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旨在评价食管心房标测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定位价值对3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行食管心房标测测量RE—P′E及P′V1—P′E时距,与腔内电生理及消融靶点对照结果发现左右两侧房室旁道(AP)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RE—P′E及P′V1—P′E时距各具特征,相互无重叠,该特征对区别三者有肯定价值诊断符合率为93%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9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的食管心房调搏结果分析发现:国人房室旁道折返SVT(AVRT)多于房室结折返性SVT(AVNRT);约2/3旁道位于左游离壁(LFW),1/3位于间隔及右游离壁;房室结可存在双径路(DAVNP)或多条径路;AVRT的P′明显,R—P′≥70ms,AVNRT多无P′、R—P′<70ms;P′和R—P′对AVRT和AVNRT手术前后符合率为100%。提示: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可初步明确SVT发生机制,对SV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55例体表心电图无预激表现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诱发心动过速时的食管心电图RPE间期来诊断隐匿性预激(CAP)。结果表明,患者心动过速时测得的RPE间期为140±29ms,x-±2s的下限值为82ms,其中2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测得的VA间期为130±25ms,x-±2s的下限值为80ms。RPE>82ms可作为房室折返的参考界限。  相似文献   

4.
食道调搏 (TEAP)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还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主要根据有无房室结传导的跳跃现象 ,即S R间期≥ 6 0ms为AVNRT ,S R间期 <6 0ms为AVRT[1] 。本文报道 2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确诊为慢—快型AVNRT ,而TEAP时无房室结传导的跳跃现象。1 病例介绍例 1,女患 ,35a ,阵发心悸 5a ,突发突止 ,持续时间 10min~ 1h左右。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心脏B超及X线胸片检查 ,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TEAP检查S1S2 刺激 ,…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202例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 方法:对202 例快速心律失常进行RFCA 治疗,其中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56 例,房性心动过速2 例,心房扑动2 例,心房纤颤1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 例。本文重点总结AVRT和AVNRT 的RFCA 经验。 结果:202 例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92 例(AVNRT56 例,AVRT136 例),首次消融成功率95.8% (184/192 例),8例复发,其中6 例经再次RFCA 治疗成功,最终治愈率为94.8% 。结论:RFCA治疗PSVT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可作为这类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逆向型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征。方法:对150例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常规高右房递增起搏(S1S1)及程序刺激(S1S2)和右心室心尖部递增起搏及程序刺激。结果:18例(12%)出现逆向型房室结双径路,右室S1S1起搏时发生经慢径逆传的S1S1周长为(430±57)ms,快、慢径逆传的V-A值差为(150±56)ms,右室S1S2刺激发生快、慢径跳跃时S1S2间期为(330±58)ms,V-A值延长(170±65)ms。当心室激动经快径逆传时HBE上的A波较CSp上A波早(20±9)ms,经慢径逆传时CSp上A波较HBE上A波早(10±9)ms。其中16例激动经慢径逆传时仅能逆传1~2个心室激动就发生阻滞,仅2例在右室S1S1刺激时可持续经慢径逆传。所有18例均可见逆向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室回波。18例中,14例发生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发生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仅2例为典型的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的房室结内慢径虽有逆传功能,但绝大多数病例慢径的逆传功能脆弱,慢径有逆传功能并不意味着就能发生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射频电消融治疗左侧隐匿性旁路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附属湘雅医院心内科夏斌赞,欧淑琪,蒲晓群,李传昶,邓金华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消蚀术,射频;治疗应用射频电消融术(RFCA)是近年来用于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一种新技术。我院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0例心动过速病人射频消融术(RFCA)进行分析。方法:全部病人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准确找到靶点后行RFCA。结果:诊断室速(VT)2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AVNRT)2例,右侧旁路(RAP)1例,左侧旁路(LAP)5例。7例消融成功无复发,1例LAP术后3月复发,2例VT不成功,但长期随访比术前状况改善,随访7月所有病人均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准确靶点定位和导管操作技巧是RFCA  相似文献   

9.
房室结双径路食管电生理特征的研究吕桂芬(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关键词食管心房调搏;房室结双径路;阵发性室上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心房调搏(TEAP)近几年常应用于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而PSVT的折返部位最...  相似文献   

10.
我院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例,房室旁路(Ap)共69条,首次消融成功65条,另4条旁路,再次消融全部获得成功。本文对4条旁路RFCA首次失败及再次成功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66例AVRT患者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经食管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差异,以确定经食管电生理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将142例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患者的术前食管电生理与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体表心电图V1导联P波-经食管心电图P波(PVI-PE)〉25ms、心电图R波(R)-PE〉70ms为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PVI-PE≈0、R-PE〉70ms为右间隔旁路;PVI-PE〉25ms、R-PE〉150ms,且R-PE〉PE-R为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RT);PVI-PE〈25ms、R-PE〈70ms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结论:经食管电生理的PVI-PE和R-PE对PSVT的类型及旁路定位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冠状窦在造影时的解剖位置以便快速插入冠状窦导管.方法:心律失常患者48名进行了电生理检查.使用左前斜40°进行放射造影.结果:冠状窦的位置可分布为4部分:38%的患者位于第九胸椎的下部,25%位于中部,13%位于上部,25%位于第九胸椎与第十胸椎之间.插入冠状窦的平均时间为(4.4±3.1)min,右心房扩大的患者插管时间从(4.0±2.0)min延长至(14.5±7.8)min(P<0.01),男性与女性,青年与老年人的冠状窦位置无明显改变.左右时静脉及肘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插管时间也无明显差异.1名患者进行了2次插管,其冠状窦位置与插管时间相等.结论:结合解剖位置和造影角度进行冠状窦插管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美托洛尔注射液对房室结双径路功能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注射液对房室结双径路功能的影响。 方法  1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在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前接受电生理试验 ,比较静推美托洛尔注射液 (0 .1m g/kg)前后房室结双径路前传有效不应期和传导速度的变化。 结果 静推美托洛尔注射液后 ,快径有效不应期由 338.2± 5 6 .4m s延长至 376 .4±5 3.3ms(P<0 .0 1) ,快径路传导速度由 191.8± 48.1ms延长至 2 18.2± 42 .9ms(P<0 .0 5 ) ;慢径路的有效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在静推美托洛尔注射液后无显著改变。 结论  (1)美托洛尔注射液主要影响快径路的有效不应期和传导速度 ,对慢径路无明显影响。 (2 )推测房室结的快慢径路是由具有不同电生理特性的细胞参与组成。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将很快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最常用手段,然而与阵发性房颤相比,对数量更多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单纯行环肺静脉消融致电隔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取得更高的成功率,还需要基质消融、碎裂电位消融、线性消融、房颤巢消融等多种消融策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将41例原因不明晕厥病人的电生理检查(EPS)、心电图(ECG)及动态心电图(Hotler)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三者结果之间无一定关系,但对电生理指导治疗有效的20例分析的结果表明,ECG及Holter对房室结功能不良、希蒲系统功能不良及室性心动过速引起晕厥者,可能有提示作用,并可提供EPS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房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9例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于射频消融成功后给予心房起搏(RAA起搏,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分别测定不同起搏状况下RAA处的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和心房传导时间(RAA-His,RAA-DCS)。结果:DCS和双心房起搏后,RAA起搏相比较,RAA处的心房传导时间明显缩短,ERP显延长(P<0.01);且DCS起搏与双心房起搏相比,前对心房传导时间和ER的影响更为显。14例阵发性房颤病人(包括既往有阵发性房颤病史和起搏过程中诱发房颤的思)与25例非阵发性房颤病人相比,前RAA起搏时的心房传导时间较长,ERP较短(P<0.05)。结论: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可改变心房的电生理学特性,缩短心房传导时间,延长ERP,其中尤以DCS起搏的改变最为显。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可能是其治疗和预防房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macroreentry atrial tachycardia,MAT)电生理特征和消融效果.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本科电生理检查确诊的MAT共计38例,年龄(48.4±10.8)岁,男性17例,女性21例,38例中15例为持续性或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合并右房明显扩大12例.常规电生理检查初步确定房速的起源心腔,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三维电激动和/或电压标测,确定MAT关键峡部及其基质,用冷盐水灌注导管行相应的线性消融或局灶性消融.结果 ①右房MAT共31例,27例无外科手术及消融术病史,54.8%( 17/31)为单个折返环MAT,45.2%( 14/31)合并其他类型心动过速.31例MAT均行三尖瓣峡部消融,30例消融峡部房扑终止.16例单纯消融峡部达到消融终点,另14例则同时行其他部位消融.②7例左房MAT均为导管消融术后患者,其中4例在原有的消融线上存在传导裂隙(GAP),3例为二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6例消融成功.③本组消融成功率为94.7% (36/38).随访时间2~36(18.6±4.5)个月,7例复发[复发率19.4% (7/36)],5例再次消融成功,随访期间89.5% (34/38)的患者无房速发作.结论 右房MAT常与三尖瓣峡部和自发性瘢痕有关,而左房MAT多与手术损伤有关,三维标测有助于提高复杂心律失常的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报道6例短PR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食管电生理检查的特点,检查时5例应用自主神经阻滞剂,结果显示:①PR间期≤0.10s;②1:1房室传导≥200b/min;③心房起搏时S1RI≤200ms,变化小或固定不变;④心房早搏刺激时S2RI固定或变化小,2例有跳跃;⑤1例有心房回波,1例有心室回波,未诱发出心动过速。并讨论了与加速房室结传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安装起搏器前作过临床电生理检查106例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房室传导阻滞与病窦各为53例。全部病例均作了希氏束电图,病窦患者加作窦房结功能检查及房室交界区起搏与传导功能检查。房室传导阻滞病例的阻滞部位在房室结者占30.2%,在结下者占64.2%;53例中40例为完全性阻滞,其中9例还合并另一部位阻滞。病窦患者53例中大多数的窦房结功能测定结果异常,部份病例的房室结起搏功能和房室传导功能也有障碍。表明:在安装起搏器前进行电生理检查可以准确判定房空阻滞的具体部位和多部位阻滞,揭示病窦患者合并的房室系统起搏与传导功能的异常,这对于决定是否安装起搏器及选择起搏器的类型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加单Lasso导管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初步经验. 方法 3例房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阵发性房颤2例,持续性房颤1例.所有患者首先用CARTO系统进行左房重建,然后将一根Lasso导管置入肺静脉内,在肺静脉口外5~10 mm处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 结果 3例患者均成功达到消融终点,手术时间(205±46)min,X线透视时间(46±13)min.手术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7个月,3例患者均未再发房颤,均无出现肺静脉狭窄. 结论 在CARTO加单Lasso导管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