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钠泵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20%~30%。透析低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多脱水导致的血容量显著下降,血容量下降超过15%时极易发生低血压,而与总体液量下降无关忙。2002年2月-2004年12月,本研究对21例在我科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常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患者,在透析时使用钠泵400次,以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透析1个月后检查透析前后血生化指标.显示血钠浓度变化不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常爱莲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3):64-64,F0003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低血压可使透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影响患者透析效果。分析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给予预防护理,可得到最佳的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我科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多次并发症状性低血压。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雪真 《临床医学》2001,21(2):64-64,F003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重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并且可以诱导严重的心律失常。根据其发生特点可分为透析中发作型低血压及慢性持续型低血压,前者常发生于透析后期。[透析开始后3.7±0.5小时(±S)],发生率为10%~30%,后者发生率为5~10%,后者发生率为5~10%,超滤(UF)引起血压的轻微下降即足以导致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可调钠透析法对透析患者血压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秀玲 《天津护理》2005,13(5):252-253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递减式脱水在大量超滤时降低患者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按照标准抽取超滤量≥5%,在规律性透析过程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患者12例。在试验阶段每位人选患者按可调钠透析和常规透析各1周的顺序循环进行。观察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和心率变化,每月1次监测透析前后肾功能和电解质变化。试验结束后分可调钠组和常规透析组,比较两种透析方法的差异。结果:可调钠组共透析757例次,常规组共透析729例次,低血压发生率可调钠组低于常规组,透析后电解质两组间无差异,尿素氮清除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可凋钠透析递减式脱水在大量超滤中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钠梯度透析用于透析性低血压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秀华  董素莲 《护理研究》2004,18(6):1003-1004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0%~50%,老年病人特别易发生。低血压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并发症。低血压还能导致内瘘失去功能,增加经济负担。本文对11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病人进行钠梯度透析,减少了低血压的发生频度。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20%~30%。低血压的发生使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并使心脏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着透析患者的老龄化和糖尿病肾病在透析人群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透析低血压更加严重,而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与医护人员的持续健康宣教,可否有效降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控制患者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探讨对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低血压4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50%~70%.可造成透析血流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肾脏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急性肾衰时可加重肾缺血性损害,延缓肾衰恢复时间。因此,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低血压及时采取防护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低温透析对改善患者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目的 本研究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 按照标准选取我院规律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于发生症状性低血压(SH)的15名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8-10次的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观察透析前和透析开始后每小时的动脉血路的温度(反映患者体温)、相对血容量(RBV)、血压、心率、超滤量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共进行常温透析149次和低温透析151次。随着透析的进行,两组的RBV逐渐下降,出现低血压时的RBV分别为78%(低温组)和80%(常温组)。与常温组比较低温组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25.2%,39.6%,P=0.002),发生低血压的时间明显晚(3.93±0.49)小时,(3.66±0.73)小时,(P=0.038),低血压发生时的超滤量明显多(3500.21±843.10,3157.28±729.50,P=0.035)。RBV和心率两组无差异。但二组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体温均逐渐升高,常温组始终明显高于低温组。结论 与常温透析相比,低温透析能明显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减少透析过程中的温度升高,避免这种温度的升高可望进一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方式,而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20%~30%,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严重低血压会导致超滤暂停、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导致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影响透析效果,因此应重视和加强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防治,以提高透析质量和减轻患者痛苦,这也是护理人员在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科室采用细节护理法有效降低了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温联合可调钠透析对改善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30%,透析低血压常使患者难以达到千体重,严重者需中途停止单次透析,导致透析充分性降低和超滤困难,引起众多心血管事件,从而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透析时容量的变化,透析液中的缓冲液的作用,渗透压和电解质的改变,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以及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心脏功能以及透析前的容量状况均起了重要作用,但超滤引起的血管内容量减少可能是关键。针对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近年来国际上采用可调钠透析,明显降低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低温透析液可增加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从而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平均发生率约为22%,直接干扰透析的顺利进行,影响透析质量,甚至威胁透析患者的生命,是透析的相对禁忌症。如何有效防治透析中的低血压,一直是专业工作者竭力攻克的难题。1996年以来,我们通过对25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观察,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序贯透析在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序贯透析在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2006年7~9月将19例慢性肾衰患者采用每周交替使用序贯透析法(设为实验组)与常规透析法(设为对照组),即单周给予序贯透析法,双周给予常规透析法各120次,观察两种透析方法对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低血压发生率为5.83%,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两组比较,X^2=42.5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透析是防止血液透析法相关性低血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30mmHg,1kPa=7.5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90mmHg)以下,发生率为25%~50%,临床表现轻重不一[1]。本文查阅了近几年的有关文献报道,对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的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告发生率20%~30%,本院血液透析中心140例的临床观察,其发生率为24%。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危及患者的生命。透析相关眭低血压的发生常为突发,不可预测,主要与超滤速度过快以及超滤量过大有关,与透析液中缓冲液的作用、渗透压和电解质的变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减少患者血液透析时低血压的发生,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方法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70例,透析10950例次患者,实施预防低血压反应的护理。结果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低血压反应的发生率由19.8%降低至11.5%。结论针对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使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提高了透析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可调钠透析联合低温透析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50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可调钠透析配合超滤曲线并采用低温透析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透析模式及正常温度的透析液,观察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低血压的发生率试验组为5.6%,低于对照组的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调钠透析联合低温透析模式能有效地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少血液透析患发生低血压,使能正常完成透析,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针对发生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如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血管收缩不良、血透过程中进食、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差等,采取使用高钠透析液、低温透析、改用碳酸盐透析、确定合适的干体重、用EPO改善贫血、加强营养、改用生物相容性比较好的透析膜等一系列预防措施,并加强监测,合理控制血液透析中进食,加强健康宣教,合理使用降压药以及在发生低血压时及时处理。结果 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65%下降至12%),可以继续血液透析率达98%。  相似文献   

18.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HD)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积极预防与及时处理低血压,可以使患者改善低血压状态,避免加重病情。从而使患者得到充分的透析,清除体内过多水分和毒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但是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很多.且发生率较高,严重者须停止透析。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6月45例透析患者的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序贯透析在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姣 《当代护士》2010,(1):16-17
目的探讨序贯透析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例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透析期间体重增加≥3公斤的患者分为2纽,8例行序贯透析者为观察组,8例行标准透析者为对照纽。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透析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因透析引发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40%。透析低血压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胸闷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个别患者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等,常导致患者透析不能顺利进行,故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现对此一些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