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nary Hemosidrosis:简称IPH)于1864年首先由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描述了本病之病理学特征。1931年Ceelen总结了本病的临床表现。1944年Waldenstron报告了本病的X线征。此后对本病才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国内1960年吴氏报告一例小儿患者,此后虽有少数报道,亦大多数系小儿,成人病例报道罕见。因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内科常常易误诊或漏诊,故有必要加深对本病的探讨,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马凡综合征4例,指出本病临床特点为骨骼、眼和心血管系统的畸形。讨论了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认为超声心动图为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的一项较为敏感的方法。本文并讨论了本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窦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心血管疾病。1939年 Hope 首先报道了本病,此后,国内外先后均有报道。据国内资料统计,在1,085例先天性心脏病中本病占1.4%。我院自1974~1984年以来收治先天性心脏病600例,本病占11例(1.8%)。本病可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上动脉瘤临床罕见,但一旦发生动脉瘤破裂,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时准确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彩色超声多普勒是诊断本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A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优势。本例患者提示临床遇到长期慢性腹痛患者应进行超声肠系膜血管筛查。三维超声多普勒联合CTA诊断本病准确性高,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知道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儿梗阻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本病具有明显的遗传性倾向,Karmi报告11个家系中有47例肥厚型心肌病。现将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细支气管肺泡癌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为群  容中生 《新医学》1996,27(8):402-403
本文对30例细支气和肺泡癌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了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并对本病的主要诊断手段作了具体分析,强调了痰找癌细胞及纤支镜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文中还复习了本病与其它组织类型肺癌及结核鉴别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创伤性膈疝误诊的原因。方法通过X线、CT对本病进行诊断。结果动态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良好手段。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综合征200例,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100例。结果小针刀疗法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99%,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84%。提示小针刀疗法和针刺疗法对治疗颈椎综合征均有疗效,但小针刀疗法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9.
重视蛋白丢失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承恩  胡义亭 《临床荟萃》2009,24(12):1090-1093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是指在某些胃肠道疾病时血浆蛋白由肠道排出体外,导致低蛋白血症的病症。由于本病可由多种胃肠疾病所致,故可视为综合征。本病最早于1949年Albright等用核素标记技术证实了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从而确定了本病的本质,也创立了本病研究的基本方法。1969年Waldman等描述了胃肠道在血浆蛋白代谢中的作用,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全面、深人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戴红  张蕾 《临床医学》1999,19(11):9-10
通过对14例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的临床与病例分析,表明淋巴结的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本病并非罕见,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了解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从北到南逐渐增多,地域分布广发病人数多。华南为高发区,余为非高发区。目前在非高发区本病并不少见,本文旨在呼吁和唤起非高发区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对本病的注意,以期能尽早对本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指原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孕产妇,于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6个月内首次发生,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在我国并非少见,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对本病认识不足或缺乏识别能力,易致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举例分析本病常见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3.
缩窄性心包炎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窄性心包炎国外报告占心脏病的0.5~1.O%,国内胡丽霞报告占住院心脏病的1.1%。本病虽不多见,但并非罕见。本病起病隐匿,误诊率高。近年来由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收集中山医院近10年经手术证实的缩窄性心包炎7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讨论本病的病因和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从美尼尔1861年提出本病一系列临床症状后,在病理上一直没有很好认识。经过70多年后才由英国Hallpike及Carin二氏阐述本病的病理是膜迷路积水,故1938年后又称本病为膜迷路积水。近10余年来对其病理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严重的死亡率高的疾病。由于本病临床少见,误诊率高,我院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而误诊25d,采用中西药结合成功治愈。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们的教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24年Van—Neck报道本病并对本病实施病理检查,临床医生开始认识到本病特点。国内周永德教授也曾经报道10例。Van—Neck病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跛行或大腿根部疼痛。由于症状与一些疾病容易混淆,故容易误诊。本文对2000/2008年本院误诊的8例Van—Neck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阐述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价及三联疗法治疗本病的机理,同时与传统疗法治疗本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杆菌外毒素所致的中毒性疾患。本病在新疆较为多见。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呼吸衰竭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水平,现将本组病例中14例极重度患者抢救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彭湘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59-5060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微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达30%。影像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正确地选择检查方法,准确地认识不同检查的表现,成为迅速准确诊断治疗本病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对本病的影像检查技术及表现作一综述,旨在提高本病的不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克罗恩病(Cronhn`s disease,CD)由Burrill Crohn在1932年发现,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本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及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本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本病尚无根治方法,许多病人因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本病的复发率与病变范围、炎症侵袭的程度、病程、年龄等因素有关,死亡率随着病程延长而增高。近年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克罗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