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给予更为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否减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焦虑情绪。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测查AMI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制定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减轻。结论通过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AMI患者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2.
郭庆平  邓瑞姣 《护理研究》2008,22(6):1622-1623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冠心病中的严重类型,其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且常发生在起病2周内(急性期)。有研究表明,在AMI病人发病的急性期内,有心理改变者达60%以上,半数以上的病人有病理心理症状,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且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及时分析AMI病人急性期的心理变化并给予护理干预,可明昆减轻病人的病理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1w内)心理健康状态及需求,制定出适合患者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和心理需求调查表对50例AMI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该调查在患者入院后第7天进行.并在入院第2天和第7天分别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评定,采用数字评分法每日评估其心绞痛程度.结果 AMI患者急性期第2天和第7天焦虑评分和SCL-90因子评分高于常模(P<0.01,P<0.05).结论 AMI患者急性期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其心理需求是多方面的,常规护理措施满足不了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急性期、恢复初期和恢复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2-6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AMI患者100例,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其发病的急性期、恢复初期和恢复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MI患者在住院急性期焦虑阳性检出率占29%,恢复初期占38%,恢复期占44%;在住院急性期抑郁阳性检出率占40%,恢复初期占50%,恢复期占53%.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和年龄是急性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心肌梗死范围和既往史是恢复初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既往规律锻炼情况、居家照顾、婚姻和共同居住者是恢复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在病程各期均有焦虑和抑郁发生,且得分逐步增高.病程各期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加强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压力管理措施,预防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0例AMI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SDS评分为(69.5±7.75)分,干预后为(52.1±9.30)分,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t=2.45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老年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异同,以便据此进行适当干预。方法:选择39例30~40岁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青年组,42例60~78岁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老年组,收集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饮酒,计算吸烟指数(支/d×吸烟年数)、饮酒指数(g/d×饮酒年数)。对心理状态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计分。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指数、饮酒指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抑郁、焦虑+抑郁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各有特点,青年组与吸烟、大量饮酒有关,其中吸烟是青年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青年组心理表现以焦虑为主,老年组则以抑郁为主。可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心理、行为等干预。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状态及其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血压状态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常见的症状,为探讨其原因及规津,作者将154例AMI患者分为低血压组及非低血压组,根据心肌梗死时间、部位、年龄、胸痛程度、溶栓治疗、心津失常、心率及尿量变化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MI患者4h血压最低,8h内恢复正常,所有低血压患者均无周围循环障碍,也无尿量减少,且低血压状态与心梗时间、胸痛、溶栓治疗、心律失常有间接的关系。提示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点观测心电示波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积极处理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做好心理疏导,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并分析51例青年AMI患者与166例老年AMI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如血压、血脂、血糖、吸烟、饮酒、家族史、体重指数及有无过度疲劳、精神压力等明确诱因。结果男性、大量吸烟、酗酒、压力大等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青年组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多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血脂检测结果比较,老年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数值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男性、大量吸烟、酗酒、压力大等是青年AMI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及早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及自我保健能力,预防AMI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PMR)对急性心肌死更(AMI)病人的护理作用。方法 将116例AMI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PMR,2次/日。结果 1周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常规治疗能一定程度降低AMI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加用PMR后焦虑及抑郁下降幅度显著增加;PMR对AMI病人有良好的心理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现状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燕飞  马敏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27-2229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MI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白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果46.43%(78/168)的患者有焦虑情绪,49.40%(83/168)的患者有抑郁情绪,28.57%(48/168)的患者同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有:经济状况差、自费治疗、工作压力大、存在睡眠问题;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有:工作压力大和睡眠问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心理干预为主的措施,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6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玲 《全科护理》2010,8(6):532-533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内科常见急危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期病率高,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以保护频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随着诊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冠心病监护室和溶栓治疗的推广,抢救操作规范化等因素的参与,AMI急性期病死率已由30%~40%降至10%~20%,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及时的治疗、抢救和护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将6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AMI发病初期,可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各不相同。有资料表明,在AMI急性期有心理改变者达60%,半数以上的患者有病理心理症状,且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AMI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通过分析AMI患者急性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临床提出注意点,给临床护士以参考,以便能提出合理的护理诊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对57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合并ARF68列。应用成组对照研究方法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左心衰竭、误吸史、Ⅱ型糖尿病(NIDDM)等因素与发生ARF有显关系,且AMI合并ARF与AMI非合并ARF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故临床上要对AMI特别是合并上列危险因素的患进行前瞻性治疗护理,可以大大降低AMI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科过渡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7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科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AMI过渡期护理应用于AMI患者中,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心理状况,提升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态血压观测及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和心脏功能的特点。方法对12例AMI急性期高龄男性患者和12例高龄健康男性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行分析比较。结果 龄AMI患者急性期血压较高龄健康老人血压明显偏低,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结论 龄AMI患者急性期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慎重选用扩血管药物,加强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16.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国内外研究表明[1],AMI患者发病后存在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即交感风暴[2],可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3],易发生心律失常和猝死.已发现[4,5],AMI的危险因素多达246种,而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已被确认为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排便困难是AMI早期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常见诱因。有报道,AMI后2~3d有5.3%的患者在排便过程中出现心绞痛、二次AMI、心力衰竭、猝死等并发症。即使无便秘的AMI患者,在排便时或排便后也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可见,排便活动是威胁AMI早期患者生命安全的一大难题。心肌耗氧量(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MVO2)是反映心脏负荷的一项客观指标,可用于评价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心脏功能状态的变化。本研究旨在了解排便活动对AMI早期患者MVO2的影响情况,并采取恰当的排便护理措施,减少排便相关并发症,促进AMI患者康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心理康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惠芳  程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426-1426
心理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及近远期预后都起着重要作用。以住院的急性期AMI患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方法,早期对AMI患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探讨心理康复护理的最佳程序。  相似文献   

19.
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及分析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别。方法317例初发ST段抬高型AMI患者根据年龄分为2组:中青年(年龄〈60岁)组和老年(年龄≥60岁)组,分析与2组AMI相关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家族史等)的差异。结果中青年AMI与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旱发冠心病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密切相关,相对危险度值分别为2.608、2.844、3.682、0.379、4.265、2.773。结论与老年AMI患者比较,中青年AMI主要危险因素与家族史和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密切相关。我们应重视中青年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预防。尤其是有旱发冠心病家族史者。  相似文献   

20.
林春九  朱慧 《护理学报》2010,17(16):72-73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2009年2—9月65例AMI择期PCI患者(PCI组)进行手术前后焦虑的评定,同期22例未行PCI的AMI患者(非PCI组)同PCI组于同一时间进行焦虑评定。结果 AMI第3天第1次评定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发作后第14—第18天(PCI组术后第3天)第2次焦虑评定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均明显减轻,PCI组与非PCI不同时间焦虑评定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3.50、21.34,均P〈0.01;但PCI组焦虑程度更低,较非P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择期PCI可以进一步显著改善AMI患者急性期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