵巢组织中ET-1 mRNA和蛋白表达与R24h组、R48h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1在大鼠卵巢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表达上调,Pa提取物进行干预可降低E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54只,建立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3组,每组18只,每个时间点6只,A组为缺血再灌注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前给予1 min灌注1 min缺血重复3次后继续再灌注组,C组为缺血再灌注前给予10 min灌注10 min缺血重复3次后继续再灌注组,分别检测各组在再灌注1 h、3 h、9 h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肌肉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各项指标均升高,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除1h ICAM-1外,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P<0.01),C组各时点各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间多次重复停灌复灌后处理可减轻实验大鼠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