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耳眩晕病”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李杲《东垣十书》中对此症作过形象地描述:眩者言其黑,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愦愦欲吐”。这比法国美尼尔氏的报告要早五百年。明代医家方隅在《医林绳墨》中对此症又提出了“真眩晕”的病名。真眩晕与西医“内耳性眩晕病”症状颇似,临床上亦较多见,约占眩晕症的15~20%。笔者自1981年10月至1986年10月对38例此类患者用真眩晕汤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杞菊地黄汤由六味地黄汤加枸杞、菊花组成,笔者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所致的肝肾阴虚证,疗效卓著,现举例如下。1 高血压脑病:王某,女,47岁。1986年10月11日晚入院。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近日因工作繁忙,紧张劳累于傍晚突然发作头痛眩晕,恶心欲吐,心悸心烦,口苦咽  相似文献   

3.
刘建英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1):488-488
张某 ,女 ,54岁 ,农民。 2 0 0 3年 6月 1 8日初诊。患者于 1 7日晚 ,在静坐时 ,先有微量出汗 ,然后突发眩晕 (自觉天地旋转 ,如坐舟中 ) ,神志清楚 ,闭目、不敢睁眼 ,恶心欲吐 ,双耳有堵塞感 ,欲倒地。于 4月 2 2日首次发作眩晕且呕吐 ,至 6月 1 7日 ,先后发作 6次 ,口服眩晕停可暂时缓解。每次发作要持续 2~ 3天 ,将胃内容物吐尽稍安 ,停止发作后如常人 ,间隔数天后旋即又作。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1 0年 ,糠尿病病史 5年 ,头颅无外伤史。因将眩晕、呕吐误认为是服降糖药过量所致 ,而擅自停服降糖药一月。患者形体偏胖 ,血压 1 60 /80 mm Hg…  相似文献   

4.
突聋是在一瞬间或最多不超过72h听力明显下降的病症,多伴有耳堵塞感,或有眩晕、恶心、欲吐。2008年3月~2009年7月,我们收治突聋108例,并实施辨证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郭德晶 《光明中医》2004,19(6):43-44
笔者临床每首用“烧盐方”探吐 ,配合中药治疗痰饮眩晕 ,痫证欲发 ,脾虚癃闭等证多例 ,均获良效 ,选其验案三则 ,略陈管见 ,以资参考。1 痰饮眩晕案王某某 ,男 ,40岁 ,1997年 4月 3日初诊 ,近日头晕时作 ,头重如蒙起则眩晕欲仆 ,呕哕频频 ,水入即吐舌质淡 ,苔白腻 ,脉弦滑。先与烧盐方探吐 ,即刻引吐痰涎一碗许 ,继以燥湿化痰 ,健脾和胃之法 ,方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合泽泻汤加减。半夏 10g ,天麻 10g ,茯苓 12g ,白术 2 0g ,泽泻 15g ,陈皮 10g ,僵蚕 10g ,炙甘草 6g ,生姜 2 0g ,5剂 ,水煎服。二诊眩晕、泛恶均止 ,纳谷渐香 ,唯四肢乏力明显 …  相似文献   

6.
闫东升 《河南中医》2005,25(12):38-3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ral Basilarartery Insufficiency VBI)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吐、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症状,因受累血管供血范围的不同,可发生中枢、桥脑、延髓或小脑的症状或体征.本病多由痰浊内蕴、瘀血阻络所致,痰瘀互结,阻于脑窍,脑府失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为眩晕.笔者采用健脾化痰祛风,补气活血通络之法,以祛痰活血止眩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女,43岁,1986年5月28日初诊。患眩晕证5年余,曾经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多方求医,未能尽效。平素头昏如蒙,眩晕时发,或轻或重。1天前突发眩晕,头晕耳鸣,目黑限花,起坐则欲倒仆地,睁目则地转天旋,得食则呕,水入即吐,心中懊(忄农),痛苦不堪。诊见舌质胖淡,舌苔厚腻,脉滑而弦。知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本组2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男31例,女93例;年龄19~68岁,平37.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8年.对照组124例,男25例,女99例;年龄17~73岁,平均40.1岁;病程最短2h,最长21年.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眩晕,耳鸣、耳闷,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恶心呕吐或欲吐,并排除引发眩晕的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9.
苓桂术甘汤治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孝轩  朱琳 《新中医》2004,36(6):65-65
刘某,男,60岁,1996年6月15日初诊。耳聋、耳鸣、眩晕10余年,经常发作,发作时头目眩晕,泛呕欲吐,曾服磁朱丸、肾气丸不效。近日眩晕发作频繁,听力日渐减退,口淡无味,大便稀薄,舌苔白腻,脉滑大。证属阳虚湿滞。治宜沮阳化湿,佐以安神调血。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全蝎、赤芍。处方:茯苓、白术各20g,桂枝10g,甘草3g,全蝎9g,赤芍  相似文献   

10.
拔罐加TDP治疗颈性眩晕1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压 ,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临床多见。由于本病为机械压迫 ,药物治疗尚难奏效。近 3年来笔者应用拔罐加TDP治疗本病 16 2例 ,疗效尚可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 2例 ,其中男 74例 ,女 88例 ;年龄 35~ 4 4岁 2 6例 ,4 5~ 5 4岁 82例 ,5 5~ 6 4岁 30例 ,6 5岁以上 2 4例 ;病程最短 10d ,最长 3年。1.2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眩晕呈发作性 ,以转动体位 ,特别是转动头部时易诱发 ,尚伴颈项强痛或恶心欲吐 ;X线检查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变直或反向 ) ,有不同程度的骨质…  相似文献   

11.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围,多突然发生旋转性眩晕,反复发作,轻者安静闭目可止,重者如立舟车之上,旋转不定,起则欲倒,不能站立,汗出耳鸣,胸脘痞闷,进食者呕吐,二、三日不能起床,痛苦难忍。笔者治验两例报告如下。病例一:崔××,男,26岁,工人。于1975年8月5日因患眩晕呕吐来我院治疗。主诉:得眩晕病一年有余,反复发作,每发病时,面色突变,眩晕呕吐,不能起床,进食则吐,汗出耳鸣,大便二日一行,溲黄。查体:患者不能起立,体温36.7℃,血压120/70毫米汞柱。面色晦暗,舌质嫩红苔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电脑、手机、电视等视频产品的普及,以及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不良习惯等原因,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笔者发现,该病患者临床多以眩晕,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恶心欲吐,颈项部酸困疼痛等为主要症状。近年来,针灸门诊病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笔者采用头颈部刮痧配合针灸的方法治疗该病患者58例,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43  相似文献   

13.
例1.潘××,男,67岁。85年5月诊。头目眩晕一月余,时轻时重。重时心烦,胃脘嘈杂不适,自觉有气上冲心胸,泛吐清水,旋即眼黑眩晕欲仆。纳差,舌淡苔黄微腻。迭服杞菊地黄、半夏白术天麻之类,罔效。初诊时,吾以黄连温胆汤加天麻、乌贼骨无效。后思患者自觉有气上冲心胸,实乃厥阴疏泄失常,气火上冲  相似文献   

14.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为治太阳蓄水证的主方。本方由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五味药组成。方用泽泻、茯苓、猪苓甘淡渗湿利水,白术健脾化湿,桂枝通阳化气,兼以解表。诸药合用,可健脾渗湿,化气利水。适应证为发热、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或恶风自汗,或头目眩晕、或吐涎沫,舌苔白,脉浮或浮数。笔者以五苓散加减治疗部分眼疾,多获良效,现将个人体会介绍如下:1 青光眼  相似文献   

15.
藿香正气散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生福 《新中医》1994,26(3):53-54
藿香正气散新用温生福1空调症王××,男,38岁,1987年7月15日初诊。畏寒,无汗,恶心欲吐1月,加重3天,现全身畏寒,头困身重,胸腹满闷,恶心欲吐,纳呆,大便不爽,排便时间长,小便尚可。能坚持工作,体力劳动后症状反觉减轻。近2年来,入夏均有轻微畏...  相似文献   

16.
眩晕验案2则     
石锦明 《新中医》2001,33(5):33
例1:尹某,男,46岁,1990年8月6日初诊。患者2月前从高空坠落致脑震荡昏迷不醒,经治疗脱离危险。但仍有眩晕、恶心等症状,生活不能自理。诊见:患者神情呆滞,少语,面色晦暗,眩晕甚,动则加剧,伴恶心欲吐,时有午后潮热,口干不欲饮,食欲减,舌暗、苔白腻,脉弦细而涩。证属瘀血内阻,痰瘀互结。治宜活血散瘀化痰。处方:桃仁、法半夏、葶苈子、枳壳、白术、怀牛膝、赤芍、丹参、当归各15g,川芎、礞石、钩藤各10g,红花、甘草各5g,益母草20g。2剂,每天1剂,水煎服。服上药症减,按上方加减连服6剂。眩晕…  相似文献   

17.
例一、眩晕误用祛痰平肝案周某某,男,51岁,市大米厂干部。患高血压病十余年,常发眩晕。昨日复作伴恶心欲吐,口淡不渴,不思饮食,神疲恶寒,小便清长,大便正常。察其舌质正常,舌苔白腻,诊寸口脉缓而弦,测血压为190/110毫米汞柱。疑为痰浊内阻所致,拟:天麻10克,白术10克,半夏10克,陈  相似文献   

18.
验案三则     
一、眩晕袁某,女,53岁.素患眩晕证,此次因受寒而致眩晕发作.述头晕如坐舟车,卧床,不能站立,头痛恶心、吐大量白稀痰沫,脘腹痞满不适,不欲饮食,无发热,微恶寒。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少气懒言。舌淡,苔薄腻,脉沉紧。血压17/10.5kpa.证系脾胃阳虚,饮停中焦.治当温阳化饮,降逆止呕。方拟:茯苓30克,  相似文献   

19.
天柱穴临床应用举隅210001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欧建文眩晕:常××,女,56岁,工人,93年5月26日初诊。患者去年3月初突然头晕目眩,恶心欲吐,伴有耳鸣,听力减退,治疗半月而好转。其间CT示:未见有实质性病变。脑血流图示:①脑动脉硬化;②基底部及右...  相似文献   

20.
徐冠英 《新中医》1989,21(6):4-5
眩晕一证有脾虚痰浊,肝火上炎,心脾血虚,厥阴寒逆,瘀阻脉络等因。临证时务必掌握病机,灵活辨证论治。今介绍广州中医学院何斯恂老中医、副主任医师病例五则如下: 一、脾虚痰浊者,着重温化例一:陈××,女,51岁。1983年10月初诊。患眩晕、头重痛时轻时重已八年,近半月眩晕头痛愈甚,晕时前额觉冷,伴胸闷欲吐,平时痰多色白清稀。形体肥胖,面黄稍暗晦,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胃纳差,口淡、舌淡、苔白滑粘腻,脉缓滑,按之无力。诊为眩晕,此乃脾虚失运,痰浊内生,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