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韩斌  龙雅慧 《临床医学》2002,22(11):58-5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催产素及蓖麻油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安全性,方法:对178例妊娠37-42周有引产指针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三组,米索前列醇58例,催产素组60例,蓖麻油级60例,分别用米索前列醇50ug阴道后穹隆内上药,催产素引产,蓖麻油60ml煎鸡蛋(3个),观察引产效果,结果:米索前列醇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率94.82%,催产素组有效率83.33%,蓖麻油组的有效率91.67%,结论:阴道后穿隆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能促宫颈成熟,诱发宫缩,蓖麻油餐服用后引产效果肯定,二者均是一种方便,有效,较安全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为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8例妊娠37周-42周有引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米索前列醇组(78例)、催产素组(60例),分别用米索前列催产素引产。结果:米索前列醇组足月引产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催产素组的80%(P<0.01)。米索前列醇组临床发动时间明显短于催主素组(P<0.01).索前列醇组剖宫产率低于催产素组(P<0.05)。总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能促宫颈成熟及发动子宫收缩,是一种方便、有效、较安全的引产方法,但子宫收缩过频有一定的发生率,引产中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米索)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足月妊娠符合引产指征者行米索前列醇或常规催产素引产,对潜伏期延长和活跃期停止的产妇行米索前列醇或催产素加强宫缩(简称催产)。统计本站分娩272例孕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米索组172例(引产104例,催产68例),催产素组100例(引产60例,催产40例)。米索前列醇25^ug(1/8片)q4h舌下含化,催产素0.3u+5%GNS500ml,静脉滴注。结果米索组引产成功率73.08%,有效23.07%,无效3.85%,催产成功率73.57%,有效19.12%,无效7.35%。催产素组引产成功率为46.67%,有效35%,无效18.33%。催产成功率70%,有效22.5%,无效7.5%。剖宫产率:烛索组20.35%,催产素组30%。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和宫缩乏力强加宫缩(催产),此方法经济、方便、完全、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病人对药物的可接受性,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流术前米索前列醇阴道内置入的最佳有效剂量。方法:将99例早孕(停经≤70d)要求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的初孕妇女,按阴道内置药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200ug组35例,400ug例32例及600ug组32例,分别于施术前3h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200ug、400ug及600ug,观察各组有效宫颈扩张茺(≥7.0mm)比率、术中出血情况及用药后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有效宫颈扩张度比率  相似文献   

5.
晚期妊娠引产有多种方法,但口服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的报道较少,我们用此法引产3O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1995~1996年有引产指证的产妇60例。年龄对~3O岁,平均266岁。妊娠37~43周,单胎,头位,无头企不称,无胎儿宫内窘迫及无使用前列腺素禁忌症。随机分为米京前列醇引产组(简称PG组)30例,及催产素引产对照组(简称P组)3O例。两组年龄、孕产次数与孕周无差别。1.2药物与用药方法药物:米索前列醇系北京策三制药厂生产,每片ZO0ug;催产素系江苏泰州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lml含10U。用药方法:PG组…  相似文献   

6.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剂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军  王东红 《临床医学》1999,19(11):45-4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有效剂理及给药途径。方法:将米索前列醇分为25、50、100μg三组分别给予相同条件的孕妇,给药途径为阴道上药及口服给药。结果:三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85.0%,96.2%,95。0%,但用药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以50μg组最低,且引产成功率亦高。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剂量为50μg。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96年5月至1996年12月将米索前列醇(下称米索)用于晚期妊娠引产60例,并与常规催产素引产22例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在本院住院有引产指征的孕妇82例,孕37~43周,平均40周,单胎,头位。平均年龄26(2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的催产作用,方法:对600例足月妊娠有分娩先兆的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成米索组与催产素组进行催产效果研究。结果:米索组用药12小时内阴道分娩率为72.2%,24小时内阴道分娩率为90%、24小时内剖宫产率为4.7%,催产素组则分别为8%、54%及24%。两组在对应指标上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催产,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且使用简  相似文献   

9.
姚珊瑚 《临床医学》2000,20(1):53-5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 ̄16周妊娠的疗效。方法:造反997年7月至1999年3月孕10 ̄16周要求终止妊娠健康妇女80例,其中初孕组及经产组各40例,每日顿服米非司酮75mg,连服2天,第3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每4小时重复给药至胚胎排出,最和3次,无效用小剂理催产素引产。结果:初孕组服米索成功97.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服用米索量和胚胎排出时间  相似文献   

10.
贾小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00-3601
目的:通过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及催产素小剂量静点两种方法,用于晚期妊娠引产,观察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08-01-2009-12住院分娩的一胎有晚期引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及对照组50例用催产素静点引产。比较两种方法引产的规律宫缩发动时间、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上述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每次25μg,阴道给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效果肯定,对母婴安全,不良反应小,给药方便、有效,价格便宜,是一种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对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且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证的18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用米索前列醇50μg阴道后穹隆置药引产;对照组84例,用催产素引产。结果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92%)与对照组(78.6%)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00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病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实验组)和催产素组(对照组)。实验组于胎儿娩出以后立即肌肉注射催产素10^u,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催产素10^u。比较两者的效果及副作用。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用药前后对血压影响小(P〉0.05)。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对血压影响小,尤其适用于高危孕产妇。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低位水囊(LP-WB)及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3种引产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对母、婴的影响,对124例单胎、头位、宫颈BIshop评分小于5分、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米索前列醇组 41例,低位水囊组 43例,小剂量缩宫素组 40例, 3种方法引产后,如宫颈Bishop评分等于或超过7分,则行人工破膜术。结果:低位水囊组及米索前列醇组的宫颈Bishop评分较小剂量缩宫素组显著提高(P<0.001,P<0.01),引产到临产时间明显缩短(P<0.001,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非司本届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的疗效。方法:对宫内妊娠小于49d,自愿接受药流,无药流禁忌证的早孕妇女1328例,分为A,B两组。A组(671例):第1天上午空腹或进食2h后口服米非司酮150mg,隔48h服米索前列醇0.6mg;B组(657例):第1天上午空腹或进食2h后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连服3d,第4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0.6mg。结果:A组成功率94.3%,B组成功率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40例37~43周有引产指征的孕妇应用米索前列醇25ug阴道后穹窿用药引产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成功率达90%。有效率达97.5%,急产发生率25%,新生儿窒息17.5%,难产发生率5%,剖宫产发生率7.5%,总产程平均6.89小时。临产时间平均3.13小时,产后出血发生率5%。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上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能促进宫颈成熟及发动子宫收缩,总产程及临产时间短,而且方便安全有效,无负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隆放药用于中期引产的可行性。32例采用此方法,32例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作对比。从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米索组(5.12小时±2.52小时)明显少于利凡诺组(8.30±4.05小时);引产平均出血量,米索组(75.63±37.91ml)明显少于利凡诺组(152.34±40.51ml);胎盘、胎膜滞留及清宫,米索组(12.5%)明显低于利凡诺组(62.5%);结果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口服配伍阴道后穹隆放入米索前列醇进行中期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利凡诺引产。  相似文献   

17.
马向虹  阙书南 《现代康复》1997,1(6):467-468
本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隆放药用于中期引产的可行性。32例采用此方法,32例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作对比。从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米索组(5.12小时±2.52小时)明显少于利凡诺组(8.30±4.05小时);引产平均出血量,米索组(75.63±37.91ml)明显少于利凡诺组(152.34±40.51ml);胎盘、胎膜滞留及清宫,米索组(12.5%)明显低于利凡诺组(62.5%);结果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口服配伍阴道后穹隆放入米索前列醇进行中期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利凡诺引产。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1998年5月,我科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4周妊娠42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1 对象与方法1.l 对象 孕12~14周单胎正常妊娠42例,年龄20~35岁;初产妇30例,占71.4%,经产妇12例,占28.6%;所有病例均排除引产禁忌证及甾体激素和前列腺素的禁忌证。1.2 方法 米非司酮25 mg,每日2次,共3 d,总量 150mg,服药前后2h空腹,第4天来院服米索前列醇600 ug,3h后加服1次,住院观察。1.3 效果评定标准 完全流产:胎儿、胎盘、胎膜完全排出(含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前引产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妊娠41周前后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引产病例12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妊娠40+4~40+6周70例;对照组:妊娠41~41+6周50例。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延期妊娠前,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引产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无引产禁忌症的足月妊娠孕妇随机分两组,实验组80例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给药,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催产素引产,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引产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宫颈Bishop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可靠,副反应轻,引产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