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是适应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的产物,是提高护理工作的切实需要,是精神文明在行业中的体现。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因此,心理护理实施的好坏是影响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是护理临床工作中更为人性化的一种高级护理行为,它不仅能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更能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祁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6):3537-3539
心理护理是护理临床工作中更为人性化的一种高级护理行为,它不仅能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更能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术前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子宫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治疗的方法以手术为主。(虽然自凝刀、腹腔镜、宫腔镜广泛使用),如何在专科护理的同时,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手术成功,术后康复?在工作的十四年中,通过对91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从使病人适应角色转换,术前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掌握病人心理特点不同对待这三方面做好病人术前心理护理,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心理及各种顾虑,取得病人积极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全方位护理要求正在形成,改善和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护患间的沟通,有利于了解患者心身痛苦,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患者生病住院后其社会角色已完全改变,会产生一些陌生、恐惧、焦虑心理,护士想要取得病人信任,与病人能顺利沟通,首先要了解病人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技能及运用语言技巧能力,使之适应角色转变,配合完成治疗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心理行为疾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心理行为疾病有其发病因素和临床的特殊性,患多有心理和人格上的缺陷,临床护理中容易出现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和患不能配合护理的问题,有时患可能会在住院期间出现意外,利用心理学原理对患实施心理护理,可以融洽护患关系,使患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达到促使患尽快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现代化护理观念为指导的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系统化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实施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以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为基础、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前提、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关键,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体现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明确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掌握各种不同的心理特点,注意语言交流的保密性、艺术性,使患者充分相信护理人员,讲出更多的真实信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夏琳  陈国英 《全科护理》2009,7(29):2711-2712
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护士应掌握与病人沟通交流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常用的技巧,这些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展有效地心理护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因此,心理沟通过程也可看成为信息交流的过程。护患之间的心理沟通有助于护士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向病人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病人服务、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创造最佳身心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护理治疗效果的需要。1护理心理沟通五要素护理心理沟通过程中通常包含信息发出者、信息接受者、引发沟通的客观事物、沟通渠道与载体及以效果与反馈5种要素。1.1信息发出者是沟通的主要方面,在护士与病人的心理沟通过程中护士承担这一角色。1.2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收受方面,在护患沟通中,病人常常扮演这一角色,但有时也会转换,如病人向护士提问。1.3引发沟通的客观事物病人从熟悉的家庭或工作单位来到陌生的医院,需要了解与熟悉新的环境及自己疾病的治疗情况,护士应该满足病人这种需要。这种需要与满足需要便是引发沟通与交流的客观事物,它是产生沟通与交流的前提和依据。1...  相似文献   

10.
临床工作既是医疗活动过程,也足护患交往的过程.在护士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中,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一样不容忽视,甚至被提到更为重要的地位.求助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罗杰斯在人本主义哲学基础上创立的心理治疗法,它基于人的尊严与价值,更注重良性治疗关系的建立,这对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及效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通过言语、表情、态度、姿势、行为和周围环境因素去影响、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等。从而改善其大脑及神经系统的机能,减轻或消除导致病人痛苦的各种心理应激状态、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护士只有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为此,护士应掌握与病人沟通交流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常用的技巧,这些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因此,心理沟通过程也可看成为信息交流的过程。心理沟通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也不是从沟通者到接受者之间简单的往返联系,而是交往对象之间既不断传递和交流信息,又不断地形成补充和发展信息的复杂过程。通过心理沟通,人与人之间可以取得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并建立起良好的入际关系。护患之间的心理沟通有助于护士了解病人的心身状况,向病人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病人服务,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护患之间有效的心理沟通,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良好的护患心理沟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护士应掌握与病人沟通交流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常用的技巧,这些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展有效地心理护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玉环  孙瑞丽 《临床医学》2010,30(9):119-120
目的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以防止护患纠纷发生和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方法在临床护理中采用非语言沟通、预防性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等多种方法进行护患沟通。结果护患关系和谐,医疗纠纷明显下降,整体护理效果提高。结论护士是医疗活动中医患沟通的桥梁,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是提供护理优质服务、融洽护患关系和减少纠纷、提高医护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陈爱华 《现代护理》1999,5(10):25-26
护患沟通是指护主与病人之间交换观点、意见、情感或感情的过程,是护士面向病人护理的直接方式,是心理护理的核心,也是整体护理的关键。通过沟通,护土可以收集病人健康方面资料和信息,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做出比较确切的心理分析,进而制定完整可靠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有效的、系统的心身护理。没有良好的沟通就谈不上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护患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1]。精神病人由于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发生异常,他们与正常人缺乏协调和行为和思维,有的甚至与护土格格不久,给护患沟通带来困…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与护患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矛盾的成因无怪乎欲望的不遂,不遂的欲望压抑着五脏六腑,即引起各种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如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首先要明确护患关系沟通的技巧,才能充分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疾病和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护理人际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1 护患关系沟通1 1 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1 1 1 技术性关系 :指护患双方在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技术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行为关系。护患关系中 ,连接双方的纽带是医疗和护理 ,即病人患病需要医疗护理 ,护士掌握着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技能 ,能够满足患者这种需要 ,这就构成了护患关系的基础。如果这种基础不复存在 ,护患关系也就终结了。1 1 2 非技术性关系 :指护患双方由于社会的、心理的、教育的、经济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施医护技术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利益、法律、价值等多种内容的关系。1 1 2 1 道德关系 :是非…  相似文献   

17.
孕产过程是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是安全分娩、顺利分娩、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所不容忽视的。对产程中的心理护理就是通过护患之间的语言交流,感情交流和行为交通达到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克服产程中产妇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减轻产妇的心理负荷,保证产妇的心理平衡,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产程,确保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太极式合理化心理防卫的反向利他性在护患关系中运用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实验组采用太极式合理化心理防卫的反向利他性干预;与同期住院按一般性心理干预实施护理计划的对照组相比较.同时将运用两种不同心理干预方式的护理组也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实验组护理服务的心理压力低于对照组(p<0.01),护患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护患的角度实施太极式合理化心理防卫机制的反向利他性心理干预,有利于实现护患共同目标,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浅谈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患沟通是护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护患沟通中如何搞好护患关系,加强人性化服务的沟通技巧及应用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学会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构建一种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心理行为疾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心理行为疾病有其发病因素和临床的特殊性,患者多有心理和人格上的缺陷,临床护理中容易出现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和患者不能配合护理的问题,有时患者可能会在住院期间出现意外.利用心理学原理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达到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