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经翼额微创的嗅沟脑膜瘤手术入路。方法:从2000-02~2006-12 21例嗅沟脑膜瘤采用经翼额入路切除。肿瘤直径7 cm 2例,4~6 cm 16例,<4 cm 3例。单侧生长3例,对称生长12例,偏侧生长6例。翼额入路皮肤切口,电灼切断肿瘤基底,瘤内分块切除,最后分离分块切除瘤皮。结果:所有病例肿瘤全部切除,其中Simpson级5例,Simpson级15例。额叶保护良好,无脑脊液漏。结论:经翼额显微手术入路能满足不同大小、生长方向嗅沟脑膜瘤切除所需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2.
嗅沟脑膜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54例嗅沟脑膜瘤中38例采用双侧额下入路,11例采用单侧额下入路。5例采用翼点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5l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根据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向,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并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有机结合,是取得最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嗅沟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底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8%~12%,对嗅沟脑膜瘤的经典手术方法是额部冠状皮瓣及双额骨瓣开颅切除肿瘤,但该入路有损伤双侧额极的可能。此  相似文献   

4.
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蝶骨嵴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蝶骨嵴脑膜瘤29例,术中应用良好的显微技术,分块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切除按Simpsons法分级,Ⅰ级23例(79.3%),Ⅱ级4例(13.8%),Ⅲ级2例(6.9%)。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2.2年,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在熟练掌握术区显微解剖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可明显提高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但对于下丘脑和海绵窦等重要结构粘连过于紧密的肿瘤,手术风险较大,可考虑姑息手术结合术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景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34-6234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以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9-12经翼额入路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21例。结果 21例肿瘤中,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Ⅱ级切除15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视力明显改善15例。结论显微镜下经翼额手术入路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操作空间大,便于保留重要结构,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鞍结节脑膜瘤采用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效果、视力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手术完全切除率83.87%,高于乙组的58.06%(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两组治疗后视力水平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6.45%VS 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鞍结节脑膜瘤采用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治疗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额下入路的手术完全切除率比翼下入路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鞍区脑膜瘤采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例鞍区脑膜瘤,均接受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纵裂入路例为纵裂组,翼点入路例为翼点组,额下入路例为额下组。于手前及术后1周评估患者GCS评分,并记录手术切除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纵裂组、翼点组及额下组术前GCS评分分别为6.4±0.9分、6.5±1.0分和6.4±1.1分;而术后1周时分别为12.4±1.3分、11.9±1.2分和15.6±1.4分。术前3组GC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纵裂组GCS评分优于翼点组和额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纵裂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翼点组和额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鞍区脑膜瘤采用不同显微手术入路均可获得较好的切除效果,但纵裂入路在改善神经症状、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巨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目的 总结巨大嗅沟脑膜瘤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巨大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切除技巧。结果 按照Simpson手术切除分级,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4例。1年后全部患者得到随访,手术后全部患者嗅觉无改善,有一例术前视力为光感的患者手术后视力无改善,其余11例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嗅沟脑膜瘤的唯一方法,手术切除需要详尽的术前设计和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和显微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蝶骨嵴脑膜瘤均采用以蝶骨嵴为中心的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消失或改善.2例动眼神经麻痹3个月后逐渐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蝶骨嵴脑膜瘤采取以蝶骨为中心的翼点入路显微切除,术中先处理肿瘤基底,掏空瘤内,扩大术野,并保护好神经和血管,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鞍上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近6年来鞍上脑膜瘤22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把肿瘤按起源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向进行分类,手术经翼点入路10例,经双额和左额各5例,右额翼点联合入路2例,颅底重建1例,显微手术13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大部分切除4例,死亡1例,脑内血肿2例,脑积水2例,侧脑室出血1例,随访17例,其中12例优,3例,1列一般,1例差,视力改善13例,稳定3例,恶化1例。结论:显微手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和视力改善率,颅内外沟通型肿瘤须行颅底重建,手术疗效取决于视神经,下丘脑,垂体柄和脑底动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翼点入路是由Yasargil翼点入路演变的,扩大翼点入路现已成为严重额颞部颅脑损伤的常用手术入路。作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治疗85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切除巨大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与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5年3月收治的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巨大蝶骨嵴脑膜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翼点入路可对中颅窝蝶骨嵴、鞍区进行良好暴露,本组采用该手术方式切除巨大蝶骨嵴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明显降低了伤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用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采用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视力下降1例,不全偏瘫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癫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早期尽量阻断肿瘤的基底供血,利用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辨别肿瘤与毗邻结构的关系,酌情处理肿瘤与重要结构的粘连,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可改善手术预后.对残余肿瘤,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进行治疗有助控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侧脑室脑膜瘤发病率低,手术入路亦有差别,特别在优势半球尤为明显。该文讨论侧脑室脑膜瘤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通过13例侧脑室脑膜瘤手术治疗,使手术入路最大限度暴露肿瘤及供血血管,而不损害高级功能区;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块切除肿瘤。结果9例经项枕入路;2例经颞入路;1例经额入路;1例经胼胝体后入路。肿瘤全切除,无死亡;仅1例发生偏盲,其他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肿瘤大小、位置、供血影响手术入路的选择;顶枕入路适合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运用显微技术,分块切除肿瘤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40例蝶骨嵴脑膜瘤特点,利用显微方法提高全切率。方法:对98年后.我科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蝶骨嵴脑膜瘤40例回顾性研究。结果:外侧组全切率100%,中侧组90%,内侧组70%,死亡0例,外展神经受损1例.滑车神经受损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据颅底显微解剖.运用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可显著提高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25例鞍区肿瘤(脑膜瘤5例,颅咽管瘤8例,垂体瘤12例)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经翼点入路开颅,骨窗扩大至颞底、咬除蝶骨嵴外侧部分,显微镜下充分解剖、显露侧裂池、颈动脉池、视交叉池、鞍上池。对脑膜瘤行分块全切、根部电灼。对颅咽管瘤及垂体瘤则充分利用鞍区四个间隙,先囊内后囊壁分块切除。术后均常规放疗。结果脑膜瘤5例均全切,颅咽管瘤8例全切6例、占75%,垂体瘤12例全切10例、占83.3%,无手术死亡,随访3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鞍区肿瘤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最佳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17.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翼点入路是由Yasargil翼点入路[1]演变的,扩大翼点入路现已成为严重额颞部颅脑损伤的常用手术入路.作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治疗85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春琴  段娜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93-2094
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夹闭瘤颈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最理想的方法,翼点入路是处理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很好人路,翼点入路又称“筋膜间翼点开颅”或“额颞蝶入路”。其利用外侧裂作为自然解剖间隙,以对脑组织的最小牵拉,而能对鞍区、前颅凹、中颅凹以及上斜坡等广泛颅底病变进行探查是翼点人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对15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侧型9例均达肿瘤全切,无并发症;内侧型6例,12例全切除,术后偏瘫2例,死亡1例。结论:宜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对外侧型者全切除多无困难;内侧型者术中宜尽早离断肿瘤的主要血供,体积较大显露基底困难者,可先行包膜内分块切除,而后剥离切除其囊壁。术中应注意保护邻近的视神经、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30例采用常规开颅方法。扩大翼点入路即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扩大暴露范围,包括额底,颞底,及额颞顶较大范围。扩大翼点入路结合硬膜扩大缝合,有时采用浮动骨瓣等方法。结果:扩大翼点入路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p≤0.05):减少脑组织膨出发生率(p≤0.05),降低再次手术率(p≤0.05)等方面也都优于常规开颅组。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以下优点:提高治愈率,降低脑组织膨出发生率,降低再次手术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