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采用3种不同的颞颌关节镜术式--术式I:粘连松解+灌洗术,术式Ⅱ:术式I+盘复位操作+硬化疗法,术式Ⅲ:术式Ⅱ+关节盘缝合牵引固定,对65例移位患者的765例颞颌关节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式I:14侧,术式Ⅱ:31侧,术式Ⅲ:31侧。术后随访6-84月,并根据临床检查,X线复查及信访问卷等判别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73.7%;不同术式的有效率为:术式150%,术式Ⅱ84.9%,术式Ⅲ74.2%。  相似文献   

2.
不同颞颌关节镜术式治疗盘移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3种不同的颞颌关节镜术式──术式Ⅰ:粘连松解+灌洗术,术式Ⅱ:术式Ⅰ+盘复位操作+硬化疗法,术式Ⅲ:术式Ⅱ+关节盘缝合牵引固定,对65例盘移位患者的76侧颞颌关节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式Ⅰ:14侧,术式Ⅱ:31侧,术式Ⅲ:31侧。术后随访6—84月,并根据临床检查、X线复查及信访问卷等判别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73.7%;不同术式的有效率为:术式Ⅰ50%,术式Ⅱ84.9%,术式Ⅲ74.2%。术式Ⅰ、Ⅱ间疗效有显著差异,术式Ⅰ、Ⅲ之间及Ⅱ、Ⅲ之间无显著差异;对可复性盘移位,术式Ⅱ、Ⅲ疗效明显优于术式Ⅰ,而术式Ⅱ、Ⅲ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可复性盘移位,术式Ⅰ、Ⅱ、Ⅲ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作者还就手术的成败原因、重复关节镜的可行性、随访期、关节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00例单侧唇裂术后伤口的糜烂情况进行了观察.并对Millard与Tennison两种术式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术后伤口糜烂发生构成比较高(45.33%),尤以MillardⅡ式术后更为明显。Tennison术式术后伤口糜烂发生比例较Millard为低(8%)。通过对二种术式修复唇裂后伤口糜烂发生原因的探讨,笔者认为Tennison术式比Millard术式术后发生伤口糜烂为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Bego种植体非埋入式术式与埋入式术式的疗效差别。方法:以79名后牙区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植入93颗种植体。按照植入时的扭矩分组,<20 N.cm者为A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常规埋入式术式愈合;>20 N.cm者随机分配到B组(埋入术式组)和C组(非埋入术式组),在修复前用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仪测试种植体的ISQ值(共振频率分析)。结果:埋入术式组和非埋入术式组在修复前测量的IS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完成修复12月的观察期内93颗种植体均使用良好。结论:骨水平种植体在植入扭矩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非埋入式术式缩短了疗程,减少创伤,是理想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和Furlow反向双"Z"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探讨联合两种术式的改良设计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腭裂修复术后确诊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采用Sommerlas术式重建腭帆提肌,恢复肌肉功能的同时,采用Furlow术式延长软腭,重建腭咽闭合生理功能的解剖学结构。术后3个月经鼻咽纤维镜检查评估腭咽闭合功能。结果改良的联合术式设计可明显提高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腭咽闭合率。结论将2种不同术式联合应用,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组织精细解剖复位和准确可靠的缝合技术是确保该术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可用于腭裂术后继发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前上颌窦底提升术常用术式有两种,一种是上颌窦前壁入径的上颌窦开窗术,该术式创伤大,操作时间长,患者不易接受[1];另一种是经牙槽嵴顶入径冲顶式上颌窦底提升术,该术式有一定盲目性,易将上颌窦黏膜撕裂,提升高度有限,且患者术后反馈在冲顶过程中震动强烈,感觉不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Furlow术式及改良兰式对浅Ⅱ度腭裂的修复效果,评价这两种手术方式对于修复此类腭裂的优劣。方法 50例浅Ⅱ度腭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Furlow术式,B组使用改良兰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软腭延长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及术后语音改善的程度。结果两种术式在术后软腭延长长度方面,Furlow术式优于改良兰式,前者为(0.794±0.198)cm,后者为(0.118±0.07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8,P<0.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及术后语音改善程度,2种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用于浅Ⅱ度腭裂的修复,但Furlow术式在延长软腭方面优势明显,对于不同类型腭裂可选用个体化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8.
8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8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在口腔黏膜鳞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84例口腔黏膜鳞癌患者在原发灶根治的同时施行功能性颈清扫术,其中 8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11例,3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刀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和术区皮肤感觉保存情况。结果 随访10~67个月,8保留式组无颈部淋巴结复发;3保留式组颈部淋巴结复发2例,复发率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复查,术区皮肤感觉良好者,前组7例,后组为0(P<0.01)。结论8保留式功能性颈清扫术不会增加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颈淋巴清除术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Crile于 190 6年首次介绍根治性颈淋巴清除术以来 ,该术式很快在头颈外科得到应用和推广。在 2 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根治性颈淋巴清除术是治疗头颈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可疑转移的主要术式。近 2 0年来 ,随着对术后外形和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提出了更为保守的治疗策略 ,各种改良的颈清术式应运而生。但是 ,由于各种术式的提出缺乏统一和规范的命名 ,因而一度出现了颈清术式命名的混乱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统一颈清术式的命名 ,美国耳鼻喉科 -头颈外科学会下属的头颈外科和肿瘤委员会于 1991年提出和推荐使用一种新的命名系统[…  相似文献   

10.
淋巴管瘤或淋巴血管瘤性巨舌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淋巴管瘤或淋巴血管瘤性巨舌症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7例淋巴管瘤或淋巴血管瘤性巨舌症的手术病例,舌背及舌前部有病变者采用术式1;舌背中央、舌前部、舌腹及舌系带均有病变者采用术式2治疗。结果:术式1治疗5例,术式2治疗2例。全部病例术后语言功能正常,4例术后随访10年肿瘤无复发。取得长期效果。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淋巴管瘤或淋巴血管瘤性巨舌症,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Bardach术式对36 例腭裂患者(Ⅱ度15 例、Ⅲ度21 例)作腭裂整复术,并对36 例Ⅱ度20 例、Ⅲ度16 例腭裂患者作Landolt(兰)法修复腭裂,术后效果对比分析. Bardach术式:腭瘘2.77%(1/36),出血(0/36),喉梗阻(0/36);兰法:腭瘘16.6% (6/36),出血5.55%(2/36),喉梗阻2.77% (1/36);2 种术式术后腭瘘对比, χ2=3.94, P<0.05, 2 种术式出血、喉梗阻对比, χ2=4.17, P<0.05.提示:Bardach 术式优于兰法术式.  相似文献   

12.
腮腺功能性切除与浅叶切除术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典腮腺浅叶切除术式与功能性腺体切除术式的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随访2000~2008年间,选择经典腮腺浅叶切除术式病例120例,功能性腺体切除术式病例80例,对术后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功能性腺体切除术,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积液、涎漏发生率,面部瘢痕及凹陷畸形程度等均较经典腮腺浅叶切除术者轻,发生率亦低。结论:对于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应首选功能性腺体及肿瘤切除术术式。  相似文献   

13.
舌癌颈淋巴清扫术不同术式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舌癌不同颈淋巴清扫术式的疗效,为舌癌颈淋巴清扫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342例舌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颈淋巴清扫术不同术式的疗效,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治疗性颈清术212例(222侧),选择性颈清术130例(133侧)。经3年随访,舌癌根治性颈清术、改性根治性颈清术、功能性颈清术、非连续性根治性颈清术和舌骨上清扫术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4.8%、7.3%、0、13.6%和40.0%,舌骨上清扫术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术式(P<0.05)。其余各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颈清术术后近1/4病理证实有转移,对于T2期以上患者应考虑选择性颈清扫术。舌骨上清扫术的术后颈部复发率明显地其他术式,临床上应摒弃此术式;改良性根治性颈清术既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又可达到与舌癌根治性颈清术相近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埋伏正中牙的诊断定位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埋伏正中牙的定位及手术方法,方法:主要运用头影像位测量片为分析断20例埋伏正中牙的振腭侧位置,分别运用唇侧梯形瓣术式、腭侧舌形瓣术式及牙槽嵴顶部切口拔除。结果:术前确定埋伏正中牙位居振侧者2例,腭侧者15例,唇腭侧正中份者3份,与术中所见一致。唇侧梯形瓣及牙槽嵴顶部切口术式的术后愈合良好,而腭侧舌形瓣术式的术后有9例分别出现瓣膜肿胀,穿孔及出血,结论:头影侧位测量片是判断埋伏正中牙唇腭位置的有效方法,腭侧舌形瓣术式应注意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翻瓣和不翻瓣术式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术后的疼痛反应.方法:将48例需要行上颌窦内提升的种植患者,根据翻瓣与不翻瓣术式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语言模拟量表(VRS)评价患者术后1周内的疼痛程度.结果:在术后当日、术后第3d及术后第7d,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语言模拟量表(VRS)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翻瓣术式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的种植患者比翻瓣术式者疼痛情况轻.  相似文献   

16.
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将现有单侧唇裂畸形分为4种类型,并针对每一类畸形的特点,应用已知的几何学原理,进行手术设计。结果;共设计出4种常用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其中术式Ⅰ为Millard法的设计,术式Ⅱ与Ⅳ则是在Millard法的设计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适应证增加Tennison法的手术设计。而术式Ⅲ则完全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术式改良找到一种既能手术治愈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又能利用自体组织减小术后面部畸形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1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老年患者,采用保留腮腺表面后区腮腺咬肌筋膜及相应筋膜下少量腺体组织瓣的方法,修复切除腮腺病变组织后所致的凹陷畸形。结果:21例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手术后疾病全部治愈,新术式不但修复了的腮腺区术后畸形,部分患者术后腮腺区的形态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面型。结论:新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既解决了患者的痛苦又避免了腮腺区术后凹陷畸形的发生,是治疗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较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8.
颅颌面外科的功能性进颅术在口腔颌面肿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正炎  王兴国 《口腔医学》1991,11(3):122-124
颅颌面外科技术应用于我国口腔颌面外科治疗肿瘤已达10年,常规为经颞骨和经额骨两种根治性进颅术,但过份强调整块切除,以致颜面毁容大,手术耗时长,暴露脑组织面积大,并发症亦相应地增多。本文改进了术式——功能性进颅术。介绍了手术方法,报告了典型病例,讨论了颅颌面外科治疗肿瘤的术式演变,功能性进颅术与根治性进颅术的术式异同,并对功能性进颅术作了术式评价,同时对其常规施行的预防性气管切开和颅内压测定作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 ,对49例单侧唇裂患几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前鼻孔成形术.术后7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9例患儿除2例近鼻底处皮瓣部分坏死外,余47例患儿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49例患儿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设计简单,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可靠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20.
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腮腺切除改良术式共治疗3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式改良内容包括除皱术手术切口、解剖保留耳大神经后支、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塞术区、术后负压引流。结果本组35例患者术后出现Frey综合征者2例,发生涎瘘者1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功能减弱者7例,术侧耳垂和耳廓背部皮肤感觉均暂时性减弱,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100%。结论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既可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