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下颌骨在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撞击载荷作用时下颌骨不同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应力集中区域,为研究下颌骨撞击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人尸体下颌骨撞击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下颌骨不同结构的受力规律.结果:①撞击颏部,其舌侧区,磨牙后区内侧面、髁状突颈外表面以及下颌角外表面具有较高的张应力;②撞击下颌体部,颏部舌侧区,对倒磨牙后区内侧面、对侧下颌角外表面、撞击侧下颌角外侧面、撞击侧体部内侧面具有较高的张应力;③撞击下颌角,其内侧面、撞击侧髁状突颈内侧面、颏部舌侧面、对侧髁状突颈外表面以及撞击侧磨牙后区内侧面具有较高的张应力.结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下颌体部、磨牙后区是下颌骨撞击损伤的好发部位,骨折部位与撞击部位间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个体化钛下颌结构的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案,为钛下颌修复体由形态仿生向功能仿生过渡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初步研究。方法:在同一高度、长度、宽度、孔隙率以及相同缺损修复部位前提下,建立3种不同厚度的个体化钛下颌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下颌骨及其受力状况。结果:成功建立了在3种不同厚度条件下的个体化钛下颌修复体及其修复后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体部和延伸板皆为1 mm厚的个体化钛下颌,修复后两侧髁突应力大小与分布一致对称,最接近正常下颌骨两侧髁突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可以为以后个体化钛下颌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具有解剖基下颌的人头模型撞击损伤的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Zhang HZ  Huang XM  Li SY  Liu CM  Ma CS  Du HL  Huang S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66-2169
目的 建立具有解剖基下颌的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探讨此模型以不同速度正面撞击的响应过程,研究其损伤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 根据人体下颌骨的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三维重建、图像处理和网格划分技术,建立人体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关节和经过修改的混合Ⅲ型假人头部模型相连接,建立活体下颌骨与混合Ⅲ型假人头结合的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对下颌骨进行初步边界约束,模拟计算此模型以3.6m/s和10m/s速度撞击正前方刚体。结果 下颌骨以3.6m/s速度撞击正前方刚体,下颌骨会以颞下颌关节为轴向后轻微滑动,因而应力上升过程中有一回落,此处为滑动力。应力沿下颌骨外斜线向升支和颞下颌关节传递,髁突及髁突颈部应力有明显集中;下颌骨以10m/s速度撞击时,滑动力不明显,于第4~5ms时应力回弹、反射明显导致应力叠加。活体下颌骨与混合Ⅲ型假人头结合,可对下颌骨进行边界约束。在喙突(颞肌)边界约束条件下,喙突应力亦有一定改变。结论 (1)髁突及髁突颈部相对于下颌骨体其骨结构的横截面积陡然减小,骨结构的横截面积陡然减小的区域出现应力集中;(2)撞击过程中下颌骨以髁突为轴向后轻微滑动,造成此处较强的应力有集中;(3)应力回弹、反射导致应力叠加,这是下颌骨撞击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之一。与临床下颌骨正面撞击所造成的骨折部位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对人下颌骨撞击伤进行仿真,对模拟结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探讨下颌骨撞击伤的致伤机制。方法采用中国可视化数字人数据,建立人下颌骨撞击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不同致伤条件下人下颌骨撞击动态损伤过程,采用 Von Mises 应力及有效应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建立人下颌骨撞击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成功模拟人下颌骨撞击伤动态损伤过程及骨折,髁状突及下颌角是应力、应变集中及骨折的好发部位。结论 Von Mises 应力及有效应变可作为预测和判定骨组织损伤的生物力学指标之一,利用有限元法可以有效模拟下颌骨动态撞击过程,模拟结果可为颌面部撞击伤基础研究及临床救治提供指导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和分析下颌骨颏部骨折联合双侧髁突囊内骨折的致伤机制,提高此类骨折的预防和诊断水平。方法: 获取1名下颌骨发育正常、无第三磨牙、无颞下颌关节病史的青年男性的颌面部CT和颞下颌关节MRI数据,通过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取不同角度的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分析下颌骨及髁突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同时,比较有无关节盘、咬合与非咬合状态下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差异。结果: 准确建立了包含颞下颌关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时,髁突、升支前缘及颏部受力区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区,其中应力最大值位于髁突顶部。随着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由0°逐渐增大直至60°,下颌骨上的应力由分散逐渐集中至颏部与双侧髁突三个部位;超过60°时,应力又出现分散的趋势。当对关节盘进行模拟后,髁突关节面及髁颈部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与非咬合状态相比,咬合状态下下颌骨上的应力集中于咬合面,而其他部位无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 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呈60°时,应力分布主要集中于颏部及双侧髁突顶部,即三点骨折发生的部位;在下颌骨颏部受力过程中,关节盘的存在以及稳定的咬合状态下,髁突部位(包括颈部和关节面)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
人正常下颌升支区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正常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咀嚼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方法,对正常离体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定量分析。结果:(1)所有载荷形式的各种应力值,随着单元距加载点的距离的增大,其应力值相对减小。(2)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的应力梯度变化较大。结论: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是应力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下颌骨骨折区,同时还是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后加强固定以及防止骨段移位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下颌骨应力分布与骨折发病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的下颌骨正中受力时,下颌骨三维有限元分布的差异。方法:选用儿童、中年和老年的下颌骨,采用螺旋CT扫描,MIMICS软件建模,HYPERMESH软件划分单元,ANSYS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布分析。结果:三种年龄下颌骨应力的分布状况基本相同,其最大的平均综合应力出现在下颌角;中年的下颌颈有应力的分布,但老年和儿童的下颌颈几乎没有应力的分布。结论:下颌骨应力的分布与骨折的发病率相关,不同年龄下颌骨应力的分布与骨折的高发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颏部正中牵张成骨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燕  丁寅  刘水  欧阳军 《医学争鸣》2003,24(10):914-916
目的:建立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该模型在下颌骨颏部正中牵张成骨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以活体人颅为标本,用螺旋CT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处理在计算机上建立模型,然后在下颌骨颏部正中行水平加载,采用ANSYS6.1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的TMJ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上进行下颌骨颏部正中牵张成骨的力学加载,此时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表现为:随着加载力值的增加,关节内压应力、拉应力的大小也随着增加,但分布区域不变.压应力和拉应力均表现为外侧高于中、内侧.结论:在下颌骨颏部正中行牵张成骨时,结果提示TMJ内最大压应力部位在髁突软骨的外后,最大拉应力部位在髁突软骨的内前,对进一步研究牵张成骨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和羊下颏受钝物撞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受钝物撞击时下颌骨-颞下颌关节-颅骨间力学关系。分别进行12只羊和2个人的新鲜颅颏部撞击试验,按撞击速度各分两组。撞击方向沿着下颏对两颞颌关节连线的生趣方向,撞击物的质量约12.1kg,撞击速度为V1=1.1m/s和V2/1.6m/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活体下颌骨与HYBRIDⅢ假人头结合的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探讨下颌骨正面撞击时响应过程,研究其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根据人体下颌骨的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三维重建、图像处理和网格划分技术,建立人体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其力学特点,将已建立的下颌骨模型通过关节和经过修改的HYBRIDⅢ假人头部模型相连接,从而建立活体下颌骨与HYBRIDⅢ假人头结合的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对下颌骨进行初步边界约束。模拟计算此模型在下颌骨正中撞击正前方刚体试验。结果:下颌骨正中撞击正前方刚体,下颌骨会以颢下颌关节为轴向后轻微滑动,因而应力上升过程中有一回落,此处为滑动力。应力沿下颌骨外斜线向升支和颞下颌关节传递,髁突及髁突颈部应力有明显集中。骨结构的横截面积陡然减小的区域出现应力集中。在喙突(颞肌)边界约束条件下,喙突应力亦有一定改变。结论:髁突及髁突颈部相对于下颌骨体其骨结构的横截面积陡然减小,同时下颌骨以髁突为轴向后轻微滑动,造成此处较强的应力有集中。从理论上,这可能是下颌骨撞击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之一。由于将活体下颌骨与HYBRIDⅢ假人头结合,有助于对下颌骨进行边界约束。  相似文献   

11.
下颌骨撞击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MTS-858生物材料试验机进行下颌骨撞击试验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揭示下颌骨骨折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根据Hanau合架原理,3例标本分别制备成下颌骨撞击模型,MTS-858生物材料试验机进行下颌骨颏部水平方向撞击试验.人体下颌骨标本利用激光三维扫描系统获得下颌骨模型,有限元软件ANSYS7.0分析.结果 3例标本均在颏部骨折,下颌骨颏部撞击力峰值为(2151.10±125.18)N;响应时间为(17.3±2.3)ms.ANSYS动态显示下颌骨颏部受到撞击后下颌骨内部的应力变化,颏部撞击点应力最大,应力变化曲线显示在颏部距上缘1.92 cm处出现峰值,最大应力为3201.35 kPa.结论 下颌骨撞击试验和三维有限元方法结合量化了颏部受力下颌骨骨折的有关参数,为揭示任意合位下颌骨撞击下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作出可以在生物材料试验机上完成颏部下颌姿势位撞击试验的下颌骨模型并测试其有效性。方法:3具新鲜离体下颌骨标本,利用牙托粉和下颌骨,根据Hanau牙合架原理制备对牙合模型,在生物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验证。结果:制备出下颌骨撞击模型,模拟符合实际的骨折类型,3例标本的响应时间分别为15.5ms、16.7ms、18.3ms,平均为16.83ms,撞击力峰值分别为2037.69N、2130.19N和2225.42N,平均为2131.73N。结论:下颌骨撞击模型可以完成颏部下颌姿势位的动态撞击试验,并为其他牙合位撞击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种不同体位下 ,下颌前伸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上气道影响。 方法 :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的 10例OSAS患者戴矫治器前后分别拍摄坐位及仰卧位的头影测量侧位片。 结果 :10例OSAS患者戴入矫治器后 ,下颌骨前伸 ,咽腔结构及周围软硬组织的位置关系均发生相应改变。经多导睡眠仪监测 ,暂停 /低通气指数 (AHI)明显下降 ,从 ( 10 74± 4 3 2 )次 /小时降至 ( 3 65± 3 45 )次 /小时。 结论 :下颌前伸矫治器是治疗轻度OSAS的有效治疗方法 ,在不同体位下均可改变口咽通气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口咽气道形态特征,分析上下颌骨的位置对气道的影响,为正畸临床评估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气道三维结构,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筛选CBCT资料,按纳入标准分为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组和上颌前突组,以骨性Ⅰ类错牙合为对照组(各40例),采用Invivo 5软件测量相关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气道各段截面积、体积、矢状径、冠状径、气道角度及舌骨位置等测量项目上,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组相对于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组及骨性Ⅰ类组有较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明显呈现狭长、向后倾斜的口咽气道形态,而骨性Ⅰ类患者气道形态更为直立,且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口咽气道截面最狭窄。结论:成人不同骨性错牙合畸形口咽气道三维特征不同,下颌骨矢状位置、长度较上颌骨对口咽气道形态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脑室出血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脑室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6例连续病例进行研究,以一般资料,发病症状,入院查体,影像学资料,治疗方式,并发症为自变量,以3月后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作为因变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并比较各因素的影响大小.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发现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意识分级,受累脑室部位(尤其第四脑室,对侧侧脑室),瞳孔大小,治疗方式,肺炎,应激性溃疡对预后影响大.结论:GCS,意识分级,瞳孔大小,肺炎,应激性溃疡,治疗方式对预后有明显影响,其中,脑室出血的部位及脑室内的积血量对预后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矫治器发展至今已数 10年 ,虽然其机制仍有争议 ,但临床效果显著 ,所以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可通过头影测量观察疗效。本文介绍的是以合平面OL及通过蝶鞍点s的垂直平面OLp为参考平面的点、线距的测量方法。测量点主要是颌骨及牙齿 ,包括上下颌基骨、切牙、第 1恒磨牙及髁状突的位置。计算各测量点到OLp垂直距离的变化即位置的变化。进一步通过一些百分比的计算可以得出在覆盖及磨牙关系的改善中 ,上、下颌骨及牙齿的变化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患病率,分析患病的影响因素,了解农村和城市妇女PFD患病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温州地区成年有性生活史的女性986例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PFD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患病率为17.0%,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24.7%,大便失禁的患病率为0.7%。影响盆腔器官脱垂患病的相关因素中阴道分娩、年龄>40岁和2型糖尿病这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影响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的相关因素中慢性咳嗽、高血压、阴道分娩、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年龄>40岁和体质量指数≥25 kg/m2这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PF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阴道分娩、年龄>40岁、糖尿病、慢性咳嗽、高血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体质量指数≥25 kg/m2为PF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被调查女性中PFD患病率高,需加强对该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预防该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下颌前磨牙弯曲牙根受颊侧、舌侧矫治力及牙根、牙周膜、牙槽骨的应力.②方法 选取拔除成人下颌弯曲牙根的前磨牙,应用CT扫描、Mimics10.01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在牙冠颊、舌侧加力值,利用ANSYS软件分析、研究其应力分布规律.③结果 颊侧施力:牙做整体移动其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应力最小,旋转移动最大,倾斜移动次之.舌侧施力时牙做整体移动、旋转移动,倾斜移动其牙根应力最大、牙周膜次之、牙槽骨最小.无论整体移动、旋转移动、倾斜移动舌侧应力大于颊侧.④结论 舌侧矫治力对弯曲牙根牙不适合或在临床允许情况下选择较小矫治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体下颌第一磨牙在分别承受静载和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响应.方法:结合三维激光扫描、逆向工程、三维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建立了人体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不同加载方案下的全场应力分析,并通过Mohr强度理论对牙体进行了校核.结果:下颌第一磨牙在两种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基本相同.最大静载荷下牙体硬组织的最大Mohr应力值小于拉伸极限强度.冲击载荷下的牙体硬组织的最大Mohr应力值相当于静载荷下的应力值乘以大于1的冲击系数.结论:对于牙体,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响应比静载荷下的更显著,但牙周膜可以起到缓冲冲击载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无牙颌患者连续发[n]音时下颌位置的影响。方法:10名无牙颌患者,平均年龄为76.4岁。每一个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在不戴上腭托(对照组)和分别戴用3 mm、5 mm的上腭托时,用K7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下颌的位置,包括连续发[n]音4 s时下颌的位置和下颌息止颌位。结果:不戴上腭托(对照组)连续发[n]音时,垂直向的颌间距离的平均值为(1.69±1.26)mm,前后向的平均值为(1.74±1.18)mm,戴入实验上腭托后,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颌间距离都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戴实验上腭托(即对照组)的息止颌位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颌间距离的平均值分别是(2.91±2.28)mm和(2.56±1.88)mm,戴入实验上腭托后,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颌间距离都稍有减小,即戴3 mm上腭托分别为(2.52±1.88)mm和(2.46±1.64)mm;戴5 mm上腭托的颌间距离分别为(2.45±1.70)mm和(2.22±1.31)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总义齿患者连续发[n]音时,戴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下颌的颌间距离没有显著影响;总义齿患者戴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下颌息止颌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